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异国僧人备受恩宠

常言道“远来的和尚会念经”,诚哉斯言!不空(705-774年)具名不空金刚,一名智藏,为北印度人。他自幼随叔父来到中国,拜另一个洋僧人金刚智为师,主要学习密教。金刚智死后,他秉承遗命,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率领含光等众弟子到狮子国(即今斯里兰卡寻求密藏梵本,三年之后返回中国,翻译出密教经典140余部,是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四人译师之一,也是我国佛教流派中密宗一脉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不空法师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唐代由盛转衰的重大转折时期。一个安史之乱,使盛唐转衰并由此带来了中唐之后藩镇割据、皇室衰微、经济发展缓慢的长期动荡局面。特别是进入唐代宗时期,虽然安史之乱已过,但藩镇割据正在形成,北方又有吐蕃不断骚扰,中原一带长期处于战乱年代。代宗李豫,实际上就是一个色厉内荏、十分昏聩的皇帝。加之他的三位宰相元载、王缙、杜鸿渐都对佛教十分迷恋,所以,在这个期间,上至帝王,下到百姓,全国掀起了一股大力崇奉佛教的风尚。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心态下,不空这个从遥远国度而来的神秘高憎便立刻受到了国人的极大欢迎。他主修的是具有高度神秘色彩的密宗派。此派主张只要静心修炼、默诵真言,就可以消灾免难,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对于正生括在动荡和苦难之中渴望超拔的广大民众无疑是一副极为有效的抚慰剂,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即使对于王公贵胄,甚至皇帝本人,其诱惑力也是不容抵挡的。据《佛祖统纪》记载,在唐永泰元年(765年)十月,吐蕃大举进攻,已经兵临城下,形势相当危险,但唐代宗却并不急于积极组织力量抗击来敌,反而不慌不忙从宫中抬出部《护国仁王经》来,立刻护送到西明寺,命不卒法师为百余法座之人从容讲法,并令宰相以下的文武官员都到寺庙里去设斋进香……由此可见,代宗皇帝对于这位不空法师的信赖和崇拜已经到了何种程度!在那个时候,关于五台山和文殊菩萨的信仰已经比较深入人心,社会上普遍皆知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显灵之地,作为皇帝的代宗自然更加相信文殊大师的无量神通。所以,当吐蕃最终攻人长安时,代宗仓皇奔突,逃遁到华阴地区。在郭子仪击败吐蕃迎请回来之后,他大约从内心里感到,自己之所以能够这样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大唐帝国之所以能够江山水固、福祚绵长,根本不是什么郭子仪和众将士浴血奋战的结果,而完全是靠五台山文殊菩萨的无边法力和神圣佑助。所以,回到京城,惊魂甫定,这位大皇帝立刻下沼,不惜巨资在五台山兴建一座规模宏大、构制精良的大文殊殿,并专门建造一座一丈六尺高的镀金文殊造像,运送到五台山供奉。>永泰元年(765年),代宗皇帝又全力支持不空在五台山创建了一座仿照印度那烂陀样式的大寺,即至今仍巍然耸立在五台山山顶上的那座金碧辉煌的金阁寺,重修了五台山玉华寺和六处供养舍,并按照不空的奏请,要求五台山的金阁、玉华、清凉、华严、吴摩于等寺,每寺剃度僧人21名,作为大唐帝国的镇国道场。同样,在不空的一再要求下,代宗皇帝又先后把长安光天寺东塔院定为五台山的往来停止院, 到了大历五年(770年),不空法师要亲自到五台山修炼功德。其时,他在五台山主持修建的金阁、玉华两座寺庙都已竣工。为了进一步广泛普及五台山的文殊信仰,不空又专门奏请代宗皇帝,要求普天下的所有大小寺庙都要兴建文殊阁,并作为五台山根本道场的支院。所有寺庙的食堂中也都要把文殊菩萨的塑像置于宾头卢上首,而让普贤、观音等都置于下首作为胁侍,从而把印度佛教的法式更加普遍地传播和普及到了我国各地,也把五台山的文殊信仰和文殊菩萨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大历九年(774年),这位大受恩宠的不空高僧终于功德圆满地圆寂了,永远合上了他那一一双略带一点凹陷的眼睛。据他的遗书,私财全部施舍给了金阁、玉华两寺。出于对这位异国高僧的一向崇奉和赏识,已处于万分悲痛之中的代宗皇帝,在辍朝哀悼的同时,还不忘追赠了他一个“司空”的世俗封号,并加了一个“大辨证”的头衔,真是备极哀荣了。>在这里还需要补充句,从不空创建五台山金阁寺开始,五台山金阁寺就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密教中心。如今,每一个来到五台山的人,不管是朝山者还是旅游者,只要一过东面入山口,就都可以看到那座矗立在高高山岗上的巍峨壮丽的金阁寺。不过,令所有来人最感兴趣的,自然已经不是什么密教,而是那尊高达2l米的文殊菩萨塑像了,这可是五台山第一大造像,也是华北地区屈指可数的大造像了。他那一双睿智又深沉的眼睛,不知在看着遥远的什么地方。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异国僧人备受恩宠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争夺河西地区——夏州党项的立国之本

