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蔡元培当了 *** 中央监察委员后,倡导“潜心研究与冷眼观察”,与胡适主张趋同,鲁迅在《无花的蔷薇》中点名批评这位“孑公”,并在给江绍原的信中说:“其实,我和此公,气味不相投者也。民元之后,他所赏识者,袁希涛、蒋维乔辈,则十六年之顷,其所赏识者,也就可以类推了。”这样的微词和怨言,与事实不符。

  鲁迅与蔡元培的关系很微妙
  以鲁迅的性格,很不易与人相处,所以他的真心朋友并不多。在鲁迅一生的朋友当中,许寿裳算是一个知己。1912年通过许寿裳推荐,鲁迅结识了同乡蔡元培。民国初年鲁迅在教育部的职务是蔡元培任命的,在北京大学的讲席也是蔡元培聘用的。鲁迅在教育部当了14年科长,后来到南下教书,在厦门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还是处不好人事关系,跟林语堂、顾颉刚闹得不欢而散,于是带着许广平到上海,生计成了问题,他当时给江绍原的一封信中说:“然则不得已,只好弄弄文学书,待收得版税时,本也缓不济急,不过除此以外,另外也没有好办法。现在是专要人性命的时候,倘想平平稳稳地吃一口饭,真是困难极了。我想用用功,而终于不能,忙得很,而这忙是于自己没有益处的。”这时,又是蔡元培向鲁迅伸出了救援之手。
  郭沫若曾说:“影响到鲁迅生活颇深的人应该推数蔡元培吧?这位有名的自由主义者,对于中国的文化教育界贡献相当大,而他对于鲁迅始终是刮目相看的。鲁迅的进教育部乃至进入北京教育界都是由于蔡元培的援引。一直到鲁迅的病殁,蔡元培是尽了没世不渝的友谊。”蔡元培当北大校长,与他在教育部一样,对浙系人才大力扶持和倚重,先是聘周作人为文科教授,又向鲁迅下了聘书:“敬聘周树人先生为本校讲师。”鲁迅又靠着蔡元培,把老三周建人安排到了商务印书馆。
  时过境迁,鲁迅与蔡元培在思想上已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据《时为公务员的鲁迅》(吴海勇著,广西师范大学版)一书,1926年,蔡元培当了 *** 中央监察委员后,倡导“潜心研究与冷眼观察”,与胡适主张趋同,鲁迅在《无花的蔷薇》中点名批评这位“孑公”,并在给江绍原的信中说:“其实,我和此公,气味不相投者也。民元之后,他所赏识者,袁希涛、蒋维乔辈,则十六年之顷,其所赏识者,也就可以类推了。”这样的微词和怨言,与事实不符。
  1927年10月,蔡元培任 *** 新 *** 的大学院(后改为教育部)院长,准备为鲁迅安排一个“大学院特约撰述员”的职位,听说此事后,鲁迅先是致信江绍原:“季弗许寿裳(1883—1948)字季茀,号上遂,绍兴赵家坂人。传记作家、教育家。早年就读绍郡中西学堂和杭州求是书院。1902年以浙江官费派往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与鲁迅认识,成为终身挚友,1937年与周作人共同编撰《鲁迅年谱》。历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都华西大学、西北联大等校教授。1946年台湾行政长官陈仪邀请许寿裳主持台湾省编译馆,不久编译馆裁撤后并入教育厅管辖,转往台湾大学任教,常批评 *** 派所主导的法西斯教育改革。1948年2月18 日,许寿裳于台大宿舍被害身亡。有信来,先以奉闻。我想此事与兄相宜,因为与人斗争之事较少,但不知薪水可真拿得到否耳。”
  又十天之后,确实的消息还没有盼来,鲁迅致信江绍原说:“季弗所谈事迄今无后文,但即有后文,我亦不想去吃,我对于该方面的感觉,只觉得气闷之至不可耐。”这段话恐怕是言不由衷,故作清高之态。
  又七天之后,致信章廷谦云:“季弗本云南京将聘绍原,而迄今无续来消息,岂蔡公此说所以敷衍季弗者欤,但其实即来聘,亦无聊。”对蔡元培的人格表示怀疑,而且指斥蔡公“无聊”。
  此事又拖了一个月,在致章廷谦的又一封信中,发泄了对蔡元培的不满:“太史之类,不过傀儡,其实是不在话下的,他们的话听了与否,不成问题,我以为该太史在中国无可为。”蔡元培在清末曾做过翰林,所以称“太史”。
  到了12月,鲁迅直接向蔡公写信,他借为昔日的学生荆有麟写推荐信的机会,巧妙地表达了自己葵藿向阳之意。终于,12月8日,聘书来了。
  蔡元培通过大学院照顾鲁迅
  到头来还是由担任国民 *** 大学院院长的蔡元培,于1927年12月主动给鲁迅送来一个不用上班就可以拿到300圆干薪的特大饭碗:中华民国大学院特约著述员(又称特约著述员)。
  一年之后,这个饭碗又在蒋梦麟任部长的教育部里改名为“教育部编辑费”。
  蔡元培曾在他的《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中说过:“大学院时代,设特约著述员,聘国内在学术上有贡献而不兼有给职者,听其自由著作,每月酌送补助费。吴稚晖、李石曾、周豫才诸君皆受聘。”(收在《自传之一章》书中)
  这个“特约著述员”,在商务版的《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中,有它的自1927年12月起至1948年1月止的20多年 *** 有124人的名单,称作“专门人员”中的“特约编辑”。其第一批,是五个人,即吴稚晖、李石曾、马夷初、周豫才、江绍原。都是1927年12月同时聘任的。
  现在的《鲁迅书信集》中,也有三封信谈到此事,不过称作“特约撰述员”罢了:
  (1)昨由大学院函聘为特约撰述员,已应之矣。(1927年12月19日致邵文熔信)
