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宋氏三姐妹是“富养”出来的吗?

原标题:宋氏三姐妹是“富养”出来的吗?

宋庆龄出身于一个富足的知识分子家庭。

母亲倪桂珍受家庭和学校的影响,接受了许多开明进步的西方思想,擅长数学和钢琴弹奏。同时,她又具有中国传统女性思想,留着刘海儿,盘发髻,一副传统女性的装束。她温和贤淑、端庄优雅,颇有大家风范。

父亲宋耀如是上海第一个代办外国机器的商人,拥有自己现代化的工厂,是个有成就的实业家,宋家在物质上是富足的。

倪桂珍结婚后,就辞去工作,致力于相夫教子。她对孩子非常慈爱,在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正如宋庆龄姐弟所言:“母亲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给我们快乐舒适的生活。”

宋耀如在空余时间,喜欢跟孩子们做游戏。他喜欢音乐,常在夜晚一面弹着钢琴,一面为孩子们演唱美国南方情调的民歌,给家人带来许多欢乐。

宋氏夫妇尊重孩子,从不在精神上束缚自己的子女。母亲总是鼓励孩子们要有自我独立的精神,告诉他们遇事要自己做出决定。受母亲的影响,宋庆龄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与孙中山的结合,对亲情与民族利益二者的权衡与抉择,无不显示了她的独立精神。

宋氏夫妇尊重和发展孩子们的个性,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 ... 。大姐宋霭龄和小妹宋美龄天资聪明、大胆泼辣,父母就早早地送她们上学读书;而宋庆龄不像姐姐和妹妹那样锋芒毕露,因此,直到她七岁时才送她到中西女塾读书。

宋庆龄生性稳重、腼腆,和兄弟姐妹在一起时,她总是最文静的一个。比如,假期里姐妹们在院子里玩耍,宋霭龄和宋美龄趁大人不注意,就爬过院墙到外边的田地里嬉戏;而宋庆龄却不敢爬院墙,只能看着她们俩在田野里奔跑,采摘花草,捕捉虫鸟。

姐妹们玩“拉黄包车”的游戏,宋霭龄和宋美龄常常扮演车夫,宋庆龄则总是扮演乘客。

有一次,宋霭龄拉车用力过猛,双手失去控制,一下子把“乘客”给抛了出去。“车夫”知道自己闯了祸,愣在那里傻了眼;“乘客”被摔在地上,觉得又疼又委屈,满脸不高兴。这件事被父亲知道了,他慈爱地对宋霭龄说:“做游戏也要有分寸,‘黄包车夫’可不光是使力气呀!伤了乘客还怎么拉生意呢?”霭龄不好意思地笑了。

父亲又笑着对宋庆龄说:“我们的‘乘客’这样宽宏大量,这样勇敢坚强,也真是了不起啊!”小庆龄受到父亲的夸赞和鼓励,一脸的阴云也散去了。

开放式的家庭教育

宋庆龄的父母都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宋耀如心中有大宏愿,要努力把子女培养成为中国的林肯、华盛顿。他曾多次对别人说:“只要一百个孩子中有一个成为超人式的伟大的人才,中国就有四百万超人,还怕不能得救!现在,中国大多数家庭不能全心全意培养子女,我要敢为天下先。”

母亲倪桂珍也有一种观点:“养不教,父之过,也是母之过。”她深深懂得,爱孩子,重要的是教育他们。

为此,夫妻二人制订了现代型“斯巴达―基督教”教育模式,以训练孩子具有意志力、毅力和仁爱之心。

“沐于大麓,烈风雷雨而不迷”,就是训练中的一项。大女儿稍大一点时,宋耀如就领着她去淋冰凉的春雨。

有一次,正当父女二人在雨中冷得发颤时,宋耀如猛地觉得身旁多了个绵软的小东西,低头一看,原来是年仅四岁的庆龄,她身上也已经淋得能挤出水来。母亲见此情景,又是心疼,又是惊喜地喊道:“我的好宝贝,妈妈还以为你胆小。你最勇敢!”

