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在21世紀前,世界上只有一種導航系統,那就是美國的GPS。仗著擁有全球唯一的衛星定位系統,美國肆無忌憚地做手腳,更改定位數據,給使用國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更可怕的是,一旦與美國發生戰爭,只需將指定地區的GPS信號停用,就能造成使用國防空系統全部癱瘓。經過幾次教訓後,我國決定建造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不再看美國的臉色。,海灣戰爭後,我國專家團體開始論證建造衛星定位系統的可行性,原計劃發射兩顆衛星,採用靜
在21世紀前,世界上只有一種導航系統,那就是美國的GPS。仗著擁有全球唯一的衛星定位系統,美國肆無忌憚地做手腳,更改定位數據,給使用國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更可怕的是,一旦與美國發生戰爭,只需將指定地區的GPS信號停用,就能造成使用國防空系統全部癱瘓。經過幾次教訓後,我國決定建造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不再看美國的臉色。
,海灣戰爭後,我國專家團體開始論證建造衛星定位系統的可行性,原計劃發射兩顆衛星,採用靜止高軌道和雙星定位方式。2000年,我國建成了採用雙星定位系統的「北斗一號」,但性能完全無法與擁有30顆衛星的GPS相比,國內外批評聲不斷。無奈之下,只好與歐洲國家合作,加入了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計劃。,我國和歐洲的合作一拍即合,並很痛快地出了2.3億歐元合作費用。
但是,歐洲把我國當冤大頭,收了前期費用後又把印度和日本拉了進來,份子錢不多卻和我國享受同等技術權利。當時印度和日本是兩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和它們共用一套衛星定位系統非常不妥,於是在權衡之下決定退出。而歐洲也在美國的授意下,非常客氣地把我國請出了合作圈。,退出伽利略計劃後,我國制定了「北斗二號」的發射計劃,以平均每年2.7顆的速度發射衛星,而歐洲在2005年才發射了之一顆定位衛星。
截至目前,「北斗二號」已經有54顆導航衛星在軌並投入使用,初步建成了亞太地區導航網路,90%以上的手機用戶用上了國產導航系統。見識到北斗導航系統的優勢後,東盟國家派出了專家團隊,與我國商討合作事宜。,至於伽利略系統,啟動時間比我國早得多,合作的國家不少,預期投入時間卻一拖再拖。近些年歐洲經濟危機嚴重,參與國面臨財力不足問題,預定頻率和軌道也被北斗系統搶佔,還要面臨北斗系統的信號干擾,建設工作困難重重,不知道何時才能真正投入使用。
,。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