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三一大教堂是俄亥俄州主教教区的所在地,与克利夫兰州立大学隔街相望,位于欧几里得大街和东22街的拐角处。目前的建筑三一学院的第四个位置是由“百万富翁排”建筑师查尔斯施魏因福(CharlesF.Schweinfurth)设计的,建于1901-1907年,采用哥特式风格的印第安纳石灰岩建造。它与建于1895年的旧教区住宅和近年来修建的三一下议院相连。三一大教堂的前身三一教区于1816年11月9日在教区居
三一大教堂是俄亥俄州主教教区的所在地,与克利夫兰州立大学隔街相望,位于欧几里得大街和东22街的拐角处。目前的建筑三一学院的第四个位置是由“百万富翁排”建筑师查尔斯施魏因福(Charles F.Schweinfurth)设计的,建于1901-1907年,采用哥特式风格的印第安纳石灰岩建造。它与建于1895年的旧教区住宅和近年来修建的三一下议院相连。
三一大教堂的前身三一教区于1816年11月9日在教区居民菲尼亚斯·谢泼德家中成立。位于圣克莱尔和塞内卡(西三街)的第一座三位一体教堂于1829年被神圣化,成为克里夫兰城内的第一座教堂。然而,1854年春天的一场大火摧毁了第一座三一教堂。第二座教堂位于邦德(东六)街附近的苏必利尔街(大道),1855年被神圣化,并在那里举行了50多年的仪式。
“KDSP”三一大教堂的大部分资金都是由其富有的教区居民慷慨捐赠的,如著名的克利夫兰工业家塞缪尔L.马瑟,他的家族宅邸是现存的最后一批百万富翁的遗骸之一。当三位一体教堂在目前的位置被神圣化时,除了为教堂的建设提供资金外,诸如洗礼字体(最初由塞缪尔J.马瑟本人赞助)等突出的部分以及旧位置周围教堂的物品也被移动,有助于提供一种延续感。三一学院的渗透感伴随着它与周围社区的开放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坚信“大教堂是大众的教堂……它不分智者与愚者、富人与穷人,因为它是为每个人而建的教堂。认为教堂是为每个人而建的信念最容易体现在三一学院与克利夫兰市民的长期合作中。早在19世纪50年代,教会就通过教会收容所为病人和没有朋友的人提供帮助,在社区外展和社会活动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大教堂在20世纪60年代超越了其社会地位显赫的百万富翁行列,拥抱种族融合,最近为无家可归者提供服务;采用了一种现代的,普世的礼拜仪式;在一个教派纷争的时代,提倡对LGBTQ社区成员的开放。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