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志愿军侦察兵「 ”抓舌头”,潜入美军兵营,推门一看:没人

作者:李金钖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抓俘虏俗称「 ”抓舌头”,是侦察兵在作战中经常担负的任务,也是一项难度很高的任务。侦察兵既要行动隐秘地接近敌人,还要全身而退,而且要保证俘虏是活的,艰险不言而喻。正是因为「 ”抓舌头”的难度大、行动特殊,因而充满了传奇色彩。在我军历史上,有一位出色的侦察兵名叫张兰亭,他「 ”抓舌头”的经历就充满了传奇色彩。 1950年的11月,38军114师在大同江北岸、德川一线驻扎了将近一个星期,可是对面的敌人究竟是什么情况,始终没搞得很清楚。团长亲自到侦察排,要求在当天晚上12点之前抓个「 ”舌头”回来。 团长亲自来下命令,自然不是普通的捕俘行动,而是有重大背景:当晚有几支部队需要进入敌人腹地穿插,因而需要摸清摸准敌情。侦察排排长张兰亭奉命到3公里外的青龙里查探敌情。 冬天,天黑得早,下午5点左右,张兰亭带一个班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来到青龙里外围。电灯的光亮在夜色中显得非常刺眼,张兰亭压低嗓门跟大家说:「 ”青龙里有敌人,支援组在村外掩护,捕俘组跟我进村,猛打猛捕,逮住就走!” 他们向着有灯光的房子摸去,推门一看,没人!其它几间屋全是这样。这里静悄悄的,居然没有一点声音,真是活见鬼了! 张兰亭没有慌张,他认为既然电灯亮着,那说明敌人没有跑远。经过仔细搜索,他发现村子西南角的房屋下方有声响,原来敌人正在挖工事呢。 张兰亭让别人警戒,自己摸上去侦察,只见两个大兵正撅着 ... 哼哧哼哧地刨土,而坑后面还有声响,听声音,估摸有将近半个班的人数。 此时,战友在不到20米远的地方警戒,如果让他们过来,有可能打草惊蛇错失良机。于是张兰亭当机立断,在离敌人只有4米左右远的地方一枪撂倒了一人,接着一把抓住另一个人的脖领,飞起一脚,踹掉了他手中的 ... 。 没想到,「 ”俘虏”又高又壮,竟然顶着张兰亭站了起来,挣扎几下之后,还反手来抓张兰亭的脖子。要不是必须抓「 ”舌头”,张兰亭早就一枪打死他了。 这一呼一吸的短暂时间,惊动了双方的「 ”大部队”。我军指战员赶了过来,朝着土坑就开枪,土坑后面的敌人也朝着外面胡乱打枪。趁着混乱,捕俘组已经架着俘虏跑出三四十米远了。 俘虏被送到了团部,借着团部微弱的光亮,大家惊奇地发现竟然绑了个美国兵,问:「 ”张排长,你们在哪里捡的‘洋捞’?现在刚到6点,离12点还有6个钟头呢!” 战士们说:「 ”‘洋捞’可不好捡!这是咱们排长从狼窝里掏出来的啊!你们听!”此时,青龙里还响着激列的枪炮声,美国人还在漫无目标地与无边的黑夜进行「 ”激烈的战斗”! 1951年元旦后,我军成功突破了三八线,张兰亭所在的侦察排奉命 ... 溃敌中间,把敌人拖住,给主力歼灭敌人创造条件。 这个任务相当艰巨,美国人逃跑坐的是汽车,志愿军追击是靠两条腿。张兰亭带着队伍一路直追,跑了半夜,前面出现一个黑糊糊的村子。 本来,尖兵小组只想例行性地侦察一下村子,没想到碰到了外围的哨兵。安静的黑夜里,方圆几里内都听到了枪响。 既然如此,那就强攻吧!张兰亭和侦察参谋曹玉珍商量后,立刻命令:「 ”五班 ... 村子东面,截住往东逃窜的敌人;六班控制村子北面,阻击山上敌人的增援。四班跟我向村子里猛打猛插!” 村里有个大院,院子门前停着两辆吉普车,还有几根电线从里面架出来。这里是美军一个营指挥部,里边的人正在商议事情,结果没想到,防线还没商量好,志愿军凭着两条腿已经到了。 三下五除二,侦察分队前前后后俘虏了14个人,这都还是指挥所的人。黎明时分,当后续部队赶上来时,村里的战斗已经结束,张兰亭配合后续部队肃清了山上足足一个营的驻军。 在1个月后的汉江南岸阻击战中,张兰亭当了师侦察队的副队长。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当晚张兰亭奉命带一个班插入敌后,侦察广州里(现在韩国广州市)的情况。 张兰亭拿到任务,心里在盘算,从正面过去只需要走3里路,翻个山就到了,可是山上是敌军阵地,根本过不去。另外一条方便的路,就是从汉城到利川的大公路。平时我军不敢走,因此警戒很松懈,如果从这里大模大样地往里走,敌人不会发觉。 晚上,他带一个班大摇大摆地在公路上走了10多里路,发现公路右边有个村子,张兰亭又带人进村侦察。 第一个院子里边没有人,只有满地的罐头盒。怎么会没有敌人呢?张兰亭纳闷地打开了第二个院子的大门,只见一堆男男女女挤在一个不到三丈长的坑上。 看来这个村子一定有驻军,否则老百姓不会被赶到一个院子里。这时,侦察员刘志清急忙跑来,他指着西面的那个院子紧张地说:「 ”那边门口放着大皮靴!可能有敌人在那屋里睡觉。” 敌人也有防备,他们将牛脖子上的铃铛摘下来放门上,如果不注意,推门的时候铃铛就会响。幸亏张兰亭反应迅速,一把捂住了铃铛,才没有打草惊蛇。 张兰亭轻轻推开房门,用手电筒往里面一照,只见14个洋鬼子整整齐齐地码在一个大炕上!他本来打算先逮一个活的,然后用手榴弹收拾其他人。没想到最里边一人先惊醒了,一翻身拿起卡宾枪就要打。 张兰亭抬手一枪,敌人应声倒下,接着「 ”当!当!当……”点了剩下13人的名。 这一串枪声,使全村的敌人从梦中惊醒,枪声响成一片。张兰亭一边向上级汇报村里驻扎着英国兵后,一边开始抓俘虏。 在一片山坡密林上,114师的侦察科长正阅读着从上级司令部转发来的急电: 「 ”迅速组织捕俘,查明美3师、英29旅的行踪。”侦察科长刚刚看完电文,张兰亭已经押着2名英29旅的俘虏前来报到了。 由于张兰亭在第一、三、四次战役中,出色地完成侦察任务。1952年11月12日,志愿军领导为他记特等功,授予「 ”二级英雄”称号,朝方授予他一级荣誉勋章。

