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古代逃荒都往山里逃,逃到山里怎么生活?太意外,山里生活很安逸

中国多山,打开一幅中国地图。百分之七十的面积,都不是绿油油的平原,而是一片片起伏的山地。 中国地形图 山地在人类文明历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地位呢? 今天我们以大秦岭为例,探讨一下山地对人类对人类生活的一点影响。 陕西地形图。可见秦岭在陕西的中南部 说起秦岭,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应该是是地理学上那一条耳熟能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它是茫茫中国大地上,南方与北方的重要的分界线。 巍巍秦岭 秦岭这个名称首次见诸史书,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秦岭,天下之大阻",说明至迟到汉代已经有秦岭这个正式名称。据葛剑雄等学者推断,秦岭这个名称形成的时间应该更早,早在秦国的时候就开始有秦岭这个名称了。 广义的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陕之南,向东延伸至鄂豫皖终至大别山区,这条东西逶迤的巨龙,使得天分南北,地割江河。 秦岭在中国的位置 而狭义的秦岭,正如其名,指关中平原与汉江谷地之间这一片与秦人历史息息相关的山地。通过陕西的地形图可以清楚的看出,陕西北部是棕黄色调的黄土高原,而中部是东西狭长的关中盆地,自关中盆地南缘至陕西的南部即为山脉纵横的秦巴山地。据统计,陕西省的山地面积达741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36%。 秦岭淮河线——中国南北的分界线 谈及中华文明的发源,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土地肥沃,便于农耕的冲积平原,而环境险峻的山地则意味着文明发展的空白与滞后。然而山地丰富的林木、矿产、动物、药材等资源也是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历史上的山地社会形态虽与平原地区有较大的差异,然而其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却非常紧密。 在风调雨顺的年份,人们大多倾向于在一马平川,便于农耕的土地繁衍生息。然而在各种自然灾害面前,特别是历史上最常见的水旱灾害,平原地区或成为泽国,或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生灵涂炭之惨景史书不绝。 赤地千里 而山地则不同,不管水旱等自然灾害如何蔓延,地理环境复杂的山地总能以垂直地带性的多样性化解种种灾难,在山区总能找到适合农业生产的地方。所以一旦关中地区发生灾害,就有灾民自北而南入秦岭山中,以谋生存。平原和山地这两个看似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其实存在着丰富多样的地域联系,并且对人类社会发展相当重要。 陕南地区在明初是最后被纳入明朝统治的区域,因为秦岭山脉的阻挡,自关中地区向南用兵多有不便。而在川陕地区平定之后,此区域并没有像之前朝代鼎革初期那样的平稳恢复发展,区域社会依然矛盾重重,以至于在明洪武末年陕南地区就爆发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高福兴、田九成起义。这次起义此起彼伏,直到十余年后才被彻底扑灭。 何以明朝建国伊始就在此区域发生如此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较为罕见的现象,其背后的社会因素值得注意。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陕西按察使司佥事虞以文在洪武七年奉旨到汉中等地巡查,亲眼看到"其民多居深山,少处平地。其膏腴水田除守御官军及南郑县民开种外,余皆灌莽弥望,虎豹所伏,暮夜辄出伤人。 "出现"民多居深山"这种奇怪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明初赋税徭役沉重,"力多而劳,又亩征租一斗,地既莫隐,赋亦繁重",农民不胜其盘剥,遂"鼠窜蛇匿"至官府控制力量薄弱的山地,抗税粮,拒差役。 针对这种情况,虞以文献策言:"今若减其租赋,宽其摇役,使居平野以渐开垦,则田益辟而民有恒产。"然而明 ... 并没有听从这一条良策,反而实行愈加严厉的"山禁"之策:"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以行政命令阻止此类"逃民"入山谋生,人为地切断平原和山地间的地域联系,此举使得官民矛盾不断激化,最终演变为一场长达十余年的农民起义。 至明中期以后,徭役日益繁重、自然灾害频繁,皇亲贵族、豪强之家仗势侵夺民田,土地兼并异常严重,加剧了人地关系紧张的矛盾,越来越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原籍无法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逃民性质的人口流动日趋繁多,著名的荆襄流民即在此期形成。《明经世文编》记载:"河南、山西、山东、四川并陕西八府人民,或因逃避粮差,或因畏当军匠,及因本处地方荒旱,俱各逃往汉中府地方、金州等地。" 众多流民的自发去向大多为"地土可耕、柴草甚便、即不纳粮,又不当差"的山区。