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清朝军机处的作用

  首先,军机处作为辅助皇帝决策一切军政事务的国家中枢,它是信息系统的中心。各种重要军政信息是决策的依据和基础,军机处的重要功能就是通过搜集、加工、传递、处理各种重要军政信息,为皇帝决策服务的。军机处收集其信息的来源和内容十分广泛,从各部院衙门的文武大臣到各省督、抚、藩、臬,及军营带兵将领等,从重大案件到军旅行进以及兵马钱粮之数,无所不包,无所不管。正如,王昶在《军机处题名记》所载,“内而六部各卿寺及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则十八省及边疆将军、办事大臣,迄于属国,有事无不综汇”。军机处掌控信息的渠道十分畅通,信息源从边疆延伸到皇宫,各地方的奏折,已不再经过内阁,而直接送交军机处。信息传递速度也相当及时,并建立起了较完备的传接网络。清代驿传归兵部管理,全国各地的驿路,称为“官道”,各省由驿站发送的奏折都能及时送到捷报处。在皇帝身边设有奏事处,专为皇帝呈递奏折和传宣谕旨。在处理和加工信息方面,有满、汉军机处之分,即军机处分为“满屋”、“汉屋”,分别处理满汉文的不同文件。具体的整理和加工的事务一般都由军机章京处理,这是既重要又繁杂的工作。曾任军机章京的梁章钜在记述其任务繁杂时说:“……其他奉命稽牒检案,加签贴说及与各衙门联事,如详议条奏,谳讯疑狱,沓至纷投。”[1]一些重要的战略性决策往往要求依据完整信息和系统档案材料,所以,军机处还有储存信息的功能,以便拟定各类方案时随时调用察阅。各部院、督抚年终汇奏事件,都要交军机处考核。所谓“清档房”、“汉档房”就是管理汉文或满文之档案的分工。正是由于军机处掌握着大量重要档案,所以,军机处兼管方略馆。方略馆负责以军机处档案为基本材料,纂修各种方略、纪略,而军机处全部档案都存在于方略馆库中。

  军机处作为中枢决策系统的核心,实质上又是一个咨询参谋中心。为清朝皇帝出谋划策者不仅限于军机处本身,各在京的文武大臣和各封疆大吏都可以通过奏折向皇帝直接提出各自对具体议题的见解和建议,但是,作为清朝最高的决策机构,非军机处莫属,它是汇集各种意见,提供整体和全局性方案的中枢。国家如果面临重要政事和重大战争,需要进行一些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时,皇帝拿不定主意或不能马上做出裁决的,有时特交军机处议奏或密议,有时交军机处会同有关衙门议奏。军机处在掌握大量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形势的需要和皇帝的旨意,分清轻重缓急,确定决策目标后拟定出备用方案,供皇帝拍板认可。

  军机处除了那些例行性决策,即遵照皇帝的意志和有关典制,按照常规的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的常规型决策外,它只是秉承皇帝意旨经办一切军政事务的中枢决策机构,并不掌握重要决策的最后定案权,最高决策者是皇帝本人。军机处在处理重大事务的实际决策过程中,决策程序的各个环节并不能做到按部就班地依次展开,而是在不断地请示皇帝,不断地从各种可行性中遴选最佳方案,皇帝自始至终没有脱离“情报”和“拟定’这两个环节,一直都在操纵着决策过程的步骤和阶段。正如史料记载所说,“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召对,承旨遵办”。[2]军机大臣无日不被召见,无日不奉命办事。“常日直禁廷以待召见,……行在所示亦如之”。[3]军机处大量进行的是辅助皇帝进行决策修正和追踪决策,所以皇帝所到之处,都有军机大臣紧随其后。军机处赞治机务,成为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处完全被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军机处的事权受到皇帝严格限制。例如,军机处印信存于“大内”,用时请出,用毕缴进。

  一旦皇帝完成决策,军机处要替皇帝拟写谕旨,经皇帝审定后向各部门和各地方官发出最高指示。皇帝谕旨传递种类大致分为两种,凡是交内阁公开对外颁发的谕旨称为“明发”或“交片”;凡属有机密而不宜公布于世者,由军机大臣密封,交兵部驿传,直接发往目的地交有关官吏的,称为“廷寄”。廷寄的速度由军机处确定,并将速递级别写明于函外,注明日行三百里,或四、五、六百里,以至八百里。清朝廷寄既密且速的程度,为前代所未有。[4]在中枢决策系统中,承担督察落实决策职能的是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该机构在雍正八年设立。据《光绪会典》记载:“凡朕谕旨特交事件,该衙门有即行办理者,亦有迟久尚未办理者,总因无专司稽察督催之人,是以迟速不齐,间或至于留滞。嗣后著于满汉文武大臣内点出数人,总司稽察督催之责,于事务大有裨益”。[5]

