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自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之后,历代王朝都严格执行这条利在千秋的条款,毕竟汉朝早期的事情,后代帝王们都看得很清楚;但凡事也有例外,比如在清朝时期,就存在世袭罔替的王爵,这也就是俗称的铁帽子王了,而且铁帽子王比一般的亲王享有更优厚的待遇和特权;但在整个清朝296年中,却也仅有十二位铁帽子王,其中有八位是为清朝的建立立下赫赫功勋的王爷。而在之后的两百多年中,却仅仅出现了四位铁帽子王,可见想成为铁帽子王究

自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之后,历代王朝都严格执行这条利在千秋的条款,毕竟汉朝早期的事情,后代帝王们都看得很清楚;但凡事也有例外,比如在清朝时期,就存在世袭罔替的王爵,这也就是俗称的铁帽子王了,而且铁帽子王比一般的亲王享有更优厚的待遇和特权;但在整个清朝296年中,却也仅有十二位铁帽子王,其中有八位是为清朝的建立立下赫赫功勋的王爷。 而在之后的两百多年中,却仅仅出现了四位铁帽子王,可见想成为铁帽子王究竟有多难;前八位属于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时还享有配飨太庙的殊荣。而之后的四位属于恩封,他们是因在清朝中后期稳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 但这四位真的是都是「 ”稳固江山”之辈吗?显然并不是如此,其实这四位铁帽子王中,只有爱新觉罗·胤祥是真正的实至名归,另外三位,都是因为其他的原因才被封为铁帽子王的。先来看看为何爱新觉罗·胤祥会被封为铁帽子王吧。 爱新觉罗·胤祥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个儿子,而且这个胤祥与雍亲王胤禛(后来的雍正皇帝)关系最亲密,这胤祥天资聪慧,文武双全,自小就很得康熙皇帝喜爱,有记载提到,他「 ”精于骑射,发必命中”。有一次出巡狩猎,一只猛虎突出林间,他神色不动,手持利刃向前刺之。见者无不佩服他的神勇。 可惜在康熙皇帝第一次废太子时,胤祥不知为何,失宠于康熙,终康熙之世,既无重用,也没有受封。在雍正皇帝登基为帝后,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在公元1723年时受命 ... 户部。自此即全力辅佐雍正皇帝治理国家,雍正皇帝亦对其十分信任。 后又 ... 京畿水利营田事务,在公元1729年时,因准噶尔部窜扰边陲,命其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叙协赞功待诏增仪仗一倍。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成为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但因为积劳成疾,在44岁时因病去世,配享太庙,上谥号为「 ”贤”,并将其名「 ”允祥”的「 ”允”字改回「 ”胤”字,这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而第十位铁帽子王则是爱新觉罗·奕,这爱新觉罗·奕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道光皇帝遗诏封「 ”恭亲王”;咸丰年间曾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在第二次 ... 战争中,奕授命为全权钦差大臣,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且签订了《北京条约》。在咸丰皇帝驾崩后,奕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被授予议政王之衔。 后奕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 ... 衙门大臣,期间虽在公元1865年时遭慈禧太后猜忌被革除议政王头衔,但依旧身处权力中心。在公元1884年时终于因中法战争失利被罢黜,史称「 ”甲申易枢”。一直到甲午战争失败后,奕以善后甲午战争失败,才再度被起用。之后又继续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 ... 衙门大臣,死后谥号为「 ”忠”。 第十一位铁帽子王名叫爱新觉罗·奕譞,他是道光皇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光绪帝生父。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其大福晋为慈禧太后胞妹。咸丰皇帝死后奕譞与恭亲王配合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所以慈禧太后开始重用奕譞。并在公元1864年时加亲王衔,在公元1872年时又晋封亲王。光绪皇帝登基后,他又被加封亲王世袭罔替。 第十二位铁帽子王名叫爱新觉罗·奕劻,这奕劻乃是乾隆皇帝的曾孙,庆僖亲王爱新觉罗·永璘之孙,不入八分辅国公爱新觉罗·绵性长子,后过继庆郡王绵慜为嗣子;初封辅国将军,后晋爵贝子、贝勒。公元1872年九月,加郡王衔,任御前大臣。公元1884年时,担任 ... 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进庆郡王。公元1894年进爵亲王,并在公元1898年加恩世袭罔替,成为铁帽子王。 其实在以上四位世袭铁帽子王中,唯有爱新觉罗·胤祥才算是有资格成为铁帽子王,他文治武功都极为出色,功绩卓著;而之后的爱新觉罗·奕、爱新觉罗·奕譞和爱新觉罗·奕劻,其实论功绩,距离铁帽子王都有不少的距离;之所以能成为铁帽子王,除了与清朝宗室管理松散有关外,其实还与慈禧太后有关,实在是名不副实。
本文标签:清朝中国古代史慈禧历史爱新觉罗·胤祥爱新觉罗清朝历史明朝历史八国联军末代皇帝辛亥革命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