志愿军侦察兵「 ”抓舌头”,潜入美军兵营,推门一看:没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伤亡小只因技术好?为何美国天天在打仗伤亡率却一直非常低?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最擅长的操作就是在世界各地煽风点火,以此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然而匪夷所思的是,尽管美国参与的战争频率始终居高不下,但美国的伤亡率却始终微乎其微。难道是美国大兵们在战场上临阵脱逃才降低的伤亡吗?在静夜史看来,美国之所以战争伤亡率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技术先进技术上的碾压优势,是美国在历次战争中伤亡较小的根本原因。

  2. 日军发动最大规模「 ”万岁冲锋”试图刺刀战,美军:我不怕人多

    二战初期日军的...素养完全挑不出毛病,有八路军战士回忆,日本老兵两枪就可以判定射击的位置,第三枪还没打出去,日军的...就已经打过来了。

  3. 德军一天6支,美军一周7包,苏军万物皆可,香烟对士兵真的重要吗

    相较于食品、武器,香烟在战争中也是战备物资的一种,虽然人们早就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香烟在战场上的作用依旧不可替代,和平时期我们是无法理解战争中士兵对香烟的感情的,大多数的新兵都是在进入军队后才开始学会抽烟,每天处在艰苦、紧张的环境下,减缓恐惧、缓解紧张唯一有效的...就是香烟了,就像一战时期为协约国效力的比利时士兵一样:「”给我再糟糕的食物都无所谓,但请给我们烟草”。烟草在军队中是一直留存的,明

