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949年2月20日,中国人民...第三野战军向所属各部发布“京沪杭战役预备命令”。6月2日,第三野战军第25军攻占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中国人民...以优势兵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战役行动。人民...遵照...中央...命令,于当日午夜发起渡江作战。
渡江战役(汉语拼音:Dujiang Zhanyi;英语:Crossing Yangtze River, Caign of),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 ... 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对 ... 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强渡江河战役。最终中国人民 ... 占领南京和上海。
1948年末至1949年初,经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 军的精锐重兵集团大部分被消灭,中国人民 ... 的 ... 力量则空前强大,控制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渡江作战的 ... 准备。1949年2月20日,中国人民 ... 第三野战军向所属各部发布“京沪杭战役预备命令”。25日, ... 中央 ... 电示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3月中旬或下旬,应准备占领浦口及炮击南京。3月底至4月中, ... 对长江北岸的 ... 军据点进行清除,除浦口、裕溪口、安庆还有国军据守外,其他长江北岸据点都被肃清。
1949年4月1日,国共双方代表团在北平(今北京)进行“北平和平谈判”。4月15日,国共谈判代表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商定于4月20日签字。然而,4月20日李宗仁、何应钦电告北平国民 ... 谈判代表张治中拒绝签字,和谈破裂。随即(1949年4月21日) ... 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向人民 ... 下达了渡江作战命令。6月2日,第三野战军第25军攻占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中国人民 ... 以优势兵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战役行动。此役 ... 攻占了南京、杭州、武汉、上海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 ... 在这一战役中取得压倒性胜利。
目录
战前 ... 形势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 ... 军的兵力虽尚有204万人,但在战略上已失去有效防御的能力。人民 ... 则已发展到400万人,并已有百万大军逼近长江,在力量的对比上占绝对优势。 ... 总裁、国民 ... “总统”蒋介石为取得喘息之机,重整军备,等待时机卷土重来,一方面宣布“引退”,以“副总统”李宗仁出任“代总统”,与中国 ... 进行和平谈判;另一方面,以 ... 总裁身份退到幕后指挥,积极扩充军力,加强长江防御,企图阻止 ... 渡江南进。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江河,自西向东横贯中国中部,历来被兵家视为天堑。蒋介石以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指挥75个师约45万人布防于湖口至上海间,重点置于南京、上海段;以华中“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白崇禧指挥40个师约25万人布防于宜昌至湖口间;以海军江防舰队和第2舰队位于长江中、下游;以空军4个大队置于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支援陆军作战。此外,美国、英国等也各有军舰停泊于上海吴淞口外,威胁或伺机阻挠人民 ... 渡江。汤恩伯以一部兵力控制长江北岸若干据点和江心洲作为警戒阵地,以主力沿长江南岸布防并于战役纵深配置一定兵力,企图阻止 ... 渡江;如江防被突破,则分别撤往上海及浙赣铁路组织新的防御。其部署是:以第8兵团3个军防守湖口至铜陵段;第7“绥靖”区3个军防守铜陵至马鞍山段,第17兵团1个军位于泾县、宁国、太平地区为预备队;第6兵团及首都卫戍总部共3个军防守南京及其东西地段;第1“绥靖”区4个军防守镇江至江阴段,1个军位于丹阳、武进地区为预备队;淞沪警备司令部3个军防守苏州至上海段,置重点于上海;以第9编练司令部等6个军20余个师位于浙赣铁路金华、龙游、衢县、江山、上饶地区及杭州、诸暨地区担任第二线防御。白崇禧以27个师担任江防,其中以主力第3兵团位于武汉及其以东至九江地区,另以13个师位于长江、南昌之间地区。
