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清明节烧百亿、千亿纸钱,地府会通货膨胀吗?《西游记》里有答案

清明节祭祖烧纸钱的习俗,其实起源很晚,烧纸钱首先要有纸,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最早的纸出现于西汉时期,东汉蔡伦改良了造纸术,但是,一直到三国时期,书写材料仍然是简牍,因为在纸张刚刚被发明的年代里,纸其实是一种很昂贵的商品,到了西晋时期,人们才将简牍上的文字誊录到纸张上,形成了纸质的书籍,到了南北朝时期,纸质的书籍才完全取代了简牍。

中国古代造纸的第一道程序斩竹漂塘

烧纸钱的习俗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南齐的第三任皇帝萧昭业(公元473年至494年)最早开始“剪纸为钱”、“以代束帛”,南北朝以后,用纸钱陪葬的习俗才普及了开来,不过一开始只是“剪纸为钱”并不焚烧,到了唐代,才开始盛行烧纸钱。

纸钱为什么非要烧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烧纸钱是受到中亚、印度等地宗教习俗的影响,到了隋唐时期,中国与中亚、印度等地的往来十分的频繁,印度、中亚等地的人认为,火可以将祭品传递给神灵,这种习俗就传播到了中国;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烧纸钱的习俗与中国道教的烧符箓仪式有关,烧符箓就是烧符咒纸,既然符咒纸可以通过火传递给神灵,那么,纸钱也可以通过火传递给祖先。

在“剪纸为钱”和“烧纸钱”的丧葬习俗出现以前,则是用实物进行陪葬的,主要是埋金器、银器、玉器等物品,所以,在纸钱出现以前,陪葬品都是实物,而且是金属货币,都是具有有实际价值的硬通货。先秦、秦汉时期的墓葬,达官贵人的墓穴中有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普通人的墓葬中也有铜钱等实物,这样一来,先秦、秦汉时期的墓葬很容易被盗墓贼光顾,而改用纸钱,实际上就是薄葬了,大大降低了被盗的风险,所以,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的“纸钱”、“烧纸钱”的丧葬习俗,实际上也是与当时提倡薄葬风俗有关。

中国古代造纸的第五道程序透火焙干

在中国古代,实际不存在烧几十亿、几百亿纸钱的问题,因为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都不是很发达,印有“地府银行”、“冥通银行”等字样的花花绿绿的纸钱,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很昂贵的,所以,人们不会烧几十亿、几百亿的纸钱,到了北宋以后,纸张稍微便宜了一些而已,但对于仅能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的农民来说,这些都是奢侈品了,这就是中国古代一直没有餐巾纸、卫生纸的原因,因为纸太贵了,皇帝宁愿用丝绸来当作餐巾纸和卫生纸,也不会用一次性的纸张,丝绸可以重复使用,而一次性纸张用完以后则随意丢弃,这对于古人来说,简直就是浪费,造纸、印刷优先满足书籍、书画等文化产品的生产,而不是当作日用商品。

烧纸钱其实就是起源于人们“事死如事生”的观念,阳间有什么,阴间也应该有什么,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早在北宋时期就发明了纸币,但是,一直到晚清时期,纸币没有普及,也没有成为法定货币,人们依然习惯使用白银、铜钱等金属货币,当时的人说到“钱”,其实并不是我们今天认为的纸币,而是金属的铜钱,那么,这样一来,在丧葬习俗中,人们其实是把纸钱当作铜钱、银锭来烧,而不是当作几十亿、几百亿的钞票来烧。

钞票直到明清时期都不是很普遍

在中国古代,实际上并不存在烧大量的纸钱造成“地府银行”、“冥通银行”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问题,只有到了近现代社会,随着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纸张普及之后,人们才大量烧纸钱,“事死如事生”,人在活着的时候用的是纸币,那么在丧葬习俗中,纸钱实际上就不是铜钱了,而是被当作纸币传递给祖先了,再到后来,有了银行卡、支票以后,人们还开始烧纸钱做的银行卡和支票。