  (2)绍原经济情形,殊可虑。但前两星期(即18日,实际上只隔9天。因为18日是星期天,25日又是星期天,信是26日写的,所以这里是倒数上去的第二个星期天之意),有一个听差(我想是蔡“公”家的人)送大学院的聘书到我这里来,(历史人物 www.lishirenzhi.com)也有绍原的一份,但写明是由胡适之转的。问他何时送去,他说已送去过了,胡博士说本人不在沪不收。我本想中途截取转寄,但又以为不好,终止了。后来打听季茀,他说大约已经寄杭了,星期二(十九)付邮的。莫非还未到么?倘到,则其中有一笔钱,可以过年。(1927年12月26日致章廷谦信)
  (3)被裁之事,先已得教部通知。蔡先生如是为之设法,实深感激。惟数年以来,绝无成绩,所辑书籍,迄未印行,近方图自印《嵇康集》,清本略就,而又突陷兵火之内,存佚盖不可知。教部付之淘汰之列,固非不当,受命之日,没齿无怨。现北新书局尚能付少许版税,足以维持,希释念为幸。(1932年3月2日致许寿裳书)
  这件事,从上面三封信中已经可以了解它的大致情况:(1)这是出自蔡元培的善意,照顾鲁迅的生活,好让他自由写作;(2)鲁迅的接受聘任,是为了出版他所辑集的《古小说钩沉》之类的书,正像他在厦门大学时也曾把此书想交由学校出版一样;一般书店要赢利,是不容易出版这种书籍的;(3)除此之外,鲁迅绝未为他做过任何别的工作;(4)因此之故,也由于别的原因,最后是被裁撤;(5)蔡元培还要去争回来,鲁迅以为不必。
  关于这次重要的应聘,在《鲁迅日记》上也可以查考出它的经过。为了对此事的轮廓认识得更清楚些,现在把它的全部过程,摘要表述如下:
  1927年12月18日,收到聘书和本月薪金三百圆。
  1928年1月31日,收到本月薪。隔一个月。3月12日,收到2月份薪。以后每月都收到上月薪。12月31日,收到11月份薪。(其中11月起不算“大学院”而称教育部,这是因为10月24日起,大学院改成了教育部,特约著述员仍旧蝉联,但名义恐怕已经改成“特约编辑”,所以薪水也改记成“编辑费”了)本年内,共收到11个月的薪或费。
  1929年1月15日,收到去年12月份编辑费。2月7日,收到1月份费。又隔1个月。4月24日,收到2月份费。当中5月11日去北平,6月5日回上海收到3月份费;15日,又收到4月份费;27日,又收到5月份费。7月19日,收6月份费(复了一封信)。8月16日,收7月份费;29日,又收到本月份费。9月至12月,都收本月份费。本年内,共收到13个月的编辑费。
  1930年1至6月,都收本月份费。隔开两个月。9月和12月,都收7、8、9月份费。本年,共收到9个月的编辑费。
  1931年1月7月,收去年10月份费。隔开一个月。3月和4月,收去年11、12两月份费。5月5日,收本年1、2月份费。6月3日,收3、4两月份费。7月至11月,各收5、6、7、8、9月份费。12月2日,收10月份费;31日,又收11、12两月份费。本年内,共收到15个月的编辑费。
  次年起,《日记》中不再记收到编辑费的事。
  到1931年12月蒋介石以行政院长兼理部务时,编辑费被裁撤。在这种情况下,鲁迅于1932年3月2日致信许寿裳:
  被裁之事,先已得教部通知,蔡先生如是为之设法,实深感激。惟数年以来,绝无成绩……教部付之淘汰之列,固非不当,受命之日,没齿无怨。……今所恳望者,惟舍弟乔峰在商务印书馆作馆员十年,虽无赫赫之勋,而治事甚勤,始终如一,商务馆被燹后,与一切人员,俱被停职……可否乞兄转蔡先生代为设法……
  由于有“蔡先生代为设法”,周建人保住了商务印书馆的编辑职位。
  鲁迅和周建人兄弟怀着对于蔡元培的感激之情,于1933年1月6日双双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蔡元培主持大学院支付给特约撰述员鲁迅的这笔“补助费”长达4年1个月,共计有14700银圆,数目不小。鲁迅用它购买了大量书籍和画册等。1930年的一年,达到买书的最高峰,平均每月购书的费用有200  38圆之多(本年收之于“编辑费”者九次,共2700圆;购书用2404  50圆;用之别的方面的每月平均只有24圆);此外,鲁迅还不断资助经费给革命互济会和左联等进步团体。
  1930年12月,蒋梦麟辞去了教育部长之职,到北京大学当校长,国民 *** 于12月4日改聘高鲁为教育部部长;高不到任;于是,6日起,就由蒋介石亲自以行政院部长兼任了教育部部长;15日,又任命李书华作为他的政务次长。蒋介石兼任这个教育部部长,一直到1931年6月18日,达7个月;接着就由李书华继任教育部部长,到1932年的1月8日为止。
  就在蒋介石兼任教育部部长的期间,据许广平说,有人去向蒋介石告密,说:现在部里的特约编辑周豫才,就是周树人——鲁迅,也就是最激烈地反对你的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和这两个团体的头子,也就是浙江 *** 省党部呈请中央通缉,并已通缉在案的这个人。告密者的意思,原来是提请蒋介石注意此事并加以处理,借此邀功。可是,蒋介石听了,反而说:“这事很好。你知道教育部中,还有与他交好的老同事、老朋友没有?应该派这样的人,去找他,告诉他,我知道了这事,很高兴。我素来很敬仰他,还想和他会会面。只要他愿意去日本住一些时候,不但可以解除通缉令,职位也当然保留;而且如果有别的想法,也可以办到。”许广平说,后来教育部来了人,说了这事,鲁迅拒绝了;然而,还拖了几个月,想争取;到年底,就把这个特约编辑(特约撰述员)的职位裁撤了。
  本文摘自《鲁迅时代何以为生》,陈明远著,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鲁迅与蔡元培关系微妙因“气味不相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2. 党内怪人!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

