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从蔡寿祺弹劾恭亲王一事,解读慈禧的政治智慧和驾驭能力

自咸丰驾崩以后,恭亲王奕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和慈禧一直是默契的政治合作伙伴。然而随着奕䜣位高权重越来越忘乎所以,甚至是到了挑战皇权,挑战垂帘听政权威的地步。这个时候慈禧就不得不腾出手来收拾奕䜣了。 契机出现在同治四年(865年)三月初四日,这一天奕䜣像往常一样进宫朝见太后。在完成了请安等礼仪后,慈禧便拿出了一份奏折,对奕䜣说:你被弹劾了! 奕䜣很不以为然,这不难理解。因为在此四年中,他辅佐朝政政绩显著,太平天国被镇压了,大清正显出「 ”同治中兴”的大好局面,而这一切在奕䜣看来自己都是功不可没。因此,这样一份弹劾的奏折并未引起他的重视。所以他很随意的问慈禧:是谁弹劾我呢? 慈禧说:蔡寿祺。 需要注意,这个蔡寿祺并非权贵人物,而是刚刚在同治四年二月才升任的起居注官。也就是说,他上任才一个多月就向位高权重的奕䜣发难。这就很容易让人引发联想:是不是有人背后指使。是否有人指使暂且不谈,先来看看他弹劾奕䜣的罪名是什么?四条八个字:贪墨、骄盈、揽权、徇私! 在奏折的最后,蔡寿祺要求奕䜣辞官引退,交出手中权力。从这个奏折中可以发现一个重大的政治信号:慈禧和恭亲王奕䜣之间已经出现了裂痕。 不过,奕䜣似乎没有看到这一层,他指责蔡寿祺不是好人,还扬言要逮捕蔡寿祺治罪。慈禧看奕䜣没有承认错误的意思,马上又召见大学士周培祖、瑞常、吏部尚书诸凤标,户部侍郎吴廷栋,刑部侍郎王发桂等人,哭着对这些人说:奕䜣培植私党专权,要治他的罪。 众人一听要惩治奕䜣,胆战心惊不敢回话,场面一度僵持。因周培祖资历最深,他出面解围说:这事只有两宫太后才能决断,况且又是皇族家事,我们不敢发表意见。 慈禧一听也不甘示弱,说:如果这样,要你们这些大臣有什么用呢?以后皇上长大了,你们就 不怕承担责任吗?周培祖听说这话,可真是左右为难了。一方面奕䜣权倾朝野,谁敢治他的罪?另一方面,以后小皇帝长大了,如果怪罪下来,自己也是难辞其咎。 不得已之下,周培祖想出了一个权宜之计,说道:如果要弹劾恭亲王,就要有真凭实据,我们退下去后仔细追查一下。这个时候,周培祖等人已经是汗流浃背了,而且也深深地意识到慈禧这次要动真格,未来的朝局无法预测。 慈禧和奕䜣自辛酉政变后,配合一直很默契。那么他们之间为什么会出现裂痕呢? 先来看奕䜣这方面。自辛酉政变后,奕䜣集议政王、首席军机大臣、 ... 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宗人府宗令、总管内务府大臣、领神机营、稽查弘德殿一切事务等要职于一身,政治、外交、 ... 、皇族事务一把抓,不客气地说,他是有清一代权力最显赫的亲王,就连雍正时期的怡亲王允祥也无法与他比肩。 奕䜣身兼如此多的要职,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在很多方面会与皇权产生交集,甚至是凌驾于皇权之上。以才智而言,奕䜣确实也很优秀,可以说没有他的辅佐,就不可能有「 ”同治中兴”的局面,更不会有慈禧垂帘听政之初的政绩。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些政绩让奕䜣这位年仅33岁的王爷骄傲起来。面对两宫太后,他的言行有点忘乎所以。不管是在正史还是野史中,都有很多史料记载奕䜣的不检点,这里就不多作引述。 正是因为慈禧与奕䜣产生了矛盾,所以蔡寿祺弹劾奕䜣的奏折来得非常及时,正中慈禧下怀。关键的问题是,弹劾奕䜣的四条罪名——贪墨、骄盈、揽权、徇私是否成立。 蔡寿祺承认他弹劾奕䜣的四条罪名只是听说,并无具体证据。