  军机处作为办理枢务要政之所,具有极为严密的特点。嘉庆皇帝曾下谕:“军机处为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6]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太监不能在侧。甚至,平时没有皇帝的批准,任何亲王、贝勒、贝子、公、文武满汉大臣俱不得到军机处值班房去,不准与军机大臣谈论,违者重处不赦。为严密防范,每日有人在军机处旁边的内务府值房监视,直到军机大臣散后,监视才可停止。

  [1] 梁章钜:《枢垣记略》卷22。

  [2] 《清高宗实录》,卷l389,干隆五十六年十月乙丑。

  [3] 《光绪会典》,卷3。

  [4] 赵翼:《檐曝杂记》卷1。

  [5] 《光绪会典》,《事例》卷15。

 

  [6] 梁章钜:《枢垣记略》,卷l4。

清朝军机处的作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大名鼎鼎军机处竟然是一个没有编制的临时机构

    军机处,在清代中晚期绝对是权力中心。首先,军机处的位置在隆宗门内、内右门西。从养心殿到军机处只有百步,这么近的距离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更重要的是,军机处实质上变成了皇帝的秘书班子,他完全听命于皇帝、按照皇帝的意思办事。但这大名鼎鼎的军机处却不是法定机构,《大清会典》里都不见记载。

  2. 咸丰三年为何他们纷纷发起捐款,仅仅是为了筹集军费吗?

    咸丰三年,为筹集军费,为此号召官员们捐款。军机章京们虽然薪资微薄,也凑了一千两银子捐出来作为军费。

  3. 皇权集中的巅峰——封建政治体制中的斗争

    一、政权机构的大手术——废除丞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诩「”德兼三皇、功盖五帝”而称自己为皇帝,从此中国进入了封建时代。秦之前溯至夏启时期,虽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说,但事实上,那个时候的最高统治者的权力较之后来的封建王朝是非常有限的。秦朝以后,在国家层面上废除分封制,设郡县制;中央统治机构上,逐步形成和完善了三省六部制,设丞相或宰相,本文不详较丞相与宰相之区别

  4. 真假皇孙案:乾隆很有可能断送了真皇孙性命

    有个僧人领着一个幼童拦住了皇帝车驾,幼童自称是履端王次子。可是事关重大,不能感情用事。当时,永珹非常宠爱完颜氏,而王府有传言说是完颜氏害死了王次子,乾隆帝也有所耳闻。乾隆帝又把这个孩子领到朝堂,诏命军机大臣一同讯问,判断真伪。

  5. 雍正帝为何要设立军机处取代内阁?为何成为雍正帝枕边的参谋团?

    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对雍正王朝的行政机构做了重大改革和调整,不但整顿了吏治的...,更重要的是,使朝廷的财政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

  6. 晚清时期的满族高层有多 ... ?他们统统被这一个人给搞定了

    袁世凯艺权均通,有任事之才、治军之能,实为清朝一务实干练的能臣,黄兴曾致书袁世凯,视袁世凯为「”中国之华盛顿”。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大口大口地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被诊断为胃血管破裂......自此,袁世凯便接替了李鸿章的位置,成为了朝廷重臣。那个时期,北洋军扩张迅速,门阀系统也逐渐形成。袁世凯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野心勃勃地计划着收

  7. 故宫半解之大名鼎鼎军机处竟然是一个没有编制的临时机构

    军机处,在清代中晚期绝对是权力中心。首先,军机处的位置在隆宗门内、内右门西。从养心殿到军机处只有百步,这么近的距离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更重要的是,军机处实质上变成了皇帝的秘书班子,他完全听命于皇帝、按照皇帝的意思办事。但这大名鼎鼎的军机处却不是法定机构,《大清会典》里都不见记载。

  8. 1755年二月,乾隆对准噶尔用兵时,5位军机大臣都是什么态度?

    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二月,乾隆下令出兵伊犁,正式对准噶尔汗国发动进攻。到雍正九年,准噶尔汗国大败清军,清朝阵亡14位副都统级别以上的将领。所以,当乾隆准备对准噶尔汗国用兵时,朝廷中很多大臣都极力反对。准噶尔汗国在乾隆十年时,国内开始爆发瘟疫,随后不久,国内因为争夺大汗位置内战七年,国力大幅度削弱。所以,在乾隆用兵,傅恒在一开始就明确表示支持,他也是最初唯一公开支持乾隆的大臣。

  9. 清朝的京官中,谁掌握的兵权最大?

