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兰亭》书法与中国文化(上)

《兰亭》书法与中国文化(上)

  今天是想讲一讲《兰亭》与中国文化。《兰亭》是晋人王羲之写的。晋朝人写字尚韵,说到中国文化传承,不妨看作两个源头:一个是风:一个是骚。风的代表是孔子,骚的代表是屈原。风是说要向群众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育应包括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这是孔子的学习 ... ;还有一个学习 ... ,是骚的学习 ... ,他有两句话我终身奉行不懈,曰:“年岁虽少,可师长兮”,向未来学习,向比自己年轻的人学习,今天来的都比我年轻,叫我来讲课,我心里有我自己一个算盘,一滴水怎么可以不干?滴到海里面去。老了以后怎么可以延缓衰老?到年轻的人中去,我来跟你们讲课,目的是向你们学习。

  一、《兰亭》:飘逸多情的审美旨归

  我给《兰亭》定位是飘逸多情的审美旨归。标法,晋人字最高成就的是二王,王羲之留下的传世代表应是《兰亭序》。《兰亭序》里面有句话:“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一个人不可能在原地踏进同一条河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今天我们讲《兰亭》讲什么呢?从远的讲,《兰亭》应从秦始皇开始谈,秦以前还可以追溯的,秦汉嘛,汉以后东汉时代末年到三国,应该讲魏晋风流,魏是一个关键,魏的关键人物是曹氏父子,建安七子,下面竹林七贤,晋代有三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书法家二王,留下来的《兰亭序》,还有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玉版十三行》(图1)写的是曹子建的《洛神赋》一段,《洛神赋》大概是中古时期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陶渊明有两句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我认为魏晋文化的序幕由曹孟德《短歌行》揭开,就像秦汉之际,项羽的《垓下歌》送走了旧历史;刘邦的《大风歌》,迎来了新朝代。

  由此我想到了三国时的赤壁之战,曹操带领人马要统一中国,即将胜利时的英雄人物唱起了悲歌,他想到了没有什么人可以理解他,包括他的下属等等,真正理解他的人只有一个,这个人是他的敌人——刘备。他早就看出这个人不是个好东西,是他的对手,所以在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吓一跳,匙箸掉了,正好打了一个雷,刘备说,我从小就怕打雷,所以匙箸掉地下,曹操放松警惕,后来刘备就跑了。现在刘各就在江的对面,马上曹操就要统一中国了,刘备不在话下,消灭了刘备,英雄把对手消灭了,实际上他已经没有对手了,所以我对《短歌行》有我自己的看法——《短歌行》是曹操在想念刘各,消灭了刘各自己后就没事情可干了。(唱)“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故”,字去声回绕,“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你想一想,这是什么味道?

  现在就来我们想一想,来看一看《兰亭序》。“二王”,最了不起的是什么东西啊? ... 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这是 ... 的“奇谈怪论”,他忘记了中国还有书法。中国的书法是不得了的。书法是有生命、有感情的。说到底,艺术离不开生命,艺术是发扬生命的。死神所在的地方是没有艺术的。

  所以,我在给一部关于《兰亭序》的书写序时用了这样一个题目,叫“飘逸多情的审美旨归”。

  中国从前有两个时代很奇怪,一个是战国时候,一个是魏晋南北朝,社会动乱,思想反而很活跃。统一以后要求有统一的思想。很奇怪,统一以后思想没有那么活跃。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到魏晋南北朝,你可以看看那个时候的文人生活,鲁迅先生写《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那是中古时候另外一个活跃的时代。每一次讲演我常以文章开始,因为我怕我跑远了——我一讲问题就容易越讲越远——那么现在我请大家拿着这个文章看看,这是我为《兰亭序集字对联大观》一书写的一篇序。