但是经办的大臣在上次慈禧召见时看出了要惩办奕䜣的苗头,所以最后提出了处理意见:削减奕䜣的权力。但削什么,削多少则要由两宫太后来决定。 这个时候,朝野内外都知道慈禧和奕䜣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化,朝臣们虽然揣测到了慈禧要削弱奕䜣的权力,但是处置到什么程度,他们无法确定。所以这场太极推来推去,又重新回到了慈禧的手中。 那慈禧接到大臣的处理意见时是个什态度呢?她马上亲笔写下一道上谕发交内阁,上谕称: 恭亲王议政以来,妄自尊大,诸多狂傲,依仗爵高权重,目无君上,看朕冲龄,诸多要挟,往往暗使离间……朕归政之时何以能用人行政?……恭亲王着毋庸在军机处议政,革去一切差使,不准干预公事,方是朕保全之至意。特谕。 不难看出,这一次慈禧是想将奕䜣一撸到底。但是慈禧显然是低估了奕䜣的能量。上谕颁布不久,被慈禧选定代替奕䜣的惇亲王奕誴,竟上折为奕䜣鸣冤叫屈。奕誴是道光帝第五子,咸丰帝的弟弟,奕䜣的哥哥,他出面求情其实也就代表宗室的意见,这让慈禧不得不重新考虑。 当天,慈禧召见王公大臣和内阁官员,并口传懿旨。这道懿旨的内容又是什么呢?让人难以揣摩的是,慈禧竟传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意思。 其中对大学士倭仁传达的懿旨是:「 ”奕䜣狂肆已甚,必不可复用。”接着又对文祥又传达了懿旨,大意是:朝廷用人取舍,应该秉公选定,你们认为国家离不开恭亲王,可以与外廷共同讨论。如果大家认为可以复任,我听大家的意见。 两人传达的懿旨竟然大相径庭,朝臣一片哗然。殊不知,这是慈禧的聪明之处,她给大臣们留了两份矛盾的旨意,打了一个哑谜,又把球踢给了军机处和内阁,让大臣们商议究竟该如何惩办奕䜣。 几日后,内阁再次召开会议商讨弹劾奕䜣的事情,会上对奕䜣的去留意见纷纷,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以倭仁为代表,认为弹劾奕䜣的四个罪名虽然没有根据,但决非事出无因。倭仁坚持认为奕䜣不能再用;另一种是以肃亲王、醇郡王为代表,坚持不能罢黜奕䜣,因为弹劾根本查无实据。 最终,后一种意见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也就是不能罢黜奕䜣。因此,主持会议的倭仁只好多次修改拟定的意见,让慈禧亲自裁决。 面多朝臣的说情,慈禧采取了去其根本、留其枝叶的办法,于十六日颁发上谕,声称这次将奕䜣之事交廷臣商议,正是为了「 ”小惩大诫,曲为保全之意”。现在看来,恭亲王虽有错,但还可以再用,宣布恭亲王仍管理 ... 各国事务衙门事务,但免去了议政王和首席军机大臣两件最重要的差使。 慈禧这种处理方式,让很多人不服,地方上那些实权督抚们也纷纷为奕䜣说情。更严峻的是,奕䜣被革去首席军机大臣职务后,导致了许多紧急政务严重脱节。军机大臣文祥、宝鋆是奕䜣的左膀右臂,在奕䜣开缺的一个多月中,他们常以缺了首席军机大臣难以运转为由,使得军机处一度陷入停摆的境地。 这个时候,慈禧意识到了「 ”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也领悟出了权威与造势之间的微妙关系,她马上改变态度,召见奕䜣,说了一大通安慰之类的话。奕䜣听出了话外音,便跪在地上痛哭,表示出痛改前非,忠心事主的态度。既然双方都有了体面的台阶下,于是当天慈禧就发布上谕,让奕䜣仍然在军机处当职。 从蔡寿祺弹劾奕䜣那天算起,这场权力斗争历时三十九天,以奕䜣失去议政王而告终。尽管站在慈禧的角度来看,这次斗争并没有达到她的预期,但取得的突破也是巨大的,毕竟她从此可以扔掉议政王的这根政治拐棍,开始迈出乾纲独断的重要一步。

