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名家名品]萧云从艺术探微清萧云从九歌图·国殇清萧云从天问图清萧云从设色山水册之一纵14.7厘米,横23.7厘米。萧云从晚年题画诗写的有声有色,诗画结合,更能增加画面的艺术性。萧云从不以书法鸣世,但他是一位擅书者,这点可不必怀疑。萧云从这时避居在高淳,正是国破家亡之际,写这些插图,情动于中,感慨尤深。总之,萧云从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是诗人、山水和人物画家。
[名家名品] 萧云从艺术探微
清萧云从 九歌图·国殇
清萧云从 天问图
清萧云从 设色山水册之一 纵14.7厘米,横23.7厘米。
清萧云从 设色山水册之二 纵14.7厘米,横23.7厘米。
清萧云从 设色山水册之三 纵14.7厘米,横23.7厘米。
清萧云从 设色山水册之四 纵14.7厘米,横23.7厘米。
清萧云从 设色山水册之五 纵14.7厘米,横23.7厘米。.JPG
清萧云从 设色山水册之六 纵14.7厘米,横23.7厘米。
清萧云从 设色山水册之七 纵14.7厘米,横23.7厘米。
清萧云从 设色山水册之八 纵14.7厘米,横23.7厘米。
清萧云从 雪岳读书图 纵124厘米 横47.7厘米
清萧云从 石磴摊书图 纵132厘米 横66厘米
萧云从(1590-1673)字尺木,号默思,一号无闷道人、于湖渔人、石人、钟山梅下、梅石道人、
江梅、东海萧生、梦履、梅主人等。
萧云从是安徽芜湖人,父名慎余,懂绘画,希望萧云从以后能成为像郭恕先那样的画家,后来萧云
从还刻了一枚“郭恕先后身”的印章。萧云从生活的明末清初,正是政局风云变幻的特殊时期,萧云从
与其弟云倩在1638年曾参加张溥组织的复社,芜湖地区参加的就有十余人。这个社团与东林党呼应,同
魏党斗争,后又与马士英、阮大铖等斗争。
萧云从52岁那年,从高淳回到了家乡,看到故居被破坏的情景,他写了“移居诗”六首,诗中充满
了哀愤的心情。萧云从少年时曾参加过科考,但直到44岁才中己卯(崇祯十二年)科副榜第一准贡,而
云倩在三年前丙子就成了举人。三年后再考,又只中壬午科副榜。到了清季,他就干脆闭门读书、或漫
游天下,以诗文书画打发一生。卒后葬芜湖城西严家山,道台汪畸重修萧墓,人们误称“道台坟”。下
面略述其艺术成就。
一、诗歌、书法
萧云从的诗在黄铖编的《萧汤(燕生)二老遗诗合编》中仅搜集七言律诗一体,共三十首。在这些
诗作中,他本传统的“诗言志”主旨,说出自己的胸怀,表达了自己的爱憎。这里选录一首《题扁舟图
》:往事江南不尽哀,中流犹见片帆来。斜阳自弄桓伊笛;远道谁留表绍杯。到处飞花随燕子;有时乘
雾跃龙媒。万方多难无人济,一叶宁淹天下才。
萧云从对杜甫诗有过一番研究,《池北偶谈》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萧尺木以诗擅名江左,尝作《
杜律细》一卷,以为杜诗无拗体者,穿凿可笑。而援据甚博”。萧云从晚年题画诗写的有声有色,诗画
结合,更能增加画面的艺术性。
萧云从曾学习过真草隶篆行诸体,他的《归寓一元图》二十四个题跋都是篆书标题,隶书写诗。而
《太平山水图》四十三幅中,以篆标题,以隶、真、行、草题诗文。一般题画都用行书。萧云从不以书
法鸣世,但他是一位擅书者,这点可不必怀疑。
二、山水画
萧云从被人称道,不是他的诗歌和书法,而是他笔下的山水。萧云从在山水画的创作中,“手卷”
