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般剌密帝剖臂藏经 楞严传译到中国

梦参老和尚(凤凰网华人佛教)楞严经怎么传译到中国来的?什么时间传到中国来的?哪个大德、哪个祖师翻译的?所传译的时年。就是楞严经到我们东土来,哪位大德传来的,同时在什么时间传来的。这部经是在唐中宗时代传到中国来的,就是武则天的下一代。在历史上叫神龙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开始译这部经,把印度的话翻成我们中国话。翻译的人主要的,一个译场不是一个两个,很多的大德共同翻译的。翻译这部经的人,不是中国人,是印度人,说原文的人是中印度人,就是翻译人出生的地点是中印度。翻译这个不是一般的在家人,而是出家人,出家修道的就称沙门。中天竺的沙门,像我们一出家了就叫沙门。沙门,中国话是什么意思?译成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是一种。再往大乘深义的翻,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求明心见性的,求成佛的。这个中印度沙门他的名字叫般剌密帝,般剌密帝也是梵语,翻成华言就叫极量,这位师父很有才德、有智慧,他故事很长的,不是很容易来翻这部经的,是辗转来到中国的。因为梵僧所定的规律,跟我们中国的大德所定学佛的过程相吻合。我们知道我们国家隋朝的智者大师把一代佛教分类,定成三观:空、假、中。那时候没按照印度的翻经仪轨,他自己创空、假、中三观,跟楞严经所定的三观是相吻合的。这部经的故事,翻译的过程有点神话。怎么样神话呢?据说楞严经不是在印度社会上流传的,这个经藏在龙宫。佛灭度结集之后,这个经没有在六印度流传,而保存在龙宫里头。龙王请龙胜菩萨到龙宫说法,这是有神通的大菩萨。龙胜菩萨在龙宫说法的时候,翻龙藏。藏经很多是在龙宫请出来翻的。在他读藏经当中,读到楞严经,他赞叹这个经非常得好。龙王不会让他请走的,那他怎么办?他就在那读诵,把它背下来了。他又回到阎浮提,回到人间的时候,他就把它录出来,用梵文把它写出来,呈给国王,说这是国家稀世之宝。国王就把它保存起来,不准向外传。过去的什么宝贝,很多都到宫里去保存就秘密了,就这个样意思。此土的僧人、大德都知道有这部楞严经,怎么知道的?因为印度的和尚、出家人到中国来,他来学中国的经典,看见智者大师所立的三观,他认为跟楞严经相当的符合,义理、观义都相符合。他就向智者大师讲过楞严经,因此智者大师就对着西方拜,就是智者大师对西方拜,求见此经。智者大师拜了好长时间?拜了十八年,没有见到,没人把这部经带来。等到智者大师圆寂之后,这部经才东传。但是般剌密帝尊者怎么把这部经带出来翻译的?他的国家是严格的限制的不准翻,这种经不准出国,不许带。般剌密帝尊者他要把这部经带到中国来宣传,他的志向很坚固的,他就想种种 ... ,把经抄到那个极细的绢纸内,就是拿毛织的那种绢,极细的极细的毛绢,把他的臂拿刀划开,把这个经书藏到这个臂里,再把它缝上。等这臂长好了,看不出来了,谁知道他膀臂里头带一部经?这样子才出国。到了中国,再把臂划开,再把这个经取出来。刚到中国来的时候,到了广州,就是现在的广东,他要想把这部经翻成中文,他不懂,那得有中国人。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宰相房融,中宗时代的宰相房融,被朝廷贬到广州。那他遇到这个经了,他就跟般剌密帝尊者合作,由他来翻译成中文。这是翻经的过程。但是光经典到了不行呀,还得要会说印度话,能够说中国话,两个相翻,才能翻得成。因此咱们后来的人,看一切经的时候,感觉很容易;其实古来人翻译这个经的时候,都经过很多艰难困苦。我记得义净三藏法师说过这个,作一首诗赞叹这个,“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焉知前者难。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后贤如未按斯旨,往往将经轻易看”。在旱海里头沙漠里头走,太阳热得不得了,中午温度好几十度,晚上就凉下来了,夜间寒度也是好几十度,在这样的困难艰险,所以去一百个人,回来十个也没有。后来学法的人、学经的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往往将经轻易看,随便的看。但是也得有翻话的,经文来了,光一个人不行的,所以译场好多人。还有乌苌国的沙门,弥伽释迦。乌苌国,在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里,它叫乌仗国,又叫乌孙国,华言(把它翻作中国语言)就是苑的园,园林子的意思,这个乌苌国就是阿输迦王的一个园林的意思,说成乌苌的。在大唐西域记里,说这个国家面积只有五千余里,这个国家都是大乘佛法,它的出家人弥伽释迦他来译语,楞严经的语是他翻译的,把梵音翻成华言。同时还有中国的僧人,广东罗浮山南楼寺怀迪和尚,中国和尚,他来证明。他们都得华梵兼通,懂中国话也懂印度话,经过这么多的大德共同翻译的。那还有记笔记的呢?笔记的就是房融,他是宰相,唐朝中宗时代的宰相。因为他加入奸党,把他宰相给他取消了,贬到广州去了,他就遇到了楞严经。这也是因缘,他就参加了笔录,笔录成华言。就说这部经,咱们能看到这部经,经过很多困难,不是那么容易的。能够传载,现在我们能看到这部经,想念的古德,所以在这部经上他都把它记述出来,就是“后者焉知前者难”。经过这么多的困难曲折,你现在能遇着楞严经,念到楞严经,你想想,你如果没有善根,你看到这部经?遇不到。咱们再把它说简略点,咱们中国十三亿人,就是现在说,能够遇到楞严经的又有几个?还不说在家人,出家的人,学楞严经的又有好多?不是没困难的。就是我们大家想,我开始要讲楞严经,我自身的病苦,大家的希望快点讲,还没有半年多,一直也没讲,障碍很多的,不是容易的。遇到了,而且我们学到了,你能进入吗?这又是大问题了。我们就能够学到楞严经了,能得楞严大定?能得三昧?那看个人的根性了。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般剌密帝剖臂藏经 楞严传译到中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梦见长河