从蔡寿祺弹劾恭亲王一事,解读慈禧的政治智慧和驾驭能力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大清为何拒不承认西方文明的先进性

    相对日本的明治维新,满清朝廷显然是拒绝革新的,而其中的关键点是拒绝承认西方文明的先进性。这个道理自然不言自明,如果承认人家先进,那势必要进行改变;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为了拒绝改变,那自然不能承认西方文明的先进性。

  2. 慈禧为自己定制了一副棺材但为何到死都没用上

    慈禧为自己定制了一副棺材但为何到死都没用上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因痢疾引发心脏衰竭病逝西苑仪鸾殿,享年七十四岁。作为晚清的最高掌权者,慈禧太后的葬礼自然是风风光光,隆重异常,规模空前,世人皆为之震撼。慈禧生前念念不忘的大玉棺并没有如愿来安放自己。或许是翡翠的缘故,慈禧首先想到了和田玉,并下定了定制一副大玉棺的决心。随着慈禧懿旨的下传,玉棺之事很快经李莲英之手摊派到了新疆地方官吏的头上。

  3. 慈禧太后生前最爱的15件国宝翡翠玉雕,价值连城,名字也超美!

    而说起历史上谁最爱玉,除去乾隆爷就是慈禧太后了,按说是他们二位让中国的玉文化得到很好地发展。而慈禧太后对翡翠玉器的喜爱曾一度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平时的生活中更是处处有玉。慈禧之所以爱玉,一是因为其自身的稀少,慈禧作为当时的掌权者,拥有如此多数量的玉器更能彰显自己的身份。

  4. 「 ”祺祥政变”——晚清各方政治势力之大博弈

    1861年9月30日,早已回到京城的慈禧太后命令睿亲王仁寿、醇亲王奕寰率领京师卫队前往密云逮捕「”顾命八大臣”核心要员肃顺,将其与载垣、端华等一起关在宗人府。与此同时,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五人也被抓捕。逮捕后不久,慈禧便以小皇帝载淳名义发布上谕:「”载垣、端华、肃顺于七月十七日皇帝升遐,即以赞襄政务王大臣自居。实则我皇考弥留之际,但面谕载垣等立朕为皇太子,并无令其赞政务之谕。载垣等乃造

  5. 历史比宫斗剧 ... :26岁皇太后,干掉「 ”八大金刚”攫取帝国权力

    自古贵师出有名。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最好能有个由头。由头越大,助力越多,阻力越少。

  6.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慈禧跑路了,而这个女人保下北京城

    在晚清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撇下老百姓,逃出北京城。因此他经常带着赛金花出国访问,这赛金花也是一个极为开朗的女人,或许是因为年纪小又漂亮,很容易就和一群贵妇人打成一片。八国联军一路...到北京城,突然一个女人挡在他们的前面,说着流利的英语指责他们的所作所为,还说要见他们的最高长官。于是士兵们报告联军司令瓦德西。

  7. 大名鼎鼎军机处竟然是一个没有编制的临时机构

    军机处,在清代中晚期绝对是权力中心。首先,军机处的位置在隆宗门内、内右门西。从养心殿到军机处只有百步,这么近的距离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更重要的是,军机处实质上变成了皇帝的秘书班子,他完全听命于皇帝、按照皇帝的意思办事。但这大名鼎鼎的军机处却不是法定机构,《大清会典》里都不见记载。

  8. 李鸿章的继子李经方,反对李鸿章卖国求荣,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李鸿章一生有妻妾4人,然而他却子嗣不丰,直到40岁膝下都无儿女。为了延续香火,六弟李昭庆将仅7岁的长子李经方,过继给李鸿章,做了他的养子。没过两年,李鸿章的继室赵小莲就生下了李经述,不久后,侧室莫氏又生下了次子李经迈。那么,老来得子的李鸿章,又会怎么对待继子李经方呢?

  9. 送礼也是门学问,袁世凯就用送礼这招,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

    那袁世凯又是怎么达到政治舞台的巅峰呢?于是袁世凯靠这二十万两的银子买了座弈劻这大靠山。李莲英当然心里也清楚袁世凯这么多年来一直他送礼,肯定也是有事要求他。事后,袁世凯便将送礼的目标确定为了慈禧太后。除了这个高级马桶以外,在慈禧太后一次的寿宴上,袁世凯还送了一辆汽车。袁世凯送的东西都是宝贝,这让慈禧非常的开心,于是让袁世凯很快走向了人生巅峰。

  10. 咸丰三年为何他们纷纷发起捐款,仅仅是为了筹集军费吗?