    唐末五代以来,由于吐蕃政权的崩溃以及漠北回鹘汗国的灭亡、回鹘部族西迁,在宋初河西地区形成了几个大的割据政权,即以凉州为中心的吐蕃六谷联盟,以甘州为中心的甘州回鹘政权,占据瓜、沙州的原归义军曹氏政权。河西地区,水草丰美,土地肥沃,且处于中西交通要道上。因此,自李继迁开始,夏州党项势力向西扩展的主要目的,是与甘州回鹘、凉州吐蕃争夺对河西地区的控制权,奠定疆域基础,为西夏立国准备条件。

  3.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4.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5.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6. 这个地方本身是我国领土,面积是深圳的22倍,我国从未承认分离

    我们大家都知道,藩属制度一直都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对外制度,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对这些藩属的省份保持着一些距离,很少会干涉他们的内政,所以对于一些比较危机的藩属国。主国还会帮助他们进行...保护,因此许多藩属国对于中原的封建制度也是忠心耿耿。而如今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高原的拉达克王国就是一个重要的典范。

  7.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8.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9. 诗经记载「帝乙归妹」,商国为何要与周国和亲?

    《周易》中说,「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很多人以为,帝乙归妹,是帝乙把商王族的公主嫁给了周文王。帝乙归妹,是替周、莘两国做媒,或者以帝乙的名义,赐予太姒以王族公主的身份和礼仪规格出嫁周室,诸如此类等等。相比之下,商国与周国的「和亲」,与唐蕃和亲比较相似。同样,帝乙时期的商王国,还有远比周国威胁更大的敌对势力,其中威胁最迫切的,就是盂yú国。

  10.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随机推荐

  1. 梦见化身为龙是什么意思 代表什么 好不好 有什么征兆

    梦见黑龙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好不好有什么征兆梦见鲤鱼跳龙门,预示著做梦人将飞黄腾达,大富大贵。恋爱者梦见鲤鱼跳龙门,预示情人一句不经意的话,让你整天都魂不守舍的,买个礼物讨好情人。办公族和学生梦见鲤鱼跳龙门,预示最近繁杂的工作让你无暇轻松,不过仍可顺利完成,并取得重大成果。年轻人梦见龙入龙门,预示着你近期的健康状况不好,肾脏方面也许出现异样,记得多加留意。

  2. 姓铎的男孩名字_姓名测试

    铎巖铎叶青铎章华铎彦朵铎泳芯铎俪俪铎佳希铎彦佳铎文兰铎沅沅铎兴碧铎欣涵铎瓒铎孟达铎加祥铎海锘铎如春铎峥铎义祥铎麒铎科军铎家来铎上风铎山铎爱嘉铎霏铎一曼铎一宏铎海蜂铎成军铎雨诗铎干桥铎铸涛铎逸辰铎宜海铎夕朝铎士晓铎海胜铎玉勤铎延虎铎笑菲铎林根铎堰妃铎洪利铎桂嘉铎志勇铎若枫铎沁轩铎观国铎一轩铎睿泽铎辗蓬铎云飞铎美辰铎华铎云娣铎慧贞铎畅荣铎明兴铎昭旭铎国泽铎天娇铎典芝铎香君铎定甲铎赵飞铎洪钊铎希凤铎妮妮

  3. “七被追捕,三入牢狱”的国学大师,章炳麟有哪些突出的学术成就?