  4. 日本人疯狂起来真可怕:镇国之宝大和号战列舰也去 ... 攻击

    大和将带领残余舰艇在7日凌晨拔锚,走丰后水道直扑冲绳,海上护卫司令部下辖舰艇会在对空和反潜方面为大和扫讨航路。同时,航空兵将会密切配合大和的特攻舰队,为大和护航和辅助大和攻击冲绳海面上的美军舰艇。4月6日,日本海军为大和东拼西凑了4000吨燃油,这是日本海军最后的家底了。在日本海军高层看来,大和必须要轰轰烈烈打的沉没。6日16时45分,大和海上特攻舰队出击。

  5. 步兵战术图解,著名的《兄弟连》夺炮之战和中国不出名的夺炮之战

    在我看来,美军这个战例简直普通得再普通了,机枪压制,勇猛冲锋,近战歼敌,加上对方只是些没什么战斗力的二线炮兵,还有错误的部署成就了这个经典,不过这种战例随手在我们战史中找出一大把,如三个人干掉印军一个炮兵营,布雷库尔夺炮之战之所以被西点军校奉为经典只是因为美军实在找不出比他更好的战例了,就像西方古代电影,明明只是村和村打架,也能拍出史诗般壮丽场面,这点我们还没学到。

  6. 美军医护兵被送 ... 法庭,只因为他 ... 了几个小鬼子,你怎么看?

    但德军在战争中后期的士兵素质明显下降,尤其是党卫军的大量增加,导致暴行不断激增,其中攻击非战斗人员甚至是平民的现象,屡见不鲜。而日军在二战中则视日内瓦公约为空文,肆无忌惮的虐...战俘、...妇女、屠...无辜,当然也不放过敌方的医疗船,其实日本并未在日内瓦公约上签字。

  7. 哈尔西是美国海军仅有的四位上将之一?《决战中途岛》片尾翻译出现大BUG

    但很可惜,在片尾的人物介绍中,翻译出现了大BUG,字幕上出现了哈尔西是美国仅有的四个海军上将,显然这个说法大错特错了。

  8. 60年冷战老兵,中东战争战绩100:2,美军F-4战斗机将正式退役

    F-4"鬼怪式"战斗机是于1961年10月开始交付美国海军使用的,2年后的1963年11月,进入空军服役。F-4的飞行员总共声称击落了107架越军的米格战斗机,占被击落飞机总数的78%以上。但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空军的F-4E战斗机却大放异彩,取得了很大的战果,声称击落了...国家100架以上的米格战斗机,而自己只被击落了2架。由于美国禁止向伊朗提供该机零部件和维修支持,熬过了八年战火的伊朗F-4战机大约只有50架仍可保持飞行状态。

  9. 《决战中途岛》观影扫盲 看电影前先解下真实的历史

    2019年11月8日上映的美国电影《决战中途岛》,上映五天来票房1.3亿,豆瓣也有7.7分的评分,可以说是近期的热门影片了。故事主要讲述日本偷袭珍珠港半年后,美日海军主力在中途岛发动决战,美国海军以弱胜强,此战成为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彻底扑灭了日本法西斯的嚣张气焰,给盟军大反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决战中途岛一、中途岛之前日本法西斯的气焰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了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中途岛作战亦因此而起。

  10. 日军中途岛惨败是因为"命运五分钟"吗?

    11月8日,战争大片《决战中途岛》在中国内地上映,再度引燃了人们对中途岛海战的关注。《决战中途岛》海报日军飞行员损失并不大一说起中途岛海战,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日军损失惨重。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整体素质是全面压倒英美盟军的。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飞行员几乎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无论是战斗机飞行员还是轰炸机飞行员,都是飞行技艺超群的高手。

随机推荐

  1. 深情的句子 深情说说心情短语-感人的情话

    二十六、我不需要轰轰烈烈的爱情,只要你在我的心里,而我也同样在你的心里那就好…

  2. 梦见小孩子对我笑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小男孩对我笑,预示著运势很好,诸事很顺利,也会有意外的惊喜发生,是好兆头。未成年人梦见小孩子对我笑,预示著健康方面容易引起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平时需要多喝些滋润的流质食物很重要,外出活动也要记得补充水分,手部和肩部也要多留心,避免受伤。梦见小孩笑,预示著最近小孩会感到忧虑,是不祥之兆。梦见好朋友谈恋爱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3. 杨大眼简介 北朝北魏名将征南大将军杨大眼生平