大量烧纸钱,把纸钱做成银行卡和支票的模样,那么,有多少钱,就只是一个数字问题了,数字是可以随便写的,于是动辄几百亿、几千亿的冥币就出现了。

“事死如事生”,既然阳间有通货膨胀,那么,阴间也有通货膨胀,这么多的钱烧到地府,地府会不会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呢?其实《西游记》里早就有答案了。

烧纸钱的习俗起源于唐代,那么如何解释阴间的通货膨胀问题呢,当然要在唐人的生活中寻找到答案。《西游记》里的第十回和第十一回有“唐太宗地府还魂”的故事,这个故事对地府的“银行系统”有所介绍。

明代的《西游记》活字印本

泾河龙王与袁天罡闹了点小矛盾,两人就打赌,推算明天降雨的时辰、点数,但是泾河龙王私自改变了降雨的时辰,触犯了天条,要被天庭处斩,而负责行刑的人正好是唐太宗手下的名臣魏征,于是,泾河龙王只好托梦给唐太宗,向他求情,唐太宗在梦中答应了,快要行刑之时,唐太宗就以下棋为借口拖住了魏征,魏征为了不延误行刑的时间,酣然大睡,自己的魂魄早已离开真身,在梦中斩了泾河龙王,泾河龙王有怨气,经常缠着唐太宗,唐太宗晚上无法入睡,只好找秦叔宝和尉迟恭守门,但是,后来,泾河龙王还在地府告了唐太宗一状,认为唐太宗违背了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答应救他,他却反而被魏征处斩了。

历史上真实的魏征画像

因为泾河龙王在地府里告了唐太宗一状,所以,此后,唐太宗发现自己“身体渐重”,慢慢就病入膏肓了,整个宫廷都在为唐太宗准备后事,唐太宗临死之前,魏征告诉唐太宗,地府的判官崔珏在生前是他的八拜之交,唐太宗到了地府可以找崔珏帮忙,地府一定会放他回来。唐太宗听了这句话,就安然死去,到了地府以后,还受到阎王的款待,唐太宗本来阳寿已尽,但是崔珏偷偷改了生死簿,唐太宗就顺利还阳了。

唐太宗还阳之时,还遇到了地府的无数冤魂挡住了他的去路,这都是唐太宗以前南征北战时 ... 戮的叛贼、草寇的冤魂,唐太宗答应借“金银一库”,“买转鬼魂”,又得崔判官的作保,才顺利躲过了这些冤魂的纠缠,这是《西游记》里唯一一处涉及到人间的钱财和地府的钱财如何转换的问题。

历史上真实的唐太宗画像

唐太宗在地府借到的“金银一库”在地府是不小的一笔数目,但是呢?这笔钱却是河南开封府一位名叫相良的人寄存的,相良在人间并不是富人,与妻子每天挣的钱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但是,他用剩下来的钱买纸钱,“记库焚烧”,积善行德,地府里就有了“金银一库”,唐太宗是借用了相良平时烧的纸钱“买转鬼魂”的,并且还答应自己还魂以后,要将这“金银一库”还给相良,唐太宗顺利回到阳间以后,就派尉迟敬德携金银拜访相良,相良一开始很惊讶,自己是个穷人,怎么会有那么多金银呢?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平时烧纸钱做的金锭、银锭到了地府以后,就变成真的金子、银子了,这对相良来说,本来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啊,但是,相良听了此事以后,就更不敢要这笔钱了,还说自己如果接受了这些金银,就会死掉。尉迟敬德没法交差,就只好禀报了唐太宗,唐太宗听说相良不肯接受金银,更加佩服相良,认为他是真正的善人。

唐太宗在地府借了相良寄存的钱,到了人间,没法用人间的钱再还给相良,相良还说接受了这些钱,“就死得快了”、“就死也是不敢受的”,此处,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地府的钱与人间的钱是没法直接兑换的。