  二、秦汉的一统

  我每一次展观秦篆李斯的《峄山碑》,《峄山碑》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的。假定没有秦始皇的统一,那么就不能建立大秦帝国,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那么就出现七国甚至更多的国家了。从帝国到中国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代中国恐怕就不是一个这么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假定秦始皇没有把中国统一的话,现代中国这个地方可能跟欧洲差不多。所以每一次看到《峄山碑》(图2),《峄山碑》是统一文字的东西,就是按照秦始皇的要求写一个标准的法书。对以前有成就,有个性的人它不怕。我最喜欢的一个是《石鼓文》,一个是《诅楚文》(图3),这两者我都很喜欢。但是各写各的,你奏你的乐,我奏我的乐。这个度量衡,你有你的度量衡,我有我的度量衡,你跑到美国去开车,如果你跑120码,警察就抓你,因为它是英里,不是公里,它里程表不一样。比如说我,人家问我今年多大,我说我四十多公岁,还没到五十公岁,用公岁就整个不一样,度量衡不一样。再好的东西它也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范围,统一起来文字才能流行。所以每一次对着这个东西我就心生感激,肃然起敬。下面一段文章我认为很重要:

  “我们反对暴政、集权,文化垄断的专制;但我们不能不赞叹‘车同轨、书同文’对于历史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但这二者往往难以分割。是故,秦始皇的功罪,千古难以评说。”也无劳评说,如强为评说,我不揣浅陋,斗胆赠始皇帝一联日:“上联是‘平平仄仄’,下联是‘仄仄平平’,上联是‘功勋盖世’,下联是‘罪恶滔天’。”看来,如果没有滔天的罪恶,很难建立盖世的功勋!是故,祖龙之后的历代开国之君,莫不可以此八言概括之,虽然规模有所不同。一直到蒋介石都是如此,没有一个例外,都是秦始皇的具体而为。所以这里有一个规模的问题。一个统治者如果死了多少人,那不算死。 ... 也有规模的, ... 一百万,枪毙你, ... 一千万,假如有个人 ... 一千万万美元,不会枪毙你,到哪个国家都走红地毯,你信不信?你说那些大富豪,把他的财产整个清理一下,每个钱来得都很正当?没有逃税漏税?……什么事情都凭良心?讲本图利,是一个正常的商人?他发那么大的财,那鬼才相信呢!那么,问题是他看的那一个限度。“汉承秦制,秦砖汉瓦一脉相承。大汉的丰碑和以司马相如为代表的汉赋其建造的气象就是宏伟。”你看汉朝的砖都不一样,司马相如的赋也厉害,这个大建筑,俱反映了大汉帝国的典范性。一个国家统一以后它要典范,要搞专制,你要反对我,我就消灭你。“如果汉高祖是个“无赖”,汉武帝是个伟大的“奴隶主”,司马迁则是一个懂得反抗的最最伟大的‘奴隶”’。而司马相如不仅善于逢迎。而且实在非同等闲。我称他为文采斐然,才高千古的“文学奴才”。这是两个东西,从汉朝开始,或者以前也可以追溯。统治阶级下面有两个东西,搞文学的,一个是奴隶,一个是奴才。什么叫奴隶啊,我们有两个歌来写这个问题,一个叫《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我们有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奴隶大家都不愿意做,奴隶并不愿意做奴隶,他要反抗。西方的斯巴达克斯,那是奴隶,奴隶要起义,奴隶要造反的。还有一个叫奴才,奴才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我们现在看晚清的电影,你看看,“老佛爷,奴才不 敢……喳……”,这就是奴才,每一朝每一代都需要他,而且奴才有他的档次。主子身上有土,一个小奴才上去给掸土,拍马屁。老奴才马上发脾气,你靠边站吧,难道主子身上的土是你可以去伺候的吗?你靠边去吧。你只配拍我的马屁。那主子的马屁是我拍的,你的身份不够拍主子的马屁。你们看过《红楼梦》,是晴雯还是谁的,去赌钱回来看到别的丫头,好像是小红,在伺候宝玉,倒茶递水。马上大发脾气,二爷是我们伺候的?你算什么?你是应该伺候我们的!大家记得吧?《红楼梦》有这个段戏。奴才是心甘情愿伺候主子的。因此汉朝是两个大文学家,一个是奴才文学家,一个是奴隶文学家。“文章西汉两司马”,一刚、一柔,一“奴隶”、一“奴才”,一“疏荡”、一“绚丽”;“疏荡”是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在《上枢密使韩太尉书》中称赞司马迁说“其为文疏荡,颇有奇气”,共证大汉帝国的兼容气象。一个伟大的时代它必须要容纳两个,既有一套奴才班子,也允许包容一些和它对立的东西,但是,是有限度的,用它来证明我的兼容,我的民主气象。所以五十年代我曾经写过一句“留一狂夫天意厚”给聂绀弩,后来又被他收录在自己的诗中“留一狂夫天意厚,白双老眼帽檐斜”回赠给我,留一狂夫是说明老天爷的宽宏。

