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李祹,即...世宗,字元正,李氏...第四代君主,...王朝第二任国王。...太宗李芳远第三子,母亲为元敬王后闵氏。其实...的世子是太宗的嫡长子李禔,李祹似乎与王位无缘。相反李祹的两位兄长却毫无王者风范,并粗鲁阻挠太宗传位给李祹。世子被废为让宁大君,而忠宁大君李祹则被太宗册封为王世子。目前...半岛的领土基本上与李祹时期相符。

李祹( ... 语:이도,1397年-1450年),即 ... 世宗,字元正,李氏 ... 第四代君主, ... 王朝第二任国王。 ... 太宗李芳远第三子,母亲为元敬王后闵氏。>>李祹22岁即位,共在位32年(1418年至1450年),在位期间是 ... 王朝的鼎盛时期, ... 社会文化得到长足发展,在此期间创造了谚文,对 ... 之后的语言和文化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后世的韩国史学家通常都尊称他为世宗大王(세종대왕),同时,他也被称为“海东尧舜”,包括田制改革等在内的内政、文化的改革取得较大成果。>正统十年(1445年)以后,李祹因病让王世子李珦摄政。景泰元年二月十七日(1450年4月8日),李祹在汉城永膺大君府邸内去世,享年五十四岁。明朝赐谥庄宪, ... 加谥曰庄宪英文睿武仁圣明孝大王,庙号世宗。初葬广州(京畿道广州大母山)献陵,明成化四年(1468年)移葬骊州城山英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洪武三十年四月十日(1397年5月7日),李祹出生于汉城的太宗潜邸,是 ... 太宗与元敬王后闵氏的第三个儿子。>永乐六年(1408年)封忠宁君,和沈氏(后来的昭宪王后)结婚。四年后(永乐十一年)进封忠宁大君。其实 ... 的世子是太宗的嫡长子李禔,李祹似乎与王位无缘。>>永乐十六年(1418年), ... 宫中发生变化。李祹才华横溢,很受太宗喜爱。相反李祹的两位兄长却毫无王者风范,并粗鲁阻挠太宗传位给李祹。两人后来被逐出宫。太宗长子让宁大君流浪深山,二子则作了和尚。世子被废为让宁大君,而忠宁大君李祹则被太宗册封为王世子。>永乐十六年八月八日(1418年9月),身心疲惫的太宗将王位禅让给世子李祹,李祹于景福宫勤政殿登基,是为世宗大王。退位的太宗在宫内仍保留一定权力,并掌握军事大权直到1422年后他去世。>
己亥东征>永乐十七年(1419年5月),忠清道、全罗道传来警报,倭船数十艘集结海岸,袭击 ... 兵船。同月,黄海道海面也有倭寇出没,入寇海州等地......李祹在当时还掌权的太宗提议下,任命长川君李从茂为三军都体察使,柳廷显为三道都统使,禹博、李叔亩、黄象为中军副节制使,朴础、朴实为左军节制使,李之实为右军节制使,率领诸道军船200余艘,诸色军士17000余人,于当年五月二十五日出发,向对马岛进发。 史称“己亥东征”(或应永外寇)。>>上王太宗亲自拜将授钺,李祹亲临汉江亭北饯行。此次东征 ... 打死700名、俘虏110名倭寇,并释放了至少140名被倭寇抓走的中国人。 ... 方面则有180人阵亡。九月,对马海峡倭寇首领被捉获,并押到 ... 王宫。>宣德八年(1433年),李祹派金宗瑞击败女真兀狄哈部落,巩固了对 ... 半岛东北部咸镜道等地方的统治。目前 ... 半岛的领土基本上与李祹时期相符。>
癸亥条约>正统八年(1443年),李祹向日本人开放三个港口以利贸易。签订《癸亥条约》,对马海峡倭寇首领接受 ... 王朝对对马岛的宗主地位。 ... 方面让对马海峡倭寇首领控制对马海峡的非法海盗活动, 给予其贸易优先权代理 ... 统制日本各地的 ... 贸易;对马海峡倭寇按协议接受 ... 官职并向 ... 朝贡。>然而,东征和条约都未能也不可能彻底消除倭寇的侵扰,此后二百年间,日本依旧时时威胁 ... 。>
因病去世>李祹在位后期健康状况不佳,欲禅位世子,但遭群臣反对,故采取折中办法,于正统十年(1445年)五月令王世子李珦摄政。正统十一年(1446年),昭宪王后去世,其后李祹变得特别崇信佛教。李祹身体虚弱,因患有风疾从三十岁起就饱受肩膀酸痛的苦楚,又因患皮肤病经常泡温泉治疗。>景泰元年二月十七日(1450年4月8日),李祹在汉城永膺大君府邸内去世,享年五十四岁。明朝赐谥“庄宪”,庙号“世宗”。初葬广州献陵,明成化四年(1468年)移葬骊州城山英陵。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李祹中国古代史历史倭寇大君君主明朝历史汉朝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