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从九品中正制,浅谈魏晋时期人才的选拔任用发生了哪些改变

九品中正制是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制度。具体是指,朝廷将人才的推举权,交给大中正。大中正由各州郡推选。并且大中正要在朝廷任职,其名望地位都要达到要求。大中正产生后,再由各郡官吏推举小中正。中正是评品人才高低的官职,但对于当时人才的调配却有相当大的处置权。这样无疑加上了皇权对于地方的控制,使全国的人才集中到朝廷任职。 显而易见,相对于两汉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有它的优势。察举制的确立是在光武元年(134年),察举制是由地方的官吏,经过考察,选拔人才给中央。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举制度,需要经过举孝廉、茂才、察廉等,人才被选配到朝廷任职,仍需经过统一的测试。 而这种人才选配的制度,到了东汉末年就变得捉襟见肘,自董卓进京之时,皇权已经名存实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是让皇权成为一种摆设,诸侯们各归其主,谁也无法干预谁。 这样很难再实行察举制,况且地方上也是一片混乱,原有的乡村甲制也无法进行,举孝廉更是无法实施,人才的任用已经出现危机。尤其是当时的重武轻文,让地方的世家大族很是不满。在此关键时刻,曹丕采取了陈群的九品中正制,更好的缓解了当时的矛盾,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九品中正制在选拔人才上更有优势。 上文提到了大中正和小中正如何产生,那么中正如何选拔人才呢?就是由中央统一发放人才调查的问卷或者表格,将人才分为九种分别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大小中正们,会将全国的人才,无论是否出仕,都登记造册,并且详细的记载每个人的年龄、籍贯、才学、品行等。最主要的是要分品第,也就是鉴定他们属于哪一种等级的人才,并且加上评语。小中正辅助大中正,将调查表审核复议,呈交给吏部,再由吏部选择官吏的升迁与罢免。 九品中正制初期,使当时混乱的格局下,人才的选拔有了一定的标准。其实它也是采取了地方各种意见,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两汉察举制的延伸。但却极大的缓解了世家大族与皇权之间的矛盾,改变任人唯才、任人唯亲的不良习惯。 有利于世家大族举荐人才,最主要是有利于皇权对于地方人才的控制。毕竟大小中正选拔人才时受制于中央,与两汉的察举制相比,由地方向中央提供人才,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制度,也为曹魏赢得世家大族的支持,统一全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品中正制的问世,选拔人才的改革。 用品第评定的 ... 来选择人才,其实始于曹操。当时天下纷争,社会动荡,曹操对于豪门望族有不少的压制举动。因为曹操并非出身名门而是宦官集团的后人,当时很多世家大族有点瞧不起他。 压制地方豪门望族,就成为必要的举动,曹操破坏朋党交游便是有力的举措。后来曹氏政权把中正官引进来,作为品鉴人物升迁的标准,便是另一大进步。而曹操也经常接受身边的人举荐人才,比如荀彧举荐了荀攸、钟繇、郭嘉、陈群等人才。 但九品中正制,是在曹丕称魏王以后,接纳陈群的建议最终制定的。公元220年(黄初元年),九品中正制被正式提出。《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文帝在东宫,深敬器焉,(中略)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 九品中正制的问世,迎合了曹魏政治 ... 上对人才的需求。早在曹操时期,就已经颁布了唯才是用的政策,而九品中正制的初期,也更偏向于一个人的才学,尽管世家大族是不能够忽略的。战争的焦灼,国家的动荡,乱世时期已经将九品中正制定型。 九品中正制不同于汉代的察举制,后者往往是针对一个人德才的偏好,中正制则更看重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这里的品是依据个人的家世德才、自己行状的一个综合鉴定。一品实为虚位,可以说二品已经算是上等,乃至三、四品仍属于上品。这里的中正品与官品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早在九品中正制初期。中正的定品多以乡论为主,中正以郡为基本,其实郡里的中正,才真正发挥作用。而他们又往往被世家大族所控制,州中正都只是作为总结定性罢了。所以曹魏初期,该制度没能更好的为中央的豪门望族提供更多便利,但到了曹芳后期,情况有了很好的改善。 九品中正制的发展及对于选拔人才的利弊。 州中正的设立,标志着九品中正制进入新的阶段。《晋宣帝集》: 有司马懿除九品、州置大中正议:案九品之状,诸中正即未能料究人才,以为可除九制,州置大中正。 但到了两晋时期,郡中正由州中正推荐,这与初期由地方官员推荐,有很大的不同,而司徒也正式参与大小中正的选派。也就是说,中央进一步把人才的任用、品第人才的标准,更大程度上收归中央管制,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 这样的演变虽然是一种进步,但却未能阻止中央的豪门望族窃取大权,伺机扩大其影响范围,发展党羽。他们操纵地方乃至中央的人员调配任用,没有实力的世族,或者说不居官位的世家大族,逐渐被削弱。最终导致朝廷的豪门望族(门阀士族),控制着大权。 最终演变和消亡。 三国魏晋时期,官员的调配任用,偏门第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豪门望族的子弟,即使在弱冠的年纪,可由吏部直接选配做官。再不必经过两汉的察举制,这标志着九品中正制的定型。 《晋书·郑袤传子默附传》记载: 初,(晋武)帝以贵公子当品,乡里莫敢与为辈,求之州内,于是十二郡中正佥共举默。 然而到了东晋时期,这种制度愈演愈烈,依据相关资料的记载,西晋时期考察192中,约有56人可以入仕做官。而到了东晋时期,209人入选,就有118人可以入仕。再加 ... 豪门望族对于州中正和郡中正的控制,标志着九品中正制已经成为名门望族扩大实权的工具,他们只注重门第却轻视才能,发展党羽。这样的演变,已经产生质的变化,对于皇权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门阀士族实力也逐渐的强大起来。 东晋末年,九品中正制成为一个摆设。中正任人唯亲,只衡量门第,可以说门第越好,获得的品就越高,寒门士族想入仕,真的是举步维艰。甚至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或者说公有公门,卿门有卿。 总结:九品中正制对于曹魏选拔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的出现重新确定了另一种选拔人才的标准。在它发展的初期,加强了皇权对于地方人才的控制,剥夺了察举制中州郡长官对于自辟僚属的权利,它的影响和作用都是积极的。 但到了发展的中后期,朝廷的豪门望族,逐步控制州中正,能获得二品的,几乎都是门阀士族。这样名门望族就窃取了官员的任用权,最终导致真正有才能的人被忽视,而豪门望族们也可以借此来发展他们的势力。 到了南朝时期,魏晋间的远祖名位,反而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中正的品第却成为无足轻重的事。北魏初期以及中期未能实行该制度,到了隋唐时期门阀制度逐渐的衰弱,该制度最终消失,最终被科举制度所代替。

