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石匠成佛

南京东郊有座栖霞山,栖霞山上有座千佛岩。传说千佛岩有一千尊佛像,是六朝时候一位石匠一个人凿出来的,最后一尊佛像一手拿着凿子,一手拿着锤子的,就是凿石佛的石匠他自己。

那时,南京是京城,皇帝最信佛。有一次,他到栖霞寺去进香,看见栖霞山的山势蛮好,就在菩萨面前许了一个愿,要在栖霞山上凿一千尊佛像。皇帝一说要凿石佛,那些太监就到处去找好手艺的石匠了。

凑巧,就在栖霞山脚下,有个石匠,年轻力壮,手艺又好,被太监打听到了,就把石匠带去见皇帝。

从前,见皇帝的规矩大哩,先要三跪九叩首,皇帝讲话时,你只能跪在地上听,连头也不能抬,皇帝讲多久,你就得跪多久,等皇帝把话讲完,石匠已经跪得两条腿都站不直了。石匠想:"你皇帝也是一个人,叫我替你办事情,还让我跪了老半天,总有一天,也要叫你给我跪跪试试瞧。”

石匠心里这么想,嘴上可不敢这么讲,凿石佛的事更不敢马虎。他知道,弄得不好,是要 ... 头的。

从此以后,石匠就日夜不停地在栖霞山上凿石佛了。石匠的手艺确实高,凿一尊,是一个样子,尊尊石佛都不一样,大的,小的,老的,少的,坐的,站的,各有各的神态,各有各的姿势。就这样,凿呀凿的,一连凿了九百九十九尊,就差一尊了。这时,太监来告诉他,期限快到了,明儿个皇帝要亲自来朝拜石佛,一千尊石佛一定要在天亮前通通凿好。

石匠一拍胸脯说:"就是了,保险误不了事!"说着,当夜就把最后一尊石佛凿了出来。他老兄铁锤、凿于一放,安安稳稳睡觉去了。

哪晓得,第二天天亮起来一看,那最后凿好的一尊石佛不见了,只剩下一个空空洞洞的石窟窿。这一下,石匠急死了,早不丢,迟不丢,刚巧皇帝今儿个要来,偏偏丢了一尊石佛。这不是要人命吗?再凿一尊,时间来不及了;不凿吧,皇帝一发脾气,就倒老霉了。想来想去,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

那边皇帝到了,呼么喝六的,一路过来。那皇帝倒蛮诚心,见一尊石佛,跪下来,磕一个头,见一尊石佛,跪下来,磕一个头。

石匠看见了,反倒不急了,心想:"今儿个我倒要叫你皇帝老儿给我磕头拜一拜了。"他一手拿着凿子,一后举着铁锤,"扑哧"一跳,跳进最后那个石窟窿,站在那儿,憋着气,一动也不动。

这时,皇帝一连磕了九百九十九个头,早已磕得头晕眼花,看见最末一个石窟窿里还有一尊佛像,不管三七二十一,"扑通"一下子,跪下去,又磕了一个头。站起来,也顾不得问什么,说声"回去",走了。

石匠等人走完,才从石窟窿里跳下来,他怕皇帝下次再来,赶紧依照自己的样子,连夜凿了一尊石像,放在里头。后来传来传去,传得神了,都说石匠跳进石窟窿后,就变成石像佛了。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石匠成佛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代画家董诰及其《栖霞十景图册》

    清代画家董诰及其《栖霞十景图册》2010年6月12日,金陵古长干寺地宫阿育王塔中瘗藏千年的“佛顶真骨”和“感应舍利”,在南朝名刹栖霞寺重现于世,南京栖霞山再度引起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我在品画时又欣赏到清人董诰的《栖霞十景图册》,其中荟萃了该山名胜古迹十处。董诰《栖霞十景图册》的开篇之作“栖霞山”,全景式地再现了这一带的旖旎风光。董诰在《栖霞山景图册》创作中,主要通过

  2. 难民收容所--栖霞山寺

    难民收容所--栖霞山寺一九三七年,中日战争爆发,年底,南京失陷,三十万居民被日军屠...,处处哀鸿遍野。当时在南京栖霞山寺担任监院的寂然上人及职事志开上人等,发起成立「难民收容所」。只见难民蜂涌而至,全寺大众数十人结合佛教义工,本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慈悲胸怀,每日施粥供给数十万难民。当时的栖霞山寺俨然成为动荡时代里,哺育苦难中华儿女的大家庭,志开上人的登高一呼可说是功不可没。