  三、魏晋的离乱

  下一段,“通过东汉末的离乱洗礼,继之以魏晋南北朝,士大夫们叹人生之虚妄”。哪是个什么时代啊?“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就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写照,生离死别。两个东西最痛苦嘛,一个是生离,一个是死别。江文通,江淹,写过两篇赋,一个叫《别赋》,一个叫《恨赋》,《别赋》是开头两句最出名,“黯然销魂者”,讲“别”是讲这两个,因为大家现在看到这两个词已经没有什么词感,没有什么感动了,已经讲油了。但是你仔细想一想什么叫“黯然”,“黯”是“声音的音”加上“黑颜色的黑”,是声音进入到 ... 里面去了,声音泯灭在灵魂的 ... 处,然后灵魂就像在炼钢的铁水里面消掉了,这种感觉,“黯然销魂者”非常的形象。“唯别而已矣”,这是江淹《别赋》的前两句。另外他写了一篇《恨赋》,最后两句,讲“自古皆有死”,但是有一个共同点,“莫不饮恨而吞声”,这是什么味道,恨化成水喝下去,“而吞声”,最后一句话说不出来,都是流着眼泪走的。不知道大家观察过人死的时候没有,有个共同点,都在留恋生命。人有两个时候哭,一个是来的时候,小孩生下来,在 ... 上打一下,哇的一声哭出来,别人便会恭喜,人是带着眼泪来的。另一个就是临终对生命的留恋,一个是“饮恨”,一个是“吞声”。一个人最可怕的是什么?连痛苦也不会有了。生命没有这个感觉就不行,痛苦既是生命的证据,也是热爱生命的表现。我这个人怕两个东西,一个怕死,一个怕疼,但疼得最厉害的时候我特别高兴,说明我很敏感,我是活着的,假定我死了,死猪不怕开水烫。疼,的确痛苦,但是疼的时候我就忍受着,我可以忍受,我的忍受能力很强,就看我究竟能不能忍受这个痛苦!

  在动乱的年代,就像我们现在讲的写《兰亭序》的时代,王羲之生的年代很好记,是321年,属蛇的,鲁迅也属蛇,1881年, ... 也属蛇,1893年。王羲之这个蛇也是灵蛇,了不起,死的年代也好记,379年,79,喝酒啊。一共活了58岁。最近有个书法家去世了,大家说他是短命而死,他是68岁,比王羲之大概高了10年。那么你就觉得王羲之的寿命太短了,才58岁。他写《兰亭序》的时候才32岁,他生在晋武帝时期,晋武帝一共活了19岁。他再往上推有三个皇帝,明帝,成帝,康帝,晋明帝活了27岁。晋成帝活了22岁。晋康帝活了23岁。最小的武帝才活了19岁。作了17年皇帝。那么他的下一代叫晋哀帝,晋哀帝活了25岁。那个时代你就可以看到,这里面一个是动乱的年代——变化大。另一个特点可以参阅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就是及时行乐,觉得生命非常快就过去,如何去把握有限的时间?如何度过自己感到痛苦的时间?痛苦使很短的时间感到很长——“度日如年”,怎么去沉醉去?所以这个时候,就找到了酒。现在有人提倡两个文化,一个是酒文化,一个是茶文化,我是主张茶文化的,因为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因为喝酒差点死掉了,醉了三天,人事不知,腿也断了,后来就移情在茶上。王羲之那个时候的背景时代是东晋(图4)的动乱时代,“通过东汉末的离乱洗礼,继之于魏晋南北朝士大夫们叹人生之虚妄,但整个中古时代,至少是魏晋时代,是整个中国摆脱两汉思想束缚后境界全新的时代。”

