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据神话故事所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颛顼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但是颛顼也办过不合情理的事情。有这么一条律令就是他定的:规定妇女在路上和男子相遇,必须避让一旁;如果不这样做,就被拉到十字路口打一顿。这条法律虽然是传说,但是说明了在颛顼那个时期,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男子成了氏族中的主导力量,妇女的地位已经低于男子,父系氏族社会过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上的权威已经确立。 与颛顼同一个时代,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传说他是二人首蛇身,长着满头的赤发,他的坐骑是两条龙。 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的部落在现在今天的河南北部。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那个时候,人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水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共工氏是神农氏以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贡献的人。 共工有个儿子叫后土,对农业也很精通。他们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把水利的事办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由于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共工氏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的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认为挖下洼地垫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颛顼认为,在部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自己,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他用这样做会让上天发怒为理由,反对共工氏实行他的计划。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表面上是对治土、治水的争论,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 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认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会触怒鬼神,引来灾难,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 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 共工氏驾起飞龙,来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雾时间,一声震天巨响,只见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拦腰折断,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天地之间发生巨变,天空中,日月星辰都变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动,河川变流。原来这不周山是天地之间的支柱,天柱折断了,使得系着大地的绳子也崩断了,只见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因为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都从东边升起,向西边降落;因为大地向东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腾向东,流入东边的大海里去了。 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他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 (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天后土在上”,就谈的是他,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重。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五大宿敌,有的一出生就注定是宿敌

    宿敌是长期的敌人,天生的对手,命中注定的竞争者。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五大宿敌都有谁?所谓水火不相容,正好祝融是火神,共工是水神,所以这两位注定要成为一对宿敌,照理说,水应该是克火的,可是这场水火大战,偏偏以火神祝融的胜利结束,共工火了,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

  2. 黄帝撒下的弥天大谎,连写《史记》的司马迁都被骗了

    文丨柳汀雪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跟大家见面啦!在中国的神话传说里,女娲补天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可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这就要从共工的神话说起。

  3. 我国上古著名氏族部落联盟领袖——伯益

    伯益是虞夏时期的一位著名氏族部落联盟领袖,在历史上曾立下了不朽功勋,与尧、舜、禹、皋陶一样是彪炳千秋的古代英雄。伯益,《尚书》称益,《史记》称大费、柏翳,又称伯翳,《世本》、《汉书》称化益、伯益。

  4. 古代神话中的八大妖龙,一条是孙悟空的哥哥,还有两条被炼成兵器

    龙文化是我国古代神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龙被奉为帝王的象征,在道家神话中龙是掌管大海和司雨的神祇,在汉传佛教中龙是天龙八部之一,是佛的护法与信徒。而除了这些正面的龙之外,古代神话里还有一些妖龙、魔龙,他们大多...生造孽,祸乱人间,因此被收服或囚禁,今天笔者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古代神话中的八大妖龙。

  5. AI+农业:智能农业系统让中国农业不再靠天吃饭

    同时,农业也是人与自然不断斗争进步的产物,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谁能率先采用更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克服自然条件,谁就能在政权竞争中取得先一步的优势,中国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几乎都是在围绕着农业在演化变迁。

  6. 我们说的三皇是哪三皇?这些你知道吗?

    《史记》中说,三皇是天皇,地皇,泰皇——跟没说一样,到底谁是谁啊?所以这三皇之说,伏羲氏和神农氏的提名奖受到的挑战不是太大,麻烦的是第三个名额。经过如此一番激烈的竞标,由是三皇人选尘埃落定:燧人氏,伏羲氏及神农氏隆重入围三皇。由此可知燧人氏能够获得一个皇号,确实是名至实归。

  7. 《山海经》的一段记载,揭示几千年的谎言

    对于《山海经》而言,不少人一直对其持怀疑态度,这本古代典籍之所以会让人们造成如此错觉,就是因为其本身所记载的东西太过离奇,甚至不符合现代人的基本常识。《山海经》一书,记录了一个上古时期的纷乱世界,包括地理、人文、河流、动植物、神话等内容。

  8. 黄帝为何不传位给亲生儿子?只因这叔侄俩的能力太过逆天

    上一篇我们说到,黄帝征服了炎帝,擒...了蚩尤,得到各地诸侯的拥戴,成为天下共主。黄帝设置了左右大监,由他们督察各诸侯国。由于他做天子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土色黄,所以号称黄帝。炎黄二帝像黄帝在常年征战创事业的同时,造人工作也很出色。

  9. 古代中国为何总是北患重于南患?