  3. 石阶与石佛

    日长月久,石阶不服气了,质问石佛:“同为材质坚实的花岗岩,为什么我们低贱到被千人践万人踏的地步,而你却尊贵无比、高高在上,接受众人的顶礼膜拜?一样的出身,不一样的对待,这太不公平了!”修行亦是如此,以花岗岩为例,想修到石阶的境界还是石佛的境界,就在于如何对待修行过程中的磨难。菩提道上,人们从石阶迈向石佛,依照次第循序修行。

  4. 石佛寺与石佛的传说

    石佛寺与石佛的传说崔墨卿凤凰岭旅游景区车耳营村西有一座闻名京城的北魏太和造像,它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一座石佛造像,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了。当年为供奉这座石佛,还建造了一座石佛寺。瓦德西一见大势不妙,急忙命令撤退,临走时仍旧贼心不死,叫手下人放了一把大火想彻底烧毁石佛寺与石佛。石佛寺因为是木质结构,寺庙被彻底烧毁了,石佛却被救出,完整的保存下来。

  5. 石佛出米

    米从石穴中出,寺成,其米遂绝。周府志、澄海李志,均均云出米石在冠陇寨吴氏屋后,出地二尺许,初覆以屋,鸡犬不敢至,其处以贮米瓮置屋中,取之不竭。周府志、丰顺李志云:相传仲坑山出米石中...,旧日出米,可供数人食,后僧贪多,凿之,遂绝。

  6. 57 飞来佛

    57飞来佛南京栖霞山的栖霞山寺,被誉为是六朝圣地,千佛名蓝的道场。栖霞山以石刻的千尊佛像工程为最大,在无人能攀上的最高山峰顶上,有一尊站立着的佛像,庄严生动,在峰下经过的人,无不举目上视。卓成禅师回答道:“喔!那尊佛叫飞来佛!”老禅师的意思是说那个山峰很高,人没办法爬上去雕刻,这尊佛应该是从别处飞来的。所以,参禅,正如飞来佛给吾人的启示,“一动不如一静”、“既来之,则安之。”

  7. 静中的生活才是安详富有的

    南京栖霞山的栖霞山寺,被誉为是六朝圣地,千佛名蓝的道场。栖霞山以石刻的千尊佛像工程为最大,在无人能攀上的最高山峰顶上,有一尊站立着的佛像,庄严生动,在峰下经过的人,无不举目上视。人,在动的世间上,没有一刻的宁静,就是睡觉的时候,独头意识都会起来活动(做梦),静中的境界才是广大的、平等的;静中的生活才是安详的、富有的。卓成禅师的妙答,也正是禅的妙用!

  8. 居士传新编:45、明休烈,隐居深山皇帝嘉奖修心养性舍宅建寺

    隆宣法师总监释永真彭殿清撰集>45、明休烈:隐居深山皇帝嘉奖修心养性舍宅建寺>南朝宋齐之交的明休烈(公元?明休烈博学多闻,生性高洁,颇富清誉。曾居崂山,集聚徒众授学,后隐居于金陵摄山。《夷夏论》遭到了休烈的反对,著书《正二教论》以批驳。>明休烈师事定林寺僧远,并住于定林寺。请僧远引介,要来寺中召见明休烈。在山中修心养性二十年。

  9. 石匠成佛

    南京东郊有座栖霞山,栖霞山上有座千佛岩。传说千佛岩有一千尊佛像,是六朝时候一位石匠一个人凿出来的,最后一尊佛像一手拿着凿子,一手拿着锤子的,就是凿石佛的石匠他自己。凑巧,就在栖霞山脚下,有个石匠,年轻力壮,手艺又好,被太监打听到了,就把石匠带去见皇帝。从此以后,石匠就日夜不停地在栖霞山上凿石佛了。后来传来传去,传得神了,都说石匠跳进石窟窿后,就变成石像佛了。

  10. 胡宗南“不会打仗”却在哪仗获胜 助蒋介石奠定基业

    此战奠定了蒋介石的基业,却让东南王“孙传芳”从此一蹶不振1926年北洋军阀巨头孙传芳,身居南京,割据东南地区。双方都伤亡惨重,枪炮声日夜不停。因此,当南京国民...军发动三路进攻时,仍遭到了孙传芳军强大而顽强的抗击。孙传芳军还反攻为守,进行全线逆袭。

