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办公室成立了三个小组:“中国人民...军衔条例”组、“中国人民...文职干部条例”组和“中国人民...军官服役条例”组。1985年6月,中央...召开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实行新的军衔制”。...曾经指示,“和平时期,军衔设到上将为止。”1988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军官军衔条例》,予以公布施行。1988年9月14日,中央...在北京举行授予上将军官军衔仪式,洪学智等17人被授予上将军衔。
1955年中国人民 ... 首次授衔。这是我军建军后第一次正式全面实行军衔制度。开国将帅们传奇人生的魅力和不朽功勋的英姿,从此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定格在军事史册上。
军衔是区分军人等级、表明军人身份的称号、标志,也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这次军衔制于1965年被取消。时隔23年后,我军实行新的军衔制。
改革开放后搞军衔制,是 ... 1980年3月12日提出的。当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人民 ... 的对外交往多了起来,“我们出国去,人家有军衔,我们没有。无论官兵,军装上都是'一颗红星,两面红旗',很难与对方进行对等的谈判和交流”。更重要的是,人民军队的正规化建设需要恢复军衔制。
data-filtered="filtered"
为什么中国现在的军衔只到上将,元帅、大将去哪了根据 ... 同志的指示,中央 ... 成立了“全军恢复军衔制领导小组”,由中央 ... 和总政治部直接领导。
领导小组成员都是 ... 各总部和直属单位的“头头”,下设的办公室有20多人,是从全军各大单位抽调的,办公地点设在北京西山。
办公室成立了三个小组:“中国人民 ... 军衔条例”组、“中国人民 ... 文职干部条例”组和“中国人民 ... 军官服役条例”组。
随后,就开始了三个《条例》的起草工作。勋章奖章等军功章条例的起草也一并进行。《条例》形成初稿,先送领导小组,再由 ... 办公会议讨论。
在“军衔办”紧张开展工作的同时,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作出规定:“中国人民 ... 实行军衔制度”。1985年6月,中央 ... 召开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实行新的军衔制”。为什么中国现在的军衔只到上将,元帅、大将去哪了新起草的军衔制条例对1955年编制的军衔制等级设置作了调整。原来是将、校、尉各4级,有大、上、中、少,加上元帅是2级,一共四等14级。
data-filtered="filtered"
这次调整中取消了元帅;取消了大尉和大将,改为尉官和将官设上、中、少3级;校官仍设大、上、中、少4级。军衔设置变成了三等10级。
和平时期军衔设到上将为止,这是出于何种考虑? ... 曾经指示,“和平时期,军衔设到上将为止。”“军职以上,一职三衔。”
这两个原则,是根据当时我军的实际情况定的。小平同志曾解释:军职以上实行一职三衔,道理很简单,年轻干部需要培养,他们的军衔可以低一些,职务可以高一点。
军衔制条例的编制和起草非常复杂,远不是“几等几级”所能概括的。因此,从办公室成立到1988年再次授衔,准备工作进行了整整5年。
兼任军职的地方干部授不授军衔,是军衔条例起草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问题。那时有一位职务很高的同志向 ... 提出,兼军职的地方干部也要授衔。为什么中国现在的军衔只到上将,元帅、大将去哪了当时, ... 兼任省军区第一政委,地委书记兼任军分区政委,县委书记兼任武装部政委。如果要授衔, ... 应该授少将、中将,地委书记授大校,县委书记授上校。
data-filtered="filtered"
当时的胡 ... 和 ... 一起,在人民大会堂专门召 ... 议。会上,小平同志一言九鼎:地方干部一律不授衔,一律 ... 军装。可以不担任政委,只担任军队的党委第一书记,负责解决协调当地党政军方面的工作问题。这个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1988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 ... 军官军衔条例》,予以公布施行。
1988年9月14日,中央 ... 在北京举行授予上将军官军衔仪式,洪学智等17人被授予上将军衔。10月1日,人民 ... 正式实施新的军衔制度,共授予尉官军衔40。5万人、校官军衔18万人、将官军衔1452人。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