    南京那边证实,此人是南京...的秘使,派往延安联络...中央,请他给予方便。在宋子文的帮助下,孔祥熙为他签署了委任状这一"官身"。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董健吾受到毛主席的回电后,离开了瓦窑堡,回南京向蒋介石通报了毛主席的意见。"后来陈赓会见了董健吾,并请他出山任职。

  3.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何「 ”收拾”东北军的?难怪无人能救张学良!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的兵谏,他们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着西北军与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实力强大的两个势力。他们两人非常痛恨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果断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可谓是震惊世界,日本巴不得蒋介石死在战乱中,好进一步瓜分中国。好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一切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蒋介石选择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谁求情都没用。

  4.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5. 毛主席身上的十大神秘「 ”气场”,震古烁今!

    在毛主席的身上,充盈着一种令人极其震撼、并且无法消除、无法躲避的神秘「”气场”。不管你是拥戴者,还是仇视者,都不由自主地受到这股「”气场”的吸引、感染和影响。对拥戴者而言,这「”气场”正如春暖催花开,令其志存高远;对仇视者而言,这「”气场”恰似秋肃扫叶败,令其闻风丧胆!毛主席到底有哪些神秘「”气场”呢?至少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一是令人震撼的「”挥斥方遒”之霸气毛主席少年时,曾豪迈地宣称:「”春来我

  6. 1955年蒋介石以何罪名软禁孙立人 至今未彻底 ...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省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1947年11月,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编训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省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

  7. 他被父皇写进传位诏书,为何最后却没能当上大清皇帝?

