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佛不欺人(图文)

接触到佛法,一晃二十多年了。回忆这期间的进进退退、起起伏伏,我不禁百感交集。幸亏佛菩萨慈悲不舍,不然以末学这般陋劣的根性与习气造作,恐怕早已落到万劫不复的境地了。 读大学的时候,纯粹是出于对人文哲学的爱好,我接触到第一本佛教读物。书虽然读了,但心里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仅把它和同期阅读的儒家、道家等书籍,甚至现代心理学摆在同一个位置。> 更为惭愧的是,那个时候迷恋气功,参加了一个气功学习班,花了家里不少钱,最终的结果却是这个气功组织被国家立案取缔,实在是一场闹剧。想想那时候,佛法的持戒、布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等道理,完全没有影响到我的人生观,我的为人处世还是被业力牵引着,特别是在大学期间,因远离了父母和老师的督促管教,渐渐就过上了一种自由散漫的生活。贪瞋痴慢、 ... 盗淫妄、抽烟喝酒无一不沾,在自己的习气造作之下,福报败光散尽,进而影响到我的心理健康,抑郁、自卑、焦虑、社交恐惧,考试也不断挂科,还因为逃课,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 跌跌撞撞了四年,总算是大学毕业了。有缘结识了一个女朋友,后来成为我的妻子。她的父母,是修行净土法门的居士,不断地向我弘法。可惜的是,我魔怔般的生活,并没有因此结束,甚至愈演愈烈。现在回想原因,一方面因为习气的力量强大;另一方面,在都市生活中,大家都在忙着“奋斗”,追求“成功”,当时身处漩涡之中的我,也在这种“社会共识”的力量驱使下,忙于跳槽、出国,哪里看得明白啊?最严重和不可饶恕的错误,是我与女朋友未婚同居,怀孕后又让她堕胎,犯下了 ... 人的重罪!后来信受佛法的我,回想起这件事情的罪过,感觉毛骨悚然、痛心疾首,如万箭攒心。可是犯下的错误,如覆水难收,除了念佛、忏悔、超度,还能做什么弥补呢?> 五戒、十善,可以说是毁犯殆尽。那真是不堪回首的日子啊!> 天理昭昭,现世果报迅疾成熟。那时的我,完全像一头迷宫里的野兽,各种的挫败、失意、沮丧、愤怒、压力、病痛、心理变态……一股脑找上门来,我的情绪完全不受理智支配,几乎全部的人际关系—从亲人到同事、朋友,都闹翻了,三天两头和妻子吵架,闹离婚。到最后,工作也丢了。而想要小孩时,妻子却又流产了。> 在如困兽般痛苦挣扎的十几年中,我因缘际会地投入了佛法的大海,寻求出路。受岳父、岳母的影响,接触到《净土》杂志,及《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安士全书》等善书。既然佛刊与善书都在宣说修善断恶、积福改运,何妨一试?当真正开始想与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做了断时,才发现,真如生龟脱壳般的艰难。说到底,是一个“我”字放不下,起心动念,无不是自私自利。转变心性的过程如此艰辛,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碰壁、孤独、绝望、辗转难眠、疾病之后,我终于慢慢地走入佛法,按照佛法的指导,开始皈依持戒,礼佛拜忏,诵经听法,放生吃素,助印经书,供养三宝,为怨亲作法事,慈善布施,义务献血……我真诚地向亲友道歉,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和睦家庭。更重要的一个修行,当然是对净土法门的信受奉行。几年来,我坚持诵经、念佛,每日的定课是一万五千遍佛号。此外的时间,除了要动脑子想事情或与人谈话交流之外,尽力做到默念佛号,不令中断。> 在不知不觉中,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和妻子有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小女儿,亲人之间的关系都恢复如初、其乐融融。甚至在我的感染之下,家人也开始拜佛、吃素,实在令人欣慰。此外,我也找到了一份自己喜爱的事业,生活富足。> 随着对佛法的深入学习,我也认识到,世间的所谓幸福,其实都是不靠谱的,至多只是依报随着正报转变后带来的副产品。佛菩萨善巧施设,“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我们万万不可沉迷于世间福报。三界火宅,唯有抓紧出离才是正途。而发菩提心,信愿念佛,成办往生,得不退转,回入娑婆,度化众生,才是净土弟子的终极使命。即使一时还不能发出真实无伪的无上菩提心,也不能丢掉这个念头,要让它时时刻刻萦绕心头,指导我们的修行。> 印祖《复叶福备居士书一》开示:“无论在家在庵,必须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 ... 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生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汝果能依我所说而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在剩下的时日里,我要老实听话,随缘度日,信愿持名,积累资粮,成办往生大事。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不欺我!众生信受奉行,全体靠倒,实在是幸甚至极!> 《净土》杂志2016年第2期    文/王洪涛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佛不欺人(图文)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果冻颜色太艳的不是好产品