老林密著、人烟稀少、物产富饶的陕南山区,无疑为流民集结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场所,在这一广大地区处于明初"禁山"政策形成的人口和耕地的"空白"状态,因其地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可开发利用土地,而且官府难以管理,可以不用承担赋税、徭役,所以从平原耕地上被排挤出来的农民必然流向这一封建统治薄弱的地带,寻求谋生的机会。 实际上除了上述五省,更有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的流民都进入秦岭山区,其中以陕西籍的流民最多,约占一半。《明宣宗实录》记载:"陕西顷有边事,日支粮草动以万数,皆出于民。有一家用银四五十两者,一县用银五六万两者。公私匮竭,民不聊生,往往流移他方。"流移的方向也多为关中以南的秦岭山地。 明代秦巴山区流民反抗集中区域示意图 明 ... 面对数量庞大的流民,剿之恐其生变,抚之又无经费和田亩安顿,因此剿抚不定,政策摇摆,使得局面进一步失控,除逃民外,逃军、逃匠、逃囚也成为流动人口的一部分,明宪宗成化年间,项忠为陕西右副都御史,受命抚治和遣还流民。据项忠在《报捷疏》中称:"已遣散九十三万八千人,出山复业"。 随后在《抚流民疏》中又称:"已遣回流民一百五十余万"。实际上遣返之民多无法妥善安置,随后又流向山区。荆襄流民人数经常超过百万,成为困扰明廷的一大难题,朝廷时剿时抚最终引发了正德年间秦巴山区历时五年的流民起义,对明统治者在陕南、荆襄一带实行的"山禁"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数以百万计的流民涌入秦岭、大巴山区,离开熟悉的土地,携家带口,在这片山林中究竟以何为生呢? 根据《明经世文编》的相关记载,对流民的山地生存境况做如下总结: "或开山耕种,或结庵居住"——平原生活方式向山地的扩展。伴随规模巨大的流民而来的,是平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耕种"、"结庵居住"等平原居民的生活方式伴随着浩浩 ... ,开始向山地传播,进一步促进了山区的开发。 "低山种包谷,高处只宜早荞迟麦"、"刀耕火种"——适宜山区农业生产的经验与实践。此处的"包谷"即玉米,伴随着这种适应性强的高产旱地作物的推广种植,流民征服山地的能力和动力也得以提升,并且逐渐总结出一套适宜山区农业生产的经验。 "山内木耳、笋、纸、铁、炭、金各厂,皆留寓客民所籍资生者"——除农牧业外的手工业也得到发展。流民进入秦巴山区后,除种植粮食作物维持生计外,还兼营多种手工业,开设各种小作坊。据严如煌《三省边防备览》记载,有茶园、木厂、炭厂、铁厂、造纸厂、盐厂、香蕈、木耳及药厂、淘金厂等。充分利用山地丰富自然资源以求得生存。 "官吏不收科征,里甲不敢差遣"——明确的逃避赋役目标。流民皆因不堪赋税压力而起,逃往官府控制力薄弱的山区,若遇到官吏收赋税、派差役,则"鼠窜蛇匿",抗税粮,拒差役。这种现象也是流民与官府主要矛盾和抗争结果。 "民间无族姓之联缀,无诗书相启储"——社会组织较为自由松散。流民进入山地,或刀耕火种,或打猎为生,人无定居,到处流徙。流民的流动性和山地的自然特性使得流民社会并无较为紧密的宗族等社会联系,这也是流民脱离 ... 组织后自发形成的一种松散社会形态。 综上可知,逃户、流民在从平原地区迁往山地,并在山区求生的这个过程,逐渐将平原地区的耕作方式带入山区,并充分利用山地的各种自然资源,从事农业及手工业等以谋生存。客观上促进了陕南地区山区的开发进程。 然而流民的大量涌入,也对当时秦岭山地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明人沈思孝在《秦录》一书指出了明时关中地区木材紧缺的状况: 长安宫殿惟秦汉最盛。想当时,秦陇大木多取用不尽。若今嘉靖间,午门三殿灾;万历间,慈宁、乾清灾,动费四五百万金。府库不足,取之;事例不足,又取之;捐俸不足又取之。开矿一木之费,辄至千金;川贵山中,存者亦罕;千溪万壑,出水为难。即欲效秦汉,百一未能也。 就木材资源来说,在明代出现"一木之费,辄至千金"的现象,不仅仅是关中木材用量增加的结果,造成"千溪万壑,出水为难"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大量流民对秦岭山地的开发。 明代陕南山地的开发,是伴随着流民进入山地开始的。明代陕西的天灾人祸使得关中等地生民流离,最终不得不进入山地生存,流民客观上为山地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等方面的条件,使得秦巴山地得到初步的开发。这不仅为清代及以后陕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使得陕南与关中地区的地域联系更为密切。而明后期规模愈益庞大的流民也对山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与此同时,明 ... 的禁山政策又使得官民矛盾向山区蔓延,最终秦巴等山地也成为藏匿和培养反明势力的一个重要基地,明末李自成义军数次进出陕西,并最终成为明朝的掘墓人,都与隐藏在这片山地里的反明力量息息相关。 更多历史文化类原创内容,欢迎左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古代逃荒都往山里逃,逃到山里怎么生活?太意外,山里生活很安逸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一件西汉青铜犀尊,生动描绘了中国古代犀牛样子,却成犀牛的绝唱