  四、汉唐文化的世界性影响

  两汉一方面是大统一,东汉末年不算,就是讲它鼎盛的时期,它是继承的前人。中国有两个短暂的朝代为下一代制定了蓝图。一个是秦汉的秦,秦砖汉瓦是一脉相承盹一个是隋唐的隋,两个时代都很短。汉唐都是非

  常伟大,最伟大的时代是这样的时代。现在学文的知道中国文叫学汉文,你到外国去就有唐人街。假定没有汉唐文化的铺垫,就没有日本的现代,日本就是接受汉唐的影响,连穿的衣服都是汉唐的衣服,和服是中国唐代的衣服。影响日本的是两个朝代,一个是秦代,徐福在公元前210年,率3000童男童女及500工匠东渡日本,给当时尚处于渔猎时代的日本带去了农耕、铁器、医药,开创了日本‘弥生时代’,‘弥生’在日语中等同于‘秦’,秦文化影响了这以后的几代乃至几十代日本人,日本人视徐福为镇守之神,沾点陕西的味道。日本前首相羽田孜自己告诉我,说他是秦人的后代,没有中国文化的铺垫,他连大米都没有。还有一个就是唐代,最重要人物就是鉴真,先后11年,六次出航,五次失败,九死一生,但坚忍不拔,公元753年第六次终于东渡成功,66岁的垂暮老人把盛唐时期高度发达的文化传播到日本,如建筑、雕刻、医学、语言、文学、书法、印刷等。晚年他和其弟子亲手建造了唐招提寺,集盛唐时期的建筑艺术和造型艺术之大成,成为日本天平文化时期的建筑和雕刻艺术的明珠,在日本美术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现在打开日本报纸一看,标题多是汉字。日本人写书法叫“书道”,吟诗叫“吟道”,喝茶叫“茶道”,种花叫“花道”,他花样多了,全是学中国的。我们玄奘去西方取经,我称为“坚毅之尤”——坚韧,有毅力。我用两个字形容玄奘,坚毅。“玄奘西去,坚毅之尤:鉴真东渡,碧海安流”。我到东京奈良去看唐招提寺,每年都修,一千多年,没有一年不修,它要保持原样。你要研究唐代文化,你可以到日本去,比西安看到的东西还多,遗憾的是我们都给毁了。几个月以前我到西安去参加“长安雅集”,当地搞了一个类似《兰亭序》一样的东西,就是西安文史馆组织,全国文史馆都去了,也是在水边上作诗啊等等这一套。我发现西安,陕西讲话叫“雅言”,“雅”与“鸦”是可以互换的,长尾巴的叫“鸦”,短尾巴的叫“雅”。“ ... ”就是“雅片”,“雅片”就是“ ... ”。陕西人的官话叫“雅言”,那时候北京话是番话,胡话。“五胡乱华”的胡话。正规的语言是国都所在的地方,我们首都在 北京,现在以北京话为基础的规范话的汉语叫国语。那个时候周朝的话是雅言。所以孔夫子讲,子曰:“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孔夫子平常比较传统,一口山东话,但是他有一个时候不讲山东话,讲官话。讲官话就是雅言,在喉咙里讲。雅言就是“鸦言”,就是“乌鸦言”,鸦很严肃,跟喜鹊叽叽喳喳叫不一样,它很稳重。那个时候很体面的官话叫“雅言”,比较文雅,因为是首都所在地,所以陕西话叫“雅言”。什么时候讲陕西话,讲标准话,讲国语呢?“诗书执礼”,念诗的时候,念书的时候,做主持人的时候,皆雅言也,他就讲官话。原来日本人也好喉咙里说话,声音很浊,后来鉴真和尚去了,讲经,讲佛经,将佛经传给日本,教给他们文明。鉴真是扬州人,所以日本人现在讲话有扬州味,日本懂得文明,是有汉唐文化作铺垫。

