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战国)屈原《楚辞.离骚》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日康乐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诗歌评析 [作者简介](约前340——前2...
(战国)屈原《楚辞.离骚》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日康乐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诗歌评析
[作者简介](约前340——前278)战国时楚国大臣、文学家。字原,贵族出身。博闻强识,明于治乱,楚怀王时任左徒,图议国事。他主张修明法度,选任贤能,实现富国强兵。对外联齐制秦。遭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反对,对他横加谗毁,被黜为三闾大夫,流放汉北。顷襄王时再度流放江南。因忧伤国事,发愤作《离骚》,倾诉其眷念祖国和人民之情。后楚、秦交兵,楚接连丧师失地,怀王入秦不返,郢都亦遭残破。他怀着满腔哀怨和愤怒,自投汨罗江(在今湖南东北部)而死。
[创作背景]本篇的创作年代不能确考。汉代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屈原在楚怀王时期因被谗而遭到疏远,「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多数人认为这个说法比较符合本篇的实际内容。
[内容评析]《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仅见的长篇抒情诗。全诗以强烈的爱憎、丰富的形像、浓重的色彩深刻反映了诗人屈原与楚国反动贵族之间的激烈的政治斗争,突出表现了屈原本人的进步理想、政治热情、峻洁的品格和顽强的斗争精神。这里节选其中第二段。作者假设有一个老大姐式的人物对他殷切劝诫,认为他的耿直不合时宜,他听了不服气,就去向重华──即古帝虞舜陈诉。
这里节选的是陈诉部分。意谓夏国的君主夏启从天上取得九辩与九歌的乐曲之后,夏启便寻欢作乐,放纵自己,连国家的危难也置之不顾,且不考虑后来的事,他的五个儿子便在家里闹内哄。夏代的有穷国的君主羿,因放纵自己打猎,游乐过度,又喜好箭射大的野兽,这种 *** 的君主是没有好下场的。他的相寒浞,还因贪恋羿妻,勾结羿的家臣逢蒙把羿杀死。寒浞之子浇勇猛有力,但放纵欲望而不自克制,天天寻欢作乐而忘记了自身的危险,他的脑袋因此掉落。诗人的意思很明白,楚怀王就如上述因过份放纵自己、经常寻欢作乐的君主那样,置身于危险境地而不自知。作为臣子直言进谏是很有必要的。诗人借此肯定自己的耿直没有错。
[难词注释]①启:夏启,传说中夏朝的君主,是夏禹之子。九辩、九歌:乐曲名,古代神话说这是夏启从上帝那里取得的。②夏:指夏启。康娱:寻欢作乐。「康」,乐。自纵:放纵自己。③顾难:看到危难。图后:考虑后来的事。④五子:指夏启的五个儿子。失:误增字,应删。用乎:因而。家巷:内哄。⑤羿:传说是夏代有穷国的君主,曾起兵推翻夏启之子太康。淫:过份。「淫游」,游乐过度。佚:放纵。畋:打猎。⑥乱流: *** 之辈。鲜:少。终:名词,结果,下场。⑦浞:人名,即寒浞。传说他是羿的相,因贪恋羿妻,勾结羿的家臣逢蒙把羿杀死。厥:其,指羿。家:妻室。⑧浇:,人名,寒浞之子。传说他勇猛有力,曾起兵灭了斟灌、斟寻二族,杀死逃到那里的夏相(太康之侄,仲康之子)。但后来又被夏相之子少康所杀。被服:即「披服」,这里是「身上具有」的意思。强圉:即「强御」, *** 有力。忍:克制。以上二句说:浇身上具有强大的力气,但放纵欲望而不自克制。⑩颠陨:坠落。以上二句说:浇天天寻欢作乐,忘掉了自身的危险,他的脑袋因此掉落。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