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逼武则天下台的五位大臣,因何均无善终?

原标题:逼武则天下台的五位大臣,因何均无善终?

长安四年(704年)十二月,80岁的武则天因病避居迎仙宫。武则天的病情很严重。朝堂无主,宰相也难见女皇。迎仙宫中只有张易之、张宗昌侍奉武则天左右,外人不得入内。史载:“则天不豫。张易之与弟昌宗入阁侍疾,潜图逆乱。”张易之兄弟有没有造反谋逆的计划呢? 我们找不出确切的证据来。但张易之两人极有可能怕武则天去世后不仅权势不在,还可能大祸临头,所以结纳羽林军将帅和部分大臣以防不测也是可能的事情。反正当时长安城中出现了“易之兄弟谋反”的传闻和帖子。

张柬之和桓彦范、敬晖等大臣决定乘机诛 ... 张易之,逼病重的武则天让位,复辟唐朝。张柬之利用职权迅速安排桓彦范、敬晖两人担任羽林将军,掌握禁兵,为政变提供保障。当时皇太子李显在北门起居。桓彦范、敬晖利用禁军将军身份拜谒李显,密陈政变计划,得到太子的赞同。张柬之早年在外地担任刺史时,曾与荆州长史杨元琰一同泛舟。谈起武周的乱象,两人相互约定:“他日你我得志,当彼此相助,同图匡复。”张柬之此时也推荐杨元琰担任羽林将军,共同筹划政变。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在迎仙宫的消息越来越少。政变集团决定就此发难。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联合左羽林将军李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杨元琰、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率左右羽林官兵五百馀人向宫中进发。其中李湛、李多祚前往东宫迎接皇太子李显。李显毅然出宫,走到了羽林军的前头。一行人走到玄武门时,官兵们看到太子出面,山呼万岁。张柬之、桓彦范等人就簇拥著李显冲向迎仙宫。在宫门口,守卫与叛乱者发生了小 ... 。张柬之簇拥著李显轻易就斩关而入。当时武则天在迎仙宫的集仙殿养病。张易之、张昌宗两人就在集仙殿内,听到外面喧嚣,拿著兵器出来观看。在廊下,汹涌而来的羽林军将张易之兄弟当场 ... 死。张柬之等人事先还分派羽林军去各自的家中斩 ... 张易之的哥哥、汴州刺史张昌期,司礼少卿张同休。张家兄弟的脑袋很快就出现在天津桥南。长安的士庶百姓见了,没有不欢叫相贺的。有的人还脔割张家兄弟的肉,在一夕之间就只剩下骷髅架子了。

却说殿内的武则天听到外面人声杂踏,心知有变,撑起病体出来察看。她看到了张易之兄弟的尸体,看到张柬之等人持剑而来,大致知道了什麽情况。武则天毕竟是政治老手。只见她缓缓地回到病床,聚敛精力厉声问道:“何人作乱啊?”张柬之推拥著李显,并示意武士们涌到武则天病床前,说道:“张易之、张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令入诛二逆,怕计画漏洩,所以事先没有禀报皇上……” 武则天强硬地打断张柬之的话,怒目瞪著李显,喝问:“这是你的主意?你怎么敢这么做? 现在张家两兄弟已经伏诛了,你还不快回到东宫去!”

张柬之同样强硬地回答:“太子不能再返东宫了。以前高宗皇帝将太子殿下托付给陛下。现在太子年纪已长,天意人心都归顺太子。臣等不忘太宗、高宗皇帝的厚恩,所以奉太子诛贼,请陛下立即传位太子,上顺天心,下孚民望。”

武则天这才明白张柬之此行不单是为了诛 ... 张易之兄弟这麽简单,而是衝著自己的皇位来著。这是逼宫。突然间,武则天感觉到一阵晕眩。她没有精力再跟儿子和大臣们理论了,只能默默地低下头。“谢皇上恩淮!”张柬之朗声谢恩。

当时,相王李旦也率领南衙禁兵在宫外加强警备,配合宫内的政变行动。李旦和李显一样是个懦弱的皇子,他为自己今天的行动吓了一跳。一旁参与行动的儿子李隆基惊讶地看著父亲。李旦意识到在儿子面前要维持一个果敢、英武的父亲形象,忙挺直了腰板。就在他胆战心惊的时候,宫外传来了阵阵欢呼声。李旦的一颗心落了下来。政变成功了!神龙政变的血腥气只停留在当天的张氏兄弟之死上。张柬之和李显并没有大开 ... 戒。

