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白玉蟾简介

  白玉蟾是南宋时期的道士,本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又号海南翁、琼山道人、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后来因为母亲改嫁的关系,改为白姓,易名为白玉蟾,他常自称是白居易的后代。白玉蟾的祖籍在福建闽清,生于南宋绍熙五年(1194),出生地是在琼州(今海南琼山)。关于白玉蟾生卒年的说法,学界说法不一,另一派认为是生于绍兴四年(1134),导致在世年纪难有明确的判断;至于白玉蟾的卒年,一般认为是南宋绍定二年(1229)。

  根据弟子彭耜所撰的《海琼玉蟾先生事实》所载,白玉蟾的母亲在生产前梦到吃东西,食物的形状很像是蟾蜍,因而分娩,故取名玉蟾。白玉蟾七岁可以背诗赋,九经,并且擅长书画,曾经通过童子科的考试。年少时游历各地,跟随陈楠(陈泥丸)(?-1213)学道,习得太乙刀圭之法,得到九鼎金丹之书,与长生保健的功法。根据记载,白玉蟾在当时给人的印象是,时常蓬头赤足,或者身穿青巾野衣,狂走在街上或整日酣睡,又或者是过长夜独立的生活,情绪有时或哭或笑,状似疯癫,这是白玉蟾在传记中的形象。

  白玉蟾在嘉定十年(1217)收彭耜与留元长等弟子,开始他的传道生涯,行道范围包含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几乎南宋境内都有白玉蟾的足迹。白玉蟾的著作什丰,明代《正统道藏》收录有几部白氏作品:洪知常集《海琼传道集》、留元长编《海琼问道集》、《海琼白真人语录》,以及《修真十书》中的《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等。然而,白玉蟾文集在明清时时期多有刊刻,在民间普遍流通,台湾自由出版社于民国58年(1969)加以影印刊行,名为《白玉蟾全集》(《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这些作品显示白玉蟾的文采非凡,一生著述不断,他不仅是道教思想家,也是杰出的诗人与文学家,堪称道教历史上的高道。

  白玉蟾是道教金丹派的南宗五祖之一(另外四位是张伯端、石泰、薛式、陈楠),是著名的内丹理论家。他的内丹学说的核心是精、气、神,白玉蟾进一步主张人在修行的时候需要性命双修,这样的理论融合佛教与理学的思想。他认为道也,是性与命而已,他引用《易经》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来诠释修道思想。此外白玉蟾对南宗的重要贡献,其中包括建立教团,树立教派戒规,成为获得皇室承认的道派。也因为他师从陈楠的关系,是神霄雷法的传人,被封为「上清大洞宝录南岳先生赤帝真人五雷副使知北极驱邪院事」。

  相传雷法的功能是呼召雷雨,也可以驱逐邪魔,在当时的南宋道派十分盛行。白玉蟾主张雷法与内丹术必须相互结合,以内炼为基础,如果行法者的内敛功夫够好,那么雷法的符咒就会有效。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心」的作用,因为符咒所召役的神灵是由行法者的精气所化,如白玉蟾所言:「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无疑则心正,心正则法灵。」指出神霄雷法的灵验与否,端赖施法者的用心程度。南宗自陈楠开始就运用雷法符咒,为人治病解厄,白玉蟾亦是以度人济世为己任。在白玉蟾著作里可以了解他大力倡导不同教派的对话,促进内丹、雷法、符咒、外丹、禅法、密法以及儒学之间的交流。关于白玉蟾的雷法著述有《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玄珠歌注》、《作炼工夫》、《书符内秘》等作品,丰富了道教修炼的内涵。

  在道教传统的道术中,本来没有雷法的存在,这是从宋代以来才新出的道法,经由神霄、清微、净明等道派的发扬,雷法逐渐流行。雷法的使用是役使雷部诸神,同时内炼施法者的精气神为根本,以符箓咒法为外用的方术。并且吸收儒学、禅宗、密教的修行法,建构出包容各家精华的新型道法。白玉蟾不仅是继承上述神霄雷法的精髓,他更是运用自己的体会,进一步完备雷法的理论。他认为丹道与雷法的基础是相同的,在己内养即为金丹的基础,于物外用则是雷霆的表现,两者可以互相体用。上述修炼功夫的概念,让白玉蟾成为道教史上不朽的雷法大师,影响后世对修炼有兴趣的修道者。

