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朋党的争吵

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朝廷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一些依附宦官的朝官,又分成两个派别。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一直闹了四十年,历史上把这种争吵叫做“朋党之争”。 这场争吵还是在唐宪宗在位时候开始的。有一年,长安举行考试,选拔能够直言敢谏的人才。在参加考试的人中,有两个下级官员,一个叫李宗闵,一个叫牛僧孺。两个人在考卷里批评了朝政。考官看了卷子,认为这两个人符合选拔的条件,就把他们推荐给唐宪宗。 >这件事让宰相李吉甫知道了。李吉甫是个士族出身的官员,他本来就瞧不起科举出身的官员,现在出身低微的李宗闵、牛僧孺居然敢批评朝政,揭了他的短处,更加生气。他在唐宪宗面前说,这两人被推荐,完全是因为跟试官有私人关系。唐宪宗听信了李吉甫的话,把几个试官降了职,李宗闵和牛僧孺也没有受到提拔。 >李吉甫死后,他的儿子李德裕依靠他父亲的地位,做了翰林学士。那时候,李宗闵也在朝做官。李德裕对李宗闵批评他父亲这件事,仍旧记恨在心。 >唐穆宗即位后,又举行进士考试。有两个大臣因为熟人应考,私下里托过考官,考官钱徽没卖他们的面子。正好李宗闵有个亲戚应考,被选中了。这些大臣就向唐穆宗告发钱徽 ... 。唐穆宗问翰林学士,李德裕说真有这样的事。唐穆宗就把钱徽降了职,李宗闵也受到牵连,被贬谪到外地去。 >李宗闵认为李德裕成心排挤他,把李德裕恨透了。牛僧孺当然同情李宗闵。打这以后,李宗闵、牛僧孺就跟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员结成一派,李德裕也跟士族出身的官员结成一派,两下明争暗斗得厉害。 >到了唐文宗即位以后,李宗闵走了宦官的门路,当上了宰相。李宗闵向文宗推荐牛僧孺,也把他提为宰相。这两人一掌权,就合力打击李德裕,把李德裕调出京城,当西川(治所在今四川成都)节度使。 >那时期,西川附近有个吐蕃将领投降。李德裕趁机收复了一个重镇维州(治所在今四川理县)。这本来是李德裕立了一功。但是宰相牛僧孺却跟唐文宗说:“收复一个维州,算不了什么;跟吐蕃搞坏关系,才不上算呢。”他要唐文宗下令叫李德裕把维州让还吐蕃,使李德裕气得要命。 >后来,有人告诉唐文宗,说退出维州城是失策,并且说这件事是牛僧孺排挤李德裕的手段。唐文宗挺懊悔,对牛僧孺也疏远了。 >唐文宗本人也受宦官控制,没有一定的主见。一会儿用李德裕,一会儿用牛僧孺。一派掌了权,另一派就没好日子过。两派势力就像走马灯似地转悠着,把朝政搞得十分混乱。唐文宗也闹不清谁是谁非,想起这件事直叹气,说:“要平定河北容易,要除掉朝廷的朋党可真难啊!” >牛、李两派为了争权夺利,都讨宦官的好。李德裕做淮南节度使的时候,监军的宦官杨钦义被召回京城,大家传说杨钦义回去一定掌权。临走的时候,李德裕就办酒席请杨钦义,还送给他一份厚礼。杨钦义回去以后,就在唐武宗面前竭力推荐李德裕。 >到了唐武宗即位,李德裕果然当了宰相。他竭力排斥牛僧孺、李宗闵,把他们都贬谪到南方去。 >李德裕得了武宗信任,当了几年宰相,因为办事专断,遭到不少朝臣的怨恨。公元846年,唐武宗病死,宦官们立武宗的叔父李忱即位,就是唐宣宗。唐宣宗把武宗时期的大臣一概排斥,即位第一天,就撤了李德裕的宰相职务。过了一年,又把李德裕贬谪到崖州(今广东海南岛)。 >闹了四十年的朋党之争终于收场,但是混乱的唐王朝已经闹得更加不好收拾了。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朋党的争吵的更多相关文章

  1. 「 ”誉满天下”与「 ”谤满天下”,谈谈大唐六朝名臣李德裕

    引言「”幼有壮志,苦心力学”,门荫入仕,历经宪、穆、敬、文、武、宣宗六朝。一生仕途跌宕起伏,与「”牛李党争”纠缠不清,集清名与污名于一身的大唐名相李德裕。李商隐称他为「”万古良相”,叶梦得赞他是「”唐中世第一等人物”,梁启超誉他为我国古代六大政治家之一,可谓清名标史。唐宪宗时,李德裕补任校书郎,后因父亲李吉甫担任宰相,为避嫌而到藩镇任职。父亲去世五年后,他才回朝任监察御史。唐穆宗时,李德裕任翰林学