从那以后,徒步野外这样的苦事,父亲都让庆龄参加;而庆龄呢,即使走得再艰难、再辛苦,也要坚持到底。

在训练自制能力和忍耐力方面,宋耀如采用了“忍饥挨饿”的 ... 。他常常和两个女儿一起默默地做祷告,以抵御食欲的诱惑。每当这个时候,庆龄总是微笑着,神态安详自若。多年之后,她去参与反袁护法斗争,经历广州陈炯明叛变之险,独自忍受孙中山逝世带来的巨痛,胸有万丈狂澜犹能处变不惊,举止从容。这种沉静和大度,大概就缘于幼年时这种“斯巴达”式的训练吧。

宋家的生活虽然富足、衣食不缺,宋耀如却喜欢在自家的菜园里种些蔬菜,不怕脏累。他说“勤劳者才有饭吃”,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所有这些,都给孩子们以良好的影响。

宋氏夫妇也注意向孩子传授知识,培养各方面的兴趣和能力。父亲经常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的传奇经历,以开阔孩子们的眼界。或用中英两种语言,为孩子们朗读有趣的童话故事。孩子们入学之前,他就从美国购买来大量幼儿读物,夫妇二人轮流教他们读写。

同时,他们夫妇还很重视提高孩子们的中文水平。每天上午,請一位英国女教师教孩子们英语和拉丁语;下午,请一位中国教师教孩子古典文学。

1898年,宋耀如和长女宋霭龄一起编辑了一份《上海儿童报》,文章主要由孩子们用打字机自己写,可以自由发挥。父亲则是他们的朋友、读者和印刷工。这份报纸一直办到最小的子良、子安进入中学才停刊。孩子们在这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中,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

宋庆龄在美国读书期间,是校刊编辑部和哈里斯文学社的秘书,先后发表过《留学生在中国之影响》和《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等文章,词采飞扬,并有不少警策之句。这种文字功底,就得益于童年时的家庭训练。

宋家的信仰、观念和生活习惯,虽然深受西方影响,但宋氏六姐弟都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父母必读》刊名,就出自宋庆龄之手。

宋耀如重视对孩子们进行中文教育,他常说:“学英文,是为了睁开眼睛看世界,是为了留学长知识学本领,再来报效祖国。所以,中文一定要更好!”

孩子们在父亲的耐心引导和严格督促下,练字很认真,并终于学有所成。

母亲不太会做针线活儿,却坚持要求女儿们学习女红,保留一些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她还要求女儿们一生留长发、盘发髻,因为这样更传统,也更优美,宋庆龄终生恪守母训。

父亲宋耀如认为,不仅要让孩子们进学校读书、过集体生活,还要让孩子们见识社会。他经常带着孩子们去参观印刷厂、面粉厂、香烟厂和纺织厂,还和孩子们乘坐黄包车,让孩子们见识社会的阴暗面。

宋庆龄同时学习了母亲乐善好施的品德,一生对慈善事业非常关心。她最喜欢孩子,曾多次去幼儿园看望孩子们,并经常与孩子们一起过春节。她还经常救济贫困的朋友和普通人,表现出一代伟人的高风亮节。

宋氏夫妇为其子女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多方面的条件;而宋庆龄以自身优秀的资质和禀赋,汲取了其中最美好的东西,成就了她伟大的一生。

宋氏三姐妹是“富养”出来的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党内怪人!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

    南京那边证实,此人是南京...的秘使,派往延安联络...中央,请他给予方便。在宋子文的帮助下,孔祥熙为他签署了委任状这一"官身"。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董健吾受到毛主席的回电后,离开了瓦窑堡,回南京向蒋介石通报了毛主席的意见。"后来陈赓会见了董健吾,并请他出山任职。