    周公解梦梦见长河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长河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陆小凤和叶孤城谁更厉害?陆小凤叶孤城是好友吗

    陆小凤叶孤城是好友吗在决战紫禁之巅之前,陆小凤以为叶孤城是自己的朋友。在决战紫禁之巅之后,陆小凤叶孤城形同陌路,自然,叶孤城已死,死在了西门吹雪的剑下。在古龙原著中,在绣花大盗一部小说中,陆小凤与白云城主叶孤城之间有着一战,在那次两人的打斗中,陆小凤躲过了叶孤城的招式,但是在叶孤城所发的最后一招时,陆小凤已经不行了,但是在这次打斗中,陆小凤却偷学了叶孤城的天外飞仙。在《陆小凤传奇之决战前后》中,陆

  3. 做人要有同理心,宁可得罪君子,也不要得罪小人

    今天的历史故事,主人公有两位:卢杞、杨炎。德宗李适要面对的是一个战乱后贫穷困苦,妻离子散,百废待兴的国家。为了振兴国家,恢复盛唐之景,李适在位时换了很多任宰相,而卢杞与杨炎便是其中之二。因为是忠良之后的缘故,卢杞颇受唐德宗的赏识,被提拔为宰相。而卢杞除了巧言善变,别无所长,但嫉贤妒能,使坏主意害人却是拿手好戏。在外貌上两个人也截然不同,杨炎是个美髯公,仪表堂堂。

  4. 梦见要吃饭了

    周公解梦梦见要吃饭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要吃饭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越王勾践剑不锈之谜

    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不锈之谜:越王勾践剑到出土时,已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依然寒光微露,锋利无比,是什么让它能千年不锈呢?越王勾践剑不锈之谜解答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专家们就对越王勾践剑进行了无损科学检测,他们发现剑身表面有大量的硫,黑色菱形花纹就经过硫化处理。硫化铜可以防止锈蚀,所以花纹也就非常清晰。按照这个分析...来看,当时的古人在硫化工艺方面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剑身历经2000年仍

  6. 梦见买鞋有啥寓意 -周公解梦

    最早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下,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做梦梦见买鞋,有什么寓意呢,下面解梦网从周公解梦的角度分析梦见买鞋有啥寓意。梦见买鞋有啥寓意·梦见买鞋,表示很快要去旅行,商人梦见买鞋,生意会兴旺。·梦见鞋子丢了,表示灾难会临头。未婚男子梦见穿新鞋,不久能得到恋人的爱。·梦见送鞋给别人,表示会应邀出席婚礼。·梦见穿不合脚的鞋,表示爱情方面将发生意外。

  7. 招亡纳叛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zhāowángnàpàn。

  8. 揭秘:盖世虎将常遇春真的怕老婆吗?

    后来,常遇春在和州抢劫时,正巧碰到正在攻打和州的朱元璋。常遇春凭一人之力救朱元璋于险境。可以说朱元璋的大半江山都是常遇春打下来的。>然而,尽管这样,朱元璋建国后却诛...了常遇春的老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常遇春着急,朱元璋比他更着急,他为了这位得力干将着想,便送给了常遇春两个年轻貌美的宫女。据正史记载,常遇春的老婆蓝氏死于常遇春之后,死因为病逝。随朱元璋打仗的功臣不在少数,能被赋诗的也只有常遇春了。

  9. 【乱了营】的意思是什么?【乱了营】是什么意思?

    ●郭澄清《大刀记》第六章:「人群中吵吵嚷嚷乱了营,他再也没法说下去了。」★「乱了营」在《汉语大词典》第798页第1卷798参见:乱了营乱了营是什么意思乱了营luànleyíng方言。

  10. 毒五月,祛湿除寒好时节,艾草的妙用很多种

    五月被古人称为「”毒五月”,而五月初五又被称为是「”九毒日”的第一天。古人对五月的嫌弃是有原因的,这个时节气温有了大幅的提升,但雨季也渐渐到来,湿热之邪渐盛。同时,这种气候也容易滋生蛇虫毒物,制造病菌传播疾病。平时气血运行瘀滞、身体亏虚的人就容易在这时发病,比如高血压、脑梗、心梗的人就要多注意。万物相生相克,一棵毒草的旁边必定生长着解毒之药,艾草便是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在五月驱邪护体最好的解药。到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