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一开始,老朱还过得很自在,但没多久,他就受不了了,邻居们整天不消停,让他不胜其扰。老朱虽不是职业鞋匠,但他编的草鞋紧密舒适,质量上乘,而且价格便宜,在当地很受欢迎。但老朱人穷志不短,对大家带来的钱物,统统原封不动地退回。既然老朱不肯接受私人的帮助,那就向朝廷反映,请朝廷出面解决。市长以为老朱不好意思,就让组织部门起草文件,任命老朱当里正,以便名正言顺地解决老朱的生活问题。但老朱就是躲着不见面。

隋朝末年,朱桃椎曾当过国家干部—国子监祭酒,因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他扔下官帽,跑回了老家蜀县。一开始,老朱还过得很自在,但没多久,他就受不了了,邻居们整天不消停,让他不胜其扰。于是,他搬到大盘石山官道旁独居。 隐居后,老朱没了工资,唯一的收入来源是编草鞋。老朱虽不是职业鞋匠,但他编的草鞋紧密舒适,质量上乘,而且价格便宜,在当地很受欢迎。老朱卖鞋有两大特色:一、明码标价,从不讨价还价;二、老朱常将织好的草鞋放在路边,当地人都知道是他所织,便将米、面等生活必需品放在原处,然后取走草鞋。老朱卖草鞋的新闻,被当时的媒体炒得火热,一度数周雄居隋唐热帖排行榜榜首。 虽然老朱的草鞋很畅销,但还是不能应付日常开支,有时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后来,情况更加糟糕,夏天没衣服穿要裸睡,冬天拿树皮当被子盖。 老朱虽然不当官,但还是文化圈名人,有不少文友一直默默关注着他,当他们知道老朱的窘境后,纷纷登门,以一起搞学术为名借机帮助老朱。但老朱人穷志不短,对大家带来的钱物,统统原封不动地退回。 既然老朱不肯接受私人的帮助,那就向朝廷反映,请朝廷出面解决。离职干部在贫困线上挣扎,也确实是影响朝廷形象的负面新闻,于是成都市市长派人带着钱物上门送温暖,结果还是被老朱拒绝了。市长以为老朱不好意思,就让组织部门起草文件,任命老朱当里正,以便名正言顺地解决老朱的生活问题。 组织部门的干部带着任命文件去见老朱,老朱当场没作声,大家都以为他同意了。谁知,组织部门的干部一连几天没见老朱去上班,派人一打听,才知老朱早扔下文件、衣物,跑进深山躲了起来。 贞观元年(627年),高士廉主政四川时,亲自去山里看望老朱。见面后,高 ... 拉着老朱的手问长问短。面对热情的 ... ,老朱再一次让媒体大跌眼镜:一言不发。冷场数秒之后,老朱挣脱 ... 的手,扬长而去。 老朱越是这样,高 ... 越是要请他出山,并且承诺,只要他出山, ... 以下的位子随他挑。但老朱就是躲着不见面。 公元638年,薛稷出任彭山令,因十分推崇老朱写的《茅茨赋》,想邀请他担任彭山县诗歌研究会会长。结果,薛稷的待遇比高士廉还惨—压根连老朱的面都没见着。估计是老朱不想当什么会长,在薛县长到来之前,提前走人了。后来,再也没人见过这位世外高人。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舞文弄墨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本文标签:无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