    中国古代不仅有十分珍稀的野生犀牛,且而有丰富多彩的犀牛文化。殷王在一次捕猎中意外捕获犀牛71头,这对殷王来说是一件非常兴奋的事,把这件事记录在一个大兽头骨,此头骨即为犀牛遗骨。

  2. 第五战:秦下巴蜀(1)总说蜀道难,蜀道到底难在哪?

    最强的是蜀国,在四川的西部,总部成都,经济条件最好,人口最多,土地条件最佳。其次是巴国,在四川的东部,总部江州(重庆),土地一般,山地居多,国力次之。蜀国跟巴国一直是宿敌,而苴国一直是蜀国的小弟,两国的领导人是同宗。这就是目前,巴蜀汉中的总体的互撕态势。谁兵出此地,势必会引来诸国的救援,事实上也因如此,后面无论韩国多招人讨厌,每当韩被秦欺负的够呛时,世界各国往往就会不计前嫌的发兵营救。

  3. 为什么汉中盆地划归陕西,早在秦朝就已有定论

    作者:葛剑雄来源:作者著《我们应有的反思:葛剑雄编年自选集》翻开一幅中国地图,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省级界线有两种情况:一部分是相当符合自然地理区域界线的,如太行山分隔了河北、山西,武夷山分隔了江西、福建,南岭山脉正好是广东、广西同福建、江西、湖南的天然界线。

  4. 古代逃荒都往山里逃,逃到山里怎么生活?太意外,山里生活很安逸

    据统计,陕西省的山地面积达741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36%。这次起义此起彼伏,直到十余年后才被彻底扑灭。这在中国历史上是较为罕见的现象,其背后的社会因素值得注意。实际上遣返之民多无法妥善安置,随后又流向山区。综上可知,逃户、流民在从平原地区迁往山地,并在山区求生的这个过程,逐渐将平原地区的耕作方式带入山区,并充分利用山地的各种自然资源,从事农业

  5. 大美秦岭 峰·峪赏析集(三)——「 ”参禅问道”扯袍峪

    「”平生初近大山前,一缕惊魂上九天。都道天堂景色好,不知仙境在人间。”这首诗人米景的诗词是对终南山色的美好抒怀!终南山许多山峪与天子皇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扯袍峪便属其一。扯袍峪传说唐太宗...路过此地,被这里景色所吸引,非要进去看看不可,吓得近臣官宦扯住皇帝的袍子不放手,结果把黄袍都扯破了;又说太宗...于此峪中行猎时在这里被树枝将龙袍扯烂了;也传说乾隆皇帝在此为其姨娘扯袍降香,故名扯袍峪;还有

  6. 千年前古人如何翻秦岭到汉中,这几条路你选哪条?

    两道题摊在你面前时,你该如何选择?最强的是蜀国,在四川的西部,总部成都,经济条件最好,人口最多,土地条件最佳。这就是目前,巴蜀汉中的总体的互撕态势。谁兵出此地,势必会引来诸国的救援,事实上也因如此,后面无论韩国多招人讨厌,每当韩被秦欺负的够呛时,世界各国往往就会不计前嫌的发兵营救。

  7. 秦岭的每一种表达都指向文化

    秦岭脚下的草堂寺,不仅有着关中八景之一的“草堂烟雾”之称,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立经书翻译场院。>莽莽秦岭,横亘于中国内陆腹地,是中国南北方文化、东西部文化的聚合点和交汇点。>在肖云儒看来,秦岭是中华文化的“十”字交叉点。

  8. 秦岭神树老痒妈缝纫机有多恐怖?老痒妈缝纫机图解

    没想到昨晚《秦岭神树》竟然还原了小说里的名场面,老痒妈妈在缝纫机前的片段。老痒坐牢期间,他妈妈就已经死掉了,临死前她在用缝纫机,结果尸体直接趴在了缝纫机上。没想到有一天,他的噩梦又重复了,老痒起床之后发现她妈又趴在缝纫机上,他去扶他妈妈,结果那张脸又黏在缝纫机上了。就这样,《秦岭神树》中老痒和他妈还有缝纫机成了“禁忌”,大家都是能不提就不提,一想起这段浑身起鸡皮疙瘩就起来了。

  9. 子午谷奇谋是什么?谁提出的子午谷奇谋

    子午谷奇谋是什么?谁提出的子午谷奇谋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子午谷奇谋是什么?谁提出的子午谷奇谋?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举拿下长安...