病中的武则天得到了妥善安置。她虽然被迫将国政交给李显监国,并在不久之后禅位给了李显,成了“大圣皇帝”。1年后,武则天即将逝世。朝廷适时公布了武则天的“遗制”。武则天在遗制中说要“祔庙”、“归陵”,也就是主动要求归附到李唐的宗庙,去丈夫高宗的陵墓合葬。武则天还主动要求去掉帝号,自己不愿意做皇帝了,改称“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最终还是作为唐朝的皇后进入了乾陵。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之前朝廷公佈的所谓武则天“遗制”极可能不是武则天的意愿,但之后公佈的赦免武则天情敌王、萧二家及政敌褚遂良、韩援等人子孙亲属的罪行,令他们复业的内容极可能是她真实的意思。

没几天,武则天在上阳宫仙居殿去世,享年83岁。唐朝上谥号为“则天大圣皇后”,祔葬于唐高祖乾陵。唐睿宗李旦在李显之后即位,给“则天大圣皇后”改了一个字,叫“天后”,不久又追尊为“大圣天后”,改号为“则天皇太后”。武则天最终还是失败了,那是天意。

神龙政变又被称为“五王政变”。因为政变后,张柬之被封为汉阳王、敬晖被封为平阳王、桓彦范被封为扶阳王、袁恕己被封为南阳王、崔玄暐被封为博陵王,时称“五王”。对于张柬之等人的政变行动,当时和后来的人都持支持肯定态度。唐人皇甫澈就在《赋四相诗·中书令汉阳王张柬之》一诗中写道:

周历革元命,天步值艰阻。烈烈张汉阳,左袒清诸武。

休明神器正,文物旧仪睹。南向翊大君,西宫朝圣母。

茂勳镂钟鼎,鸿劳食茅土。至今称五王,卓立迈万古。

但是张柬之五人的下场并不好,这和他们的幼稚有关。当初,敬晖和桓彦范等人诛 ... 张易之兄弟后,洛州长史薛季昶曾经对敬晖说:“二凶虽除,吕产、吕禄那样的人物依然存在。大人们应该藉著兵势诛 ... 武三思等人,匡正王室,以安天下。”敬晖多次向张柬之提起,张柬之都不同意,敬晖也没坚持。薛季昶感歎道:“我不知道日后会死在什麽地方了。”之后,武三思勾结李显的韦皇后,“内行相事,反易国政”,武氏家庭武三思等及其羽党仍当权用事,“为天下所患”。一些议论就将责任推卸给敬晖。

武三思勾结韦皇后,谮毁张柬之等,最后抓住敬晖的一个把柄告发了张柬之等五人。唐中宗李显下诏说:“则天大圣皇后,往以忧劳不豫,凶竖弄权。晖等因兴甲兵,剷除妖孽,朕录其劳效,备极宠劳。自谓勋高一时,遂欲权倾四海,擅作威福,轻侮国章,悖道弃义,莫斯之甚。晖可崖州司马,柬之可新州司马,恕己可窦州司马,玄暐可白州司马,并员外置。”张柬之五人都被贬官。敬晖在失掉权柄,受制于武三思后,每每推床嗟歎惋惜,直至弹指出血。斗争往往是残酷的,没有后悔药可吃。张柬之这时才说出当初不乘胜追击,顺便将以武三思为代表的武家势力剷除干净的原因:“这应该是皇上的事情。皇上还是英王的时候,以勇烈闻名。我留下武家子弟,是希望皇上能够亲自锄奸立威。现在大势已去,再来说这些都没有意义了。”敬晖赴任崖州不久就被 ... 。张柬之在新州忧愤病死。崔玄暐在岭南病死,桓、袁二人则被李显派遣的使者 ... 害。

... 害张柬之五人的唐中宗李显实在是一个昏庸的君主。他确实控制不了处于转折关头的唐朝天下。新的政变已经在长安城里酝酿了。

逼武则天下台的五位大臣,因何均无善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2.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3. 太监也能「 ”儿孙满堂”?唐代宦官的婚姻与家庭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4. 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 ... 的名声好坏之辨

    写在前面隋炀帝与唐太宗这两位相继出现的皇帝,两人的身世、经历、理想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可能因为两人有着割舍不断的血亲联系。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的惊人相似。隋炀帝帝和唐太宗这对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的两个封建帝王,二者的出身、身世、经历以及个人喜好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谈二者的身后名之前有必要看看两人的相似之处:两人均出身望族,年少位高。

  5. 以儒为帅 以文制武 北宋一朝文武地位的转换

    中央集权政归皇宋宋代重文轻武,可谓老生常谈。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马背之上夺天下,取代了后周恭帝柴宗训自称皇帝。宋朝虽然建立,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却并不放心,他是军人出身,兵变起家,亲眼目睹了军人干政、武将乱权的局面。因此,一上台后,赵匡胤就开始考虑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保赵宋天下。这里的集权就是改变五代时期武人权重的不正常现象,收回分散于各股势力中的军权、财权、事权于己一身,维护皇权地位不动摇。

