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史上日本人的对华心态:从畏惧到仇视敌对大国

 中日邦交正常化已40年,两国间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日益发展。然而,两国政治、外交关系却起伏不定、麻烦不断,国民之间信任度、好感度也在下滑。不但日本右翼势力不时兴风作浪,而且日本 ... 高官们也常常掀起危害中国 ... 利益的逆流。树欲静而风不止,日本的对华心态与其对华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不妨打开这面镜子,照一照历史上日本的对华心态。 从岛国心态到神国心态 日本地处亚洲东隅海岛,又处于中华文化圈的边缘。古代日本人怀有岛国心态和神国心态,兼有自卑与自大交错的双重心理。日本统治者一方面仰慕、仿效中华文化,一方面又不甘心边缘地位,企图与中国平起平坐以至分庭抗礼。例如7世纪初圣德太子努力吸收中华文化、仿行中华制度,在日本推行改革,同时又在给隋炀帝的国书上做小动作,书写“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东天皇敬白西皇帝”,正是这种心态的流露。    公元663年发生了中日之间第一场战争白江口之战。日本侵入 ... ,联合百济,企图对抗和挑战中国,结果被唐朝与新罗的联军打败。这使日本统治者认识到自己羽毛未丰,尚不足以抗衡中国,故而继续派遣唐使加紧吸收中国先进制度文化,且几百年间未敢再出兵 ... 。 16世纪末,丰臣秀吉扫平战国群雄统一日本。他野心勃勃,1592年发动了侵朝战争,企图占领 ... 进而征服中国。丰臣秀吉狂妄地计划亲自渡海坐镇宁波指挥战争,企图由养子丰臣秀次率兵攻占中国,并将日本国都迁至北京,以北京周围十县之地进贡天皇“御用”。他甚至还梦想远征印度,“统一天下”。结果日军在明朝与 ... 联军的沉重打击下惨败,丰臣秀吉也于1598年一命呜呼。 17世纪开始江户时代,日本与清朝虽无外交关系,但通过长崎贸易开展与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本朝野崇尚朱子学,喜读中国书,爱买中国货。然而有一批国学家开始制造疑华、贬华的舆论。他们一方面宣扬日本是“神造之国”、“皇道之国”,一方面鼓吹清朝已是“华夷变态”,儒教不过“无稽之谈”。如本居宣长宣称“世界万国中唯有天皇所统治的日本国才是最优秀的,才是万国之主宰,而中国却是累世紊乱”。这种“神国心态”成为日本人种优越论的心理支撑。 从“海外雄飞”心态到“脱亚入欧”心态 19世纪初,日本受到西方列强冲击,幕府末期一些思想家既怀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又鼓吹对外扩张。如佐藤信渊在1823年写成《宇内混同秘策》,宣称“皇国为天地间最初形成之国,为世界万国之根本,故全世界悉应为其郡县,万国之君主皆应为其臣仆”。他傲慢地断言日本:“混同世界,统一万国,何难之有?”幕末著名维新志士吉田松阴在提倡尊王攘夷、倒幕维新的同时也鼓吹对外扩张的“海外雄飞论”。他提出失之英俄者,应以 ... 和满洲的土地求得补偿。吉田松阴在一封信中建议要“收琉球,取 ... ,摧满洲,压支那(中国),临印度,以张进取之势,以固退守之基”,妄想实现丰臣秀吉未竟之业。这种“海外雄飞论”成为近代日本侵华政策的思想源流。  福泽谕吉   日本侵华政策另一理论基础是日本明治维新后,著名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的“脱亚入欧论”,日币一万元上的头像就是他。他在大力提倡向西方学习、推进文明开化的启蒙思想的同时,又鼓吹“脱亚入欧”的民族扩张主义思想。1885年他在《脱亚论》一文中写道:中国和 ... 不出几年就会亡国,其国土将被列强瓜分,我们不必可怜这些“恶邻”,不如“脱其伍与西洋文明国家共进退”,即与欧美列强联手宰割中国和 ... 等亚洲邻国,使日本进入世界强国之列。这种主张与日本传统武士道服从强者、蔑视弱者、崇拜强权、弱肉强食的心理一拍即合。福泽谕吉的脱亚入欧论在影响日本明治 ... 对外政策导向和造成日本人崇拜欧美、轻视与歧视中国之心态方面,起了极为恶劣的作用。 实际上,明治初年日本对中国尚有畏惧之心,但经过1874年侵台事件,1879年吞并琉球等试探,已摸到清 ... 妥协软弱之底细,滋长了轻华、侵华之野心。中国北洋舰队访日时,定远、镇远等巨型铁甲舰曾吓日本一跳, ... 日本朝野勒紧裤带发展海军,几年后海军实力已赶上中国。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小川又次局长已暗地里制订了《清国征讨策》,主张日本宜乘中国“兵力尚弱,折其四肢,伤其身,使其不得动弹”。  甲午战争   并建议“将中国分裂为数国,始得确保日本之独立”。果然,在1894年日本终于发动了甲午战争。甲午战争是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个拐点,从此中日完全处于不平等地位。日本以战胜者、征服者自居,蔑视中国。马关谈判时,李鸿章苦苦哀求,伊藤博文却步步进逼,以至李鸿章说“台湾省已是日本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凶相毕露答道:“尚未下咽,饥甚。”