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腾冲老城是一个正方形,大概一平方公里。不是正南正北的规制,而是侧向西南对准来凤山。城墙厚有一丈八,高有二丈五。炮弹根本打不透,靠盟军飞机炸了十几个缺口,远征军才突破入城。图为腾冲历史博物馆。城市四座门,四条主街交汇到中心。

腾冲老城是一个正方形,大概一平方公里。不是正南正北的规制,而是侧向西 南对准来凤山。城墙厚有一丈八,高有二丈五。炮弹根本打不透,靠盟军飞机炸了十几个缺口,远征军才突破入城。图为腾冲历史博物馆。 城市四座门,四条主街交汇到中心。十字路口的核心位置,留给了掌管教育和考试的「 ”文星楼”。它又名魁星楼,高20建成后,一直是腾冲的象征,直到战争中被彻底毁掉。米,下层为石块砌成,上层为宽敞的阁廊,飞檐上翘,楼内挂有巨钟。图为腾冲历史博物馆,导游在馆内讲解。 明代腾冲军民指挥使司霜禁钟,铸造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钟高1.75米,口径1.4米,壁厚9.5厘米,重1820千克,青铜铸造。 文星楼这座大钟被保留了下来,上面被击穿了一个大洞,曾经成为日军的射击掩体。后来在腾冲历史博物馆找到了那口弹痕累累的钟,侧面有个碗口大的洞,正好可以当作射击口。 禁钟造型凝重宏伟,纹饰图案厚重古朴,钟钮为双龙尾汇,分头咬住钟顶。顶 下饰莲瓣纹一周,其下饰卷纹一周。腰部凸起一道宽6厘米的箍状弧形环,将钟分 成匀称的上下两部分,每部分各有4组对称的「 ”回”字形图案,其中三个图案内铸 有阳纹楷书铭文。 钟体下部饰云雷纹一周,近钟口处,分布在4个对称的由莲瓣纹组成的突起圆形撞击点。轻击钟声深沉圆润,重击浑厚雄壮,音波起状,宏亮悦耳,声波传送距离可达数里之遥。铭文概述了明代「 ”三征麓川”战役与建腾冲军民指挥使司城的重要史实。 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占领腾冲,1944年9月,中国远征第二十集团军对腾反攻,腾冲战役进入到白热化阶段,远征军在进攻文庙时,日军利用铜钟构筑防御工事,在钟体中下部开一直径6厘米的圆孔做射击孔,一名日本士兵竟然躲在这口大钟里朝远征军射击,我军士兵拿他没办法,最后枪炮齐射,才将这个日本兵震死在大钟里。 钟体以射击孔为中心,周围留下累累弹痕,钟身铭文损毁十余字。腾冲焦土抗战的这 段辉煌历史,永远铭刻在这座古代的铜钟之上。
本文标签:腾冲腾冲战役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