    清朝的时候,按照规制,兵部统辖全国兵权,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清朝建立之初,当时兵权掌握在议政大臣手中。鳌拜当时就是以议政王大臣的身份,挟持幼帝,掌握兵权,独揽大权。按常理来说,内阁是清朝最高行政机构,应该将兵权交给内阁大学士。这些入南书房的官员,职权上可能没有掌握兵权,但因为参与决策,成为当时清朝最有兵权的京官。但总体而言,清朝设立军机处后,京官中想要获得最大兵权,必须入选军机处。

  10. 曾国藩幕府二十五大金刚中,以文胜武,走出的唯一一位军机大臣

    曾国藩诚惶诚恐,屡次上疏推辞侯爵,但都被朝廷婉拒。这也让曾国藩成为上百位...将领中的爵位最高者。而让曾国藩引以为豪的是,在战争一手提拔的文官武将很多可独当一面,逐渐在朝廷中担任要职,形成了对其众星捧月的局面。更让曾国藩难以想象的是,从他幕府中居然走出了一位大学士,一位军机大臣,二十三位督抚堂官。其中,一些是在其死后成为一代封疆大吏。

随机推荐

  1. 野火:原因、成本和控制

    野火是由自然原因、人为点火或逃逸的指定火灾引发的意外火灾。自2012年以来,加州五大野火中已有四起发生。关于野火成因的讨论通常集中在土地利用管理做法还是气候变化是主要原因。营火没有正确扑灭和蔓延。有控制的烧伤会失去控制。从空中攻击火灾称为空中灭火。点火时,附近一定要有水和铲子,一旦失控,要迅速扑灭。

  2. 梦见擦鞋子_周公解梦梦到擦鞋子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擦鞋子好不好

    下面详细介绍关于梦见擦鞋子的相关解法,快来看看吧!梦见擦鞋子是什么意思梦见擦鞋子,今天你身边的人总是主意多多,看似思维活跃,但却往往不切实际。梦见擦鞋,爱情方面有粉红色的吉兆。梦见驴穿着衣服和鞋子,意味着会受到朋友的捉弄,陷入困境。梦见擦鞋,预示爱情方面会有好运气,可能会得到别人的表白,或赢得新的感情。梦见擦鞋子,吉兆,预示着生活会不断美好。病人梦见擦鞋子,一切病情都会逝去。

  3. 孕妇梦见别人家的小孩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别人家的小孩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别人家的小孩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为啥匈奴会有“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风俗

    众所周知,匈奴有一个风俗就是,父亲死了之后,他的儿子可以继承他的小老婆。哥哥死了之后,弟弟可以娶她的嫂子为妻。汉朝 *** 不愿意跟匈奴人通婚,有一方面的原因就因为接受不了匈奴的这种恶俗,为什么匈奴人会流传这样奇怪的风俗呢?˂img src=https://www.l... >

  5. 梦见飞蛾

    周公解梦梦见飞蛾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飞蛾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驾崩

    在282年前的今天,1735年10月8日,清代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驾崩。网络配图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满族,母为康熙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清圣祖玄烨第四子,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死后葬于清西陵之泰陵,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庙号世宗。首先是消除异己,分化瓦解诸皇子集团,将胤禵从西北军前召回,加以圈禁。

  7. 曹操之子曹铄简介 对曹铄的相关评价

    曹铄别称相殇王,是曹操次子,生母为刘夫人,与曹操的长子曹昂、长女清河公主是一母同胞。曹操之子曹铄简介>曹铄是曹操的儿子。曹操二十五子之一。>正元二年,魏高贵乡公曹髦以曹操之子乐陵王曹茂的庶子阳都乡公曹竦过继为曹铄的嗣子,承袭曹铄一脉的香火。>丁夫人是曹操的妻子,地位犹在卞皇后之上,曹铄是刘夫人所生,如果曹昂没有阵亡,那曹铄就是曹操的嫡次子,可惜的是,他的母兄皆早亡,所以曹铄的一生因此改变了。

  8. 万历皇帝朱翊钧为何30年不上朝?后人对他的评价如何?

    万历皇帝朱翊钧为何30年不上朝?后人对他的评价如何?  要说中国古代最神秘最具争议的皇帝是谁,那无疑是明朝时期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了!  有人说,万历不上朝是因为他前期勤奋,后期懒惰;也有人说,万历不上朝是他对文官的不满和抵抗;还有人说万历不上朝,是因为他在逃避...

  9. 上帝何处不在

    小孩:“要是你能说得出上帝绝对不会在什么地方出现,我给你四块钱。”

  10. 切身体会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qiēshēntǐhuì【解释】指自身遇到的经验。【出处】无【例子】只有切身体会的经验才是真实而深刻的。【相关】百度“切身体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