    尽量避免选购色彩太艳的果冻产品,色彩过于艳丽的产品可能添加了着色剂,食用过多对身体有害。食用时先观察,段质果冻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有正常的色泽,具有与其品种相一致的风味,无异味。可吸果冻组织细腻均匀,无明显絮状物。果冻中添加的果肉或其他食用固体原料应有正常的组织形态。

  2. 春秋战国的最好的小说

     春秋战国的最好的小说  “读了好几遍才觉的作者的文笔不是一般的好,不过没有准确的记年,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足够了。”  “好书,春秋战国历史,文字简练清晰。”  “比三国演义里面的谋略还丰富。&rdq...

  3. 健身就一定要吃营养品吗

    来问的人当然有瘦有胖各种体型,但同一个目的都是想变壮,营养品的光芒似乎盖过训练程度、饮食计画、休息品质,难道健身就一定要吃这些东西吗?营养品提供的是补充,不应是主要来源,许多人认为饮食吃少一点、不去计算没关系,只要多喝几杯营养品就好啦!

  4. 缅甸历来与中原王朝友好,为何会在万历年间爆发明缅战争?

    此时明王朝实力渐渐衰弱,东吁王朝实力渐趋增大,受到明朝廷册封的缅甸地方政权纷纷归附东吁王朝,东吁王朝实力大增。>1581年,东吁王朝的统治者继续奉行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并且进犯了云南边境,这也就成为了明缅战争的起因。明廷开始派遣刘綎和邓子龙回击,明缅战争最后以明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在与缅甸进行贸易过程中,始终以边境安宁为基点,使得缅甸与明王朝的贸易既有一定的发展,又有一定的限制。

  5. 迎头赶上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íngtóugǎnshàng【解释】迎:向着;头:走在前面的。加紧追过最前面的。【出处】【例子】我国科学技术必须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近义词】奋起直追【反义词】退避三舍,甘拜下风【相关】百度“迎头赶上”

  6. 梦到打猎、狩猎,梦见打猎、狩猎,打猎、狩猎相关的周公解梦

    梦到打猎、狩猎,梦见打猎、狩猎,打猎、狩猎相关的周公解梦打猎不幸打猎要...害生命,象征著突然来临的灾难。梦见自己去打猎,将会突然生病,需要注意身体。梦见和朋友一起打猎,则意味着灾难来自人际方面,通常意味着单位裁员,自己要被辞退。

  7. 成也藩镇!败也藩镇!

    后宫干政、外臣造反、宦官干政、强敌入侵、党派纷争、地方割据,只些事情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设立了藩镇,但是在当时的作用中藩镇并非一无是处,有利有弊。各地的藩镇在平定农民军的同时,也在借机扩大自己的实力。

  8. 独一无二的蓝

    海,它蓝,它没有天空的那种蔚蓝,没有湖水的那种淡雅的蓝,它蓝,是深邃的蓝,是雄魄的蓝,是壮观的蓝,是独一无二的蓝!海之伟,伟于它的辽阔,一望无垠,远远望去,它像是跟无边的蓝天拥抱在一起似的,无论什么力量,都无法将它们分开。海蓝给自己看作文三:海,蓝给自己看生活的艰辛,多姿多彩。活着,在沉重的肉体苦苦支撑中,何不筑一永恒的灵魂。“望星空,我不禁感到惆怅。海蓝给自己看,人真诚为自己活。

  9. 祛魅时代的地产变局

    万科是A股地产上市公司中股权最分散的公司之一。万科管理层目前向外界传达的信息是,管理层还会不失时机地增持。万科2013年的财务报告显示,公司房地产业务的结算均价为10787元/平方米,较2012年下降4。>此外,业内还有一则未被万科证实的传言是,面对住宅地产市场的变化,万科不少高管都认为应进入商业地产,但王石并不赞同。

  10. 皇甫嵩生平_皇甫嵩简介_皇甫嵩人物评价

    本名:皇甫嵩字号:字义真所处时代:东汉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安定朝那去世时间:195年主要成就:平定黄巾之乱,击破王国叛军官职:太尉→太常爵位槐里侯→都乡侯追赠:骠骑将军地位:武庙七十二将之一皇甫嵩的人物简介皇甫嵩(?皇甫嵩到任后,上奏请求减免冀州百姓一年的租税。董卓掌权时,皇甫嵩遭董卓陷害,经其子皇甫坚寿求情,才得以保全性命。董卓被诛后,皇甫嵩出任征西将军,诛灭其宗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