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至心一念,即得往生

「又何为至心?《无量寿经宗要》引什公之喻」,什公是鸠摩罗什大师,他说的这个譬喻。「譬如有人,值遇恶贼,直来欲 ... 。其人勤走,渡河求免。尔时但念渡河方便。但有此念,更无他念。当念渡河,即是一念。此等十念,不杂余念」。这也可能是有人向罗什大师请教,什么是至心?什么是一念?罗什大师就举了这个比喻,譬如有人遇到强盗,旅行的时候遇到强盗,这个强盗非常凶恶,一定要 ... 人。这就逃命逃到一个河边,这个时候只有一个念头,怎么过河?除这一念之外没有别的念头,这个一念就叫一念。为什么?不杂余念。我们念佛也要用这个 ... ,什么叫至心?没有怀疑、没有夹杂,没有杂念夹在其中,这个时候就叫一心、一念、至心,这意思都相同。「行者亦尔」,行者就是念佛的人、修行的人,也是这样的。「若念佛名,若念佛相等」,都可以,念佛名是持名念佛,念佛相好那是观想念佛,都可以要紧的是「无间念佛」,这个念头不能停,为什么?一停就有夹杂进来,有念是妄念,无念是无明,都不能成就。妄想不能夹杂,无明也不能夹杂,无明是愚痴,妄想是贪瞋痴慢,都是障碍自性,都是破坏你一心不乱,这是念佛人不能不知道的。「无间念佛,乃至十念。如是至心,名为十念」。一念到十念,这是讲临命终时他决定得生。「是谓行人念佛,如彼喻中人之欲渡河,只是欲渡之念,更无他念,是名至心。如是之念,相续至十,即为十念。临终能行,决定往生。」这个句子十分肯定,一丝毫疑虑都没有,真正是如善导大师所说万修万人去。「乃至一念」,临终的时候十念时间来不及,他马上就断气了,他最后这一念是阿弥陀佛都能往生。这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往生这一剎那他肯定见佛。如果最后这一念见佛,一念相应一念佛,他来不及了,就是没有时间告诉大家:佛来接引我了,我跟佛去了。说这句话的时间都没有,如果是十念他有时间,有时间告诉大家佛来接引。最后只有这一念,他来不及,他真看到佛来接引,那就真往生了。这个意思,《念佛三昧宝王论》里面有说到,「念心纯固」,纯是不杂,固是坚固,这个信心非常纯、非常坚定,不会被外面境界动摇,「亦得往生。盖以暗合道妙,巧入无生」。这两句话说得太好,这是说什么?临终那一念是真心不是妄心,不夹杂怀疑、不夹杂妄念就是真心。大乘教里佛常说「真心离念」,真心里头没有妄念,你真心里面只有一句阿弥陀佛,这就暗合道妙。道是什么?道是自性。妙是什么?妙是妙用,它起作用太妙了。临命终时最后这一念跟性德的体用相应,这还得了吗?这个品位可高了。巧入无生,这个巧是形容缘分太殊胜,哪有这么巧的事情!一辈子用妄心,临终一念是真心,太难得、太难得了。入无生就是入常寂光,就是契入自性,自性不生不灭,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说,他说了五句,第二句就讲「何期自性本无生灭」,讲得真好。「是故五逆十恶,临终念佛,乃至一念,亦得往生」。五逆十恶临终地狱相现前,他要是真有畏惧之心,这个时候把他的妄念都吓跑掉,只有一念,要是提醒他「阿弥陀佛」,他就接受这一念,这一念里头没有怀疑,这一念里面没有夹杂,那他是什么品位?岂不就是善导大师所说的,「四土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临终遇到这样殊胜的缘,肯定上辈往生。真诚到极处是上品上生,真诚里面差一等,上中品、上下品,上辈往生。我们知道,上辈往生是生实报庄严土,中辈生方便有余土,下辈生凡圣同居土,果报太殊胜。世出世间一切法,只有这一法是真实的,其它都是假的。佛在《般若经》上常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有这桩真实。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二O集)2011/5/19 档名:02-039-0420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至心一念,即得往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金地藏与九华山

    而九华山是地藏菩萨所显迹的地方。地藏菩萨在九华山显迹,大约是在释迦佛灭度后的一千五百年间,那时在新罗国——就是现在的南韩,王族中有一位年轻人,名字叫金乔觉,他因喜好佛学而出家修行。金乔觉比丘在九华山修行经过多年,有一群诗人到那里游山玩水,想寻找灵感作诗,忽然间在山洞口看到一口破锅子放在石头上,柴火已熄灭了。

  2. 年最新开场音乐介绍 进入音乐荟萃盛典

    开场音乐一定要够温馨浪漫,让新人们不会那么紧张,婚礼上的所有音乐都是婚礼欢乐氛围的烘托物,下面是年最新开场音乐介绍,来一场音乐盛典吧!

