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千山中会寺牌匾的传说

由中南沟通往仙人台的必经之处,有一座依山临涧,风景秀美的寺院,这寺院是唐朝时候修建的,至今还保存唐代风格,因为它在千山的五大禅林——龙泉寺、祖越寺、大安寺和香岩寺的中间,所以起名叫中会寺。中会寺自建立起来,就是千山佛教讲经说法的中心地,很多佛门弟子常常聚集在中会寺的大殿里,诵读佛祖释迦牟尼的经典,领会佛教的戒律。中会寺分前后两大殿,后大殿的正门上悬挂一块大匾,匾上写着:“祗园法戒”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是谁写的,又是什么意思呢?这里面传说着两个相联的故事。很古很古的时候,有个佛教的始祖叫释迦牟尼,传说他生前就是佛,生成人后还是佛,因为他“无从所来,亦无从所去”,所以说叫“如来佛”。如来佛出生在印度,当时印度有个孤独国,孤独国王有个花园叫祗园,祗园里尽是奇花异草、珍禽野兽,是一个很幽静美好的地方。一天,释迦牟尼来到孤独国,国王很高兴,陪着他到祗园游玩。释加牟尼看到这个幽雅的地方,脱口说道:“这里真是个讲经论法的好地方呀!国王一看他喜欢这个地方,就说:“你看这个花园有用,就送给你吧!”释迦牟尼也就接受了孤独国王的盛意。从此以后,释迦牟尼就在“祗园”这里广收弟子,讲经说法。他规定了“祗园”佛教弟子的戒律,最重要的戒律有五戒:即不 ... 、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因此,学佛首先要守五戒。释迦牟尼在祗园创立了佛教,制定了“祗园法戒”,就把这事写入佛经,让他的弟子们记住“祗园”是佛教的发源地,“法戒”是佛门弟子必须遵守的律规。那么中会寺后大殿正门的大匾“祗园法戒”是谁写的呢?这里也流传一段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中会寺有一个老住持,掌管寺里的一切庙产,权力很大。老住持收了很多徒弟。其中有一个徒弟伺候他很用心,早早晚晚、春夏秋冬,随用随到,从不怠慢。这一年,老住持病重了,他把所有的徒弟都叫到跟前说:“我要圆寂了,这里的住持由他来担当。”说着,他用手指着那个伺候他的徒弟。他又把这个徒弟叫到跟前嘱咐道:“我给你一个小箱子,锁着呢,不许你打开,多阵我回来时叫你打开你再打开,记住没有?”徒弟说:“师父,记住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师父有气无力地说:“二十年后。”说完就去世了。 自从老住持死了,这徒弟就当了中会寺的住持。他终日盼呀盼,盼望师父快点回来,好打开箱子。>就在老住持死后的第20年,有一天千山来了一个小伙子,带着几个随从。这小伙子20来岁,看得出还有一些武林功夫。刚来时,先在无量观游玩,后来又到龙泉寺、五佛顶、仙人台。他走遍千山所有道观和寺院,最后来到中会寺。中会寺的和尚见他来了,知道小伙子的父亲是做大官的,便把他接进客堂,大家说了一阵客套话后,公子就打听当年伺候老和尚的那个徒弟在不在?大家告诉他:“还在,那是我寺的住持。”公子说:“请住持来见我。”僧人立刻把住持找来,公子打量了他一下,然后说:“我是你师父,20年后来见你。”大家一看,这个公子才20来岁,哪能是他们原来的老师父?说什么也不相信。就在这时又听公子不慌不忙地说:“我临圆寂时交给你一个小箱子,这个小箱子你打开没有?”这住持说:“师父告诉过我,他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打开。”公子说:“你现在就可以打开了。”这个住持就回到自己的屋里,去取箱子。一边走一边想:“师父又回来了,怪不得昨天夜里我听放箱子的地方有动静。”不一会儿,他把箱子拿到前殿,放在桌子上。公子瞅了瞅大家,大家也正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公子说:“这箱子上层放的是袈裟和钵,中层是佛经,下层是珠宝。这都是我亲手放的,如果我说的对,那就说明是你师父回来啦,如果说的不对,你们大家可以一齐把我撵出中会寺。”说完,当众打开一看,果真说的一点不错。大家一看真是师父成佛回来了,一齐跪下,口称:“师父,恕弟子有不敬之罪。”>公子在中会寺呆了些日子,这一天,他又对众徒弟说:“我还要云游四海,这里的财产先归你们看管,待我日后回来再说。”徒弟们说:“师父还什么时候回来?”公子说:“时间不定。我可留下一块匾,见匾就是见我了。”说罢,立即命人拿出文房四宝,挥笔写下“祗园法戒”四个大字,并嘱咐众弟子,遵守“祗园法戒”。从此以后,这块匾一直挂在中会寺后大殿上。 那么,这个公子真是老和尚的化身吗?后来听这里的一位小和尚说,就在开箱子头一天的半夜里,他看见这公子从住持和尚屋里出来,翻过墙头,回到了他的住处。这公子到住持和尚屋里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住持和尚也不知道。这事情是真是假,反正是传说,也不必去细追究了。不过中会寺后殿的那块大匾,现在却还挂在那里。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千山中会寺牌匾的传说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梦见活埋_周公解梦梦到活埋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活埋好不好