  2. 唐宣宗李忱——当明君行走在王朝的末路

    唐武宗李忱在武宗在位时期发生过多起意外事故。37岁的李忱也是唐朝唯一的一个以皇太叔继位的皇帝。名不正则言不顺,唐宣宗李忱绝不允许这种事发生,历经坎坷的他立志要作为一位明君,所以,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权力。上台后,宣宗开始追查,凡是和当年宪宗之死有关的,全都受到应有的惩罚。

  3. 唐朝,著名的「 ”甘露寺黄金大案”

    李德裕,唐朝名相,历朝历代评价甚高。

  4. 唐朝这个微操手一顿操作猛如虎,大唐差点起死回生

    大部分中国人提到唐朝前期的牛逼史不说如数家珍,至少也能说个大概,这也难怪,唐朝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跟西方人心中的罗马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但是相应的,唐朝中后期,尤其是到了晚唐的苟延残喘在某种程度上也就被选择性无视了,毕竟大家都欺负别人,而不喜欢被别人欺负。

  5. 中晚唐的「 ”牛李之争”:世家的最后一搏和庶族的逆袭

    大唐的末日光景(四):耗尽朝廷元气的牛李之争「”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这是晚唐文宗发出的一句哀叹,宦官和藩镇问题已经持续压迫李唐近百年,而朝廷中枢的大臣们也跟着凑热闹,将偌大的朝廷折腾成了辩论赛现场,李唐的君王也成了...裁判。奇怪的起因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考生牛僧儒、李宗闵等人在「”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制科考卷中,「”指斥时政之失,言甚硬直,无所回避”。宰相李吉甫认为这是将矛

  6. 论李德裕:几乎让大唐起死回生的名相,为何最终功败垂成?

    然而,在李唐王朝走向没落的过程中,并非没有机会重回盛世,尤其李德裕拜相期间,几乎已经令大唐起死回生,可惜最终功败垂成,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李德裕虽然出生于官宦人家,却几乎一直居无定所。

  7.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中国唐代后期朝廷大臣之间的派系斗争。牛党的首领是牛僧孺、李宗闵,李党的首领是李德裕,故史称牛李党争。此后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除去大和九年甘露之变前夕,牛李两党都被当时掌权的李训、郑注排斥朝外,大体上是两党交替进退,一党在朝,便排斥对方为外任。宣宗早就厌恶李德裕,即位之后即贬之外任,李党纷纷被斥。牛李两党之争终于以牛党获胜结束。

  8. 李德裕

    李德裕,,中国唐代后期宰相,政治家,诗人。会昌间,德裕为相,深得唐武宗李炎信任。德裕支持武宗废佛行动。拥立武宗的仇士良在文宗朝十分专横跋扈,会昌三年德裕掌权时,迫仇士良致仕而卒。德裕是个有作为的宰相,但度量不宽,20余年间,和牛僧孺等相互排斥,史称牛李党争。吴元济李德裕,字文饶,赵郡人,宰相吉甫子也。牛僧孺、李宗闵追怨吉甫,出德裕为浙江观察使。郑注、李训怨之,乃召宗闵,拜德裕为兴元节度使。

  9. 牛僧孺

    牛僧孺,中国唐代穆宗、文宗时宰相,诗人。贞元二十一年僧孺登进士第。文宗大和三年,僧孺再次入相,德裕出为郑滑节度使。僧孺认为唐与吐蕃结盟,不宜违约开衅。文宗从僧孺议,命德裕撤退驻兵,送还降将。僧孺对维州的决策,反映了他一贯妥协反战的思想。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当权,僧孺被罢为太子少师。僧孺好文学,著有传奇集《玄怪录》等。

  10. 积德可以延寿,食禄尽则命尽

    积德可以延寿积德延寿的故事流传很多。他之所以能度过六十岁大关,缘于他中年后完全离开名利场,食禄未尽之故。至于"食禄尽则命尽"之说,在清人梁钜章的《浪迹续谈》中亦有一例。李德裕知道后大惊,因为这五百只羊到来,刚好凑够一万之数,于是请僧人前来商议。"而食禄尽了,其人命亦亡。