随机推荐

  1. 梦见信

    周公解梦梦见信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信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爱他就祝他幸福的句子

    祝你早日得到花样的幸福!13、两情相悦的最高境界是相对两无厌,祝你们是真心相爱,永远幸福。

  3. 道殣相望是什么意思?

    【拼音】dàojìnxiāngwàng【解释】殣:饿死。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出处】《左传·昭公二年》:“宫室兹侈,道殣相望。”汉·刘向《新序·善谋下》:“相攻击十年,兵凋民劳,百姓空虚,道殣想望,槥车相属,寇盗满山,天下摇动。”【例子】【相关】百度“道殣相望”

  4. 梦见黑猫进家,还带来了不幸。

    梦境描述:梦见一只黑猫自己跑进家里来了,然后就给家里人带来了不幸和恐慌的事件,就像恐怖小说里那样的,好像梦的最后,恐慌事件得到了解答,好像并不关黑猫的事。

  5. 罗恩·麦克林简介

    出生日期:1960年4月12日出生地:Zweibrücken,德国年龄:59岁一代:婴儿潮一代中国生肖:老鼠星座:白羊座罗恩·麦克莱恩生活中的事件2010-06-03加拿大体育节目主持人罗恩·麦克莱恩在费城的特拉华河中救了一个溺水的人在Twitter上分享Facebook分享著名体育节目主持人比尔·沃尔顿唐·切瑞帕特·萨默尔里奇·本诺托尼·格雷格文·斯库利

  6. 梦见被门槛绊倒是什么意思 代表什么 好不好 有什么征兆

    梦见被门槛绊倒,提醒梦者可能会遇到,需要谨慎小心。梦见有人敲门,意味着好运上门。梦见门上挂满了各种装饰品,意味着生意兴隆。梦见门户关着,表明梦者有安全感与舒适感。梦见从敞开的大门进来,意味着梦者能控制商业市场。梦见正想进大门,但被门卫拦住,暗示梦者可能会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孕妇梦见不受阻拦地进了大门,意味着梦者分娩很顺利生一个。梦见全副武装的士兵守卫大门,暗示梦者可能会在军事部门谋职。

  7. 一句话心情说说签名 我想看透你的心-感人的情话

    十一、我怕我等不到你十二、时间可以模糊我视线却朦胧不了你眉眼十三、笑得没心没肺,至少不会再流那廉价的眼泪。

  8. 84岁的袁隆平院士戒烟成功的故事 袁隆平是如何戒烟的?

    吸烟,是目前威胁着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全国烟民达三亿。“84岁的袁隆平院士戒烟成功了,没有长胖,没有复吸。”感冒让袁隆平下决心戒烟袁隆平最近一次体检在2月,除了呼吸系统的老毛病外,其他相关指标一切正常。2012年11月15日,袁隆平宣布正式戒烟。袁隆平戒烟并非一帆风顺,除了意志也有小技巧。

  9. 为什么肯尼迪相信他大胆的登月计划真的会发生

    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总统在国会联席会议上讲话。于1961年5月25日,约翰·肯尼迪总统在国会特别会议前宣布,美国计划在本世纪末之前将人类送上月球,并将其安全送回地球。尽管如此,肯尼迪仍有信心该机构能够兑现他的大胆承诺。举国上下为摩尔人而战失败了;它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月球火箭,名为N1,但从未成功发射。

  10. 「五岁庵」的动人故事

    「五岁庵」的动人故事灵峰一片石南韩与北韩临界的地方,有一座雪岳山国家公园,距离汉城东北方约五个小时的车程。雪岳山有内外雪岳,内雪岳有许多名胜,其中五岁庵这座寺院,近年来透过动画卡通,把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传遍世界。吉顺的故事感动世世代代的韩国人,就将这座寺院定名「五岁庵」。如果没有习惯仰仗佛力,不妨看一遍「五岁庵」的动人故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