很突出,早期的《秋山行旅图》已显露了他的才华和功力,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幅画放在箱底几十
年,在他62岁那年发现了,他喜而题跋“作此画几十年矣,当时偶没之废册中,若不知有此。今余年六
十有二,重一相遇阅之,不能复得,因此叹昔之胫为强壮,工细自适,谁谓画师必老而后佳耶?”这说
明萧云从绘画风格成熟的很早,否则他就不会如此满意了。乾隆也在画上题赞:“几点萧萧树,疏皴淡
淡山。由来心意胜,无不寓神间。秋景宜寥廓,客人自往还。粗中具工细,识语破天悭”。另,他为彭
旦兮所作山水长卷,是融合宋、元诸家,而自成一格者,他自题“以黄公望瘦树山石为之纵横,润之以
马远泼墨之法。”这件一丈多长的长卷是他花了二十七天才完成的佳作。这件作品有正书局曾影印,标
题为《萧尺木山水神品》。另一手卷《云台疏树图卷》则是“丙申元旦晴和,胸中浩然,知世外有余乐
,伸纸作画,顷刻而就。”此画纵26.5、横233.8厘米。二十七天与顷刻而就,各擅其妙,可见好画并
不是时间长短问题。除了上面谈到的几幅手卷外,其它还有《磵谷幽深卷》、《崔华诗意卷》、《秋林
出云卷》、《青绿山水长卷》、《青山高隐图卷》等。
《太平山水图》册四十三幅,是应张万选之请而画的,张万选官太平府推官,他调斋芜湖去济南前
,请萧云从把当涂、芜湖、繁昌的风景画出来,作为他编的《太平三书》中一种。此书于1648年(顺治
五年戌子)印行。郑振铎对此书绘画大为赞扬:“图凡四十三幅,无一不具深远之趣,或萧疏如云林;
或谨严如小李将军;或凡花怒发,大道骋驰……大抵诸家山水画作风,无不毕业斯,可谓集大成之作矣
!”除卷轴画外,萧云从还画过两处壁画,一处是芜湖城北劳公祠,另一处是当涂采石矶太白楼。可惜
这两处壁画已不复存在了。
三、人物画
萧云从也是一位人物画家。这方面的代表作是《离骚图》。是其创作了一年有余的精心之作,是继
承宋人李公麟《九歌图》“出己意而扩充之的新图”。自李公麟之后以《九歌》为题材作画的,有马和
之《九歌图册》、钱选《临龙眠九歌图》、张渥《九歌图》、赵孟頫《九歌书画册页》、文徵明《湘君
湘夫人图》、陆谨《离骚九歌图》、仇英《离骚九歌图》、陈洪绶《九歌图》等。上述《九歌图》除陈
洪绶能自树一帜外,其余都是从李公麟本子一脉相传下来的。萧云从则不仅继承、发展李公麟的优秀传
统,绘了《九歌图》,还第一次尝试作《天问》插图,合成一部《离骚图》,郑振铎说的好:“尺木为
明遗民,故绘《离骚》以见志,仅署‘甲子’,而不书‘顺治’年号”。萧云从创作《离骚图》,从
1644年后开始,完成于1645年,他的学生张秀璧在《天问图跋》中说:“余侍师侧,备校录,计逾年而
图始成……”萧云从这时避居在高淳,正是国破家亡之际,写这些插图,情动于中,感慨尤深。所以能
超过前人的作品。罗振常这样评价道:“余所见《离骚图》,绘者有李龙眠、陈章侯、萧尺木三家,李
、陈均图《九歌》,萧则兼及《天问》。论其笔意,则龙眠高古,章侯奇诡,尺木谨严,同绘一图,而
落墨不同,为状各异。其不肯苟且沿袭,而能自用其心思,以各臻妙境如此,古人所为不可及也”。这
部作品作成之后,于1645年刻版刊行,当时咸推其工妙。
总之,萧云从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是诗人、山水和人物画家。他的山水画多有题跋,题跋与书画
结合,非常的完美。他即继承传统,又观察自然,做必要的写生,因此,作品中丘壑布置,千变万化,
层出不穷,使人“观之不厌意弗舍”。
编辑:之君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