人民 ... 的战役决心和 ... ... 中央决定在同 ... ... 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令人民 ... 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统由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 ... ... ,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 ... 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 ... 谭震林组成的 ... 总前委指挥,准备在和谈破裂时,在武汉、芜湖、南京、江阴之线发起渡江作战。
1949年3月31日,总前委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定组成东、中、西3个突击集团,采取宽正面、有重点的多路突击的战法,在江苏靖江至安徽望江段实施渡江作战,首先求歼汤恩伯集团,夺取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占领苏南、皖南及浙江全省。战役分为渡江展开、割裂合围和各个歼灭京沪杭地区之 ... 军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部署是以第三野战军第8、第10兵团共8个军及苏北军区3个独立旅35万人组成东突击集团,除以第8兵团2个军位于江北之全椒、仪征、扬州等地包围并逐次攻占瓜洲、浦口、浦镇,钳制南京、镇江地区 ... 军外,主力由三江营至张黄港段渡江。成功后,迅速向宁沪铁路挺进,控制该路一段,并向长兴、吴兴方向急进,切断宁杭公路,而后会同中突击集团歼灭芜湖、南京、镇江地区之 ... 军。以第三野战军第7、第9兵团共7个军30万人,组成中突击集团,在裕溪口至枞阳镇(今枞阳县)段渡江,成功后,以一部兵力歼灭沿江守军,主力迅速东进,与东突击集团会合,封闭南京、镇江地区守军南撤的通路;然后以第9兵团会同东突击集团聚歼被围之 ... 军,以第7兵团攻取杭州。以第二野战军第3、第4、第5兵团共9个军及地方部队共35万人组成西突击集团,由枞阳镇至望江段渡江,登陆后,除以第4兵团东进接替第9兵团监视芜湖 ... 军的任务,并准备参加攻取南京外,主力迅速向南挺进,控制浙赣铁路一段,切断汤恩伯集团与白崇禧集团的联系。
另以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2个军和中原军区部队共20万人归第二野战军指挥,位于武汉正面及其以东地区积极佯动,钳制白崇禧集团,以策应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
参加渡江战役的各部队于3月底至4月初先后进抵长江北岸,展开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形势任务和政策纪律教育;侦察 ... 军的防御部署、工事和地形、水情等;开展以强渡江河和水网稻田地作战为内容的战术、技术训练;积极进行船只的筹集、修理工作,培训水手。此外,华东、中原地区的党政机关也竭尽全力,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规模巨大的支前工作,仅随军参战的船工和渔民就动员了万余名。各兵团还以一部兵力先后拔除枞阳镇、三江营、仪征、土桥等长江北岸 ... 军的据点10余处,为主力渡江开辟了道路。
平津战役战役经过
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人民 ... 突破 ... 军长江防线,占领南京。4月1日,国共双方代表团在北平(今北京)开始和平谈判。4月15日,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4月20日, ... ... 拒绝在协定上签字。人民 ... 遵照 ... 中央 ... 命令,于当日午夜发起渡江作战。中突击集团第1梯队4个军在强大炮火掩护下,迅速突破鲁港至铜陵段守军江防阵地,至21日晚,占领铜陵、繁昌等地,22日占领南陵,歼灭 ... 军第88军主力。
... 军芜湖以西地段的长江防御被 ... 突破后,汤恩伯于21日赴芜湖组织防堵。当晚,人民 ... 东、西突击集团又发起强大攻势。东突击集团第10兵团迅速突破长山、王师塘、天生港等地 ... 军的防御阵地,并击退 ... 军3个军的多次反击,于22日进抵香山、南闸、璜土、百丈镇之线,建立了东西50余千米、南北10余千米的滩头阵地,并争取了江阴要塞 ... 军起义,控制了江阴炮台,封锁了江面;第8兵团22日攻占扬中。西突击集团21日晚在预定地段顺利突破守军江防阵地,22日占领彭泽、东流等地,一部解放安庆。
