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烦恼的根源

烦恼的根源>(个人浅显的看法和感悟,也许有错,大家辩证的看待)七天的十一假期马上结束了,假期过的平淡惬意。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在偶然的机会里我得到了一些感悟。这种感悟我知道对我是有益的,对我的学佛之路是有帮助的。我也想借这个平台和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同修们分享这种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十月六日,和爸妈到二姐家玩。二 姐夫无聊之余提议打麻将娱乐娱乐。本来不是很愿意,因为我不知道这种小娱乐是不是在皈依弟子戒律的范围内。但是随念一想,人终究生活在社会里,皈依弟子并不是出家僧侣,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如果拒绝反而让人感觉不妥。所以,抱着配合大家高兴派遣无聊,小娱乐一下无妨。于是,我和老爸,二姐,二姐夫摆开了龙门阵。以前学佛之前也和家人打过麻将,那时娱乐的同时也只想多赢钱,毕竟那时贪、嗔、痴心很重,上场了只想多胡些大牌,多赢些米米。手头有钱好办事啊。钱不怕多啊。呵呵,各位同修见笑了。所以很专注,很用心,赢了就得意忘形,输了心种不平,愤恨。输急了每把牌都想贪大碰对,即使是小牌落听了,也拆了去求大碰对。心里各种复杂的情感都有,如果一手大牌落听了,没胡到,被别人截胡了,心中懊悔,气愤,失落。偶尔胡了一把,心中短暂高兴,转而贪求下一局要胡个更大的牌。现在想起来哪里是消遣,整个是折磨。还经常输钱,输多赢少。学佛之后,心态好了很多,这次上场的出发点是陪家人娱乐,不是以赢钱为目的。心态平和了,手气也顺了,整个牌局中,我不急不燥,输也好赢也好,不是很在意。始终抱着一种心态,不强求,万事早有定论,每一局从抓牌开始早就定了谁输谁赢,你只要坦然的接受就可以了。所以心态很好。牌局结束了,我小赢一些,后来我又把赢的钱退给了输钱的老爸。在打牌的过程中我脑子里突然想到人生是不是也像这牌局一样啊,从你出生就已经注定了一生的路,所以不管手上是一幅好牌还是一幅烂牌都应该坦然的接受,抱着平和的心态去走完。这样生活中才不会有这么多的爱欲分争,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也不会有那么多看不开而 ... 的人。因为你的今生是前世的因果业缘的反应,前世已经过去,你改变不了过去的前世,你就改变不了今生的因果业缘的反应结果。但是人生和牌局也有不同,那就是佛法的介入,如果你有缘得遇善知识,得遇佛法而且信受,遵循佛法的教诲弃恶从善,那么也许你的人生牌局就会渐渐从一副烂牌转变成一副好牌,也并不是不可能。因为我们虽然改变不了我们前世的因,所以改变不了今生的果,但今生的因掌握在我们手里,今生的果虽然和前世的因有关但也和今生的因的浇灌培植有关,也许今生你给因果树浇灌的是善良的善水,本来要结的恶果因为你善水的浇灌改变了成分,又或者本来要结个大恶果但是你已经弃恶从善,停止了恶水的浇灌,断了它的营养供给,所以只结了一个很小的恶果呢。呵呵,纯属个人感悟,同修们分辨着认识啊。但我也不是说人生就不要去努力了,人生还是要努力的,改变自己的生活质量,但这种努力我认为应该是在不侵害,损害众生的利益的前提下的努力。不加重自己业力情况下的努力。晚上,牌局结束了,做完了当天的功课(颂大悲神咒7遍,报父母恩咒49遍)后,打开网站看起了佛教故事及佛教知识。偶然看到了六道轮回盘,大家有兴趣可以网上查来看看。它上面说六道轮回只所以轮转不息,是因为人的贪欲和爱欲。这两种力的作用使轮回盘不停息的转动,所以众生就不停的轮回,受着里面各种欲望和生,老、病、死、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的痛苦。我特别注意了一下,视频里解说内层中心刻结跏跌坐的卷发修行者,也就是说轮盘的轴心是修行者。我在想为什么不是佛,而是修行者。一直没想明白,但今天我刚才有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啊,各位同修辩证的看待啊。我想如果把这个轮轴去掉会怎么样,如果轮回盘没有了轮轴自然就转不了了啊。那么我可以理解为如果修行者成佛那么自然脱离了轮回之外,那么他的轮回盘就停止了。无修行者理解为无我即无轴心,轮回盘停止转动。其实人的佛法说的很透彻了,人的烦恼源自于人的贪、嗔、痴。而人的贪、嗔、痴又源自于哪里呢。个人浅显的认为源自于“我”,贪是因为我想要更多的钱,我想要更大的房子,我想要更潇洒的生活,我想要更漂亮的美女做伴侣,嗔是因为,你触犯了我,你冒犯了我,你不尊敬我,你诽谤我,你侵害了我,痴是因为我认为这样是对的,我认为我很爱你。全部不离一个“我”,以个人为中心。因为太过的自我,自私,产生了种种自利的欲望,因为种种欲望又会为达到“我”求得目的而不顾他人利益,损害他人利益,众生利益而造业。如果真的能做到无“我”,我觉得这种境界就离得证菩提不远了。为什么大慈大悲的佛和菩萨能得以出离轮回,因为他们都不是以“我”为中心,他们以众生的脱离轮回为目的,他们成佛不是为个人而是为天下众生的脱离轮回为责任和目的。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自己对不对,大家辩证看,我的发心是为大家能有所感悟。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顶礼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顶礼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烦恼的根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关于念旧的说说 总有一段时间人要学会自己长大-感人的情话

