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犀导晋朝东海郡的蒋潜,有一次来到不其县。见林下有一具尸体。尸体已经腐烂,乌鸦来啄食死人肉。总能看到一个三尺来高的小孩前来驱赶乌鸦,乌鸦才飞起。蒋潜觉得奇怪,就走近去看。他看到死人头上佩戴一枚通天犀导。他就拔取了这枚犀导。他走后,一群乌鸦争集而来,没有人再来驱赶。后来蒋潜把这一犀导献给晋武陵王。武陵王死后,此犀导又被施舍给僧人。豫章王死后,其妻江夫人就把它弄断做成钗。

犀 导 晋朝东海郡的蒋潜,有一次来到不其县。 见林下有一具尸体。尸体已经腐烂,乌鸦来啄食死人肉。 总能看到一个三尺来高的小孩前来驱赶乌鸦,乌鸦才飞起。 如此往复好几次。蒋潜觉得奇怪,就走近去看。他看到死人头上佩戴一枚通天犀导。价值数万钱。 他就拔取了这枚犀导。他走后,一群乌鸦争集而来,没有人再来驱赶。 后来蒋潜把这一犀导献给晋武陵王。 武陵王死后,此犀导又被施舍给僧人。 王武刚用九万钱把它买下。 后来又落到褚太宰手里。褚太宰又把它送给齐国前丞相豫章王。 豫章王死后,其妻江夫人就把它弄断做成钗。每天夜里,总能听见一个男孩绕床头啼叫道:「 ”你为什么要 ... 害我?我一定要报复的!无论如何也不能忍受这样的冤枉和残酷!” 江夫人对此又腻烦,又畏惧,一个多月以后就死了。 【原文】晋东海蒋潜,尝至不其县。见林下踣一尸,已臭烂。乌来食之。辄见一小儿,长三尺许,来驱乌。乌乃起。如此非一。潜异之,乃就看之。见死人头上著通天犀导,价数万钱,乃拔取之。既去,众乌争集,无复驱者。潜后以此导上晋武陵王。王薨。以衬众僧。王武刚以九万钱买之。后落褚太宰处。褚以饷齐故丞相豫章王。王死后。内人江夫人遂断以为钗。每夜,辄见一儿绕床头啼叫云:「 ”何为见屠割?必当相报:终不独受枉酷。”江夫人恶之。月余遂薨。(出《续齐谐记》) 释义:用犀角制成的导发具。古人用以引发入冠帻。 宝 骨 长安平康坊菩提寺,因为李林甫宅院在东边,所以钟楼就建在了西边。 寺里头有郭令的玳瑁鞭,以及郭令、王夫人的七宝帐。 寺主元意知道许多过去的事。 他说,李林甫每次过生日的时候,往往转请这寺里的和尚,就在本宅设斋。 有一回,一个和尚去念经,李林甫施舍给他一个马鞍。拿出去卖,价值七万。又一和尚广有名声,诵经多年,也被请到李林甫家念经。于是这位和尚极力称颂李林甫的功德,希望得到优厚的施舍。 但是他得到的是一个长数寸,样子颇像一个朽烂钉子的东西。 他大失所望,沮丧了多日。 他想到李林甫这样的大官不至于欺哄他,就带着那东西到西市上,给一个胡商看。他要价一千。 胡人大笑道:「 ”要低了。” 他使了个大劲,要到五百千。胡人说:「 ”此宝价值一千万!” 说完就付钱给他。他打听宝物的名称。胡人说:「 ”这是宝骨。” 【原文】长安平康坊菩提寺,缘李林甫宅在东,故建钟楼于西。寺内有郭令玳瑁鞭,及郭令王夫人七宝帐。寺主元意,多识故事。云,李相每至生日,常转请此寺僧,就宅设斋。有一僧尝赞佛,施鞍一具,卖之,价直七万。又僧广有声,口经数年,次当赞佛。因极祝林甫功德,冀获厚衬。毕,帘下出彩篚;香罗帊籍一物,如朽钉,长数寸。僧归,大失所望,惭惋数日。且意大臣不容欺已,遂携至西市,示于胡商,索价一千。胡见之,大笑曰:「 ”未也。”更极意言之,加至五百千。胡人曰:「 ”此宝价直一千万。”遂与之。僧访其名。曰:「 ”此宝骨也。”(出《酉阳杂俎》) 玉如意 东吴孙权的时候,有人从地下挖出一个铜匣,长二尺七寸,用琉璃做的盖。 还有一枚白玉如意。 凡是用手拿的地方,都刻有龙、虎和蝉的形象。 谁也不知这是为什么,于是就派人去问综。 综就是一位博学多识的人。 他说:「 ”过去秦始皇因为金陵有天子气,平了许多山岭,到处埋宝,用来镇压王气。”这种说法可能是对的吧? 【原文】吴孙权时,有掘得铜匣,长二尺七寸,以琉璃为盖。又一白玉如意。所执处皆刻龙虎及蝉形。莫能识其由。使人问综。综,博物者也。曰:「 ”昔秦皇以金陵有天子气,平诸山阜,处处埋宝,以当王气。”此盖是乎?(出《酉阳杂俎》)
本文标签:历史李林甫胡人唐朝魏晋南北朝中国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