在人民 ... 渡江时,英国军舰共4艘分2次驶入渡江地域炮击 ... 阵地, ... 以强大炮火还击,将其“紫石英”号击伤于镇江附近江面(后于7月30日潜逃),其余3艘折返上海江面。
22日下午, ... 军开始全线退却,人民 ... 继续向 ... 军防御纵深发动进攻。至23日,东突击集团相继解放丹阳、常州、无锡等城又切断宁沪(南京—上海)铁路;第8兵团占领镇江、南京,并争取 ... 海军第2舰队司令林遵率舰艇25艘在南京以东江面起义,另一部舰艇23艘在镇江江面起义。南京的解放,标志着蒋介石22年的反动统治被推翻。中突击集团一部占领芜湖,主力渡过青弋江,并在湾址地区歼 ... 军第20军大部和第99军一部。西突击集团占领贵池、青阳等地。与此同时,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先后解放浠水、黄梅、荆门、汉川等地。
第二阶段
人民 ... 合围歼灭由芜湖、南京、镇江南撤的 ... 军,占领浙赣铁路。根据沿江 ... 军全线退却的情况,总前委及时调整部署,令第三野战军除以第8兵团率2个军执行南京、镇江的警备任务,第10兵团1个军东进苏州向上海方向警戒外,主力分别沿丹阳、金坛、溧阳及太湖西侧之线和南陵、宣城、广德之线向长兴、吴兴地区疾进,完成战役合围,聚歼南京地区南撤之 ... 军。令第二野战军全力直插浙赣线,切断汤恩伯集团与白崇禧集团的联系,保障第三野战军作战。各部队接到命令后,冒雨疾进。4月27日,第三野战军第一〇兵团1个军占领苏州,主力与第9兵团会师吴兴,将南撤的 ... 军5个军包围于郎溪、广德山区,经2日激战,将其全歼。5月3日,第7兵团一部占领杭州。5月1~7日,第二野战军在皖南游击队的策应下,经屯溪、婺源、乐平直趋浙赣线,先后占领贵溪、上饶、衢县、金华等地。在此期间,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占领孝感、黄陂,逼近武汉。
第三阶段
攻占上海,占领南昌、武汉等城。郎溪、广德地区围歼战后,退守上海地区的汤恩伯集团8个军25个师共20余万人,企图凭借上海丰富的资财和4,000多个永备工事组织抵抗,以争取时间,抢运物资,掩护战略撤退。汤恩伯以6个军约20个师防守黄浦江以西地区;以2个军5个师防守黄浦江以东地区。位于武汉地区的白崇禧集团除以一部兵力迟滞人民 ... 渡江外,主力准备南撤湘鄂边、湘中、湘鄂西地区组织新的防线,企图阻止人民 ... 南下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和西进四川。
... 中央 ... 和总前委决定以第三野战军第9、第10兵团攻取上海;第7兵团主力向浙东、浙南地区挺进;第二野战军主力位于浙赣铁路沿线休整,准备对付美国、英国等可能的武装干涉,并以一部兵力向闽北、赣中进击,视机进占南昌;第12兵团在武汉、九江间强渡长江。
陈毅、粟裕、谭震林针对汤恩伯的防御部署,决定以第9、第10兵团共8个军及特种兵纵队主力,首先采取钳形攻势,从浦东、浦西两翼迂回,进逼吴淞口,先断汤恩伯部退路,而后围攻市区。5月12日,第9、第10兵团向上海外围发起攻击,至22日,先后占领松江、南汇、川沙、太仓、南翔、月浦、刘行等地,将汤恩伯部主力压缩于吴淞口两侧地区。23日在 ... 华东局接管上海的准备工作行将就绪之际,第三野战军增调第7、第8兵团各1个军参战,向上海市区发起总攻,激战至27日,战斗结束,歼 ... 军15万余人。在此期间,第7兵团在浙南、浙东游击队的策应下,解放温州、宁波等浙南、浙东广大地区。第二野战军一部于22日进占南昌,另一部相继解放闽北古田、南平和赣中临川、南城等广大地区。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一部于5月14日在团风至武穴间横渡长江。白崇禧集团于16日全线南撤,第12兵团另一部随即于17日进占武汉,并先后解放咸宁、通山、鄂城、大冶等地。6月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渡江战役历时42天,人民 ... 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 ... 军的长江防线,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是一次成功的强渡江河进攻战役。此役共歼 ... 正规军11个军部、46个整师43万余人,解放了 ... 的统治中心南京和上海、武汉、杭州等城市及苏南、皖南、浙江大部和江西、湖北、福建等省的一部,为而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中南、西南进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渡江战役132533” 14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