    十六、每个人都会累,没人能为你承受所有的悲伤,总有一段时间人要学会自己长大十七、世界太大还是遇见你,世界太小还是丢了你。

  2. 哈姆雷特读书笔记

    哈姆雷特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一;《哈姆雷特》是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杯具杰作,成于1601年,那时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圈地户外”正在进行中,社会中充满矛盾。哈姆雷特正因父亲的死亡放下了一切,包括他的尊严、感情甚至于性命。哈姆雷特为了避免这些迟迟没有动手,他选取在性命的最后一刻完成这个使命。以上是我个人对《哈姆莱特》的读书笔记,如有不好之处请老师指点哦!

  3. 这位大臣被逼 ... ,只留下一个破箱子,皇帝打开后说道:朕冤枉他了

    为了巩固统治,汉武帝重用了不少手段强硬的大臣,张汤则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对于张汤这种不畏权贵的做法,汉武帝非常开心,他要的就是这种人才。张汤死后,汉武帝下令抄家,仅从他家里搜到一个破箱子。打开箱子后,里面只有皇帝赏赐给张汤的东西,汉武帝看后难过不已,并说道:“朕冤枉了张汤,他是个清官啊!”为了弥补张汤,就提拔了他儿子,并处死了朱买臣等人。

  4. 一篇文章读懂:上下五千年, ... 血统的来龙去脉

    失败利承认成功者的统治地位,成功者也没有残酷地迫害失败者;文化上双方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最终形成了民族、文化上的彻底融合。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周人有可能间接甚至直接受到西亚文明的影响。不久秦便被汉取代,古...正式形成。匈奴人属鞑靼,阿尔泰语系,基本上与...同时形成,稍早于...,并与...展开了数百年的对峙。

  5. 西周至春秋时期十二大诸侯陈国与曹国

    今夜赵兄再度与诸君相逢,讲的是与晋、楚、宋、秦、齐同等身份的诸侯国——陈国和曹国。陈国是虞舜的后代,周朝三恪之一是侯爵,那时的秦国才只是子爵,楚国爵位亦很低微。可惜这个看似有些地盘爵位又高的诸侯在春秋早期靠郑国罩着,郑国衰弱后楚国逐渐强大陈又开始亲近楚,晋国城濮之战大败楚军,陈也臣服于晋国,陈国亲近晋的行为遭到楚国的报复,畏惧于楚的陈国只得与楚修好,这样又令晋国不满兴兵攻伐,这种情况陈国不得不相互

  6. 梦见挖枣树

    周公解梦梦见挖枣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挖枣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穿花鞋

    周公解梦梦见穿花鞋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穿花鞋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按辔徐行造句_按辔徐行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按辔徐行ànpèixúxíng按辔徐行的意思和解释:辔:马缰绳。轻轻按著缰绳,让马慢慢地走。按辔徐行的出处《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按辔徐行的例子按辔徐行造句按辔徐行造句相关成语无论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都是一个常见的语言现象,是一个社会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认识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结晶。

  9. 传说中的示巴女王和她对所罗门王的标志性访问

    源于《圣经》的示巴女王是许多文化和宗教团体故事中的人物.尽管她的确切故乡尚未达成一致,但她被称为红海地区的女王,并在通过文学、电影、电视和音乐被无数次复述的传奇故事中扮演角色.大多数的故事都是围绕着她与圣经中的以色列国王所罗门的会面,以及在那次访问中发生的变化.在一些故事中,她被骗和他上床,最终导致她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在其他版本中,她被骗露出她多毛的腿,这使所罗门反感.在其他变奏曲中,她只是给所罗

  10. 田忌简介 田忌是谁?田忌指挥了哪两次著名战役

    ,生卒年不详,田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故又称徐州子期。战国初期齐国名将。在孙膑的谋略和协助下指挥了两次著名的战役。齐威王认为魏在邯郸城下经过一年多的苦战,已筋疲力竭,出兵时机成熟,便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八万救赵。齐王采纳孙膑的意见,暗中答应救韩,韩国因为仗恃有齐国的救援,坚决抗魏。齐宣王即位后,又受召回国复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