古代人绘制的唐僧画像

唐太宗没法用人间的钱还他在阴曹地府借的钱,就只好做善事,建了一座名为“敕建相国寺”的寺庙来还债,说明人间的钱要通过做善事才能兑换到地府的钱,同样,人间烧过去的纸钱,也要通过做善事才能真正兑换到地府的钱,相良每天都烧一点纸钱到地府,之所以能变成地府的“金银一库”,是因为他本来就是一个善人,这是他积德行善的福报。那么,相良如果往地府里烧巨额的纸钱给自己的祖先,几百亿、几千亿的烧,他的祖先会不会收到这么多钱呢?因为相良是个大善人,所以,理论上来说他的祖先会收到这么多钱的,但是,这笔钱肯定也是会存在“地府银行”、“冥通银行”,至于阎王会不会把这笔钱交给他的祖先,那就要看他的祖先有没有这个福气了。

民间的纸钱一般绘有玉皇大帝的画像

所以,我们看了《西游记》“唐太宗游地府”的故事,就会明白一个道理,烧纸钱最重要的是在于积善行德,而不在于纸钱的数字是多少,相良是积善之人,所以才有福报,烧去的纸钱,在地府才有了“金银一库”,甚至像唐太宗这样的大人物到了地府也要问相良借钱。

其实,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教人行善,唐太宗游地府遇见了无数的冤魂,有感于取经、普度众生的重要性,于是“唐太宗游地府”就成为了唐僧取经的直接原因。

当然,本文前半段介绍纸钱的历史,是现实中的历史,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的事情,而后半段通过介绍“唐太宗游地府”的故事来说明烧纸钱会不会造成地府通货膨胀的问题,则是属于从小说到小说的解读,是虚构的事情,不是历史。本文意在说明,清明节烧纸钱重在纪念意义,而不在于纸钱的数量和面额有多少,同时,也要注意环保的问题,而不是真的在解读清明节烧纸钱的现实意义以及所谓的“地府银行”、“冥通银行”的兑换问题,我们都要明白一个道理,神话传说皆是虚妄之事,并不是科学,科学是要得到实证的,《西游记》的故事情节绝大部分都是虚构的。

清明节烧百亿、千亿纸钱,地府会通货膨胀吗?《西游记》里有答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2.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3. 太监也能「 ”儿孙满堂”?唐代宦官的婚姻与家庭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4. 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 ... 的名声好坏之辨

    写在前面隋炀帝与唐太宗这两位相继出现的皇帝,两人的身世、经历、理想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可能因为两人有着割舍不断的血亲联系。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的惊人相似。隋炀帝帝和唐太宗这对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的两个封建帝王,二者的出身、身世、经历以及个人喜好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谈二者的身后名之前有必要看看两人的相似之处:两人均出身望族,年少位高。

  5. 以儒为帅 以文制武 北宋一朝文武地位的转换

    中央集权政归皇宋宋代重文轻武,可谓老生常谈。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马背之上夺天下,取代了后周恭帝柴宗训自称皇帝。宋朝虽然建立,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却并不放心,他是军人出身,兵变起家,亲眼目睹了军人干政、武将乱权的局面。因此,一上台后,赵匡胤就开始考虑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保赵宋天下。这里的集权就是改变五代时期武人权重的不正常现象,收回分散于各股势力中的军权、财权、事权于己一身,维护皇权地位不动摇。

  6. 武则天的长女安定公主究竟是谁 ... 的?武则天自己的可能性最大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个「”招黑体质”。这其中有极大一部分原因是,她从本该固守后院的女性,升级成父系社会的主导,扰乱了固有秩序,招致绝大多数维护男权体系之人的反对;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自身确实做出了许多让人跌破眼镜的事。比如,...亲生子女。武则天一共和高宗李治生了4子2女,长子李弘、次子李贤、再次李显、幼子李旦;长女安定公主,次女太平公主。被史书直指为武则天亲手所...(或授意)的

  7. 唐代宦官也有婚姻与家庭?其实他们一点也不简单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8. "一些不被载入史书的野史秘闻"

    野史一般由民间个人根据所见所闻或依据神话传说等撰写的历史,也有一些是正史中不敢记载的,由民间进行补充,当然其真实性也有待考究。下面来讲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野史。

  9. 东北一哥沈阳是如何崛起的?