  五、元清与中国文化

  中国近一千年以来亡了两次国,我们不讲魏晋,五胡乱华,就讲后面宋、元、明、清,元朝亡了一次,蒙古人厉害,是英雄,一直打到欧洲。蒙古把人分四等,最高的是蒙古人;下面有色目人,色目人是中亚,西亚这一带,眼睛带颜色的:第三等是 ... ;第四等是南人,就是福建广东的,阶级森严。蒙古人了不起,统治八十多年完了,亡国在于什么地方?我看在于两种人,一种人是文天祥这样的民族英雄,跟他对着干,还有一种要感谢汉奸,但是这个书上不能写,我只能悄悄告诉你。这些汉奸教他们,蒙古人是胜利者啊,品质没有问题,他爱国、自己民族……结果我们的汉奸教他腐化堕落,教他玩弄妇女,教他提笼架鸟等等,所有腐朽的东西都是汉奸传过去的。于是这些胜利的英雄连马都不能骑了,后来一个小和尚朱元璋将元朝灭了,灭了以后怎么样?原来是一个国家啊,变成了融合到我们中国民族中的少数民族了。蒙古人灭了,整个融合到中国民族中。曾经不可战胜的英雄蒙古人在汉文化面前,硬文化,软文化两个刀子把它整个改变了。

  明朝以后满清,前身是女真族,女真族是“金”,“大金帝国”,他们的英雄金兀术到了东北的兀术城。金兀术是他们的英雄,我们的英雄是岳飞。满族进来以后,八旗子弟不得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你看看鲁迅文章《头发的故事》就知道了,那个很厉害。雍乾时候的文字狱,迫害知识分子。实行两手政策,但是不能消灭汉文。故宫你去看,“泰和殿取文旁边是满文,两套班子。吃点心,满汉系列,吃酒席,满汉全席。于是满洲人进来,到后来整个被汉文化融和掉了,满族就变成一个民族了。蒙古原来作为国家的领土,女真原来长白山的根据地都没有了,全部归入到 ... 的版图,满族归入了中华民国。现在是汉,满,蒙,回,藏。

  再有就是日本的侵占,日本打中国,打了败仗。如果不把战线拉得太长,不发动太平洋战争,不搞珍珠港,就对付中国,第一战在长春。我看也许你会比蒙古人、女真族厉害,那样的话中华民国以后真的就是大和王朝,东亚共荣圈了。你不是厉害吗?压迫得比蒙古厉害,比女真族也厉害。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坚信 ... 带着农民革命,一定会把大和推翻。那么现在会是怎么样呢?日本没有了,四国、九州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了。56个民族变成57个说日本走运啊,你们打了败仗,保住了日本国;你们要是打了胜仗,我们就把你们吃掉,什么东西把它吃掉?文化!(待续)

  来源:《鉴藏》 2007年第05期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兰亭》书法与中国文化(上)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4.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5.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6.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7.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8.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9.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10.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随机推荐

  1. 【驴鸣犬吠】的意思是什么?【驴鸣犬吠】是什么意思?

    形容文字言语拙劣。成语故事:南北朝时期,温子升作《韩陵山寺碑》,庾信读其文而拓写其本,南朝人问庾信对北方的文士感觉如何?