  2. 这位画家,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有骨气的中国女人

    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在弥留之际,将自己最深爱的妻子宋庆龄,托付给了一位朋友。这不禁令人好奇,究竟这个朋友是谁?何香凝,何许人也?她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敢说敢做又有骨气的传奇女人。她出生于富商之家,却无公主之娇气,天生具有不屈和反抗的意识。当时,中国还处在封建时期,女性必须裹小脚,母亲给她裹,每次她都偷偷解开,被发现后母亲打她...她,她依旧我行我素,最后长成了大脚。

  3. 徐志摩长子:成年后违祖父期许,对作诗一窍不通,受母亲影响极深

    诗人徐志摩的儿子对作诗一窍不通?很多人觉得极不可思议的事,却真实地发生在了徐志摩儿子徐积锴身上。作为徐志摩与原配张幼仪的长子、后来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徐积锴自出生开始便受到了极大的期待。

  4. 女子出生前父亲做了个怪梦,亭台匾额上写了两个字,多年后应验了

    历史上有很多皇后,不过跟皇帝走完金婚的却只有一个,她就是南宋时期赵构的皇后吴氏。根据《宋史》记载:吴皇后秀外慧中,读书识字时过目不忘,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她出生于开封,14岁时被选入皇宫,侍奉康王赵构。两人大婚之后,相知相伴一起度过五十多年。吴氏一生辅佐过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位皇帝。在所有宋朝皇后中,几乎没人可以跟吴氏相提并论。吴氏这一生极其传奇,出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

  5.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胡适母亲的三个教子秘诀

    胡适,现代学者、诗人。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幼年在家塾念书,13岁到上海求学。19岁赴美留学,于康奈尔大学就读农科,后改读文科。24岁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6. 中国最牛父亲!清华导师梁启超,九个儿女都成才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家的父亲说的就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清...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梁启超家「”一门三院士”,指的是他儿子中的梁思成、梁思永和梁思礼。前两位在1948年中华民国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评选中当选,而梁思礼则是在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启超的儿女中有建筑学家、文学研究专家、图书馆学专家,还有火箭科学家和军官。一个孩子的成功,可能是个体因素,九个孩子皆成才俊,那

  7. 上官云珠女儿姚姚的悲剧人生,看了让人泪下

    上官云珠一生有三次婚姻,每任丈夫给她留下一个孩子:大儿子张其坚、女儿姚姚、小儿子韦然。其中女儿姚姚是上官云珠与第二任丈夫姚克所生,母亲是大明星,父亲是剧作家,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

  8. 口才好于宋美龄,能力高于宋庆龄,为何宋家三姐妹中她名气最小?

    民国时期的佼佼者众多,乱世出英雄不是没有道理的。其中宋家的三子三女各个属于人中龙凤,他们也可以称得上是那个时代的决策者。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这三姐妹更为人称赞,毕竟在那个时代对女性的独立性颇有微词。但宋庆龄、宋美龄当属三姐妹里最为出名的。

  9. 这位五千年间最年轻的英烈、最早熟的少年,不应该被人们遗忘

    尤其是夏完淳,这位十六周岁就英勇就义的少年诗人、民族英雄,并不见诸中小学历史课本,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存在,甚至包括许多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可是,他真的不应该被人们遗忘,恰恰相反,他应该永远被历史铭记。因为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侵略的反抗,还代表了文明与野蛮的抗争,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是危难之际民族精神的象征。

  10. 为什么古代的皇帝要等到驾崩才传位?分析当中遗留的历史因素

    大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没有?不管在现有古装剧还是古代历史长河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或作妖或慈祥的皇太后、太皇太后,但就是没怎么见到过太上皇的身影。大家应该清楚,中国历史上的皇位都是世袭制,父亲把皇位传给儿子,儿子即位后,退位的父亲就成了太上皇。

随机推荐

  1. 佛教木鱼伤感的传说

    问三峡边的捕鱼人家说:龙鱼只能看,不容易抓到。到了隔天一大早,有一艘渔船上的人,看见一条四公尺长的龙鱼居然靠在船边动也不动。所以这只龙鱼为了保护这个孝顺的小孩子,把他吸进肚子里,不让他淹死。大家一听,不敢吃了,就把这只龙鱼送给了老和尚。

  2. 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是什么样的下场?

