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顾颉刚

顾颉刚

  顾颉刚(汉语拼音:Gu Jiegang;1893-05-08~1980-12-25),中国历史学家、民俗学家、民间文艺研究家。中国现代民俗学、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开拓者之一,在民歌、传说、神话、民间风俗等方面的整理和研究均有杰出的成绩。生于江苏苏州,卒于北京。4岁读私塾,13岁入小学。1908年入苏州公立中学,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转入文科哲学门。1920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此后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中央大学等。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研究员。1980年病逝于北京。

   ... 运动前夕,顾颉刚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受到当时新思潮及北大一些文科教授的影响,对民间歌谣产生浓厚兴趣。1917年起着手搜集、整理苏州民歌。1920年加入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参加《歌谣周刊》的编辑工作。1926年,出版民间歌谣专集《吴歌甲集》,专集中收有丰富的吴歌作品及他本人和其他学者从语言、文学、社会、历史、风俗、心理等多方面对这些作品进行探讨的文章。此后,又著有《吴歌小史》(1936)、《苏州近代乐歌》(1937)等论文,论述吴语民歌的演变历史和艺术特色。此外,他研究《诗经》作为古代思想史文化史的一部分,进行系统的研究,运用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科学 ... ,力图揭示其中民歌的本来面目及其社会意义。30年代中期,他校点已经湮没300多年的明代民歌集《山歌》(又名《童痴二弄》,冯梦龙编),丰富了中国民间文学史的文献。

  在传说、故事研究方面,顾颉刚在20年代初就着手搜集有关中国著名传说孟姜女故事的材料,从“历史的系统”和“地域的系统”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孟姜女传说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几次转变,呈现纷繁形态的历史原因与社会原因。先后著有《孟姜女故事的演变》(1924)、《孟姜女故事研究》(1927)等论文,后编辑《孟姜女故事研究集》3册和《孟姜女故事的歌曲(甲集)》。他对孟姜女传说的研究是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史上最先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对当时和以后民间传说及故事的研究有较大影响。

陈寅恪

  在神话方面,顾颉刚对中国神话的研究发端于他对封建史学体系的辨伪工作,并成为其这方面学术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主要观点是:

  1. 中国古史,尤其是夏、商、周以前的古史基本上是传说材料,即“神话”。神话所以混入历史,是封建史学家将其历史化的缘故。
  2. 要用史实的眼光去看史实,用传说的眼光去看传说,因此要将历史与神话区别开来,恢复神话的本来面目。
  3. 神话虽然看来荒诞不经,但它是民间文学、民俗学、社会学等方面的重要的研究资料。

  他在20~30年代及50年代以后,曾辨析大禹神话、三皇神话、《山海经》神话、楚辞神话等,主要论文收入《古史辨》第一册及第七册。此外还有《〈庄子〉和〈楚辞〉和昆仑和蓬莱神话系统的融合》(1979)、《〈禹贡〉中的昆仑》(遗著)等重要论著。

  顾颉刚热心研究民间艺术和民间风俗。他探讨滦州(今开滦)皮影戏的历史和现状,多次写文章呼吁保护民间雕刻家杨惠之的塑像作品。五卅运动和抗日战争中,提倡写鼓词、印行通俗读物,为民族解放斗争服务。在民俗方面,他实地调查北京的东岳庙和妙峰山(进香活动)、泉州的土地庙、广东的城隍庙及苏州地区的婚丧风俗等,并写有调查报告多篇。

  顾颉刚是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1927~1929年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期间,他发起成立民俗学会,主持编辑《民俗》周刊,出版民俗学会丛书,主办民俗学传习班,将民间文艺学活动扩展到中国南方。30年代,他在北京继续参加恢复后的歌谣研究会活动,同时创办风谣学会。40年代,他继续致力于民俗学活动,并到西北地区进行民族和民俗考察。在此期间,他主编的或在他的支持下编辑的报刊专栏及刊物有《民俗》(北平《民声报》)、《谣俗》(北平《晨报》)、《民风》(南京《中央日报》)、《风物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顾颉刚积极参加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的活动。主张大力抢救传统民间文学遗产,给予科学的记录、整理和研究,使之成为对青年进行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的教材。重要著述还有《妙峰山》、《苏粤的婚丧》(合著)、《顾颉刚通俗论著集》等。

“顾颉刚255808” 5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顾颉刚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5.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6.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7.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8.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9.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10. 《延禧攻略》的珠宝首饰大火,古代欧洲皇室的宝贝都远远比不上

