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我国上古著名氏族部落联盟领袖——伯益

伯益是虞夏时期的一位著名氏族部落联盟领袖,在历史上曾立下了不朽功勋,与尧、舜、禹、皋陶一样是彪炳千秋的古代英雄。伯益,《尚书》称益,《史记》称大费、柏翳,又称伯翳,《世本》、《汉书》称化益、伯益。 伯益出自少吴和颛顼部族,《史记·秦本纪》:「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皁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索隐》:女修,颛顼之裔女,吞鳦子而生大业。其父不着。而秦、赵以母族而祖颛顼,非生人之义也。按:《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其族也,则秦、赵宜祖少昊氏。《正义》列女传云:「 ”陶子生五岁而佐禹。”曹大家注云:「 ”陶子者,皋陶之子伯益也。”按此即知大业是皋陶。伯益为皋陶之子。《正义》引《帝王纪》:「 ”皋陶生于曲阜,曲阜偃地,故帝因之而以赐姓曰偃”。伯益因始食于嬴,被舜赐姓嬴氏,成为少昊部落嬴姓的继承人。并赐给其封土。 伯益在舜时与大禹同朝为官,因善于狩猎与畜牧,被推为虞官,负责治理山林川泽,管理草木鸟兽,并佐舜调驯鸟兽。他在狩猎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悉鸟兽习性和语言,很多鸟兽被其驯服,因而在畜牧方面具有卓著的功绩。 伯益曾协助大禹治理水土,《尚书•尧典》说唐尧时,「 ”汤汤洪水分割,荡荡怀山襄陵。”四方诸侯推荐鲧治水。《史记•夏本纪》载:「 ”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鲧被舜「 ”殛于羽山以死”。于是「 ”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伯翳是大禹的得力助手。「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舜)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吴越春秋》称禹「 ”遂行四渎,与益、夔共谋”。陆贾《新语》说 「 ”决江疏河,通四渎,致之于诲。大小相引,高下相受,百川顺流,各归其所。然后人民得去高险,处平土”。大禹因治水而名垂万世。伯益作为大禹治水有力助手,亦该流芳千古。 伯益还是我国最早的农业专家,他在佐大禹治水的十三年中,总结各地原始农业经验,开辟焚林造田。《史记•夏本纪》记述舜「 ”与益予众庶稻鲜食”之事。说的是当时的农业还不发达,多数百姓食不果腹,伯益就「 ”调有余相结,以均诸侯”,将征集到的粮食以及捕获到的猎物施舍给他们。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生活,舜命伯益焚林造田,《孟子•滕文公上》:「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这里是说,掌管山林和上下草木鸟兽的伯益,放火烧林,快速除去杂木荒草,灰烬又可肥田。同时借火驱走野兽,减少危害。《帝王世纪》说:「 ”益为朕虞,庶物繁植”,各类农作物都获得丰收。由于 「 ”益主虞,山泽辟”。山林川泽皆得到了有力的开发,伯益指导百姓在高阜平原种植粟类作物,在低洼水湿之地试种水稻。《史记•夏本纪》:禹「 ”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伯益是水稻种植的最早推广人。 伯益还是我国最早的凿挖水井的推广者,《世本》引《周易释文》:「 ”化益作井”,《初学记》卷七为「 ”伯益作井”。 伯益也是一个卓越的政治谋士,具有高超的智慧和过人的判断力,是尧舜禹时期的政治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告诫大禹,凡事要有前瞻性,要虑事周全。不要违背法则、制度,不要过度游乐享受,不要违背规律去追求百姓的称誉,不要违反民意而满足自己的欲望。治国不能懈怠,政事不能荒废,谦虚会受到益处,自满能导致失败,要选贤任能、除奸去邪。在处理民族矛盾方面,伯益亦表现出远见卓识。舜时,三苗族离心离德,舜便派大禹武力征服,三苗不服,伯益提议,要恩威并举,德武相济。大禹接受了伯益的建议,撤退军队,实行文教德治,三苗族受到感化,终于归顺。 相传《山海经》为大禹、伯益所作。《山海经》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部奇书,也是研究我国上古社会的重要文献。许多文献将《山海经》称为「 ”伯益之书”。《吴越春秋》:禹「 ”遂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俗,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证之。故名之曰《山海经》”。东汉王充在《论衡•别通篇》里说:「 ”禹、益并治洪水,禹主治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远不至,以所见闻,作《山海经》”。 据史料记载,大禹有意禅位于伯益,《史记·秦本纪》记载:禹立而「 ”举益,任之政”,禹崩时「 ”以天下授益”。由于禅让制度的社会背景发生变化,大禹之子启夺取继承权,伯益则成为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悲剧英雄人物。从此,禅让制度亦被世袭制取代。 《史记·秦本纪》云:伯益次子若木的玄孙为费昌,费昌为伯益六世孙,《泗志钩沉》云:「 ”帝封鲧叔父白犬之子卞明于其地,以奉颛顼之祀,历夏及商。汤伐有卞,存其祀,分其地封皋陶子伯翳之裔费昌为奄国,兼有今县西及曲阜、邹、费之境。而卞明、颛臾、鄫、邾错处其间,为附庸。皋陶本偃人,赐姓偃,伯益封费,赐姓赢。奄与偃字通,而国为赢姓”。 作者:彭庆涛

