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历历】的意思是什么?【历历】是什么意思?

【历历】的意思是:历历lì lì 1.  清晰貌。  ●《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唐杜甫《历历》诗:「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宋孔平仲《月夜》诗:「更登高处望,历历见湖山。」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桂庵》:「景物历历,如在目前。」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三章六:「两岸的风物都历历如画。」 2.  逐一,一一。  ●唐韩愈《送李正字归》诗:「历历余所经,悠悠子当返。」  ●明高启《门有车马客行》:「对案未能食,历历问桑梓。」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善饮者历历尝之曰:‘此南京酒也,此苏州酒也。’」  ●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札记·同治壬戌十月初七日》:「计看此俱已三过,故历历翻去,殊不费目力。」 3.  排列成行。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陇西行》:「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  ●《楚辞•刘向<九叹·惜贤>》「登长陵而四望兮,览芷圃之蠡蠡」汉王逸注:「蠡蠡犹历历,行列貌也。」  ●宋司马光《静斋》诗:「聊窥碧甃缺,寒草生历历。」 4.  犹历录。  ●《诗·小雅·斯干》「约之阁阁」毛传:「阁阁,犹历历。」马瑞辰通释:「《传》云:‘阁阁犹历历’者,谓束板历录之貌。」 5.  零落貌。  ●清钱谦益《东归漫兴》诗:「招魂倘有巫阳在,历历残棋忍重看。」 6.  象声词。  ●唐曹唐《赠南岳冯处士》诗:「穿厨历历泉声细,绕屋悠悠树影斜。」  ●元耶律楚材《再用张敏之韵》:「悲歌声历历,雅调韵洋洋。」  ●明高启《鹤瓢》诗之二:「醉听树头风历历,还疑秋傍九皋鸣。」★「历历」在《汉语大词典》第6821页 第5卷 366★「历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97页★「历历」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历历

历历的拼音lì lì

历历是什么意思

历历

lì lì1.清晰貌。●《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唐杜甫《历历》诗:「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宋孔平仲《月夜》诗:「更登高处望,历历见湖山。」●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桂庵》:「景物历历,如在目前。」●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三章六:「两岸的风物都历历如画。」2.逐一,一一。●唐韩愈《送李正字归》诗:「历历余所经,悠悠子当返。」●明高启《门有车马客行》:「对案未能食,历历问桑梓。」●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善饮者历历尝之曰:‘此南京酒也,此苏州酒也。’」●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札记·同治壬戌十月初七日》:「计看此俱已三过,故历历翻去,殊不费目力。」3.排列成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陇西行》:「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楚辞•刘向<九叹·惜贤>》「登长陵而四望兮,览芷圃之蠡蠡」汉王逸注:「蠡蠡犹历历,行列貌也。」●宋司马光《静斋》诗:「聊窥碧甃缺,寒草生历历。」4.犹历录。●《诗·小雅·斯干》「约之阁阁」毛传:「阁阁,犹历历。」马瑞辰通释:「《传》云:‘阁阁犹历历’者,谓束板历录之貌。」5.零落貌。●清钱谦益《东归漫兴》诗:「招魂倘有巫阳在,历历残棋忍重看。」6.象声词。●唐曹唐《赠南岳冯处士》诗:「穿厨历历泉声细,绕屋悠悠树影斜。」●元耶律楚材《再用张敏之韵》:「悲歌声历历,雅调韵洋洋。」●明高启《鹤瓢》诗之二:「醉听树头风历历,还疑秋傍九皋鸣。」

★「历历」在《汉语大词典》第6821页 第5卷 366 ★「历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97页 ★「历历」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参见:历历

