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当时中国军队缺乏远程火炮,因此日军十分狂妄的把四五式这类远程炮拉出来做野战炮之用,而到了南京保卫战时,日军自觉中国军队已无远程炮,便将四五式部署到第一线进行直瞄射击,妄图摧毁南京的城墙,但是英勇的南京守军还有四门榴弹炮,在观测所侦察到日军炮位之后,迅速开炮,一次便摧毁了两门四五式榴弹炮,事后日军发现摧毁自己重炮的居然是当年出口给东北军的榴弹炮,顿时觉得脸面无光,于是下另...。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作者:毅品文团队黄浦江下,无授权禁转! 要塞炮,即为设置在要塞上的重型火炮,能保护重要要塞,对进攻的敌军产生毁灭性的打击。要塞炮通常为大口径的榴弹炮或者加农炮,火炮威力强,射程远,除了作为守城炮用外,还可作为攻城火炮使用。
(二战时期德国的要塞炮) >1905年9月5日,以《朴茨茅斯条约》的签订为标志,时长一年的日俄战争得以结束,从政治上看,这场战争是日本的胜利,但从军事技术上看,却是日本的失败,其中最突出的地方就是火炮。以旅顺战役为例,由于缺乏攻城炮,日军只得一次又一次的以血肉之躯发起强攻,但是毫无进展,最后只得把本土的大口径海岸炮运输到旅顺,这才勉强攻克了这座要塞。
(280毫米榴弹炮,日军正是出动了此种巨炮才得以攻克坚城旅顺) >有鉴于攻城炮的缺乏,在日俄战争结束后不久,日本陆军就着手开发新型攻城炮,最初的口径设定为200毫米,但是样炮制成后经过测试认为性能不足,口径太小威力达不到预定目标,于是修改口径为240毫米,经过数年的研制后,于1912年年底定型,称之为明治四十五年式二十四厘榴弹炮,简称为四五式二十四榴。该型火炮重33吨,可以把200kg重的炮弹发射到10公里之外,性能在当时属中档的火炮,缺点是炮架设计陈旧,无法整体搬运,只得分解成数件运输,由此导致火炮部署很慢,需要十几个小时才能进入战斗状态。
(四五式二十四榴) >四五式的服役,标志着日本炮兵完全近代化,因此日军很重视此型火炮的生产和使用,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当时日军炮轰北大营的重炮正是此型火炮。 >此后四五式风光一时,除了攻击中国外,还被日 ... 来作为“对苏战备”之用,大约有四十门的240毫米榴弹炮被安装在东北,充当北部要塞区的火炮用。但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在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日军的四五式火炮终于自尝到了恶果。
(英勇的中国炮兵) 当时中国军队缺乏远程火炮,因此日军十分狂妄的把四五式这类远程炮拉出来做野战炮之用,而到了南京保卫战时,日军自觉中国军队已无远程炮,便将四五式部署到第一线进行直瞄射击,妄图摧毁南京的城墙,但是英勇的南京守军还有四门榴弹炮,在观测所侦察到日军炮位之后,迅速开炮,一次便摧毁了两门四五式榴弹炮,事后日军发现摧毁自己重炮的居然是当年出口给东北军的榴弹炮,顿时觉得脸面无光,于是下另 ... 。而那些在东北的四五式,则在数年后的八月风暴中,被苏联红军的装甲洪流消灭的干干净净。
参考资料:《大炮入门》《南京大屠 ... 史料集》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火炮军事历史大口径火炮南京城墙巨炮日本中国陆军要塞炮历史日军抗日战争榴弹炮中国军情太平洋战争明朝历史南宋元朝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