    梦见活埋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活埋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活埋某个人,表示对某些人有敌意。梦见自己被活埋,表示你将犯下很大的错误,你的对手很快会利用它来伤害你;如果你成功逃出坟墓,你的努力最后将成功弥补不幸遭遇。

  2. 商鞅的命运给我们的启示

     商鞅的命运给我们的启示  商鞅是战国时代的改革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本来是卫国人,先在魏国谋职,但魏王不识才,他只好到秦国去谋求发展,结果受到重用。他在秦国主政十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沉重打击了世袭贵族的种种特权,这对于沉寂已久的秦国社会无异于一场巨大的...

  3. 日本为了瓦解中国,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可悲的是竟有人信了

    在研究中国近代史落后的原因时,有一个话题一直是热门,当然民间也经常讨论这个话题——有关中国停滞论。中国的文明发展还轮不到日本人来置喙。日本经常借助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曲解”中国历史,他们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说法。其实这不重要,主要是日本人对中国文明的肆意践踏,是应该引起我们警惕的。

  4. 给亲人的温馨周末祝福短信

    莫因无奈的忙碌冷淡温柔,莫因过多的追求放弃幸福。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周末下雨,是我对你的思念;周末晴天,是我对你的牵挂;周末刮风,是我对你的祝福;周末彩虹,是我对你的祈祷。祈愿正在看短信的人,周末愉快,一生幸福!万众瞩目的周末要来了!谈笑发短信,往来有祝福。

  5. 析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析”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析疑匡谬——解析疑义,纠正谬误。析律舞文——指故意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析律贰端——指曲解法律条文,妄生不实端绪,以加重人罪。析精剖微——指剖析精微深奥的道理。分割剖析毫毛芒刺。形容剖析细微透彻。析毫剖厘——分解剖析极为细小的事物。析骸易子——拆尸骨为炊,交换孩子而食。析骸以爨——指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析肝刿胆——剖示肝胆。亦作“析肝吐胆”。

  6. 柳永:青楼导师大IP

    秀香切切没有想到,柳七哥竟这么风雅。为透露感激,就给了柳永不菲的润笔之资。和柳永一路来嫖的小伙伴们瞬间都惊呆了。柳永:痴情渣男青楼客(下)多情虫娘的显现,医好了柳永哀悼。很快,他又成为青楼常客:弹唱,喝酒,调情,纵欢。柳七仍是往日的柳三变。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第一次列入科考。测验前夜,他竟然跑去谁人妙舞腰肢软的朱颜英英那边寻欢。功名嘛,不外探囊取物。柳令郎就是这么自信。那晚,怀抱佳人,手举

  7. 善生的故事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8. 当心……

    一辆手推车在拥挤的街道经过,可是许多在街上买东西的小姐太太不肯让路。这一下女人们全都躲让开了。

  9. 章含之文革出轨细节曝光:在前夫大姐家中通奸

    女儿洪晃的请求是唯一的原因。我有话要说我和章含之从相知、相恋、相伴到离婚整整23年,我与她的婚姻于“文革”期间破裂。自1993年起,章含之写文章、出书或接受访问,凡提到她和我离婚那一段往事,总说是...主席叫她离婚的。

  10. 《长安十二时辰》之后,这些角色在历史上又干了什么大事

    《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发生在天保三载的上元夜,实际对应的就是天宝三载的正月十五,剧中人物在十二时辰之内密集登场,演绎出精彩的故事,而我们在这里说的就是这些角色历史原型未来的轨迹与最终的结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