  3. 情侣间浪漫的告白情书 记载的是爱的点滴瞬间

    说起情侣间浪漫的告白情书,很多男生都不知道怎么去书写,但是还是会记载下来,因为这就是两个人全部的记忆,值得一世珍藏。

  4. 梦见女人喝毒药

    周公解梦梦见女人喝毒药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女人喝毒药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霍成君为什么会被贬冷宫12年?真相是什么

    相比于至高无上的皇帝来说,皇后的命运似乎更为悲惨。许平君死后的第二年,霍成君被正式册封为皇后。而上官太后本是霍成君姐姐的女儿,年仅18岁,所以常常起立,以礼相待。但汉宣帝非常宠爱她,因此霍成君专宠于后宫。>霍成君被废除后,被打入冷宫整整12年。>>霍成君曾经是独宠六宫的皇后,只因家族造反,自己受牵连打入冷宫整整12年,最后...身亡,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正可谓半生荣华半生凄苦。

  6. 姓奚 女孩 起名_姓名测试

    奚李艳奚巧英奚多丽奚晓艳奚惠玲奚亚冉奚晓雪奚琳秀奚馨萍奚倩洛奚世文奚怡润奚武莹奚平丽奚鑫瑶奚艳花奚丹琳奚子琳奚米婧奚怡婷奚森娜奚昊茹奚洪萍奚霞文奚文梅奚钰婷奚淇婷奚小雪奚双蓉奚悦晴奚三红奚美雪奚凝芳奚洪琼奚亚萍奚莉恩奚玲碧奚竞莹奚翠婵奚实莹奚莉芬奚靖瑶奚思玲奚梅燕奚星妍奚怡俊奚爱玲奚雨婧奚卉颖奚悦媛奚文悦奚柳莉奚悦亭奚茸雪奚鑫冉奚慕蓉奚婷亭奚春娟奚昊文奚含婷奚一颖奚謦玲奚续妍奚榕娅奚裴元奚祥琳奚彦

  7. 祝福语_元旦微信经典祝福语2018

    元旦微信经典祝福语20181.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元旦微信经典祝福语20181.每年的这个时候,祝福就会象海洋涌向你,希望我的祝福象一叶轻舟,载你乘风破浪,到达成功的彼岸!

  8. 元宵節將至,三則燈謎故事,十個燈謎,據說沒有人能全部猜對!

    今日已是正月十三,距離元宵節也只剩2天的時間。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夕”或者“燈節”,是我國春節裏最後一個重要的節令。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爲主。說到觀燈,那自然是少不了猜燈謎活動。文人學士將自己寫好的謎面粘在燈上,吸引過往的行人觀看,以展示自己的學識。燈謎能啓迪智慧又十分有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大衆歡迎。到了明清時代,燈謎更是鼎盛發展,每逢元宵佳節之時,各城各鎮俱都張燈懸謎

  9. 西方为何无法容忍俄罗斯再崛起呢?

    到苏联时代,俄罗斯崛起,西方更是不安,更是联合封锁,冷战,最终让苏联彻底的崩溃,一分为十五,使得俄罗斯重新回到西方的制度。但是即便如此,西方至今也不会将俄罗斯视为自己人,也是不可能容忍俄罗斯再次崛起的,为何这么说呢?但是解体后,俄罗斯发现,西方不但没有接纳自己,反而还在继续的围堵,制裁俄罗斯,甚至有一举将俄罗斯直接彻底瓦解的目的。其实西方永远都不可能容许俄罗斯崛起的,只是俄罗斯一直没有意识到。

  10. 西汉名臣张敞只因为给妻子画眉,就被人举报为“流氓”

    张敞和妻子自小就一起长大,可以称得上是青梅竹马,感情自然较一般夫妻好。不仅如此,张敞还老是因为要早起为自己妻子画眉而上班迟到,这自然是要受到有关部门的投诉的。>>当皇帝问张敞是否天天为自己的妻子画眉,张敞供认不讳,并且还说道:“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