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山能容二虎

彭城不大,东西各有一家武馆,东面的叫“震威武馆”,馆主姓杨;西边的是“汗青武馆”,馆主姓李。两家武馆祖师爷本是同门师兄弟,无奈一山不容二虎,两家的关系越走越冷,这一代已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为了称雄一方,杨馆主向李馆主下了战书,欲比武打擂,三局两胜,一决雌雄,输的那家遣散弟子,关闭武馆。 比武那天,擂台旁人山人海。第一局中,杨馆主的大徒弟走上擂台,汗青武馆的一个选手也跃上擂台。杨馆主一看,对方是一个年纪轻轻的白面书生,暗自高兴,谁知一交手,自己的大徒弟就处下风,十回合不到,被打下擂台。> 杨馆主大惊,问这白面书生是谁。一个弟子告诉他:“那是李馆主的独子李一龙。”> 杨馆主心想,李馆主竟有这样争气的儿子,将来定是自己的劲敌。> 第二局,杨馆主不敢有闪失,亲自上了擂台,轻松赢了李馆主的大徒弟。> 比分追平了,杨馆主却暗自叫苦:第三局李馆主肯定亲自上阵,派谁迎战赢的几率都甚小啊……> 这时,却见一个身影已经跃上了擂台,杨馆主定睛一看:这人竟是自家武馆的马夫杨老头。> 这一举动让两位馆主都震惊不已。可两人一交手,杨馆主就乐了,杨老头的一招一式都像模像样,不仅丝毫不比李馆主弱,而且拳法似乎更熟练老到,力度不凡。> 在杨老头的屡屡重拳之下,李馆主一步一踉跄,竟然“噗”地喷出一口鲜血,随即跌下了擂台。> 比武大会以震威武馆的胜利告终,杨老头下台后,杨馆主惊问他什么时候练成这么好的武艺。杨老头说:“我跟随你祖父、父亲多年,他们打的哪一场大战我没参加啊,我默默牢记他们的招式,回来勤加练习,武艺就练成了。”> 杨馆主又惊又喜,当场认杨老头为义父。> 再说汗青武馆,受了重伤的李馆主被弟子们搀回武馆后,就卧床不起,但立下的誓言还要兑现,他叫人摘下武馆的匾牌,遣散了弟子。> 做完这一切,李馆主就快撑不住了,最终吐血身亡。> 几日后,有消息传到杨馆主耳边,说李一龙埋葬父亲后,就远走他乡寻师学艺去了,走时在他父亲坟头发下重誓,说自己回乡之时,就是重振汗青武馆之日。> 杨馆主听了,心中不由得一紧,忙向杨老头请教。杨老头说:“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埋头苦练武艺,武功练好了,就算那李一龙回来,也未必能胜我们;还有自古邪不压正,我们还要在武林中树立起正气,到时江湖舆论自然站在我们这一方。”杨馆主点头称是。> 再往后,杨馆主放下俗务,和杨老头一起苦心钻研武艺,不仅自身武功有很大提升,还摸索出了几套阵法,传授给徒弟们练习,以合力抵御强敌。> 慢慢地,震威武馆在江湖中挑起了正义的大旗,短短几年间, ... 强贼、剿土匪,一时间声名鹊起。> 转眼十几年过去了,杨老头病逝,杨馆主已经是彭城武林泰斗。> 这日,弟子进来禀报:“馆主,李一龙回来了,正打扫汗青武馆呢。”杨馆主一惊,喃喃道:“终于来了,也罢,事情总该有个了结。”> 一弟子说:“我们不如趁李一龙立足未稳, ... 他个措手不及!”杨馆主说:“趁人之危不是武林正道作风,还是静观其变吧。”> 几日后,弟子又禀报:“李一龙求见。”杨馆主忙问:“他带几个人,拿什么兵器?”弟子说:“只身一人,身上未见任何兵器。”杨馆主略微宽心,说:“让他进来。”> 李一龙进屋后,杨馆主定睛一看,李一龙一身白衣,面庞还像过去那样英俊,只是增添了几分成熟和稳健,不由心生赞许。