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司马迁,字子长,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卒于汉昭帝之初(公元前86年左右),享年约60岁。˂img src=https://www.lishirenzhi.com/zb_users/upload/2018/06/2018062115510315295674... >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卒于汉昭帝之初(公元前86年左右),享年约60岁。
关于司马迁的祖籍,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而我们今天主要关注的是山西河津的司马迁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为历史记录者提供了一个崇高的丰碑,在很多人看来,司马迁代表了某种精神的传承。百折不挠,坚强不屈。这座高大的历史丰碑,这座丰盈的精神文化宝库,永远需要我们去仰视,去传承,并去深深地思索与研究。
司马光籍贯在山西夏县,这是没有疑义的。从多方面的记载看,司马迁籍贯在山西河津,也是有根有据的。
在当年的山西大学堂文学院门前悬挂着一副楹联:“史学贯中华汉宋以来双司马,经传昭万世商周而上两尚书。”这幅短短的对联,其中贯穿了山西历史文化的真正传统。要知道,山西是史学巨著《史记》与《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迁和司马光的故乡。而且山西也是《尚书》中《尧典》与《舜典》两篇经典诞生之地。
在《史记》中有司马迁的自序,里面称“迁生龙门”,具体是左冯翊夏阳,也就是今天沙溪韩城西南靠龙门这一代。所谓的龙门就是龙门山,这里人杰地灵,非常的有名气。相传,大禹曾在龙门山一带开山治水,而且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所以司马迁的家刚好在黄河和龙门山之间。龙门山一带山清水秀,有非常多的名胜古迹,所以司马迁从小除了能看到这些美景和名胜古迹之外,还能够在这里听到许多历史的传说和故事。
自古以来,龙门(包括龙门山、禹门口)都记载在山西河津县。汉代孔安国的《尚书传》载:“龙门山在河东之西界。”龙门,在河津县龙门山下的禹门口,即夏禹凿山治水的地方。《尚书·禹贡》云:“导河积石,至于龙门。”龙门山在河津县,龙门就在河津县境内。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