我国上古著名氏族部落联盟领袖——伯益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2. 黄帝撒下的弥天大谎,连写《史记》的司马迁都被骗了

    文丨柳汀雪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跟大家见面啦!在中国的神话传说里,女娲补天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可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这就要从共工的神话说起。

  3. 我国上古著名氏族部落联盟领袖——伯益

    伯益是虞夏时期的一位著名氏族部落联盟领袖,在历史上曾立下了不朽功勋,与尧、舜、禹、皋陶一样是彪炳千秋的古代英雄。伯益,《尚书》称益,《史记》称大费、柏翳,又称伯翳,《世本》、《汉书》称化益、伯益。

  4. 考古专家发现四千年前神秘青铜器,是大禹治水真实存在重要物证

    大禹治水到底是治哪里的水?这篇文章出来之后呢,有朋友在后台给小编留言,说这大禹治水的故事最早是在《山海经》中记载的。《山海经》大家都知道,是一本古时候的神话故事,那这神话故事很多人就认为真实性有待考究了。大禹是否确有其人,夏朝是否存在?那大禹治水是否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呢?这一切的质疑,随着一件3000年前的青铜器的现身,被彻底击碎。

  5. 上古神话中,连神龙都惧怕的「 ”异兽”,它的战斗方式非常特别

    最近发觉有不少朋友,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珍奇异兽十分感兴趣。由于我国古代神话体系繁杂,其中互通有无,但是细细整理下来还是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再加上现代的仙侠小说,更是让不少年轻的朋友沉醉其中。然而要提起龙,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它是神话中当仁不让的顶级神兽。甚至在《山海经》中,应龙和烛龙比肩远古大神。应龙帮助大禹治水,烛龙则是控制白夜更替,拥有掌控时间的能力。

  6. 商的灭亡在大禹时期已注定,就是治水功臣,大禹的妻子九尾狐

    在治水的过程中,大禹的妻子功不可没,大禹的妻子是涂山女,也就是东夷涂山氏族的女子,大概在现在的安徽蚌埠怀远县,大禹治水废寝忘食,到了30岁还没有结婚,这不要说在古代,就算是在现在也是晚婚了。

  7. 越王勾践真是大禹的后裔吗?吴越两国早期分封的疑点

    吴越两国是古越人建立的诸侯国,其与中原的封建关系比较特殊,这里做一番梳理。勾践剑越国的身世越国最初的身世有截然不同的两个说法。《越绝书》说是禹之世分封某一支古越人的首领无余于越,这种册命是别封,专门守祀禹陵的。

  8. 二里头出土最早夏代青铜鼎,会是大禹铸造九鼎的「 ”山寨版”吗?

    大禹雕像二里头出土的夏代「”方格纹铜鼎”「”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夏德衰,鼎迁于殷;殷德衰,鼎迁于周;周德衰,鼎迁于秦。”(《汉书郊祀志》)中国历史上,器型沉雄厚实,饕餮纹饰神秘的青铜鼎,一向是王权至高无上象征,被誉为青铜时代的礼器领袖和国之重器。而在汉语中,早已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诚信”等含义的大名鼎鼎、三国鼎立、一言九鼎、定鼎中原等成语词汇,无不彰显着鼎文

  9. 湖北发现大禹时代遗址,证实惨遭外来力量摧毁,禹征三苗或非传说

    距今4000多年前,中原华夏族部落联盟在大禹带领下,同南方的三苗部落联盟,为了争夺奴隶和生存空间,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战争,史称「”禹征三苗”。大禹治水之后,先后做了三件事,最终才建立夏朝确定统治权,即禹征三苗、建都阳城、禹会诸侯(涂山之会,这是一次权力认可大会)。然而,禹征三苗传说缺少考古证据支撑,那么到底存不存在呢?上世纪湖北发现一系列与大禹同时期的遗址,证实四千年前河南人改写过湖北历史,大禹的禹

