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后因任侠...人,县衙下令缉捕,白玉蟾连夜逃出琼州,改装道士,亡命于福建武夷山一带。白玉蟾这一建议,得到张天师的采纳,这年初冬,他陪同天师选择地点,亲自率领民工修建水井,并取名为“灵泉井”。

白玉蟾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道士,原名葛长庚,字如晦,号海琼子,琼州人(今海南省琼山县),自幼聪敏过人,十二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后因任侠 ... 人,县衙下令缉捕,白玉蟾连夜逃出琼州,改装道士,亡命于福建武夷山一带。自此,他对达官仕途生活的憧憬破灭了,潜心研究道教方面的理论,用发泄悲愤的心情写了好几部著作流传于世,其中有《海琼问道集》、《海琼白真人语录》、《海琼文集》等。(见《宗教词典》319页)可惜这位才华横溢的道士,只活到三十五岁就夭折了。 白玉蟾生前很崇拜张天师,公元1225年,他从武夷山下山,蓬头跣足来到天师府,拜谒第三十六代张宗演天师,张天师看见这位气度非凡的浪游之士,独具慧眼地把他迎为上宾,相见之后,秉烛长谈彻夜,白玉蟾对道家、道藏方面的论点,提出了多种见解,深受张天师的赏识与称赞!当时,他还建议:“水为道家之本。”意思是说,炼丹、画符、修道、治病以及禳灾求雨等,都必须有一定的法水,才能宣扬道家之旨。白玉蟾这一建议,得到张天师的采纳,这年初冬,他陪同天师选择地点,亲自率领民工修建水井,并取名为“灵泉井”。据《龙虎山志》记载:“灵泉井,在真人府(即天师府)月台之前,甬道之中,白玉蟾真人所开,泉甘香清冽,有异诸井”。现在,这口古井已修葺一新,供游客们参观。 >白玉蟾参观龙虎山、上清官、天师府等名胜古迹时,还挥毫题写了不少诗画,可惜这些墨迹因为历史的变迁和其他原因,有的被毀坏,有的散失民间,至今遗留下来的只有两首七言古诗,现抄录于下: >五日连阴雾雨昏,驱车应有北山文, >惭无吏部回天笔,为我重开叠嶂云。 >石淄涓涓水脉长,野田冉冉稻花香, 相迎谁似山云意,更借松风十里凉。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白玉蟾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