    在富饶的东北大地上,在白山黑水之间,有着一大片具有独特地域性的城市群落。在这些东北兄弟城市之间,长期具有领袖地位的东北老大哥,当属沈阳无疑。这个东北一哥是如何走上东北c位的呢?图/浑河景色01、北疆军镇沈阳地处辽河平原与辽东山地的过渡地带,自古便是文明多元交汇之地。从蒙古高原上走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与东方白山黑水间捕鱼狩猎的渔猎部落,在浑河与棋盘山之间融合碰撞。

  10. 陈姓的人,一定要知道自己祖先的这些辉煌

    故事从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讲起。南朝最后一个王朝,是陈朝。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帝姓氏作为国号的王朝。

随机推荐

  1. 与众不同的数字春节祝福语

    在你春节到来的时刻,祝你一年里365天天天开心,8760小时时时快乐,5256000分分分精彩,31536000秒秒秒幸福。请接受我十心十意的祝福!我从远方送你的祝福你收到了吗?为你点亮三百六十五只蜡烛,只为永远的祝福你。一切的美好源于真挚和坦诚,虽然岁月不会轮回,天真不再重现,一份真诚的祝福,会让你快乐每一天!点缀的花朵丛中满是,祝福!

  2. 毕业留言祝福

    我们匆匆告别,走向各自的远方,没有言语,更没有眼泪,只有永恒的思念和祝福,在彼此的心中发出深沉的共鸣。以你的自信,以你的开朗,以你的毅力,还有一个和你同行的人为你祝福,你一定能够驶向理想的彼岸。很荣幸与你同窗共读四载,使我结识了你这位潇洒的“才子”,我欣赏你的气质,敬佩你的为人,想必你今后一定会成为我的挚友。今日一别,犹如管仲之失鲍叔牙,茫茫天涯,叫我到何处去寻找我最爱的“挚友”。

  3. 决定人类寿命的有这10点因素,其中这8点是可以人为控制的

    所以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说,决定寿命的就是我们的生活习惯。地中海沿岸的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人比其他地方要少,自然寿命要相对长一点。这些就是地中海饮食的主题。

  4. 带有冀字的成语

    包含有“冀”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群空冀北——比喻有才能的人遇到知己而得到提拔。马空冀北——伯乐将冀北之良马搜选一空。比喻执政者善选贤才,无所遗漏。

  5. 揭秘:光武帝刘秀是怎么对待功臣和文臣的?

    >不过,汉武帝刘秀在这一方面的口碑还是不错的。>刘秀虽然限制功臣们的权力,却始终对他们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对他们的小过失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仅如此,刘秀还拾起了赏赐“丹书铁券”这种收买人心的办法,用朱砂在铁券上写下誓言,让功臣们“传于无穷”。刘秀一看,这个人很清廉啊,于是对他另眼相看,提拔为武都郡丞。刘秀大怒,让守门人睁大狗眼看看,是谁回来了。

  6.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是什么?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林小静>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是《四库全书》,它编纂于清乾隆时期,是古代卷帙最大的一部丛书,几乎囊括了此前的政治、军事、历史、天文、地理、艺术、数算、农学、医学等各门学科中的珍贵文献资料,据《四库全书总目》出版说明载:《总目》共收书三千四百五十一种,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因而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总汇”、“天下第一书”。

  7. 儿子眼中的父亲

    7岁:“爸爸真是了不起,什么都懂!”14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与时代格格不入。”>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他的知识毫无价值陈腐不堪。”>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还是相当高明的!”60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就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但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8. 梦见脓肿_周公解梦梦到脓肿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脓肿好不好

    做梦梦见脓肿好不好?梦见脓肿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脓肿的详细解说吧。一般说来,继感染而来的便是化脓。日常生活中一些";糟糕的事";及其恶劣的环境在梦中常常表现为脓水。梦境向梦者显示了生活中一种不顺利的情形,它会导致疼痛和困难。因此,提醒梦者应该正确处置。梦见长了脓瘤或疮,并且破裂流脓,预示你会身体健康,并有好运。

  9. 梦见有人跟踪

    周公解梦梦见有人跟踪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有人跟踪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你多少次看错了那些大修行人?

    看这些怪人怪事,以我们人世的一点小聪明,或小知见,岂可加以批评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