    但是,因为庶出,杨大眼在这样的家庭里却并没有尊贵地位。>时值北魏孝文帝准备南伐,令尚书李冲负责选拔将官,杨大眼便前去自荐。由于杨大眼无甚名气,李冲很是看不起他,并予以拒绝。遂委任杨大眼为军主。杨大眼对同寮说:「吾之今日,所谓蛟龙得水之秋,自此一举,终不复与诸君齐列矣。」只此一句话,道尽了杨大眼的远大理想。在历次战斗中,杨大眼总是冲杀直前,莫不勇冠三军。

  4. [专家点评] 南宋李嵩 月夜看潮

    [专家点评]南宋李嵩月夜看潮此图为李嵩的《月夜看潮》,绢本设色。这样的观潮风气在宋代已相当盛行,尤其在夜晚,皓月当空,江潮那排山倒海、有若万马奔腾的气势,总令观者屏息难忘。这幅《月夜看潮》图,所画即南宋时临安中秋夜观海潮的情形。李嵩以极为细腻的情感与笔触,描绘了精妙的楼阁与粼粼江涛,也写出了苏轼“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的诗情,是一幅情景精致的杰作。李嵩,南宋画家。

  5. 12生肖养什么植物可旺爱情运

    虎生肖虎大多对爱情很有智慧,懂得计划、计算、并且积极,但会产生“强求的好胜心”。肖猪人可以在卧室窗户内,摆设一些黄色花朵的植物,因为黄色具有安定、稳定的力量,同时又具有舒缓的效果,可以增强肖猪人在感情上让人肯定、接受、信服的能量。

  6. 佛教故事:聊蒙圈!看完这个人的遭遇你还敢和禅师聊天吗?

    >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道:“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赵州禅师也无奈地道:“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你既不肯放下,也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呢,还是不缺少佛性呢?”>赵州禅师和信徒的一番对话,信徒不能契悟,赵州禅师只有怪他没有佛性,但赵州禅师又慨叹说:人,并不缺少佛性啊!

  7. 订婚的意义_求婚订婚

    有用目录订婚的意义订婚要不要改口叫爸妈目录订婚的意义订婚要不要改口叫爸妈

  8. 刘守光妻妾子女 刘守光是个怎样的人

    刘守光是卢龙节度使刘仁恭的儿子,因为与父亲的小妾通奸而父子二人断绝关系。刘守光妻妾子女>妻子:李氏。>历史上没有记载刘守光的子女。>刘守光是个怎样的人>王夫之:故温一篡唐,存勗一灭温,而...猥贱,不复有生人之理,迫胁臣民,止供其无厌之求,制度设施,因唐末之稗政,而益以藩镇之狂为。

  9. 提醒:养肝也有捷径可走,2个方面是重点,趁早开始

    但是,生活中,有许多人存在许多伤肝的生活习惯,导致对肝脏持续伤害。同时,酒精的氧化物乙醛是伤肝最严重的物质,由于无法及时分解,也会不断对肝脏造成损伤,导致肝功能受损。第四:作息不规律中医认为,凌晨1到3点的时间,是养肝的最好时间,这时候可以保证肝脏的血液循环正常,从而保护肝脏。

  10. 龚自珍的儿子是谁?龚半伦生平简介及怎么死的

    龚半伦,名橙,字孝棋,又名孝拱,是的儿子,半伦是他晚年的号,因被载引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将他骂作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龚半伦虽家学渊源,又有严父亲授,却生性狂傲、喜空谈,世称狂士。为此,龚自珍曾多次劝勉儿子要踏实做学问。>包括公使本人在内,上上下下都恭敬地称他为龚先生,知遇之恩当涌泉相报,龚半伦为洋人效力的日子终于来到了。看来,即使是自称「半伦」的人,也仍然无法逃脱良心的谴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