历历的英语单词1.distinctly;clearly] [物体或景象

用历历造句

    1.”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 2.”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3.“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马车,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 4.〖示例〗风马云车历历,见桂葆乍迎娇如雪。 ★清 龚自珍《霓裳中序第一》词 5.〖示例〗风马云车历历,见桂葆乍迎娇如雪。 ★清·龚自珍《霓裳中序第一》词 6.巴斯滕无可比拟的魅力以及天外飞仙般的进球,至今仍然历历在目,栩栩如生。这是米兰的无价之宝。 7.船夫们往来上下历历落落若甚杂乱。★茅盾《归途杂拾》 8.登上碣石仙台,方圆百余里景物尽收眼底,渤海清波帆影,历历在目。 9.登上主峰摩星岭顶,远望城乡云树莽莽苍苍,广州全景,历历在目; 10.对他来说,这个历历可见的自然界是若有若无的。 11.她描述得十分细致, 使我们对所发生的事历历如见. 12.近岸陡壁上,背纤夫历历可见。 13.李老师冒雨给我补课的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14.李老师冒雨给我补课的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15.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9卷:“定睛一看,草木树石,天光云影,眼前历历可数。” 16.那张年幼的脸,使西莉亚历历在目地回想起十六年前布鲁斯这么大的时候。 17.那种前途渺茫的情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18.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9回:“记得石上深盟,花前密约,历历在耳。” 19.宋·洪迈《夷坚丙志·朱真人》:“面目冠裳,历历可辨。” 20.他虽然离开我们有好些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如绘 21.往事还历历在目。 22.我和小虎从小一起长大,他家要搬到外地去,临行前,那依依惜别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23.我和小虎从小一起长大;他家要搬到外地去;临行前;那依依惜别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24.我们从山坡上往下看,风光景物历历在目。 25.我们读一首诗,可以欣赏其中的景物的描写,所谓“历历如绘”。 26.相聚时情景历历在目;曾几何时;你却远走他乡。 27.想到你,往事历历燃胸间, 爱怜又悲伤。 28.夜深就寝的时候,一切仍历历在目。 29.一提起她的名字,许多往事历历在目。 30.一阵短暂的间隙过后,又是一道悚目惊心的闪光,把黑夜照得亮如白昼,他们脚下的小草也历历可辨; 31.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历历在目。 32.约摸两小时后,城楼已历历在目。 33.在显微镜下;极小的细菌也是历历可数的。 34.直到现在,老师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 35.直到现在;老师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历】的意思是什么?【历历】是什么意思?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他被评为明朝最伟大的诗人,为何被朱元璋腰斩,还亲自监斩?

    在著名喜剧电影《九品芝麻官》里,包龙星为了吓唬作伪证的嫌犯,让包有为装成被腰斩的犯人,并捉住嫌犯的腿,说要在他腿上写个惨字。其实,这个情节并非完全是无厘头搞笑,而是真实在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然而,在历史上,这位主人公的经历可就不是一出喜剧了,而是彻彻底底的悲剧,他就是高启。1961年11月6日,为查找高启的《咏梅》全文,...一天内给秘书田家英连写了三封信。

  2. 明朝最伟大的诗人,因一首大胆诗,却被朱元璋处以极刑,太可惜了

    然而,就是这位伟大的诗人,却被施以腰斩酷刑,身体截成八段。刑场上,高启用半截身子的力量,手蘸鲜血,写下三个醒目的"惨"字,真是惨不忍睹,惨绝人寰,死时年仅39岁。后来朱元璋在高启的《郡治上梁文》中找到了"龙盘虎踞"之句,便大开...戒,用极刑收拾了这位"傲慢"者。因为高启的不给面子,因为高启诗文中"含沙射影"的"讥讽",当然这"含沙射影"、这"讥讽"都是朱元璋自己揣摩、炮制的。

  3. ... 明史我看了最生气

    ■对朱元璋研究得比较仔细>1964年5月,...在一次谈话中说:“《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对吴晗的修改表示满意。...熟读《明史·海瑞传》,被海瑞等忠直之士在国难当头之时表现出的气概所打动。...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但通过阅读《明诗综》等史料,他改变了看法。

  4. 高启的人物生平 高启的文学成就

    高启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高启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家为本,兼受释、道影响,不喜功名利禄,返回青丘后,以教书治田自给,后高启被魏观牵连被处以腰斩而亡。高启的词编为《扣舷集》,文编为《凫藻集》,另刊于世;《凤台集序》保存在《珊瑚木难》中,是现存唯一评论高启在金陵的诗歌论文。

  5. “吴中四杰”高启生平简介与历史文献及历史成就

    高启,字季迪,自号槎轩,平江路长洲县人士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高启返青丘后,以教书治田自给。张士诚据吴,启依外家,居吴淞江之青丘。及归,居青丘,授书自给。帝见启所作上梁文,因发怒,腰斩于市,年三十有九。)>文学成就>高启青年时代即有诗名,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但他死于盛年,尚未能够达到自成一家的目的。

  6. 明朝大才子刘启曾写诗讽刺朱元璋,最后被腰斩而死

    要知道狗要见着生人才会叫,对于经常出入后宫的朱元璋,狗肯定不会叫。这不明显讽刺朱元璋宫禁不严,被戴绿帽嘛。>>高启这两句诗可谓是说中了朱元璋的要害。朱元璋认为霸占陈友谅的妃子能达到一种报复行为。于是就把高启抓来,腰斩而死。而高启却被腰斩,要知道腰斩是十分残忍的,人不会立马死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煎熬。朱元璋之所以不用...头对付高启,而用腰斩,有一种泄愤的缘由在里面。

  7. 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杨基,明初诗人。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为维桢惊赏。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诗倍加称赏,于是扬名吴中。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杨基以诗著称,亦兼工书画,尤善绘山水竹石。其元末诗作,大多表现维护元代统治立场,入明后,仍眷怀元室。时人以此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明成化重刻时,江朝宗为之作序。

  8. 【楞伽僧】的意思是什么?【楞伽僧】是什么意思?