    咸丰三年,为筹集军费,为此号召官员们捐款。军机章京们虽然薪资微薄,也凑了一千两银子捐出来作为军费。

随机推荐

  1. 梦见滑倒 梦见滑倒什么意思

    梦见滑倒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滑倒的详细解说吧。滑倒是损失滑倒是位置的降低,代表地位的下降。梦见自己滑倒或从高处滑下来,意味着自己会因为意想不到的问题受到牵连,会被降职。梦见和妻子一起滑倒,意味着双方形成了稳定的关系,会相亲相爱,白头偕老。商人梦见自己滑倒,意味着由于自己犯了低级错误,导致收入锐减甚至亏损。

  2. 适合12星座女的赚钱职业

    沉稳踏实的金牛座、细致精明的处女座、聪明谨慎的摩羯座很适合从事这份技术含量很高的职业。温和善良的巨蟹座、神秘妩媚的天蝎座、浪漫多情的双鱼座很适合从事这份有着艺术气息的职业。

  3. 【聆讯】的意思是什么?【聆讯】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聆讯」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25页聆讯是什么意思★「聆讯」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25页用聆讯造句1.裁判***审理的案件数目,占所有***之冠,每年审理的案件,约占本地聆讯案件总数的九成。

  4. 从曹操墓被质疑看如何对待历史发现

    从曹操墓被质疑看如何对待历史发现有关“真假曹操墓”,近日在社会上引起诸多讨论。此前安阳考古专家提出六大“铁证”,确认河南安阳一大墓被称是曹操高陵,但随后质疑之声频起,曹操陵为何没有出土墓志?一系列的追问令曹操墓的真伪一时真假难辨。我觉得专家、网友质疑,并不过分,因为公众要的是曹操墓知情权,而且这种知情权是建立在公开透明、科学基础之上。

  5. 为何朱棣军中少有叛徒而建文帝的大臣却投降居多

    朱棣以其少量的精锐部队,经历四年时间,终究还是击败了建文帝。这无疑是为靖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一系列举动引起了朱棣强烈的危机感,而在姚广孝的撺掇下,燕王终于决定举旗靖难。这也是在靖难途中,很少有将领叛变的重要原因,不仅如此还有很多敌对将领主动归降朱棣。朱棣上马可以统兵、下马可以治国,这样的帝王,就像动物界中稀有品种,实属罕见。>>图5朱元璋>为什么朱允炆的大臣们大多数都投降了?

  6.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唐玄宗做了二十多年太平天子,渐渐滋长了骄傲怠惰的情绪。>唐玄宗越来越觉得张九龄讨厌,加上听信了李林甫的诽谤,终于借个因头撤了张九龄的职,让李林甫当宰相。第二天,李林甫得知这件事,就把卢绚降职为华州刺史。人们就说李林甫这个人是“嘴上像蜜甜,肚里藏着剑”。李林甫当了十九年宰相,一个个有才能的正直的大臣全都遭到排斥,一批批钻营拍马的小人都受到重用提拔。

  7. 梦见五彩的云 梦见五彩的云什么意思

    梦见五彩的云是什么意思?梦见五彩的云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五彩的云的详细解说吧。梦到云彩,就意味着生活中将会出现厄运,需要及早预防。梦到彩云,附近可能会发生流血事件,或敌人侵犯国土。梦中出现五色的云,是幸福的象征。梦见五彩的云案例分析梦境描述:一天晚上,小舞梦见自己在天上。

  8. 梦见刺梦到刺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刺好不好

    已婚男人梦见身上扎了刺,表示生活幸福愉快,家庭和睦。已婚女人梦见身上扎了刺,预示将会怀孕。未婚男子梦见身上扎刺,会娶一位性温和的女子为妻。梦见天然磁石梦到天然磁石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天然磁石好不好梦见敌人正在拔脚上的刺,是祥兆,预示你将战胜敌人。原版周公解梦被人签刺,大吉昌。《周公解梦》梦见被人刺,大吉;刺人,亦吉。

  9. 韶州法海

    韶州法海禅师,最初参见六祖慧能的时候,礼拜后问道:“请大师为我讲解即心即佛?”

  10. 四大美女有什么优点?才让世人铭记

    古代四大美女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而这四人又分别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雅称。>对于她们的优点,最基本的就是她们倾国倾城的美貌,然而历史上的四大美女并非只有美貌才让世人铭记,还有从她们身上流露出代表中国文化的:“忠、义、德、情”。>四大美女的美,仅限于东方的女性、仅限于东方的中国之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