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书圣王羲之难道只会写「 ”兰亭集序”?在政治上还是一个理性的鸽派

前言 两晋在我国历史上是一段狼烟四起战火纷飞的年代。 在彼此长时间的动乱对峙中,一方面社会经济秩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另一方面文学艺术却奇迹般的得到了繁荣的发展。 因此就像乱世出英雄的三国时代一样,两晋从来不乏名人雅士。 而说到两晋时代的名人除了「 ”闻鸡起舞”在 ... 领域颇有一番作为的热血青年祖逖刘琨以及写出了脍炙人口的「 ”桃花源记”之一代文豪陶渊明外,还有一个人在我国也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他的作品更是被历朝历代视作绝世珍品,下至富商豪贾,上至帝王将相都为之痴迷倾倒推崇至备。 没错,此人写出千古名篇《兰亭集序》被誉为「 ”书圣”的王羲之。 △「 ”书圣”,鸽派政治家王羲之 但在我看来,兰亭集序的诞生其实是王羲之官场不顺,政治失意背景下一个意外衍生品。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慢慢讲述。 一、闲逸:不欲为官而不得的才子 王羲之,字逸少。出自东晋时期的名门望族。叔父乃是东晋的肱股之臣宰相王导。 幼年时的王羲之就表现出了惊人的书法天赋,长大后更因为写得一手洒脱飘逸风格迥异令人赞不绝口的好字而扬名于外。 及长,辩赡,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王羲之传》 出身豪门,才华横溢,名声在外的王羲之很快便引起了当政者的注意。正所谓「 ”学而优则仕”,他被征任为大将军庾亮的一名参军。 庾亮特别看好这个后生,所以临终前举荐王羲之为江州刺史。从此以后尽管朝廷多次征召他入京担任要职都被他一再回绝。 △风光秀丽的江南景色 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晋书·王羲之传》 对此扬州刺史殷浩出于对王羲之的器重也修书一封劝王羲之成人之美接受朝廷调用。 王羲之看完在书信中回复到:「 ”我从来都没有要入朝为官的兴趣。所以当初王丞相欲让我进入宫廷中任职都被我发誓拒绝了,因此我屡征不就并非心血来潮故作姿态。” 「 ”虽然如此我也心怀家国之志想要报效朝廷。倘若让我出使关陇巴蜀之地,即便道路险远也定当在所不辞” 羲之遂报书曰:「 ”吾素自无廊庙志,直王丞相时果内吾,誓不许之......若蒙驱使,关陇、巴蜀皆所不辞”--《晋书·王羲之传》 二、政见:理性的鸽派--反对北伐 上面那封书信其实就暗含了王羲之的政见:希望亲力亲为通过外交手段安抚四方,而非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战争。 △古代战争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用。用和平手段来争取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安心发展国内经济政治民生也成为王羲之一贯的追求。 所以在面对朝廷官员不和以及对北方各个政权无休止的战争时,王羲之才会在书信中深切表达自己的规劝与忧虑: 时殷浩与桓温不协,羲之以国家之安在于内和,因以与浩书以戒之--《晋书·王羲之传》 殷浩置若罔闻,等到其第一次北伐王羲之同样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劝其放弃此次 ... 行动,殷浩依然不听,不出所料的晋军大败而回。 心有不甘的殷将军没过多久便又组织起第二次北伐,得到消息的王羲之再也坐不住了,这一次他在书信中长篇大论毫不客气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东晋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希望前者迷途知返: ①他指出朝廷中手握大权的内外官员为政态度极不端正,做事缺乏长远规划和深谋远虑。不仅如此还勾心斗角打着各自不为人知的小算盘: 自寇乱以来,处内外之任者,未有深谋远虑,括囊至计,而疲竭根本,各从所志--《晋书·王羲之传》。 这导致了什么严重的后果呢? △江南烟雨 首先是浪费了时间精力金钱人力物力却没有做成一件像样的事情: 无一功可论,一事可记--《晋书·王羲之传》。 ②统治者骄傲自大刚愎自用,闭塞言路自以为是,由此将国家推入危险的境地之中。为此「 ”食肉者”必须为此承担领导责任: 忠言嘉谋弃而莫用,遂令天下将有土崩之势...任其事者,岂得辞四海之责--《晋书·王羲之传》。 ③国家 ... 力量因为常年战争变得疲弱不堪,物资匮乏进一步导致战斗力及掌控力下降: 今军破于外,资竭于内,保淮之志非复所及...自长江以外,羁縻而已--《晋书·王羲之传》。 ④ ... 行动成效难测且道路艰苦,军需补给困难: 今功未可期...千里馈粮,自古为难。况今转运供给,西输洛许--《晋书·王羲之传》。 ⑤吏治 ... ,公饱私囊已成常态: 仓督监耗盗官米,动以万计...近检校诸县,无不皆而--《晋书·王羲之传》。 ⑥赋役繁重,苛政横行,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 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甚...百姓流亡,户口日减--《晋书·王羲之传》。 说完了问题接着阐述解决的办法:与民休息,废除苛政,收缩防御,平息战争,全力关注国内当前棘手的问题: 思布平政,除其烦苛,省其赋役...暂废虚远之怀,以救倒悬之急--《晋书·王羲之传》。 这里引用的有些是说给扬州刺史殷浩听的,有些则是说给会稽王司马昱(后来的简文帝)和权臣谢安听的。然而这些肺腑之言都没能引起高层足够的重视。 △后来组织领导了「 ”淝水之战”的东晋权臣谢安 其实也并不意外。他希望国内政通人和,积极防御,努力发展,徐求后图的为政方针也就决定了王羲之在政治上是个不折不扣的鸽派。 虽然这种鸽派不是卑躬屈膝的软弱,也不是割地赔款的卖国,而是恰恰源于他长期在地方任职所接触到的下层人民困苦生活现状而得来的理性思考。 尽管这种思想在当时整个东晋核心统治阶层狂热的战争情绪中是难能可贵的一丝冷静。但这毕竟与国家的主流意识相悖,所以无人理会采纳便在情理之中了。 也许是自东晋建国以来被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打压的太久心里憋着万千的不忿与怒火。 在二十七年后的康帝建元元年(公元343年)七月,随着后赵政权陷入内忧外患的深渊,东晋统治者在一份诏书中开始迫不及待的将主动北伐提上帝国的 ... 日程: ......中原之事,宜加筹量--《晋书·康帝本纪》 这段时间客观来说确实是东晋外部环境最好的时期。强敌后赵内乱不断且东西两线作战,西南李氏政权也陷入到争权夺利的泥沼无法自拔。 但结果呢?从349年至359年十年间里的七次北伐,东晋实际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甚至是输多赢少。 三、尾声 居庙堂之高而不知百姓生活之糟。在当时的情况下王羲之所上之言虽然句句在理,但却被当作耳旁风弃之不用无疑增加了心高气傲的王羲之在政坛上的挫败感。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所以他最终选择不问世事的归隐。晋穆帝太和九年(公元953年)春在费劲口舌数次上言无效的情况下,心情苦闷的王羲之和朋友们在景色优美的会稽游山玩水时写下了千古名篇,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晋书·王羲之传》。 以文明志。何志?不复为官之志! 同年十一月,不听劝告的殷浩再次大败而回,但这一次又关寄情山水悠哉悠哉的王羲之什么事呢? 我是历史中简堂烽烟。原创不易,码字更难。喜欢的朋友们不妨点赞收藏转发评论关注吧