从九品中正制,浅谈魏晋时期人才的选拔任用发生了哪些改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这个金字塔位于中国,发现者是一个外国人,与埃及同出一源?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有一个外国的空军飞行员来到了我国,并且在路过西安的时候,非常惊喜地发现地面居然有一个金字塔式建筑,并且把这件事情带回了国内,后来陆续有不少的美国人来旅游,确认了金字塔同样存在于中国,原来这所谓的金字塔是秦汉时期的帝陵,里面埋葬的是秦朝与汉朝的一些皇帝,而它们的外形同样是四条边的一个金字塔,所以被外国人称之为中国金字塔。

  7.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8.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9.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0.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随机推荐

  1. 家居装修:教你如何装修绿色环保家居

    看专家告诉你,如何装修绿色环保家居!其他材料应符合国标《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十项标准的规定。在家居装修前的装修设计时,应考虑少用易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材料,少用贴面工艺及油漆工艺。装修设计、施工越复杂,各种功能空间和造型越多,工程量也就越大,使用的主材和辅材就越多,即便是全部使用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标准的装修材料,施工后装修成品也可能造成室内环境污染。

  2. 梁武帝萧衍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四次出家为僧?

    梁武帝萧衍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四次出家为僧?  为什么和尚不能吃荤呢?其实,早期的和尚是可以吃肉的,不过在南北朝时期梁朝开国以后,和尚就不能吃肉了,因为梁朝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从《大般涅槃经》中找到了理论根据,从此以后他就下令,全国的和尚都不能吃荤,必须全部吃素!  ...