  2. 梦见登记_周公解梦梦到登记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登记好不好

    梦见登记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登记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有人在旅馆里用你的名字为你登记,预示你将开始从事的工作,将由别人最后来完成。梦见自己以假名字登记,预示你将干一些坏事,这让你心里感到非常不安。但是病人梦见登记重要的数字,意味着要遭不幸。

  3. 黄芪怎么吃才有效果?医生:建议这3个吃法,但这1类人不能吃

    黄芪是著名的补气中药,被誉为「”补气之最”「”补药之长”。中医学说中黄芪有补气固表、利水、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黄芪的作用非常多,所以在我国民间有「”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说法。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具有预防疾病的作用。那么黄芪该怎么吃才能吃出效果呢?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合适喝。黄芪应该怎么吃?1、泡水或者代茶饮做法:黄芪泡水须用开水浸泡,宜用加盖茶杯浸泡,时

  4. 夏天到,空调该“洗澡”了

    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空调将会逐渐派上用场。业内人士称,不要轻信清洗人员提出的给空调更换零件、维修等,最好请专业人士或正规公司清洗。家住宝圣湖街道鑫城名都小区的曾清莲女士说,去年夏天家里的空调有异味,于是想给空调“洗个澡”。曾女士在街上找了一名流动的空调维修“技术人员”上门清洗空调,清洗一台只需要60元。曾女士很纳闷,空调真的清洗干净了吗?随后,曾女士以其他借口结束了这一次匆忙的空调“深层清洗”。

  5. 高士奇与陈廷敬 高士奇与康熙皇帝

    高士奇高士奇出生于浙江绍兴府,曾经是内阁中书、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侍郎等职,康熙对他信任喜爱有加,对他可谓仁至义尽。高士奇与陈廷敬>徐乾学、高士奇等人,他们与陈廷敬一样,同是康熙身边的要人,其表现却大相径庭。关键时刻,一向稳重的陈廷敬痛下狠手,把明珠、高士奇等人一网打尽。然而,陈廷敬这样做的目的,却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大清康熙朝廷,为了国家。

  6. 食用海鲜的禁忌你知道吗?

    在大量食用海鲜的同时过量的饮用啤酒,就会加速体内尿酸的形成。因为在海产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以及钙,而水果中则含有丰富的鞣酸,如果两者同时食用的话不但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同时海鲜中的钙还会与水果中的鞣酸相结合形成难溶的钙,对胃肠道造成不良的...,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无论你是在食用海鲜前或后吃海鲜,喝茶都会增加钙与鞣酸相结合的机会。

  7. 严重喉病获救痊愈

    严重喉病获救痊愈民国二十年秋天,我患了喉病,发高烧,大半时间昏迷不省,三天不能说话,不能吃饭,群医束手。我於是发愿说∶「倘若能让我的病今日就痊愈康复,就确实是菩萨来救苦,我必定终生虔信佛教。」三、四小时後,忽然吐出大量黄色脓液,热也退了,神智也清爽了,中午吃下一大碗温的稀饭,下午竟能像平常一样的谈话了。这是我自身经历疾病灾难,而得到观世音菩萨解救苦难的事迹。

  8. 百不获一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ǎibùhuòyī【解释】一百个里面也得不到一个。形容人或物的难得或所得极少。【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之一百五回:“人品自会端正,文移自会清顺,晓畅,然着实是百不获一的。”【例子】无【相关】百度“百不获一”

  9. 明万历皇帝为什么二十年不上朝还能驾驭群臣,不被架空?

    都说明朝亡于,而实则亡于,明朝是一个彰显皇帝个性的国度,而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竟然会出现皇帝怠政28年的事情,而奇怪的是,万历数十年不上朝,国家的运行却是如常,他仍然掌控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没有被架空,这不得不令人佩服他驾驭群臣的手段,当真是非同一般。

  10. 【哢吭】的意思是什么?【哢吭】是什么意思?

    《文选左思<蜀都赋>》:「其中则有鸿俦鹄侣……云飞水宿,哢吭清渠。」李周翰注:「哢吭,举首哢其音声。」南朝·陈徐陵《鸳鸯赋》:「观其哢吭浮沈,轻躯瀺灂。」宋·梅尧臣《和永叔啼鸟》:「高窠乔木美毛羽,哢吭叶底无如莺。」哢吭的拼音lòngkēng哢吭是什么意思哢吭lòngkēng谓引吭鸣叫。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