《马关条约》还使日本成了亚洲暴发户,依仗从中国掠夺的巨额赔款,日本扩军备战,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实行金本位货币制度,实现向帝国主义过渡。不久又发动日俄战争,打败俄国,夺取了东亚霸权。 日本尝到了侵略战争甜头,军国主义侵略扩张野心不断膨胀。1889年首相山县有朋已把“经略大陆”定为国策,然后又提出“保卫利益线”侵略理论只要哪里成为日本侵略的目标,所谓利益线就可以推进到那里。1910年果然吞并了 ... 为其殖民地。 1911年中国爆发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日本统治集团当然不愿自己侵略掠夺的对象通过革命成为独立富强之国,也害怕中国的共和革命危及日本的天皇制和殖民统治。前首相山县有朋一语道破他们此时的心态:“日本不希望中国有一个强有力的皇帝,日本更不希望那里有一个成功的共和国。日本所希望的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中国,一个受日本影响的弱皇帝统治下的弱中国,才是理想的中国。”因此日本 ... 一开始就对中国辛亥革命抱仇视和敌对的态度,可见日本当权者的对华心态与其对华政策有着多么密切的关系。 从不认罪心态到不平衡心态 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军国主义恶性膨胀,岛国心理的狭隘民族主义,神国心理的日本种族优越感,武士道精神的尚武好战,法西斯主义的残暴疯狂等心态交织混合在一起,在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暴露无遗。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对中国、亚洲及世界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由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对日政策由压制打击转为扶植支持。美国占领军既不追究天皇战争责任,又包庇袒护战争罪犯,还削减战争赔偿。美国还给日本美元贷款,并与日本订立军事同盟,提供安全保护伞,把日本作为美国和西方阵营在亚洲的 ... 反华前哨基地。在得到美国庇护又没有对天皇和军国主义战争责任进行清算的情况下,尽管有一批正义人士和战俘、老兵怀有负罪感和赎罪心理,但相当一部分日本政治家和各界人士形成了对战争罪责不认账、不谢罪、不反省的态度。他们一方面用所谓“一亿人总忏悔”来掩盖天皇和 ... 的战争责任,同时大肆宣传原 ... 对日本的破坏,强化日本人战争受害者心理,淡化甚至抹 ... 日本人战争加害者心理;另一方面右翼势力和一些政客、学者、媒体还在制造各种理论为日本侵略战争辩护甚至评功摆好。如散布大东亚战争是“从白种人手中解放亚洲”,日本侵略战争是“自卫自存的战争”,东京审判“不公正”,南京大屠 ... 是“虚构”,等等。这些谬论和谎言成了不认罪心态的所谓理论支撑。 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和重新崛起,特别是经过20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高速发展,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有些日本人开始得意忘形,自高自大心理膨胀。石原慎太郎就与人合作抛出三部《日本可以说不》的系列著作,不仅否认侵略战争罪行,而且鄙视和攻击中国及其他国家。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出现十多年经济不景气,导致日本政治右倾化,国民心态普遍感到失望、迷茫和焦躁不安。特别是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长期以来日本称霸亚洲,经济唯我独尊的局面被打破,这种反差使不少日本人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心理不平衡。右翼势力和某些政客、媒体乘机大肆宣扬“中国 ... ”、“中国危机论”等,竭力鼓吹依靠美国,抑制中国,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如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早在2002年就在《文艺春秋》杂志上发表《战胜中国重建日本的道路》的文章。2012年他又跳出来导演“东京都购买 ... ”的闹剧,激化中日之间 ... 争端的矛盾冲突,并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 通过以上回顾,今天日本一些破坏中日关系的言行及其心态,可以从历史这面镜子中照到其源头和影子。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史上日本人的对华心态:从畏惧到仇视敌对大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猪八戒和宇文成都的兵器,竟是抗倭神器,还 ... 日本枪术发展?