  6. 武则天的长女安定公主究竟是谁 ... 的?武则天自己的可能性最大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个「”招黑体质”。这其中有极大一部分原因是,她从本该固守后院的女性,升级成父系社会的主导,扰乱了固有秩序,招致绝大多数维护男权体系之人的反对;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自身确实做出了许多让人跌破眼镜的事。比如,...亲生子女。武则天一共和高宗李治生了4子2女,长子李弘、次子李贤、再次李显、幼子李旦;长女安定公主,次女太平公主。被史书直指为武则天亲手所...(或授意)的

  7. 唐代宦官也有婚姻与家庭?其实他们一点也不简单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8. "一些不被载入史书的野史秘闻"

    野史一般由民间个人根据所见所闻或依据神话传说等撰写的历史,也有一些是正史中不敢记载的,由民间进行补充,当然其真实性也有待考究。下面来讲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野史。

  9. 东北一哥沈阳是如何崛起的?

    在富饶的东北大地上,在白山黑水之间,有着一大片具有独特地域性的城市群落。在这些东北兄弟城市之间,长期具有领袖地位的东北老大哥,当属沈阳无疑。这个东北一哥是如何走上东北c位的呢?图/浑河景色01、北疆军镇沈阳地处辽河平原与辽东山地的过渡地带,自古便是文明多元交汇之地。从蒙古高原上走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与东方白山黑水间捕鱼狩猎的渔猎部落,在浑河与棋盘山之间融合碰撞。

  10. 陈姓的人,一定要知道自己祖先的这些辉煌

    故事从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讲起。南朝最后一个王朝,是陈朝。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帝姓氏作为国号的王朝。

随机推荐

  1. 美好的一天说说-感人的情话

    他永远是年轻的,美好的,光芒万丈的,他永远在那里,好像信仰一样。世上最富有的人,是跌倒最多的人。世界上最勇敢的人,是每次跌倒都能爬起来的人!然后在一天早上,我发现曾经那刻骨铭心的感情已然完全失却。但男人选女人有审美底线,只喜欢好看的。微小的缺点也是美的。

  2. 梦见毛衣

    周公解梦梦见毛衣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毛衣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今日历史】1月22日大事记,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2014年1月22日陕西镇坪县通村发生客运特大交通事故5年前,2014年1月22日下午13时许,陕西省镇坪县牛头店镇天坑峡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牌照为巫溪县大班车与一辆牌照为镇坪通村客运车相撞,造成5死9受伤的特大交通事故。1924年1月22日英国工党首次执政95年前,1924年1月22日工党领袖麦克唐纳组成英国历史上首届工党...。

  4. 啥面相的人生活最幸福_看相大全

    在生活中不管处于富贵还是贫贱,其实感觉过的很幸福,生活才是最好的,有时我们总在仰望和羨慕著别人的幸福,其实自己的幸福一直都在身边,就看你如何去珍惜。从面相上看,什么样的人在生活中最容易感到幸福呢?这类人心比较宽,做事比较大度,能容人,再大的事也不放在心上,很少会愁眉不展,他们的人生态度就是要好好的享受生活,不为了生活而痛苦,活着就是要幸福的生活。鼻子尖又少肉的人好相处吗_看相大全

  5. ... 接见末代皇帝溥仪都说了些什么?

  6. ... 空间个性超拽说说 你若催毁我现在,我必废了你将来-感人的情话

    十三、爱是什么我也不懂但是我只想陪你久久十四、我讨厌与别人共享一样东西更何况是你十五、只有在夜晚才知道这个千疮百孔的我有多狼狈。我还是会一个人难过。

  7. 梦见吃龟

    周公解梦梦见吃龟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吃龟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木盒中的佛像

    木盒中的佛像我师弟戒傲挺好动,常常在寺院里舞动拳脚。后半个月,戒傲每天流连在放经文的房间里。戒傲立即把新倒背的经文又表演了一番。那个盒子被一张有彩色条纹的纸严密地包着,戒傲拿在手中看来看去,然后对智缘师父说,包盒子的纸一共有6种颜色,其中红色的条纹有三条,黄色的条纹有四条,绿色条纹有……智缘师父打开黄色的小盒子,原来里面放着一尊小小的佛像。

  9. 学妹,请善待童贞

    学妹,请善待童贞堂妹与我关系甚密。暑假找我谈心,问我:“哥,我还应该坚持吗?”现在的大学生,谈恋爱的甚多,其中,已经同居的不少。堂妹告诉我,她宿舍六个姐妹,已经有三个与男朋友同居过,她的男朋友沖动时,好几次也要求她,而她的原则是保留童贞到确信能与男友结婚的那一天。有的姐妹笑她是出土文物。“别人认为你太守旧,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10. 成语典故_问鼎中原的故事:问鼎中原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成语典故_问鼎中原的故事:问鼎中原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