随机推荐

  1. 大秦帝国的崛起:凭什么秦国能够统一中原,山东六国只能衰亡?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大秦帝国灭亡山东六国的事情。但在国际势力和地位上,秦国并不入中原国家的眼,楚国这个被嫌弃的国家也对秦国不理不睬。秦国的崛起,源自于周王迁都和允许秦国向西发展,两条行政命令。但自从春秋秦国参与对晋国的霸权之争后,秦国便一直处于尴尬地位,它的综合实力也不断下降。秦国的韧劲在六国中是数一数二的,比之山东六国,他们更有一种危机感,从一开始不受待见,到现在诸国相侵犯。

  2. 嫂子,你们可好

    >听说司机里有贵嫂的相好,湘嫂便嘱咐她,说:“这样吧,你让相好的准备一个特殊标记,到时我好辨认。”>湘嫂听了,声嘶力竭地哭喊起来:“你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他们是得救了,可又有谁去救我的丈夫呀!”司机们“放水”的时候,总会说起曾经在这里摆摊的湘嫂和贵嫂,心里念叨着:“嫂子,你们可好?”

  3. 【鸾环】的意思是什么?【鸾环】是什么意思?

    ●唐杜牧《扬州》诗之二:「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冯集梧注:「《异物志》:翠鸟形如鸾,翡赤而翠青,其羽可以为饰。曹植《洛神赋》:‘或拾翠羽。’江总诗:‘数钱拾翠争佳丽。’」★「鸾环」在《汉语大词典》第17982页第12卷1181参见:鸾环鸾环是什么意思鸾环luánhuán用翠鸟之羽做成的环形饰物。

  4. 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六

    五人表示愿意执行这一神圣任务。这样决定下来,王师及大臣们才辞别太子,悲泣而还。经过一番论议问答,太子知迦兰仙人所修之道亦非究竟,即便告辞前行。天龙八部见菩萨如是勤苦精进,功勋道德巍巍,无不欢喜赞叹,而来供养奉事。憍陈如等五人见太子尚且如此,亦皆发心仿效,与太子一起共修苦行,不离其侧;并派遣一人还宫向王师大臣汇报太子修习苦行的情形,又由王师向国王转告上事。因嘱令宫人把此事转告波阇波提及耶输陀罗。

  5. 许多声称对食物过敏的人实际上没有

    虽然其中一些可能是合法的,但许多声称食物过敏的说法可能是错误的警报。这是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美国,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食物过敏,而几乎有两倍的人误认为自己是食物过敏。“KDSPE”“KDSPs”贝类是美国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影响到大约700万名成年人。KDSPE“KDSPs”“如果食物过敏被证实,理解管理也很重要,包括识别过敏反应的症状以及如何以及何时使用肾上腺素。”

  6. 梦见多人被大水冲走_周公解梦梦到多人被大水冲走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多人被大水冲走好不好

    打算出门的人梦见多人被大水冲走,建议变更日期出发。怀有身孕的人梦见多人被大水冲走,预示生男,夏占生女。创业的人梦见多人被大水冲走,代表营利方面无法支配,透支多而亏本。谈婚论嫁的人梦见多人被大水冲走,说明保养身体,和气谦虚相处,婚姻可成。准备考试的人梦见多人被大水冲走,意味着不能专心应考,录取机会不大。

  7. 祝福朋友幸福的话

    祝福朋友幸福的话1、男怕入错行;女怕选错郎。我祝福你的一生既是成功的也是幸福快乐的!愿我的朋友一生平安快乐,永远幸福!

  8. 梦见酸梅汤

    周公解梦梦见酸梅汤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酸梅汤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有关于朋友的说说语录-感人的情话

    爱因斯坦二、缺乏真正的朋友及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培根三、掘井须到流,结交须到头。孟郊十、酒肉朋友易找;患难之交难逢。孟郊十四、朋友本有通财之谊,但这是何等微妙的一件事!马克思十七、信任一位虚伪的朋友,增加一个敌对的证人。不过只有毫无嫉妒之心能衷心祝愿你幸福的人,才堪称真正的朋友。培根二十八、万两黄金容易得;一个知心最难寻。

  10. 世人只知“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恨,卻少有人知後一句的苦,都是淚

    古詩詞的世界裏,有許多出了名的悔恨,而且不少是一悔就驚豔了千年。先有李商隱《嫦娥》中的一悔,“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的悔恨到了李商隱筆下,化爲了夜夜的悽美;後有無名氏所作,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此話一出,世人的執行力立馬就起來了;還有王昌齡的“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這個悔到底是真還是一時相思的賭氣話,不得而知,但確實說中了不少女子的心思。然這些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