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李鸿章一生有妻妾4人,然而他却子嗣不丰,直到40岁膝下都无儿女。为了延续香火,六弟李昭庆将仅7岁的长子李经方,过继给李鸿章,做了他的养子。没过两年,李鸿章的继室赵小莲就生下了李经述,不久后,侧室莫氏又生下了次子李经迈。那么,老来得子的李鸿章,又会怎么对待继子李经方呢?

李鸿章一生有妻妾4人,然而他却子嗣不丰,直到40岁膝下都无儿女。为了延续香火,六弟李昭庆将仅7岁的长子李经方,过继给李鸿章,做了他的养子。然而谁也没想到,李经方的到来,就像一串药引子一样。没过两年,李鸿章的继室赵小莲就生下了李经述,不久后,侧室莫氏又生下了次子李经迈。 (李鸿章旧照) 古人一向看重血脉,又重嫡子。那么,老来得子的李鸿章,又会怎么对待继子李经方呢? 李鸿章并没有因为有亲儿子便冷落了李经方,反而常常以「 ”大儿”称呼他。 不仅如此,李鸿章还非常看重李经方的学业,先是让他在家乡读书识字,待他到20岁后,便让他到天津直隶总督衙门读书。并且还托朋友,四处为他谋名师指点。 李经方很会读书,因此早早就被选为府学廪生,也就是秀才中的尖子生。因此深得李鸿章疼爱。 1882年8月,李经方参加江南乡试,一举考中举人,成为地方候补官员。 李鸿章对李经方寄予厚望,希望将来他能接过自己手中的重任,继续为清廷效命。便特意请来外国教师,教他纯正的外语。 学成之后,李鸿章没有让李经方到外省候补,而是让他留在北洋大臣衙门,协助处理外交事务,以此锻炼他的能力。 在李鸿章的安排下,李经方多次随钦差大臣出游列国。比如1886年,他便以参赞的身份,与驻英大使刘瑞芬到英国考察 ... 。1889年参加进士考试未能高中,又以侯补官员的身份出任驻日公使。 按说,李鸿章给李经方搭建了非常好的外交平台,他的前途必然不可 ... 。但事实上,李经方却并非如此,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李经方聪明有才干,又精通5国语言。且经过几年历练,不仅见识广,还在外交上很有经验。因此李鸿章便把他留在身边,担任秘书和翻译的工作。 (李经方旧照) 中日甲午战败后,清廷被迫与日本议和,派去谈判的人,正是李鸿章。 与日本人周旋,在日本做过驻日公使的李经方很有经验,所以这次他随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他多次向李鸿章提出建议,在谈判中,面对日本人的咄咄逼人,他亦颇想据理力争。不过,每次都遭到李鸿章的制止。无奈之下,他又联合随行官员,将大家的建议写在小纸条上,传给李鸿章。希望他能当作参考,可是李鸿章依然没有所动。 谈判的过程中,李鸿章意外遭日本浪人行刺受伤,李经方被清廷委任为全权大臣。可是实际上,一切谈判细节依然由李鸿章操控,最终签下《马关条约》。 本来甲午战败后,李鸿章创建的北洋水师,就因在战争中全军覆没成为众矢之的,现在又和日本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国人为之震怒不已。李经方随同李鸿章回到国内,国人早就把他们 ... 成卖国贼了。 在这种情况下,光绪却又命李经方前往台湾省,与日本商谈交接事宜。 李鸿章不愿看到李经方身负 ... 名,于是以「 ”李经方身体有恙”为由,请求光绪收回成命。 光绪却将他狠狠的斥责了一顿。无奈之下,李经方只得听从圣命,从上海赴台湾省,与日本处理交割事宜。待处理完后,李经方已经对清廷失去了信心。他深知「 ”弱国无外交”,为了不至于遭万人 ... ,他干脆避居上海,不再回京复命。 1900年,由于慈禧听信义和团「 ”刀枪不入”,下诏向列强宣战,结果引发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慈禧眼见北京城陷,顾不了什么民族气节,带着光绪一溜烟逃到了西安。 当时李鸿章已经被解除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职务,调任两广总督。 (慈禧旧照) 为了能早日回到北京,慈禧又将李鸿章官复原职,让他前往北京和八国联军谈判,并表示「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不过,也是在此时,张之洞等人和李鸿章经过商讨,达成东南互保的协议。并约定,若是太后不测,则由李鸿章出面主持大局。 不仅如此,一些官员或洋人也多有进言,希望李鸿章趁着慈禧西狩,干脆夺取政权自立为王。 李经方也有此意,私下里更是百般劝说。但是李鸿章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再加上他做官一向谨慎小心,因此他没有答应。 李经方见此,更觉清廷无望,与其听命于腐朽的王朝,不如在家读书写字。 李鸿章病逝后,李经方有意发展洋务运动,曾参与过沪宁铁路筹建等事宜。 宣统年间,李经方被任命为邮传部左侍郎,他见中国的邮政事务多由外国人把持,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他多次与外国人据理力争,才要回了邮政事务的所有权。由于有功,他被任命为第一任电邮政总局局长。 辛亥革命胜利后,李经方的官职也随着清廷的灭亡而终结。 自此后,李经方拒绝为新 ... 效命,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 1934年,刚过完80岁寿辰的李经方,因感风寒病逝。 (参考史料:《李鸿章传》)
本文标签:李鸿章中国近代史李经慈禧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