杨馆主问:“十几年不见了,贤侄在哪高就?”> 李一龙说:“先是浪迹天涯,后在长安幸遇恩师,得他悉心指导十余年。”> 杨馆主忙问:“不知令师哪门哪派?”李一龙说:“家师自成一派,要论水平,我敢说他绝对是天下第一。”> 杨馆主大惊,又说:“贤侄高艺,可否让我们见识一下?”李一龙说:“今天就为此事而来,三日后,汗青武馆重新开馆授徒,到时还请您登门见证。”> 杨馆主知道这话虽说得委婉,其实是向自己下战书啊,就说:“到时我一定登门拜访。”> 三天后,杨馆主带领精心挑选的几个弟子,来到汗青武馆,才发现过去破烂不堪的武馆已被修葺一新,院中设立一个庞大的香炉,被摘掉的大匾又重新挂上,不过匾面被一块大红缎子蒙上了。> 没多久,彭城的头面人物都到齐了。杨馆主看了,暗自心惊,李一龙如此高调行事,似是志在必得,自己可要小心应付。> 不一会儿,李一龙从内室踱出,向众人施礼后,到香炉前焚香三根,长跪道:“爹,我十五年前离乡时,立下誓言,将来一定重振汗青武馆,这一日终于到了,希望您在天之灵能够看到!”> 然后,李一龙面向众人说道:“今日,我汗青武馆重新开馆授徒,承蒙各位光临,还有一事,请大家做个见证。几十年来,我们汗青武馆和震威武馆争雄于彭城,十五年前,我汗青武馆败于震威武馆,为践行誓言,武馆遣徒关门,家父蒙羞身亡。今天,我也准备当着大伙的面,把我们杨、李两家的恩怨做一个了结。”> 此言一出,众人议论纷纷,杨馆主健步上前说:“当年我一时气盛,酿成那场悲剧,贤侄若要复仇,尽可放马过来,我先让你三招。”> 李一龙说:“杨馆主的好意我心领了,您贵为彭城武林泰斗,地位尤尊,我想先请您帮我们汗青武馆揭牌。”> 杨馆主心中一紧,搞不懂李一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心想,莫非那匾上有什么机关不成?可事已至此,又岂能退缩?> 于是,杨馆主朗声说:“承蒙贤侄看得起老朽,我就不推辞了。”说着,他来到大匾下面,气运丹田,屏住呼吸,一个旱地拔葱,一把揭下那块红绸子,又电一般闪到一边,还好没任何暗器射出,不过四周却传来了一片惊呼声。> 杨馆主忙提功运气,发现并没中毒迹象,心中一块石头才落了地,说:“贤侄,这牌我已揭了,我们两家的恩怨怎样了结,你就直说吧。”李一龙答道:“我们两家的恩怨已经彻底了结了,您看看匾就知道了。”> 刚才,杨馆主揭牌时只注意有没有暗器射出,至于匾上写的什么,根本就没留意看,听李一龙这么一说,他才定睛望去,只见匾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汗青书馆”。> 李一龙说:“大家都看到了吧,从此我汗青武馆改名汗青书馆,我开馆授徒,不是传授武艺,而是教他们读圣贤之书,这样我们李、杨两家今后将是一文一武,彼此再无恩怨。”> 杨馆主这才明白李一龙的用意,感慨说:“贤侄弃武从文,那十几年的苦练岂不白费了,也辜负了你那天下第一师父的教诲之恩啊!”> 李一龙哈哈大笑说:“我师父是文章天下第一,这十几年,我跟他读遍了天下圣贤书。” 从此以后,汗青书馆、震威武馆都在彭城不断发展壮大,人们一提到此事,都不禁会感慨:谁说一山不容二虎?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一山能容二虎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彭城之战简介:一场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奇迹