随机推荐

  1. 霍普韦尔文化:中西部的土堆建设者

    霍普韦尔人建造仪式土堆已有500年的历史。这个巨大结构的目的是人们对霍普韦尔文化的构建并不完全清楚。来自俄亥俄州霍普韦尔建筑和墓葬附近发现的文物,看来,霍普韦尔文化的人们能够从北美遥远的地方进口材料。然而,霍普韦尔文化的人们似乎并没有在政治上团结一致,而是由一个巨大的自治小组的数目。事实上,动物在霍普韦尔人的生活和信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些考古学家认为霍普韦尔文化是从阿德

  2. 波斯王巧遇四岁老人

    波斯王巧遇四岁老人>有一位凡事放得下的老人,一心只想施舍、尽力付出!佛在世时,有一位波斯王出城巡游。途中,波斯王从远处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过来;他深怕这位老迈的长者受到惊吓,即吩附身边的随从:「停下来!停下来!」让老人能慢慢地走过来。

  3. 为什么用“学富五车”形容饱学之士?

    成语“学富五车”中的五车其实就指五车竹简书。学富五车”和“才高八斗”都是称誉学识渊博的。“学富五车”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篇:“惠施有方,其书五车。”后来人们便以“五车”、“五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车”等来表示对饱学之士的称赞。用“学五车”来表示读书多或学问大。“学富五车”的典故,反映了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内所使用的传播手段。

  4. 朱屺瞻简介 朱屺瞻作品价格

    朱屺瞻朱屺瞻是我国近代著名画家,被誉为画坛一代宗师,他早年在日本学习油画,作品融合中西方特征又有自己的新意,代表作有《朱屺瞻画集》、《癖斯居画谈》等。朱屺瞻简介>朱屺瞻,男,汉族,江苏太仓人,1892年生,八岁起临摹古画,中年时期两次东渡日本学习油画,五十年代后主攻中国画,擅山水,花卉,尤精兰、竹、石。>朱屺瞻作品价格>屺瞻作品丰富,极受收藏家欢迎,几乎每次重要的拍卖会都有他的作品出售,价格很高。

  5. 请您给我拿昨天的馕

    阿凡提到馕铺买馕。阿凡提递过去一个铜子对卖馕者说。>“那么,请您给我拿一个昨天的馕。”

  6. 前所未有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qiánsuǒwèiyǒu【解释】从来没有过的。【出处】宋·徐度《却扫编》卷下:“而邓枢密洵武真以少保领院而不兼节钺,前所未有也。”【例子】【近义词】前无古人,史无前例【反义词】史不绝书,司空见惯【相关】百度“前所未有”

  7. 洗脑的真实故事及其对美国的影响

    记者爱德华亨特是第一个发出警报的人。1950年9月,他在《迈阿密日报》上以“洗脑战术迫使中国人加入...”为标题。在这篇文章中,后来在一本书中,亨特描述了...领导的红军是如何使用可怕的古代技术,把中国人民变成无意识的共产主义机器人的。他把这个催眠过程称为“洗脑”,一席字翻译,席洗官话(西医)和脑(NAO),并警告说,它可能会有危险的应用。这个过程是为了“彻底改变一个想法,让它的主人变成一个活生生

  8. 二战名将隆美尔被希特勒赐死的时候为何束手就擒,毫无动作?

    944年10月11日,德国纳粹的一代名帅隆美尔在喝下希特勒亲赐的毒酒后不治身亡。

  9. 404寝室 ... 之谜

    ★404寝室...之谜(一)那个学校的女生宿舍之所以会出名,完全是因为其中的一个寝室。传言在五年前,有一个女生因为憎恨男友的背叛而在寝室跳楼...。死者...的原因至今仍未查明。>今年春天,我转来了这个学校,住进了这栋神秘的女生宿舍楼,住进了这个房间——404室。>我从口袋里掏出分配表看了看:“是……嗯……404室。”为什么一听到我说“404室”,她就害怕呢?这个房间在走廊的中间,和其他寝室一样没什么特别之处。

  10. 目断鳞鸿是什么意思?

    【拼音】mùduànlínhóng【解释】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目断鳞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