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在元龙泉窑刻花山水纹花口碗上,山水纹开始作为主题纹饰出现。真正具有独立构图的山水纹瓷始于明末。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康熙青花山水纹棒槌瓶为代表作。雍正与乾隆朝御窑瓷绘山水纹多仿宋、元、明、清名家笔意,画工精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雍正珐琅彩山水纹碗为典型作品。本期展馆,我们着重为大家解读山水纹饰在明清陶瓷史上的足迹,以期从中能够体会到明清绘画的艺术色彩!
[网上展馆] 陶瓷装饰之山水纹赏析
明崇祯 景德镇窑青花山水纹
清乾隆 景德镇窑青花山水纹
清康熙 青花锦地开光山水人物
清乾隆景德镇窑墨彩山水
清乾隆景德镇窑粉彩秋山萧寺图
明崇祯青花山水
清十八世纪粉彩山水图
清康熙青花山水纹
清康熙青花山水图
民国青花山水纹
民国彩绘
清康熙外紫金釉内青花山水纹盏碗心山水纹
清康熙五彩开光花鸟人物纹大笔海山水纹
清乾隆珊瑚彩釉描金开光粉彩山水
清康熙 景德镇窑青花山水人物纹
清康熙 景德镇窑青花山水人物纹
清道光 景德镇窑青花四开光山水人物纹
清乾隆 景德镇窑粉彩描金山水楼阁纹
山水画面作为瓷器的装饰题材在宋、元时期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等瓷绘中已出现,但多作为人物或动物的衬景。
在元龙泉窑刻花山水纹花口碗上,山水纹开始作为主题纹饰出现。
独立意义的山水纹在明代瓷绘中发展起来。尤其是晚明大量出现,文人画气息甚浓。明代的山水纹瓷一般出现在民窑青花器上,早、中期大多绘云气、海水仙山等组合,或将其作为其他纹饰的衬景。真正具有独立构图的山水纹瓷始于明末。天启青花山水纹多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逸笔草草的写意风格,使纹饰具有豪放脱俗的情趣,达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有着独特的审美趣味。
清康熙朝青花山水画成就最高,受晚明以来浙派山水画影响,采用南宋院体“斧劈皴”法,并注重墨色变化,达到“墨分五色”的韵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康熙青花山水纹棒槌瓶为代表作。雍正朝山水画受当时流行的四王画风影响,改用“披麻皴”法,画面风格顿变。雍正与乾隆朝御窑瓷绘山水纹多仿宋、元、明、清名家笔意,画工精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雍正珐琅彩山水纹碗为典型作品。
清末,以程门、王少维、金品卿为代表的皖南新安画派加入景德镇瓷艺界,把文人画的艺术特色、表现手法及审美旨趣带进瓷上彩绘,创立了类似于浅绛山水画的浅绛彩瓷,给景德镇瓷坛带来一阵清新空气,山水纹饰瓷随之峰回路转,从原来陶瓷艺人专业分工、集体合作的格局(即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图说》所称“一器动累什百,画者则画而不染,染者则染而不画,所以一其手而不分心”),转向了文人画家独立的艺术创作,并开创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如同纸绢上的文人画风格的瓷绘艺术,至此,传统山水纹饰瓷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其后,以汪野亭为代表的珠山八友新粉彩艺人继续发扬光大,将山水纹饰瓷绘画艺术推上了又一个新台阶。
本期展馆,我们着重为大家解读山水纹饰在明清陶瓷史上的足迹,以期从中能够体会到明清绘画的艺术色彩!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