白玉蟾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神仙都长什么样?为什么我们看到有的俊道骨仙风,有的丑陋吓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古人最初把神仙想象为一位肌肤像冰雪一般洁白,不食人间烟火,还可以乘云驾气、御龙飞天的完美神人形象。能像神仙一样长生不死不但是修炼方士的追求,更是古代帝王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东汉中叶,汉留侯张良的九世孙张道陵于蜀地鹤鸣山修炼,声称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并授诸品经箓、

  2.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3.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4. 嘉靖朝臣:夏言的前半生出彩,后半生糊涂,一步对、步步错的官途

    金碧辉煌的议政大殿,在皇帝以及诸位大学士眼中极为平常,甚至深感厌恶,但对于那些未曾见过世面,还在以此为目的挣扎的穷酸书生,则是梦寐以求的天堂。

  5. 山东昆嵛山,道教全真派发源地,全真七子从这里去的终南山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6. 东汉时期的五斗米教,如何成为隋唐时期的国教?这个人功不可没

    道教的源起除了后世人追溯的《道德经》,更为正式的开始应该是东汉时期由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教,而后在隋唐时期逐渐成为中国的国教。对于这样的转变,这个人功不可没。同时新派五斗米教还不断打压民间其他宗教,进一步降低了宗教对统治阶级的威胁。到了东晋时期,新派五斗米教依然支持维护现有统治,而旧派五斗米则一直试图发动起义反抗朝廷,新旧五斗米教的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

  7. 祂只是元始天尊属神,在民间香火不断,最后逆袭登顶

    /天帝与天子其实,在中国文明的早期,神话概念中根本没有玉帝这一号人物,有的只是代表苍天和天道的天帝。君王必须顺应天意,这样才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否则君王违反了天道,天就会降下各种不祥之兆与灾害惩罚。为了表明自己地位的崇高,周朝君主大肆鼓吹上帝主宰着万物生灵的同时,还宣称自己是上天之子。

  8. |道教人物|上清始祖——南岳魏夫人

    在中国道教史上,女姓出家入道并名垂青史的首推魏晋之际的魏华存。道教界奉其为"紫虚元君",号"南岳夫人",后世奉为"上清派开派祖师",历代文人墨客多有诗文赞颂。四十余岁时,郡守派员访察孝亷,魏舒被推举到朝廷,对策合格,后升官至司徒。终因精诚勤致天帝开怀,命神人降授《上清经》,由魏夫人传播于世,遂为道教上清派开祖。

  9. 他的学说撑起了半个道教,影响中国历史两千年

    媒体上描述祖国,经常使用「”神州大地”这个词汇。你知道吗,「”神州”代指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提出者是战国时的阴阳家邹衍。在很久远的时候,先人们便骄傲地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之中。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何尊”上就有铭文「”宅兹中国”,这是「”中国”这个词最早的来源。古代中国人认为只有自己生活的地区才是文明区,其它的地区都是蛮荒之地。在这种背景下,邹衍提出了大九州学说。中国为赤县神州,为天下的八十

  10. 赵公明怎样成为财神?林默如何成为妈祖?古人奉人为神是为什么?

    神话故事遍地都是,咱们另辟蹊径,来聊聊历史上那些被「”封神”的人。这里所说的「”封神”可不是《封神榜》,而是历史上确有其人,死后由于其生平及种种因素,封建王朝官方或民间将其一步步祭祀传扬为神话人物。第一梯队,远古部落酋长,生平事迹流传,后人记入典籍。如太阳神炎帝、战神蚩尤、海神禺疆、农神后稷、恶神穷奇、水神共工等。这一梯队的成员往往集领袖、祖先、神话于一身,人类最初的生产生活要素如火、水、种植、渔

随机推荐

  1. 雨的产生

    “拉比,雨是怎么产生的?”一个教徒虔诚地问道。“咳,告诉你吧,云是像一大块湿海绵那样的东西。一刮风,它们你挤我、我挤你,就像你挤海绵那样,于是就出水了。”>“您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云就像您说的那样呢,拉比?”“你瞧,不正在下雨吗?”拉比微笑着指了指外面。

  2. 中秋节祝福语_2018经典中秋节祝福语汇总_中秋节祝福

    在中秋节即将到来之际,在此提前祝大家中秋节快乐,阖家欢乐万事兴!