    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睿,东晋开国皇帝,却落得如此下场?而那孩子长大之后就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因此,对于司马睿的真实身份至今都是一个谜。不过,作为一名开国皇帝,司马睿的威名远不如秦皇等有名的皇帝,人气甚至抵不过宋高宗,仅仅在位五年便死去了,而他一身也并没有什么伟大建树。永嘉五年五月,司马睿被封为镇东大将军,成为江南地区的老大。在永昌元年十一月,司马睿在极度郁闷和窝囊中去世,享年四十七岁。

  3. 爱人说过让你感动的微情书

    两个人相爱,肯定会听到很多感动的情书,肯定也会说过很多的情书,那么她对你说的情书你都记住了吗?请将昨日的痛苦变成一场恶梦,忘了它。因为有你,我的世界才会如此完美,爱你是我唯一的理由!每夜枕着你的名字入睡。你我之间能否演预出一场动人的童话?爱人说过让你感动的微情书,今天就与大家分享到这里了,若有兴趣了解更多情书、情话句子,可以关注一下DR求婚官网。

  4. 梦见分娩困难的心理学解梦

    梦见分娩困难——预示著最近的运势很好,诸事会很顺利,建议你不要太过担心,是吉兆。xIq周公解梦_周公解梦大全_周公解梦大全查询_在线解梦大全网xIq周公解梦_周公解梦大全_周公解梦大全查询_在线解梦大全网男人梦见妻子分娩困难——预示著夫妻之间的感情很好,生活会很舒适、幸福。

  5. 大德故事:二祖慧可的悟道因缘

    二祖慧可二祖慧可大师,俗姓姬,虎牢人。经过多年的学习,慧可禅师虽然对经教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是个人的生死大事对他来说仍然是个迷。第二天,慧可禅师感到头疼难忍,如针在刺,他的剃度师宝静禅师想找医生给他治疗。慧可禅师于是把自己所听到的告诉了他的老师。达磨祖师于是将神光的名字改为慧可。慧可禅师听了祖师的回答,当即豁然大悟,心怀踊跃。慧可禅师长于辞辩,他虽无意推广自己的禅法,但是知道他的禅法的人却日渐增多。

  6. 周公解梦梦见偷东西

    周公解梦周公解梦梦见偷东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周公解梦梦到偷东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

    2017年4月26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正式下水。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今天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航空母舰在拖曳牵引下缓缓移出船坞,停靠码头。目前,航空母舰主船体完成建造,动力、电力等主要系统设备安装到位。出坞下水是航空母舰建设的重大节点之一,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下一步,该航空母舰将按计划进行系统设备调试和舾装施工,并全面开展系泊试验。

  8. 世间最厉害的果报

    宣化上人开示于法国葛诸伯城一九九○年十月二十七日各位善知识,世界上最厉害的果报就是...生!所以世界上最大的业力就是...生,...生的业报比什么报都重的,互相...,互相报复,这是世界最悲惨的一件事。在香港有一位姓谢的人,他妈妈喜欢吃虾、龙虾、螃蟹,所以她生了一个儿子,横行和螃蟹差不多,现在已十多岁了,这都是现世现报,很清楚地说明...生的果报。

  9. 梦见熨烫

    周公解梦梦见熨烫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熨烫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关于足利义辉的评价如何?足利义辉有着什么成就

    >>《穴太记》对足利义辉的政治手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许多大名先后承认了将军的权威,织田信长、上杉谦信等人先后上洛拜见将军,大友宗麟也向将军献上铁炮。足利义辉为两者居中调停,武田信玄以得到信浓守护一职为撤军的条件。足利义辉同意了他的条件,授予信玄信浓守护之职。但武田信玄得寸进尺,希望上杉谦信的势力完全退出信浓,因此后来在永禄4年足利义辉命令逃亡在外的前信浓守护小笠原长时归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