  3. 中华医学对免疫学的杰出贡献

    中华医学对免疫学的杰出贡献  1980年5月,第三十三次世界卫生大会庄严宣告:天花已经在全世界被消灭!这是人类利用人工免疫方法与传染病进行斗争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取得的一项伟大胜利。  免疫,顾名思义,免除疫病的意思。它原本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其作用是识别&ldq...

  4. 给生命一个微笑(图文)

    微笑是一种气质,气质得益于修养;微笑是一种境界,境界依靠磨练。给生命一个真诚的微笑,我们便拥有了人生中无可比拟的美丽和洒脱。给人生一个真诚的微笑,我们便拥有了生命之初最本质的宽容和坦荡。微笑是对人生最完美的诠释,微笑是从容的人生态度。我们微笑着面对生活,生活也一定微笑着面对我们。在喧闹的城市中,受约束的是生命,不受约束的是心情,只要心是晴朗的,人生就没有雨天——生命,有时只需要一个真诚的微笑。

  5. 【鲁莽灭裂】的意思是什么?【鲁莽灭裂】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鲁莽灭裂」在《汉语大词典》第18008页第12卷1207鲁莽灭裂lǔmǎngmièliè形容做事莽撞轻率。***《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三节:「江西第五次反‘围剿’,我军全然不讲退却,原因在于对局部形势和整个形势都不注意,实在是一种鲁莽灭裂的干法。」参见「卤莽灭裂」。

  6. 外籍丈夫抛下她归国,儿子后来成香港首富,100年后家族富得流油

    外籍丈夫抛下她归国,儿子后来成香港首富,100年后家族富得流油民国时期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处于新旧社会的交替时期。没想到的是后来儿子成为了香港首富,这个家族在100年后仍然富得流油。两人只有夫妻之名,实际上并没有正正得三媒六聘,自此何仕文算是成家立业。后来施娣的大儿子何启东,成年之后就扛起了家中的责任。经历了被丈夫抛弃、被迫改嫁、儿子成为首富,她人生精彩的程度堪比小说。

  7. 李渊为什么会在晋阳起兵?真的是被 ... 威胁的吗?

    李渊真是被...胁迫,才晋阳起兵的么?>公元617年,李渊父子在今太原举旗造反,史称“晋阳起兵”。除李元霸早夭之外,剩下三子一女一婿都是当时响当当的人物。>>作为晋阳起兵的最高决策者和实际组织者,李渊之所以后来被拉下神坛,最大的可能就是太宗皇帝在玄武门之变后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与形象而坚持让史官篡改的。

  8. (26)建文帝帐下第一名将——悲情大将盛庸

    朱棣在获得了两次胜利之后,信心大增,想要攻占济南,可是这一次他面对的是一个决心获得胜利的无名小辈盛庸。但许多燕军被火器所伤,大将张玉死于阵中。在这次战役中,燕军精锐几乎丧失殆尽,盛庸军声威大振,建文帝朱允炆为此祭庙告捷。盛庸派遣千名骑兵追击,被燕兵射箭击退。交战后,盛庸军持盾而进。盛庸率军力战,斩其大将谭渊。燕王朱棣攻入南京,自立为帝,盛庸率余部投降,随即奉命驻守淮安。

  9. 这些乐器,能认出仨来,算你赢!

    可是,这怪模怪样我有点接受不了。

  10. 完颜宗望是什么人?灭了两国娶了两国公主

    >金太祖很高兴,奖赏了完颜宗望,把把辽国的蜀国公主余里衍赏赐给他为妻。>完颜宗望这个资历是很少有人能够比得上的。>娶了两个女人分别是辽和宋的公主>赵福金>由于灭了辽和北宋,完颜宗望有功,于是获得了辽国公主余里衍,灭宋后又娶了宋徽宗最漂亮的女儿赵福金,当然两位公主都不是自愿的,不过没有办法,谁让她们是亡国的公主呢,就这样完颜宗望霸占了辽和宋的两国公主,也算是小小的记录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