  3. 女孩昏迷,观音圣号得解脱

    昏迷两天医无效,观音圣号得解脱我忙了一天后,去病房值夜班,交班的同事告诉我:3号床的小女孩被车碰伤,手术两天,都昏迷不醒。我在小女孩面前默念着佛号,因为当时,如果小女孩死了,家属要告我迷信念佛,我一定要招来大难临头。他们有一个远房的亲戚说,我家有一尊观音,不知怎么信。我就告诉孩子的奶奶,快去求他们的观音菩萨保佑你孙女吧。全家人也不哭了,围着小孩念观音。大约过了两个小时,孩子会说话了,要喝水。

  4. 东汉名医华佗的简介 名医华佗最后是被谁杀死的历史名人

    华佗人物生平简介华佗字元化,是东汉末年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和张仲景,董奉被人们称为“建安三神医”。华佗一生治病救人无数,常常药到病除,被称为“神医华佗”,他最著名的就是发明了麻佛散,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位进行麻醉外科手术的医生。华佗是被曹操抓进牢中,严刑拷打致死的。关于华佗死因的两种说法千差万别,但可以肯定的是,华佗是被曹操害死在牢中的,今天普遍认为第二种说法是历史上华佗的真正死因。

  5. 唐湘清居士撰:因果报应录(4)

    靳太太认为是丈夫娶妾的好对象,出资把那小姑娘买到家中来,并函促靳老师立即回家。女孩认为这是难得的机会,就以请教书本中难解的字句为由,单独跑进谢老师的房间。谢老师听了大怒,厉声呵叱,终于使女孩向后退却。正因为理智坚强,故能身心清净,专心于学业及事业,因此在事业上必有很高的成就。因此少女们要珍重自己的童贞,不要偷尝禁果;男人们应知破坏未婚少女童贞,是最缺德损德的事。

  6. 情人节祝福语_情人节诗句祝福语_情人节语录

    情人节微信情人节短信幽默祝福语温馨祝福语搞笑祝福语经典祝福语个性祝福语给爱人的情人节祝福语送女友送男友送老婆送老公送朋友给闺蜜表白语告白语礼物送花情人节就要来了,为大家准备了情人节诗句祝福语,希望大家喜欢,更多资讯尽在情人节祝福语栏目!-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13.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霄中。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7. 成语【韦弦之佩】意思解释 | 成语大全

    成语词典>>韦弦之佩的意思解释成语韦弦之佩发音:wéixiánzhīpèi释义:韦:熟牛皮,弦:弓弦。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

  8. 象王的故事

    象王的故事>>从前,有只六牙象王率领着五百只大象,共同在山林中生活。象王就把这朵莲花送给第一个妻子。>>猎人连忙上前,把象王的大牙一一拔下。象王害怕其他大象听到声音后赶来,会危害出家人,强忍着疼痛,一声不吭。>>群象听到象王的悲鸣,急忙赶来,但象王已经死去。群象看到象王的惨状,大叫起来:“是谁...死了我们的大王?抓住他!抓住他!”

  9. 梦见喝东西

    周公解梦梦见喝东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喝东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乱倒垃圾严惩不贷 古代法律中对不文明行为的惩处

    不仅如此,古人食用的井水中还不能有淤泥,《周易》卦象辞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井泥不食,旧井无禽。”《后汉书》中则有夏至日“浚井改水”的记载,也说明古人对水源要求的严格。不仅如此,古代对公共厕所也非常讲究,对厕所的位置要求挺严。此外,古人还严禁在道路上乱倒垃圾,违者严惩不贷,绝不会姑息迁就。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