    而灭秦的另一主角刘邦却被封在偏远的汉中巴蜀之地。汉二年,刘邦因不满汉中之地毅然出兵定三秦,东向伐楚,而此时,项羽大军正在东边平定齐国之乱,后方空虚。刘邦抓住这个机会大举东进,一路上所向披靡,兵锋直指项羽的都城彭城。

  2. 《决战中途岛》到底好看吗?为什么懂行的人都觉得好?

    大眼摘要:11月8日在中国内地开始公映的战争大片《决战中途岛》,作为本年度最受期待的战争片,到底如何?评论可以说有褒有贬,不过细细一看,几乎懂行的都觉得好,这是为什么?只有像西方国家的《虎虎虎》、《中途岛之战》、《遥远的桥》、《最长的一天》,苏联的《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解放》,以及我国的《大决战》、《大进军》才能算史诗级战争片。拍摄这样的大片,绝对是费力不讨好的。

  3. 为什么那么多战争都发生在徐州?

    徐州,在行政区划上,属于人们既定观念里的南方省份——江苏,但从地理条件来说,地处淮河以北,是个妥妥的北方城市。所以,徐州到底是北方还是南方?

  4. 四省交界,不知南北,中国最「 ”纠结”的城市是谁?

    图/视觉中国「”徐州会战里有台儿庄大捷,徐州在哪个省,台儿庄在哪个省?”当年的历史课上被问到这个问题,是不是有一丝丝的迟疑和困惑?徐州是哪个省的?安徽?山东?河南?江苏?这个曾经辉煌过的北国锁钥,南国门户,现在在人们的印象里却有点模糊。它不似江南那般细软,从行政区划上看,它属于江苏,但却像极了一个北方城市。徐州人口味重,爱吃羊肉、好喝酒。在大众的认知里,它与人们对江浙的印象格格不入。每到伏天,徐州

  5. 垓下之战:韩信指挥三十万合围项羽,兵仙和霸王的巅峰对决

    垓下之战是楚汉最后一战,韩信统率三十万联军围剿项羽,兵仙和霸王展开了一场巅峰对决。项羽得知后火速西进,试图解荥阳之围。聚兵垓下-兵仙和霸王的巅峰对决汉四年,楚汉双方达成了鸿沟和议,也就是以鸿沟为界线,楚和汉划分天下。如果彭越和韩信南下,那么他们就能合围项羽,进而击败他。

  6. 西楚霸王项羽的一生事迹简介。功与过自在后人评判

    项羽身长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项梁因此对项羽另眼相看。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把王离的军队包围起来,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越战越勇。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为人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因而在楚汉之争中落败,最终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楚霸王不过江东,是因为虞姬已死。

  7. 韩信甘心接受「 ”楚王”封号,背后隐藏着项羽、刘邦都有的一个情结

    韩信脸上的笑容陡然凝住,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因为他对这个场景并不陌生,刘邦已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首次被夺兵权公元前205年的春天,刘邦平定三秦后,东征项羽。与当初被项羽驱逐巴蜀的窘迫狼狈不同,这次讨伐,刘邦可谓是意气风发、自信满满。

  8. 战神项羽三万兵力能打赢彭城之战,十万兵力为何打不赢垓下之战?

    1西楚霸王项羽以赫赫军功名扬后世,尽管他仅仅活了30岁,其中真正的...生涯只有短短八年,但大小凡70余战,基本上无往而不胜。

  9. 辟谣淝水之战:东晋7万胜前秦87万?兵力真如此悬殊东晋早灭亡了

    特别是淝水之战,作为软弱的南朝对强盛的北方政权少见的空前大胜,更是被人津津乐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东晋以7万多兵力战胜前秦87万大军,兵力对比达1:12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东晋在淝水之战中虽然做到以少胜多,但双方兵力并没有夸张到1:12。在以往的说法中,基本上对秦晋这两组兵力数字予以概略性比较,即东晋7万对前秦87万。而东晋北府军有7万多人,前秦只拥有3倍多的优势。

  10. 动员长达十年,苻坚的家底都押上了!详解前秦伐晋前的双方局势

    谢玄乘胜推进,移师三阿,城下一战解围。秦军退路被截,辎重全失,被晋军围攻全军覆灭,彭超、俱难仅以身免。但晋军并没有反攻彭城。消息传至长安,苻坚大怒,槛车收彭超下廷尉候审,俱难削职为民。东部战线稳定在徐州以南、淮水以北一线。桓石虔乘胜追击,拔管城,俘斩秦军1万7千余。次年十月,桓冲命扬威将军朱绰进逼襄阳以探虚实,焚秦沔北屯田,掠徙600余户而回,此事后苻坚开始在朝廷议伐晋。▲前秦伐晋路线图,图/网络。

随机推荐

  1. 中国这个王朝,6任皇帝无一人是昏君,为何建国53年就灭亡?

