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网上展馆] 明清百态牙雕

[网上展馆] 明清百态牙雕

明 象牙雕东方朔(带座) 高20.5cm

明弘治 象牙雕梅花鹿寿星 高19厘米。

清乾隆 象牙雕携琴访友人物立像 高35.5cm

明 象牙雕钟离权

清 象牙雕开光人物名刺盒 高11.5cm

明 象牙雕汉钟离 高60cm

明末 仿古象牙雕夔龙纹蟠龙把匜 宽11.3cm

清 牙雕棋子

清 象牙雕花鸟笔洗 长18.5cm

清十八世纪 牙雕祥花瑞果纹盖盒 宽:17.4cm

清中期 象牙透雕五老图香筒 高26厘米。

清 牙雕海水龙纹佩

清道光 象牙素身小杯一对 高4cm

清 象牙镂雕小圆盒 直径7cm

清 象牙花鸟诗文珮 长6.8cm

清晚期 象牙雕龙凤猴香筒

清 象牙雕草虫竹节臂格 长25.7cm

清中期 象牙雕云龙笔筒 高14.5cm

清 象牙雕盆景 高10cm

清 象牙雕草虫竹节臂格 长22.5cm

清 象牙雕农家乐摆件(二件) 高12.3cm

明 象牙笏板 长51.7cm

  明清时期,象牙雕刻分宫廷手工艺与民间手工艺两类,宫廷 ... 精工细腻,人物、花鸟纹饰多仿绘画笔意,着色、填彩均有一定章法。虽然如此,但二者是没有绝对区别的,因为许多牙匠都是从民间直接招募的。

  另外,明清两代,传统绘画获得大发展,对象牙雕刻产牛了诸多影响,象牙雕刻工艺逐渐向文人化方向发展,许多牙雕作品明显带有文人艺术趣味。明清象牙雕刻主要以文玩、装饰品为主,象牙雕刻已成为文人士大夫以及官宦贵胄的案头珍玩,总而言之,有如下几类:人物雕刻、娱乐用品、生活用品、文房用具、摆件与饰物等。

  本期展馆,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些明清牙雕作品供大家赏玩,这些牙雕风格多样、精美雅致,从中我们亦可了解明清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上展馆] 明清百态牙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孙竞昊:「 ”康先生”(Mr. Commodity)在江南

    本文系由2019年5月31日在上海博物馆观众活动中心举办的「”江南文化”系列讲座的讲稿整理而来。一、引言:「”德先生”与「”赛先生”之外的「”康先生”1、「”...”新文化的灵魂今年是「”...”百年祭,海内外都在搞一些学术及非学术的纪念活动。大家纪念1919年春夏之交的...活动,以及与之相连的从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运动发生在新文化运动的语境里,而且造成了之后新文化运动

  2. 明清奇案故事:嘉庆山阳凶 ... 案(4)大结局

    又是一个悄无人声的夜晚,李太清一个人独坐在自己的卧室内闭目静思。侄儿横遭...害,贪官因弊...人,自己握有充分的证据,只要据理力陈,这冤仇是不难昭雪的。但是,自己对立面上,站的是上自总督、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下至藩臬、府道、州县各级朝廷命官,一个案子翻过来,将要伤害几十位实职官员,还要有十几个直接凶手可能被处极刑。想到这里,李太清不禁不寒而栗。老虎的...如何摸得,太岁爷头上怎敢动土?

  3. 明清转折战背后三细节,让人愤怒的深层原因

    一提到明朝衰落,大明和女真交战的转折点,萨尔浒之战必然成为议论焦点。人员损失五万六,枪炮火器损失两万余件。细究萨尔浒之战败因,没有人不为大明朝感到惋惜和痛心。分兵当然是主因,可分兵是作战层面上的技术问题,不是失败原因的全部。因为和萨尔浒之战有关系的,还有三个更重要的原因。努尔哈赤只有6万人。等到大明和努尔哈赤准备打仗的时候,全国人口已经达到了将近1亿人。

  4. 明清历代帝王庙,为何秦始皇和隋文帝两位开国君主进不去?

    「”国家大事,在祀与戎”——《左传》这句话出自《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意思就是说,国家的大事情,就是祭祀和...两件。祭祀?现在人虽然不会认为祭祀这件事不重要,但一般也不会把它和战争等国家大事并列吧?但是在中国古代,祭祀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中华民族自古就不大规模信奉宗教,而古代人的思想素质又没有现代这么高,那怎么样才能凝聚一个团体呢?就是通过祭祀这样的活动。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种类非常多,从官

  5. 中国古建筑台州府城墙,看明清高超的筑城技术

    台州府城墙用料考究、城砖砌筑方式和质量管理都和明清都城建设一脉相承,细节设计到位,体现了明清高超的筑城技术。台州府城墙的建筑布局台州府城墙由城墙墙体、城门、城楼、瓮城、护城河、护城桥、敌台、马面、垛口、女墙等组成。台州府城墙为夯土城墙,外包城砖。

  6. 从明清皇宫大水缸了解消防 古代除了装备差 组织管理水平如何

    火,促进了人类进化和发展,学会用火是人类向文明迈进的重要标志,正是火才让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但从火诞生的那刻起,福祸便相伴而来。火灾,自古就是人类的大敌。

  7. 长治城内的72条明清老巷,现在还有多少?