    道光皇帝在择储的问题上,确实费了不少脑筋。在道光看来,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两人各有所长,都具备继承和治理大清江山的资格和能力。但皇位只有一个,道光最终必须面临抉择,舍其一而取其一。关于道光最终敲定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8.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9. 东北「 ”易帜”—北洋军阀终结的标志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安国军”以奉军为主,意图统一中国。却在北伐军、晋军、冯玉祥军的联合打击下,屡战屡败。面对...的不利形势,张作霖自认大势已去,无力挽回。于6月2日发表「”出关通电”,次日即乘专列离京,前往奉天,以期能够卷土重来。可没想到,专列行进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提前布置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重伤殒命。张作霖为什么日本人想要炸死张作霖呢?要知道当时日本为了

  10. 这位画家,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有骨气的中国女人

    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在弥留之际,将自己最深爱的妻子宋庆龄,托付给了一位朋友。这不禁令人好奇,究竟这个朋友是谁?何香凝,何许人也?她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敢说敢做又有骨气的传奇女人。她出生于富商之家,却无公主之娇气,天生具有不屈和反抗的意识。当时,中国还处在封建时期,女性必须裹小脚,母亲给她裹,每次她都偷偷解开,被发现后母亲打她...她,她依旧我行我素,最后长成了大脚。

随机推荐

  1. 梦见抓鱼却抓不到

    周公解梦梦见抓鱼却抓不到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抓鱼却抓不到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2017伤感说说控 终究要亲自受伤,才会学着聪明…-感人的情话

    一个人心里怎样想,就会成为怎样的人。十一、有一堆明明不敢面对,却又不舍得删除或者销毁的照片。

  3. 失惊打怪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shījīngdǎguài。

  4. 苦跟乐都是果报

    苦跟乐都是果报1鬼神里面虽然也有福德的、有大福德的,但是要讲到觉性,比人还差一等。人道苦多乐少,容易觉悟。4但是诸佛如来每一道都现身,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他要去度鬼神,一定也要现鬼神身,跟他同一类,这才方便教化。7现在人的乐,我们仔细去观察,所谓是苦中作乐,不是真乐!那个乐是找...,就像现在人讲的服毒、打...,这是苦中作乐,没有乐。8佛说得非常好,苦跟乐是属于果报,他的因是迷悟。

  5. 遗祸无穷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íhuòwúqióng【解释】指留下祸害没有穷尽。【出处】宋·张元幹《跋〈了堂先生文集〉》:“已而子婿兄弟表里祖述,遗祸无穷。”【例子】除匪不尽,遗祸无穷。曲波《林海雪原》三【相关】百度“遗祸无穷”

  6. 花与人生

    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少芬芳。”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有人闻得到。”如果一个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静,就会发现夜来香、桂花、七里香,连酷热的中午也是香的。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清晨买莲花一定要挑那些盛开的。”爱护一朵玫瑰,并不要非得努力把它的刺根除,只能学习如何不被它的刺刺伤;还有如何不让自己的刺,刺伤心爱的人。

  7. 梦见东方 梦见东方什么意思

    梦见东方是什么意思?梦见东方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东方的详细解说吧。东方百事顺遂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预示著充满生机,欣欣向荣。梦见日出东方,预示著身体健壮。梦见眺望东方,事业会一帆风顺。梦见医务所梦见医务所什么意思梦见向东方走,意味着财源广进。梦见有人从东方走来,意味着将得到好消息。此外,东方妇女也象征女性克服困难的策略。

  8. 别开生面是什么意思?

    【拼音】biékāishēngmiàn【解释】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出处】唐·杜甫《丹青诗》:“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别开生面的故事【例子】今日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意新奇,别开生面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近义词】面目一新,别具一格【反义词】规行矩步,千篇一律【相关】百度“别开

  9. 微信经典的心情说说大全-感人的情话

    有意义的事情都会很难,也会很累。他们也许听过你的事情,但他们感受不到你所经历的一切。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10. 梦见开车,开成撞到人怎么解释?_周公解梦梦到开车,开成撞到人怎么解释?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开车,开成撞到人怎么解释?好不好

    历史新知:梦中的开车表示著自己对生活的掌控和主宰,如果开车过程中是愉快的,表明梦者当前计划的事一切都在正常地进展,成功可期;但是开车的过程中充满了障碍,则表明梦者当前遇到了困难,有些事甚至于不在自己掌握之中突然发生。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