    《说唐全传》当中,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所用的凤翅鎏金镋,可以说是古典小说戏曲中最负盛名的兵刃之一了。▲制造较为简陋的镋耙可以确定的是,抗倭战争确实对猪八戒的形象造成一些影响。在湘西南地区的舞龙会中,猪八戒形象使用镋耙而非九齿钉耙作为兵刃,可见抗倭战争留下的痕迹。

  2. 南京大屠 ... 时,200个老百姓,在逃难途中,遭日本兵全部枪 ...

    1937年12月,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悲痛”的日子。在这一个月内,我们的祖...亲,遭遇了奇耻大辱。作为她的象征,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城,被海外东瀛日本,强行攻占了。1840年中国清朝...,为了挽救因...泛滥,而带来的国民综合素质下降,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官员,执行了「”虎门销烟”,向毒害中国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宣战”。然而中国...对自己百姓的自救行为,招来了外族既得利益集

  3. 一战后,一条最像真理的谎言,欺骗世界20年

    『高中历史知识点解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影响』发生于1914年7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3000多万人的伤亡,给无数家庭带来抹不去的心灵创痛,它是典型的非正义战争。这些不见了的矛盾包括:第一大矛盾:老牌...国家英国与后起之秀德国之间的矛盾,俗称英德矛盾,这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首要矛盾。这一矛盾,无法调和,似乎只能用战争解决,所以,一战发生了。

  4. 经济、科技与战略优势:谈20世纪中国美国对日6次 ... 战

    对于...日货问题,有一些人自以为很世界、很开放的人非常不屑地说:人家日本怎么没有...过日货?其实,这种观点纯粹是不知道历史,在美国历史上...他国产品的事情有很多。只不过,因为你不关注而已。无论是英国还是德国,亦或是日本都被美国民众乃至......过。

  5.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伤亡最大的是哪场战争吗?不是抗日战争。

    说道中国历史上伤亡最大的一场战争,大家第一眼可能会想到抗日战争。因为它给我们民族带来了三千多万人口的伤亡和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其实不然,真正伤亡最大的当属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保守估计仅战争伤亡就多达5000多万。战争之惨烈,代价之巨大令人发指。中国从此开始了三千年之未有之大变局。加之西方外来廉价商品的反倾销,中国的小农经济纷纷破产。在南京期间,洪秀全封了上百个嫔妃和数以千计的王。

  6. 日本拍的战争题材电视剧他们是怎样描述中国军队的?看了才知道

    能让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了解战争的真实面目,然后了解历史不忘国耻,中国电视剧是这样的。那么在日本人的电视剧中,中国军队是怎样的形象呢?日本就曾播出过一部电视剧,就是围绕一位日本女护士展开的叙述,讲的是她随军到中国救死扶伤的事,究竟是什么剧情我想大家都不关心。在这部电视剧中被中国军队的描述还算是客观,并没有出现夸大事实的情况,剧中也讲述了中国军队的英雄善战。

  7. 日本多少东西都源于中国?不思报恩,却转头打中国

    有历史考据的日本最早来中国是在东汉光武帝时期,那时便已经来中国朝贡,称为番邦国。日本至汉之后便一直派遣使团进入中国,学习我国的各种文化,衣食住行无不包括。日本早期建筑其实充满中国的风格。等到元末明初,日本已经忘记了中国给予的一切。等到了清代,日本近代史上的最大便革,维新变法,也是起源于中国。

  8. 抠门的道光帝:皇帝不会花钱有多可怕?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该来的总是会来,19世纪东西方两个大国之间的贸易冲突,终于导致了一场血与火的交锋。1840年6月28日,英国海军上将乔治·懿律率领军舰16艘、武装轮船4艘、运输舰28舰、陆军4000人,抵达中国广州海面,并下令封锁珠江海口,...战争正式爆发。此后,这支英国远征军将在中国沿海攻城略地,战无不胜。不过,这不是我们最尴尬的地方,最尴尬的是,这支英国远征军只不过是一支很小规模的军队。

  9. 元朝很强大吗?不!他们对外战争几乎全败

    有人说,元朝十分强大,为中国史上最强大的王朝。这也不少元朝干的,而是其他四大汗国!虽然如此,但元朝对外战争上,几乎是全败的。就比如征讨日本,两次元朝大军跨海进攻日本,都以失败告终。而对日作战的失利,却彻底改变了日本对于中国的看法。在元朝之前,日本一直对中国是敬畏有加的。由此可见,元朝虽然强大,但对外战争的功绩并不突出,那些功绩都是蒙古帝国所有的,我们在爱国的同时也要正视历史,不要曲解历史。

  10. 兵圣孙武和伍子胥帮助吴王有哪些措施和哪些战争?