    回看延禧攻略,让我们真正了解到古代的工艺和古代的珠宝首饰是何等的精美与精湛,同时也告诉了全世界,中国的古代的首饰,真的美的不可方物。

随机推荐

  1. 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病逝

    1885年7月23日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病逝尤利西斯·格兰特[Grant,UlyssesSimpson,1822.4.27—1885.7.23]>>格兰特,美国军事家、政治家,美国内战后期联邦军总司令,第18任总统、陆军上将。同年4月在复洛会战中重创南军。1864年3月任联邦军总司令,领陆军中将衔。1865年4月2日率部攻占南部同盟“首都”里士满,迫使南军于4月9日在阿波马托克斯投降。1869—1877年连任两届美国总统,政绩平平。著有《U.S.格兰特的个人回忆录》。

  2. 刘伯温在明建立中功劳不大 晚年曾屡遭挫折

    但事实上,刘基在明王朝建立中功劳不大,明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封公者6人,封侯者28人,其中并无刘基,后来他只是被封了个象征性的“诚意伯”。刘基晚年屡遭挫折,郁郁而终,但还算是全身而退。

  3. 林则徐临摹欧体《皇甫诞碑》,比欧阳询更加浩然大气

    写过欧体的人都知道,欧阳询的字方圆兼济,以方为主,结构精绝,笔画工整,一手《九成宫》冠绝一时,成为临摹最多的碑贴。而他的《皇甫诞碑》骨气劲峭,法度严整,比其余碑更为险劲。

  4. 妲己发明一样东西,流传了3千多年,家家户户都在用

    说到历史遗留下的民间智慧精粹,不少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四大发明”。实际上,不只是四大发明,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古代先辈发明的物品,如伞、锯齿、碗……,传统智慧的传承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如若将历史上素有妖名之称的妲己和发明者这一身份联系起来,你是否会感到不可置信?而据传著名的妖妃妲己娘娘发明出了一件,流传至今且家家户户都必不可少的东西。妲己是冀州侯之女,自小貌美,颇得家中宠爱,幼时妲己就有钻研精神

  5. 梦见女人被迫结婚

    周公解梦梦见女人被迫结婚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女人被迫结婚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古代太监竟然这样服侍后宫娘娘,成后宫潜规则

    古代皇帝侍寝,就是俗话所说的皇宫中嫔妃们侍候帝王睡觉。景帝喝得酩酊大醉,真假莫辩,以为唐儿就是程姬,一番恩受缠倦之后,便使唐儿怀孕了。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制度的残忍性和宫嫔制度的非人道性。因为这个关系,敬事房的太监就可以对这些女性下手,当然处女除外。如此一来,太监自然会乐此不疲,那么他们就会娶妻法定了。

  7. 商人与明星

    一商人爱上了一位女明星,但是他又不太十分清楚女友的背景。他不希望影响到自己的事业前途,于是,雇了一个私家侦探去调查她的底细。但是他并未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透露给这名私家侦探。>>不久,私家侦探给他发来调查结果:“该女士洁身自爱,身世清白,以往结交者皆良善之人,且无不良嗜好。唯一遗憾,就是近日不知何故,竟与一个声誉不佳的商界人士某某来往甚密。”高尚的人拥有崇高的思想,卑鄙者的灵魂也是丑陋的。

  8. 带有蚍字的成语

    包含有“蚍”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蚍蜉撼树——蚂蚁想摇动大树。蚍蜉戴盆——比喻能力低而承担的任务极重。撼树蚍蜉——撼:摇动。

  9. 本是乱党反贼,却在中国国难之际毅然站出来,守护中国七省直到死

    后来云南爆发沙定洲之乱,大西将军们认为这是一个借黔国公之名占领云南的好时机,于是决定出兵。李定国东出湖南。不过就算李定国再有打仗的本事,也架不住内部的混乱,孙可望嫉妒李定国的军功还曾要加害李定国,造成大西内讧,清朝有了可乘之机。不过缅甸早就想好要交出永历了,李定国因此悍然进攻缅甸,缅甸虽然打不过李定国,但是拖一拖还是可以的。其气度壮烈,让蔡锷都为之感慨。

  10. 观察文史侃|古代小吏的大能耐

    因为包拯是清官,眼里揉不得沙子,所以在他眼皮子底下干活,没几个敢放肆的。有一回,一个平民犯了法,按律应该处以杖刑,这个平民想要少受点罪,就让家人四处活动,但不敢去求包拯,因为包拯是出了名的黑脸判官,这家人便转弯抹角地找到了包拯手下的一个小吏,这个小吏恰好是在朝堂上负责行刑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