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核心提示:孔小勇还向记者透露,作为孔子第73代后裔的父亲还是党内孔子后裔中唯一一位武将。有趣的是,这位行伍出生的将军敢于直言,被周恩来称为“孔大炮”,而将军在湖北又有“孔铁嘴”之名。将军之子孔小勇向父亲铜像献花。八路军夺得鬼子的大炮,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新中国成立后,作为革命文物存放展览于中国军事博物馆。

核心提示:孔小勇还向记者透露,作为孔子第73代后裔的父亲还是党内孔子后裔中唯一一位武将。有趣的是,这位行伍出生的将军敢于直言,被周恩来称为“孔大炮”,而将军在湖北又有“孔铁嘴”之名。 将军之子孔小勇向父亲铜像献花。杨小慧摄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蒋太旭、杨慧、周钢,原题:开国中将孔庆德铜像武昌揭幕 周恩来称其孔大炮 >孔子第73代后裔、“百岁将军”开国中将孔庆德将军铜像昨日在武昌九峰革命烈士陵园揭幕。 >孔庆德将军铜像竖立于将军的安葬地九峰革命烈士陵园。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铜像高约2米,呈现的是其1955年被授予开国中将时的戎装形象。铜像基座为中国红花岗岩,高约1.7米。基座正面中间镌刻有“开国中将孔庆德”,两旁上下联,寥寥数十字,概括了将军传奇一生和功勋。据该联作者、省书画家协会主席马海扬先生透露,刻在基座上的这对长联为当年将军逝世时的挽联,曾报 ... 审批。基座左侧刻有刘华清题字:“一代戎马不居功”;右侧为宋任穷题字:“强军富国,一代功臣”。基座前摆着一部书的汉白玉雕,摊开的页面上刻着将军的简历。 >本次揭幕活动举办方之一、省红色文化研究促进会负责人黄黎民介绍,孔庆德将军1911年出生于山东曲阜,1927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入党。曾任红军团长、师长,八路军团长、军分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十纵队副司令员兼桐柏军区副司令员、河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五十八军军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河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南军区炮兵代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 湖北 ... 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 ...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10年9月在汉逝世,享年100岁。 >据参加揭幕式的孔庆德将军之子孔小勇透露,铜像由湖北美术学院陈育林教授去年创作完成,原计划今年清明举行揭幕,担心由此影响民众扫墓,故改在清明后举行。
将军之子忆父亲三事 >“父亲对湖北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昨日,专程从深圳来汉参加铜像揭幕式的孔庆德将军之子孔小勇先生告诉记者,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建设时期,父亲大半辈子都在湖北战斗和工作,被刘华清将军风趣地称为“山东籍湖北人”。
最自豪的事:夜夺日军天皇御赐大炮 >在58岁的孔小勇眼中,父亲戎马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父亲生前最自豪的一件事是抗战期间带领战士力夺日军天皇御赐大炮的故事。 >1939年,孔庆德率冀豫游击支队二团与日军周旋。一天午后,他借助望远镜观察到前方动向,发现半截土围子后面露出一门大炮。“当晚,父亲选出30余名精兵强将作为突击队,每人左臂扎一条白布巾,携手榴弹,配一把大刀,打着赤脚不声不响地朝敌人摸过去……”经过一番激烈战斗,日军这门大炮被队员夺走。后来从日军俘虏口中得知:这门大炮是日本天皇御赐。 八路军夺得鬼子的大炮,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徐向前观看了大炮,派人给夺炮勇士们照了一张照片,并在大炮上写上“八路军在大杨庄战斗缴获日军之山炮”。这门大炮后随“刘邓大军”辗转参战。新中国成立后,作为革命文物存放展览于中国军事博物馆。
常提到的事:护送美国武官过封锁线 孔小勇告诉记者,父亲生前经常提到他当年护送美国驻华使馆武官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过正太铁路封锁线的故事。去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故事片《孔庆德护送卡尔逊》,讲述的就是父亲的这一段传奇故事:经过一路上无数的艰难险阻与围追堵截,最后,由孔将军率领的这支特殊国际小分队不辱使命,顺利完成护送卡尔逊的任务,展现了中国军人有勇有谋的战略战法,以及先人后己、深明大义的高尚情操。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孔子历史孔庆德父亲军事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