    在孙武和伍子胥入吴以前,吴国的军队主要就是单刀撞阵,散发而攻,就跟菜刀哥差不多的战术水平,在沼泽水网倒是能打打,但是硬碰硬就是送菜。孙武和伍子胥把新的步兵方阵战术和战车战术引入了江南,从而使得吴越军队不光能和楚国争锋,还能北上与诸侯会盟,先后成就霸业。之后两人又一起参加了楚国和吴国在淮河流域和大别山地区的拉锯战,伍子胥还参加了和越国的一系列战争,以及早期北上会盟战争。

随机推荐

  1. 束手就擒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ùshǒujiùqín【解释】束手:自缚其手,比喻不想方设法;就:受;擒:活捉。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出处】《宋史·苻彦卿传》:“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例子】宁王闹了两年,不想被新建伯王守仁一阵...败,束手就擒。(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近义词】坐以待毙,听天由命【反义词】负隅顽抗【相关】百度“束手就擒”

  2. ... 开天辟地的传说(1)

    ...在大黑团中吮吸着营养哺育自己,生长在黑团之中就象生长在母腹中的婴儿一般。...就这样喊啊叫啊跳啊撞啊,也不知道喊叫跳撞了多少年月,他的喊叫跳撞之声终于冲出浑沌黑团,传到了端坐在天宫灵宵宝殿玉皇大帝的耳中。玉皇大帝闻听心喜,随手抓起一把板斧,倏地向身处在黑团浑沌之中的巨人...抛了过去。正跳的...突见光明心中一惊,猛然伸手向那光明摸去,恰好抓住玉皇大帝向他抛来的那把板斧的斧柄。

  3. 梦见烟草_周公解梦梦到烟草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烟草好不好

    做梦梦见烟草好不好?梦见烟草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烟草的详细解说吧。梦见烟草,预示你将在事业上获得回报。梦见一捆柴_周公解梦梦到一捆柴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一捆柴好不好心理学解梦梦境解说:烟草在梦里的含义完全取决于你是否抽烟。烟草主要是各种积极变化的象征。

  4. 【罗纹砚】的意思是什么?【罗纹砚】是什么意思?

    ★「罗纹砚」在《汉语大词典》第12206页第8卷1050参见:罗纹砚词条推荐

  5. 梦见背叛党有什么预兆?|周公解梦

    做梦是人的正常生理与心理现象,那么梦见背叛党有什么预兆?根据原版周公解梦对梦见背叛党的相关解释进行整理,希望能帮助你尽早走出迷途。

  6. 秦琼病12年, ... 让御医送药,刚走秦琼就对儿子说:把药倒了

    后来秦琼竟然病了,而且一病就是十几年。...多次派御医去为他治疗,但是一直都是不见好,于是有一天...还是派御医来帮助秦琼治病,御医也是为他的病开了一些方子。但是等到御医一走,秦琼就吩咐自己的儿子把药倒了,于是儿子也是很乖地把药倒了。秦琼生病12年的真正原因:,他是一个光明正大的斗士,拒绝屈服,不愿意出门找麻烦。...也放过了他,任秦琼「”生病”12年。如果秦琼真的抱病复出,就不是人们熟知的大名鼎鼎的秦叔宝了。

  7. 【力墨】的意思是什么?【力墨】是什么意思?

    ★「力墨」在《汉语大词典》第2509页第2卷765力墨lìmò即力牧。参见「力牧」、「力黑」。

  8. 关羽斩颜良之后,为何张辽和徐晃抢着去擒文丑?

    >因为颜良都被关羽打败了,而张辽和徐晃都认为自己和关羽的实力都是差不多的。而关羽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才能,所以才会得到曹操欢喜。>>当关羽...死颜良之后,颜良的好兄弟文丑就想要替颜良报仇,这个时候他们是非常高兴的。曹操夸奖颜良非常厉害,但是关羽却不屑一顾,这个时候他们就说你千万不要小看了颜良,但是关羽却非常生气,认为自己是非常厉害的,他们如此瞧不起自己,于是就立下了军令状,结果这次军令状可是成功了。

  9. 《佛陀的教育》学佛的三步骤

    佛陀的教育金明法师学佛的三步骤在世界各宗教中,佛教一向被称为哲学的宗教。那么,释迦牟尼佛陀是一位智慧最高的圣人,由智慧最高的圣人创立的宗教,称为哲学的宗教,这也是名副其实的。因为这样,所以佛教是智慧的宗教,佛教徒学佛的目的,是在求智慧;说得清楚一点,就是藉修习佛法来启迪与引发我们本具的智慧。佛陀的教法,本来是圆满的、究竟的、平等的,《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10. 梦见男人赤身裸体

    周公解梦梦见男人赤身裸体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男人赤身裸体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