    明·高启《忆昨行寄吴中诸故人》诗:「远携茗器下相候,喜有白首楞伽僧。」楞伽僧的拼音léngjiāsēng楞伽僧是什么意思楞伽僧léngjiāsēng泛指僧人。

  9. 【历历】的意思是什么?【历历】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历历lìlì1.清晰貌。

  10. 明朝诗人高启的简介 高启如何得罪朱元璋而惨遭杀身之祸历史名人

    高启人物生平简介高启字季迪,是元末明初时期的诗人,元朝末期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此自号青丘子。据《明史·高启本传》透露:“启尝赋诗,有所讽刺,帝之未发也。”朱元璋以此为由磨刀杀人,很明显的是在“秋后算帐”。再者,高启在《青丘子歌》有“不闻龙虎苦战斗”的诗句,又遭到了朱元璋的强烈厌恶。另外,高启在诗中还有“不肯折腰为五斗米”的句子,表示对做官毫无兴趣,这也正是朱元璋所忌恨的。

随机推荐

  1. 梦见火差点烧到我

    周公解梦梦见火差点烧到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火差点烧到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飞得太低了

    公路上有一位游客驾车疾驰,被交通警察不客气地拦住了。“我开得太快了吗?”>“不,你飞得太低了。”

  3. 梦见跳棋 梦见跳棋什么意思

    梦见跳棋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跳棋的详细解说吧。男人梦见跳棋,预示可能会开始一次愉快的旅行。女人梦见跳棋,表示和恋人的爱情浪漫纯真。梦见玩跳棋赢了,让你悬著一颗心的事业最终成功了。梦见跳棋,则是旅行与情感的象征。梦见五子棋,则是礼物与谋略的象征。周公股市梦见下跳棋,股价只有小幅度的涨跌,是疲软的盘旋局面。

  4. 萧何追韩信

    >萧何所说的韩信,本来是淮阴人。韩信感到十分失望。>萧何得到韩信逃走的消息,急得跺脚,立即亲自骑上快马追赶上去,追了两天,才把韩信找了回来。>汉王听说萧何追的是韩信,生气地...萧何说:“逃走的将军有十来个,没听说你追过谁,单单去追韩信,是什么道理?”>汉王叫萧何把韩信找来,想马上拜他为大将。

  5. 唐卡

    但是唐卡的出现,则要推延到七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蓄王朝开始。这些唐卡无论是构图、色彩、线条,都流露出强烈的工笔风格,而工笔又分为重彩和白描两种技法。此外还有专门进献给皇宫的贡品唐卡,这就是根据其特殊用途而分类了。这正是唐卡艺术的限制所在,它的形式并不自由。

  6. 千里姻缘使线牵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qiānlǐyīnyuánshǐxiànqiān【解释】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红线牵连而成。同“千里姻缘一线牵”。【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千里姻缘使线牵”

  7. 梦见与家人团聚 梦见与家人团聚什么意思

    梦见与家人团聚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与家人团聚的详细解说吧。很久没回家的人梦见与家人团聚,很可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女人梦见家人团聚却少自己,预示近期夫妻感情一般,要学习忍耐,不要为了小事争吵,好运气自然会来临。女人梦见自己和家人团聚,预示近期夫妻感情融洽,幸福美满。

  8. 孕期梦见小兔子

    周公解梦孕期梦见小兔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期梦到小兔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戒嗔讲故事----戒忧师兄所中的彩票

    戒忧师兄回到镇里,在路边遇到孙大嫂,戒忧师兄中了奖,自然样子很开心,孙施主就问戒忧师兄,为什么如此开心,戒忧师兄便忍不住把中奖的消息告诉了孙施主,并请孙施主替他保密,孙施主答应了。第二天半个镇子的人都知道了戒忧师兄中奖的消息。戒忧师兄忍不住去责怪孙大嫂,孙大嫂很委屈地向戒忧师兄解释,她只是在镇上的马路边自言自语时被人听到的。"戒忧师兄略有所思,从此不再向人解释他中奖的事情。

  10. 黑衣宰相姚广孝是朱棣的功臣,为何他死后朱棣不厚待姚家?

    朱元璋去世后,他的孙子朱允炆登基,即建文帝。眼看要伤及朱棣,朱棣犹豫不决,道衍力劝朱棣起兵“靖难”。所以,在朱棣的心目中,姚广孝是个功臣,但他最重要的是位僧人,僧人是不会提这种遗言的。明仁宗念及姚广孝的功劳,把姚广孝配享太庙,封他的儿子姚继为尚宝少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