  10. 大禹治水的背后,是上古社会统治方式发生变革的端倪

    神话不能当做历史来看,但神话所透露出的基本信息却具有史料价值。

随机推荐

  1. 河北发现​明熹宗​乳母墓,开棺后,验证了当时一项制度

    据记载,天启皇帝的乳母叫客印月,也被称为客氏,老家就是墓穴的发现地保定定兴。崇祯继位后,用以静制动的策略,把魏忠贤给扳倒了,这个客氏也被杖死了。当然了,客氏死后也就被人葬在了老家。当专家们,打开这座客氏棺木时,除了在棺木的背面有一层宣纸外,并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随葬品,倒是棺木里面红色的液体,让专家们好奇。原来,当时客氏下葬时是带罪之身,无随葬品也能说得过去。

  2. 满清十大酷刑之剥皮之刑,活剥人皮只为取乐(残忍之极)

    满清十大酷刑之一剥皮之刑因为过于残忍,并没有在古代官方律法中所出现,但是在历史上确实有很多记载能够证明这种残忍的酷刑是真的存在的,这种酷刑比起欧洲酷刑女巫的椅子、开花梨等刑罚来讲是更加的令人恐惧。关于执行也有2种说法,也是位列满清十大酷刑中的一个,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此刑罚的2种操作方式和其相关介绍。

  3. 梦见有很多财富

    周公解梦梦见有很多财富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有很多财富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强大改变丑陋

    上帝在造大象的时候,一时疏忽把大象的鼻子拉得又大又长,使大象变得奇丑无比。于是,他决定让大象接受丑陋的事实。不过,大象是心胸开阔的动物,它承认了现实,它决定善待这个丑鼻子。亿万年之后,大象成为陆地上最为强大的动物,很少有动物敢挑战大象。大象的鼻子比原来大多了长多了,强大有力的大象看上去并不丑,而是显得很有力量。丑鼻子已成为大象生存的法宝。

  5. 遁迹匿影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dùnjìnìyǐng【解释】指隐藏踪迹和身形。【出处】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七》:“但诸公皆不知用兵,闻贼至则盛怒而出,一有败衄则退然沮丧,遁迹匿影唯恐不密。”【例子】无【相关】百度“遁迹匿影”

  6. 带有狂字的成语大全

    包含、带有“狂”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丧心病狂——丧失理智,象发了疯一样。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比喻轻狂的男子。狂妄自大——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旧称狂士的老脾气。狂风骤雨——原形容大风大雨。狂风暴雨——指大风大雨。举国若狂——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骤雨狂风——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狂朋怪友——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狂蜂浪蝶——比喻轻薄放荡的男子。

  7. 梦见很多小猪

    周公解梦梦见很多小猪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很多小猪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蝙蝠是什么意思

    梦见蝙蝠鸣叫,表示你命运悲惨,会遭遇坎坷。梦见一只蝙蝠向自己飞来,暗示你可能会遭遇到小人的暗算,要有所提防。梦见成群的蝙蝠,预示你工作上可能会遇到接二连三的麻烦。梦见头发被剪梦见白蝙蝠,通常是死亡的预兆,常是孩子的夭折。梦见蝙蝠飞进山洞,则是好事,表示你面临的困难终于将要过去。此外,梦见蝙蝠后,应注意避免与人谈论你自己的私事。

  9. 网红饮料看着冰凉解暑,家有豆浆机就能做,甩出市售饮料一条街

    红色的西柚其实就是甜橙与柚子的混种,有些人也叫葡萄柚,它是几乎不含钠的天然食品,是高血压、心脏病都当它是食疗的水果。果肉是好吃,但它白色膜皮就会苦涩,将果肉取出来做冰爽葡萄柚汁,简直暑气全消,开胃又美味!分分钟甩出外面的饮料一条街啦!一杯冰爽葡萄柚汁+不用手洗的豆浆机简直就是我的消暑神器哇!

  10. 为何很多学佛家庭也不和睦

    现在我们很多人学佛都是学习大乘佛法的人,也就是发了利益一切众生心的人,很多人的家庭却不能和睦相处,有的和父母不和,有的和妻子不和,大部分的夫妻经常吵架,搞的人心惶惶不能如理学习佛法,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没有重视菩提心的修行,也就是我们根本没有注意菩提心而导致的结果。那么众生有很多,家庭就是众生而组成的,我们生活中就有很多人,在外面大家一致是一个不错的修行人,喜欢帮助别人,并且菩提心很好等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