    >章炳麟的一生经历了自清末公车上书以来一系列影响中国发展的大事件,是晚清民国时期极其有名望的一位社会人士,而实际上他是一个在多个领域都非出众的人,在历史学、文字学,语言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章炳麟对哲学问题也颇有心得,其早期的哲学观念受到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影响,倾向于唯物主义,认为“清气为物”,“其智虑非气”,反对天命论的说教。

  4. 净土法门:诚敬的重要性(故事)

    『融公』是遍融禅师,明朝时候人,莲池大师曾经参访过他。他在当时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莲池大师受他的影响很大。有几个年轻的、刚刚出家的比丘,就去跟他开玩笑,戏弄他,就跟老比丘说:你不是要想证果吗?这个老比丘把他的积蓄,他积蓄也没有什么,把他一点衣服卖掉,请他吃。这个小比丘拿个皮球在他头上打了一下,「你证初果了」,这个老比丘点点头:是的。你心目当中最尊敬的老师,你跟他一定会成就。

  5. 淋巴

    淋巴结系机体防御器官,分布于淋巴管的经过途中,常成群地位于关节的屈侧,形状似豆形或椭圆形。正常的淋巴结不易摸到。淋巴结能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并对淋巴液有过滤作用,对机体防御和免疫作用十分重要。淋巴结收集一定范围内的淋巴液,局部有感染时,可引起相应部位的淋巴结肿大。淋巴系统为癌症转移的途径之一,癌细胞常随淋巴液转移到淋巴结。

  6. 梦见死人压身_周公解梦梦到死人压身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死人压身好不好

    做梦梦见死人压身好不好?梦见死人压身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死人压身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死人压身,会发财或结交忠实的朋友。梦见被鬼抓走_周公解梦梦到被鬼抓走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被鬼抓走好不好梦见死人,是个好梦,代表着你会有好的运气。我在梦里想,做梦也能梦见这个,不会是我上辈子吧?等我真正醒了之后,再想,就觉得鬼压床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7. 海涛法师:说人话的鼠

    「原来,是大鼠精啊!」周南走向前去观看:「大鼠精想诱使我开口回答牠的话,如果我随口应答,恐怕就有性命之忧了。」周南将怪鼠仔细审视一番,却和平常的老鼠一样,没什麽出奇之处。

  8. 我国是怎么从一夫多妻到一夫一妻的

    我国是怎么从一夫多妻到一夫一妻的一夫一妻制是我国现行的婚姻制度,而我们都知道,古代男子多有妻妾成群者,那我国是如何从「多妻」到「一妻」的呢?一夫多妻制出现在氏族社会末期。但事实上,一夫多妻制是指一个男人同时和2个或2个以上女人进行结婚和...,妻妾只是头衔不同,显示的是一种等级制度,一夫一妻多妾与一夫多妻差别不大。即便贵为罗马皇帝或欧洲国王,也不能够违反一夫一妻制度。

  9. 请帮我区分一下哪些是含赞美意思的词语 | 历史新知网

    请帮我区分一下哪些是含赞美意思的词语,哪些是含批评含赞美意思的词语:精兵简政,千钧一发,千山一碧,应接不暇含批评意思的词语:自作自受,罪魁祸首,盛气凌人,南辕北辙赞扬意思相近的词语赞扬近义词:传颂,嘉奖,夸奖,歌颂,称扬,称誉,称赞,称道,称颂,表彰,表扬,褒奖,讴歌,赞叹,赞美,赞誉,赞许,赞赏,赞颂,颂扬,颂赞来自百度汉语|报错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10. 生死连环方

    南乐镇里有个老中医,名叫方一拐,人却称他方三怪。杜斜眼因为担心方一拐知道真相后报仇,就卷了家财,撇下父母,千里迢迢来到南乐镇,开了这间当铺。显然方一拐就是伍一杰,为报父仇寻到这里来了。却说刘二离开杜斜眼,又来到方一拐的诊所排队候诊,轮到他了,方一拐问他的平生所为,刘二照实说了,方一拐把了脉,开了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