    王朝兴衰,沧海桑田。很多封建王朝不是亡于末代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而是以强而亡。三国时期的曹魏就是这样,六位皇帝没有一个是昏君,但是最终也免不了亡国的下场。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和一个人有关,他就是晋宣帝司马懿。东汉末年,群雄相争,曹操南征北战,统一中原。此时名义上的东汉王朝已呈现出三分天下的战略格局。公元213年,曹操被汉献帝受封为魏公,赐都邺城。魏国此时表面上作为一个中央王朝的附属国而存在,可实际上享

  2. 因乱说话,险些被鬼活活打死

    再说雾峰张审师姊是一位深具智慧的三宝弟子,在八年前,初闻佛法,八识田中种下金刚种子,以后就具正知正见,信佛未几个月,竟有一次,在似梦非梦的境界里,会与大鬼小鬼诤辩,险些被鬼活活打死。到了四十八年,莲社女子弘法班到雾峰布教所,阿审得闻法味,如获甘露,如得至宝,从此,虔诚地早晚二课不断,对于百姓公庙就不再去了,知他自己尚不得救,焉能救人。所以阿审信佛后,身体就渐渐恢复健康了。

  3. 婚礼当天详细流程表

    以上是婚礼当天详细流程表,相信可以帮到大家哦!

  4. 成语【心如刀绞】意思解释 | 成语大全

    成语词典>>心如刀绞的意思解释成语心如刀绞发音:xīnrúdāojiǎo释义: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5. 梦见打扫别人的呕吐物梦到打扫别人的呕吐物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打扫别人的呕吐物好不好

    做梦梦见打扫别人的呕吐物好不好?梦见打扫别人的呕吐物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打扫别人的呕吐物的详细解说吧。待业者梦见打扫别人的呕吐物,主钱财方面成功有望,但不可急躁。女人梦见打扫别人的呕吐物,要出远门,有问题,最好中止。梦见引起呕吐的东西,会遭不幸和贫穷。梦见别人给自己令人作呕的东西,会得罪朋友,船员梦见呕吐,是祥兆,航海会成功。

  6. 商彝夏鼎的意思及近义词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shāngyíxiàdǐng。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7. 梦见杀蟒蛇

    周公解梦梦见杀蟒蛇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杀蟒蛇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单於姓女孩起名大全_姓名测试

    单于夙媛单于婧逸单于娜单于雪单于晶芳单於志芳单于卓悦单于礼红单于吉玉单于沁怡单于红单于燕芳单于婵玨单于大丽单于赛瑶单于爱琴单于国萍单于凯悦单于丹娜单于家秀单于沐茹单于可婧单于丽娟单于颜玲单于德洁单于悦单于琼英单于雅芬单于洪花单于媛非单于启琳单于芳娜单于水文单于俊莉单于淋美单于岙蓉单于怡欣单于婷悦单于永芳单于朝玲单于翰玲单于成琴单于姝梅单于林燕单于璐娜单于冠英单于嘉玲单于新芳单于灵秀单于瑞婷单于敏霞

  9. 丹尼斯·加博简介

    出生:1900年6月5日出生地:布达佩斯,匈牙利王国星号:双子座死亡:2月9日,1979年(78岁)死因:丹尼斯·加博1947年12月17日生命中的自然原因事件英国工业公司BTH获得全息摄影专利,由丹尼斯·加博在他们的开发实验室发明外部传记丹尼斯·加博-莱梅森麻省理工学院在Facebook上分享著名工程师比尔·休利特伊山巴德王国布鲁内尔詹姆斯·瓦特著名物理学家布莱斯·帕斯卡卡尔·大卫·安德森约翰·威廉·斯特鲁特

  10. 晚清神童:江希张的生平事迹

    晚清神童,长大后成为科学家。"遂上报学部,推荐江希张做比他大一岁的宣统皇帝溥仪的伴读。对于已是千疮百孔、行将坍塌的清王朝而言,"神童"江希张的出现,应该说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康有为看了此书后,立即写信勉励,盛赞江希张"堪称民国第一神童",并表示自己愿意破例收江希张为弟子。于是,江希张便按岳父大人的意思,考入了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毕业后又携妻赴澳洲,在岳父身边谋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