    街巷得名的依据大多是随着所处的环境、方位、周边建筑物而定,现今长治约有200条街巷,其中近一半是从明清现代沿用至今;随着时过境迁,街巷的名称也在随着发生变化;过去的小巷小圪廊,现在改成了街变成了路,有些虽然改了新名,但人们还是习惯以旧名呼之。先说第一类,过去长治城里的寺庙有很多,清朝时达50多处,这其中大多是明清两代时修建,佛教最多,也有道教宫观。

  8. 明清画人录|林良:笔精墨妙,形具神生,浑然天趣中气象万千

    承袭南宋院画的余荫,明代宫廷画家中浙江、福建、广东三地居多。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偶然中蕴含着必然,而林良以广东画家的身份最终脱颖而出就是一种鲜明的典型个案。明代嘉靖年间黄佐编撰的《广东通志》中记录最为全面,也不过仅仅几百来字,大致勾勒出林良一生几个重要节点:林良,字以善,...人。良自陈其能,金试使临写,惊以为神,自此腾誉缙绅间。林良的这次走红验证了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这样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

  9. 前方高能明清发簪文物宛若新生,历经百年仍熠熠闪光

    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单是古代女子乌发间的学问便能说上三天三夜。大图模式下图乃是明代金镶玉松鼠石榴饰件一对。

  10. 威严庄重,大将标配,明清重器将军罐,高清大图一起赏鉴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据专家考证,最早的将军罐始见于明嘉靖朝,其设计是以元代短颈大腹直口罐为蓝本创作而成,后经各个时期的不断发展,最终在清顺治朝大体基本定型。康熙朝的将军罐,在中国古代将军罐中,体态最为完美。雍正及以后的将军罐,其体态身姿均不能与康熙朝相比。

随机推荐

  1. 肾失功能肝硬化,死亡边缘重生

    六十四年下半年,是他生命的一个转捩点,何以故,以宿世慧根及大悲愿心故。拜访了徐老师,求他指导修练气功,很用心去学,三个月后气脉打通,好像大病初愈,什么肾功能丧失、肝硬化、动脉硬化,一切重病都烟消云散,无影无踪了。

  2. 神圣而悲恸的仪式:明代从皇室到民间的丧葬祭祀

    民间的丧礼习俗逐渐俗化、不合礼法。这一现象引起了明王朝礼部尚书夏言的重视,嘉靖十五年,夏言上书嘉靖皇帝建议在全国重新发布祭祖的相关规定。官员的行为在民间引发了效仿的风潮,百姓之间也开始联合祭祀祖先。五服是确定血缘关系远近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用来确定与死者的亲疏关系。丧葬与祭祀都是对死者的尊敬,随着时代发展,这些习俗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明代的丧葬习俗与祭祀风俗有着较大的变化。

  3. 谁有失眠的困扰,教你睡前做1个「 ”还阳卧”,还你好睡眠

    在我国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有过失眠的经历,你是否也曾有过失眠的困扰或正在被失眠所折磨呢?这个...就是在睡前做一个动作,叫还阳卧,这个动作对提升阳气有很好的帮助,可以帮助快速入睡。这样可以让我们的肾经疏通开来,对睡眠也很好。这个动作希望大家坚持做,有个好的睡眠,精神一整天。

  4. 傻瓜

    小强的叔叔来看他,临走时掏出100元给他:“这钱你留着零花,钱要放好,丢了可就白送人了。”>叔叔听后想想说:“你说的有道理,我看这钱还是不给你了。”

  5. 黯打一成语

    黯打一成语谜底:有声有色解析:“黯”字“音”就是声音,“黑”就是颜色,也就是说“黯”是有声有色,呵呵!

  6. 以战养战是什么意思?

    【拼音】yǐzhànyǎngzhàn【解释】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以战养战”

  7. 为了当汉奸,他把自己女儿送日本人玩耍,还活埋自己的母亲

    最后,日本人发火了,一不做二不休,谋害了张作霖。顺从的人就跟着日本人一起做事,残害国人,助纣为虐,然后自己过着好日子。当时他的女儿只有17岁,为了能够得到鬼子的信任,他将自己的女儿贡献了出来,多次给鬼子军官享用。后来他的老母亲让鬼子军官烦了,李庆元就直接将其拉走,最后把她活埋了。在抗战期间,伪军加上汉奸一共出了几百万人,他们都选择了顺从日本人。

  8. 梦见自己穿一身白衣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穿一身白衣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穿一身白衣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规求无度是什么意思?

    【拼音】guīqiúwúdù【解释】规求:贪求;度:限度。一味贪求,没有限度。形容贪得无厌。【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侵欲无厌,规求无度。”【例子】【相关】百度“规求无度”

  10. 如虫御木

    有一次,沩山灵佑禅师在百丈禅师身旁,百丈禅师问道:“谁?”第二天,沩山禅师随同百丈禅师入山出坡,百丈禅师问沩山道:“火种带来了吗?”沩山禅师捡起一枝柴,吹了两下,然后交给百丈禅师。百丈禅师欢喜的说道:“如虫御木,偶而成文。”百丈禅师要沩山到炉中拨火,此即暗示他要找到自己的佛性。百丈禅师不得不亲自示范,要深深一拨,自性才能现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