    南轻北重▼▲校/二氧化碳画/一条人文主义狗图/地缘谷古代中国往往北患重于南患,匈奴远比越南等国有侵略性。在古代,罗马帝国因为气候和地缘形成的莱茵河-多瑙河一线,除了河流之外,无险可守,但中国得天独厚,拥有众多山脉可以作为北方和西方的屏障。东北平原▼因此无论是蒙古高原还是青藏高原,对于关陇地区都有居高临下之势,入侵有很大的优势。

  10. 人类简史:农业革命,一场不为人知的骗局

    《人类简史》主要介绍了人类从古到今的演化过程。从采集到农业认知革命发生后,人类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但生活方式仍然停留在采集狩猎阶段,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这场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革命,称为农业革命。

随机推荐

  1. 禅意朦胧

    [译文]有僧人问:“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沉影之心。如此是不是真的获得禅意呢?”禅师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长芦妙觉禅师对于僧人的体验也许很有同感,他只是吟出两句更加朦胧而富于诗意的语句:“两岸的芦花,仿佛千堆白雪;澄碧的江中,尽显一天秋色。”>禅师的表达似乎更近些,没有了心,没有人在,只有一个无限广阔的自然,充满奇妙如梦的变幻。

  2. 梦见想大便

    周公解梦梦见想大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想大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书写准提梵字治病

    书写准提梵字治病>吴氏女。太仓(江苏)人,出生时是端坐而被生下。最初跟随她的兄弟学习文字之义理,后来诵持佛经,都完全能通晓其大意,朝夕礼拜极为虔诚。有一天,突然梦见天神教她以梵文书写的准提神咒,若是有病苦的人,以梵字的准提神咒治疗,其病痛立刻痊愈。仲冬十一月的月底,现出轻微疾病,自己作偈颂辞别世间,勉励双亲坚定修行慎勿懈怠,到了正午,叫人找出戒指将它戴上,然后吉祥卧而往生。

  4. 哥俩的昨天与今天

    弘德家园有小哥俩:八岁的翟维高和五岁翟维民。我曾与他们相识在去年的夏天,那是不堪回首的一幕:炎热的夏季里,在师大门前一天桥下面,一家四口露宿在此已近两月。杨居士和我商议,先将两个小的接回家洗澡、更换衣服、吃上饱饭。在杨居士家,哥俩干净舒服的小住了几日。弘德家园得知一家遭遇后,前来接哥俩入住家园。今年春节,我前往弘德家园探望这对小兄弟。

  5. 文章个人资料身高

    【文章个人资料】文章演员导演身高177cm文章(1984年6月26日-),满族,生于陕西西安,著名男演员,首位80后大众电影百花奖影帝得主。2006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大学期间参演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和《奋斗》出道成名。2007年主演电影处女作《走着瞧》。2010年在电影《海洋天堂》中扮演自闭症患者大福,并于壹基金构架下建立大福自闭症关爱基金。2011年以来获得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更受欢

  6. 助纣为虐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zhùzhòuwéinüè。

  7. 苍生涂炭造句_苍生涂炭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苍生涂炭cāngshēngtútàn苍生涂炭的意思和解释:涂:泥淖。苍生涂炭的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苍生涂炭的例子苍生涂炭造句苍生涂炭造句相关常用成语误用之画蛇添足:这也是成语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一种错误,因为对成语内涵了解得不透彻,在句中再次使用了与成语意义雷同的词语,致使语义重复。

  8. ... 最爱的女儿是谁?新城公主为何会连嫁三次?

    >之后...也对她的婚事很上心,决定再为小女许配一好人家,于是就将长孙族的长孙诠许配给了公主,而长孙诠的父亲还是长孙皇后的叔父,并且长孙一家在朝中很有威望,可还没来得及等到公主举办婚礼,...就去世了,按照皇规,子女必须守孝三年才能结婚,所以她的婚事就这样拖延了3年。然后以皇后的礼葬安葬了新城公主。后来李治也将韦正矩和公主合葬了起来,算是默认了他并无家暴的说法。

  9. 汪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胡宗宪得知他死后会痛哭流涕

    在交往贸易过程中,汪直均以“儒生五峰”的名义出现于各类场合。许栋此前一直在做海上的海盗生意,同时也接保护走私的单子,汪直加入其中可有力保护自己的走私生意。汪直一怒之下,继续做海盗,还召集了其他倭寇,骚扰抢掠东南沿海。于是,他把汪直的父母妻儿都放出了监狱,还给予了他家人许多优待,并派遣使者前去劝降。>>▲沿海倭寇肆虐形势图>另一方面,当浙江巡抚胡宗宪得知此事后,气得忍不住痛哭起来。

  10. 垛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垛”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垛”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一箭上垛——比喻说话做事一次就成功。观者如垛——形容观看人数众多。同“观者如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