书圣王羲之难道只会写「 ”兰亭集序”?在政治上还是一个理性的鸽派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4.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5.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6.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7.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8.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9.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10. 忘了入仕初衷 索额图如此从能臣---功臣---权臣蜕变为罪臣

    除了这四人,其他十几位,都在康熙年间极有作为,以治国安邦、收复失地、造福朝野留名史册。通过影视剧等文艺作品的传播,人们更多知道了康熙朝重臣索额图的大名和他的故事。

随机推荐

  1. 梦见吃紫色的蛇肉

    周公解梦梦见吃紫色的蛇肉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吃紫色的蛇肉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凿壁借光

    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

  3. 圣地亚哥骑士团:西班牙骑士及其“圣战”

    圣地亚哥骑士团是中世纪在西班牙建立的基督教骑士团.像圣殿骑士团和临终关怀团一样,该组织的成立是为了保护朝圣者和打击....然而,圣地牙哥骑士团在西班牙履行了他们的职责,而不是圣地.该命令现在仍然存在,但作为一个民间协会.圣地亚哥的秩序(也被称为圣剑杰姆斯的命令)是西班牙的四个军事命令之一,另外三个是卡拉特拉瓦、阿尔卡纳塔拉和蒙特萨的命令.根据传说,这个秩序是由9世纪阿斯图里亚斯国王拉米罗一世建立的

  4. 梦见吸墨水纸 梦见吸墨水纸什么意思

    梦见吸墨水纸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吸墨水纸的详细解说吧。梦见破烂的吸墨水纸,表示家庭中或朋友间持续的不和。梦见墨水洒了,用吸墨水纸来擦,暗示顺利中潜藏着很大危机,要多做准备,小心提防。商人梦见吸水纸,预示能在竞争中击败对手。梦见吸水纸,预示会发财。

  5. 节育对佛教是否犯了因果?(吴明安)

    但堕胎则所不许,且宜分清。

  6. 路行持準提咒保平安

    经言:“若在路行。诵此真言。不被贼劫伤损。亦离诸恶禽兽等难(不空译)”我经常骑摩托车从公司回家,出门什么的,一直习惯念着準提咒骑着车,在轮胎跑了两万多公里的时候,我回父母家,快停车的时候,轮胎破了,补好了后,离开时一起步就又破胎,只好又补了。

  7. 【类感】的意思是什么?【类感】是什么意思?

    2.在他6岁前,这类感情就从他身上消失了。

  8. 义和团内高手如林,为何无力抵挡洋枪洋炮?金庸在世时给过答案

    金庸在世时给过答案清末民初是一段动荡的岁月,自从1840年...战争开始,大清的国门被轰开后,统治阶级才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虽然有志之士励精图治但却依旧无能为力。义和团内号称高手如林,自称能够刀枪不入,为何无力抵挡西方的洋枪洋炮?百年来众说纷纭,然而小编觉得金庸先生生前给出的答案最为客观。义和团兴起于清末时期,刚开始在山东、直隶一带形成,是一个秘密的民间组织。

  9. 梦见老鼠进被窝被捏死

    周公解梦梦见老鼠进被窝被捏死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老鼠进被窝被捏死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义和团有过哪些领导者

    说到“反帝”,义和团究竟消灭过几个“洋兵”不管是进攻被围的使馆区与教堂,还是阻击进攻的八国联军,史料中记载的列强军人伤亡量之少不说,仅有的伤亡还基本都是清朝官军的战果。尽管许多今人著述笼统地宣传义和团“英勇抗击”洋鬼子,史料中也确实有大批团民死于洋鬼子炮火下的记载,但是除了1900年5月18日廊坊车站义和团与联军作战中击毙4名意大利兵外,实际并无一条义和团歼敌的具体材料。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