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陈芳允陈芳允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主要从事从事无线电电子学及电子和空间系统工程研究,是中国卫星测量技术的奠基人之一。陈芳允的贡献>卫星控制>陈芳允是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由陈芳允主持完成的卫星测量方案非常有效,不仅圆满完成中国第一颗卫星测量任务,而且为中国卫星测控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随后,陈芳允参加了中国回收型遥感卫星测控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工作。

陈芳允 陈芳允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主要从事从事无线电电子学及电子和空间系统工程研究,是中国卫星测量技术的奠基人之一。陈芳允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他都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陈芳允的贡献>卫星控制>陈芳允是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原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他即对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卜勒频率测量,并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计算出了卫星的轨道参数,该 ... 成为以后中国发射人造卫星所采用的跟踪测轨的主要技术之一。>1965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正式启动。陈芳允担任了卫星测量总体技术负责人。由陈芳允主持完成的卫星测量方案非常有效,不仅圆满完成中国第一颗卫星测量任务,而且为中国卫星测控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随后,陈芳允参加了中国回收型遥感卫星测控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工作。那时正值“文革”时期,陈芳允被下放到陕南一工厂进行“锻炼”“改造”,在此期间,陈芳允设计完成了遥感卫星的测控系统方案,为中国第一颗遥感卫星成功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频率分配技术>陈芳允利用频率分配的 ... ,解决测量船上众多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问题,使各种设备得以同时工作而互不干扰,成功地解决了“远望号”船电磁兼容这一重大技术难题,并在中国向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中首次得到验证。>微波统一系统>陈芳允经过详细的调研和计算,提出了用“微波统一测控系统”来作为通信卫星发射和定点保持时的跟踪、测轨、遥测和遥控,而不必将它们分为独立的系统以完成各自的功能。统一系统大大节省卫星载荷的体积和重量,特别是星上天线的数目,同时也大大节省了地面设备的规模和投资。>双星定位系统>1983年,陈芳允和合作者提出利用两颗同步定点卫星进行定位导航的设想,这一系统称为“双星定位系统”。2000年10月随着2颗北斗导航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拥有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了。>“863”计划>1986年3月,陈芳允与王大珩、杨嘉墀、王淦昌一起提出了对中国高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在 ... 的亲自批示和积极支持下, ... 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讨、论证,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拨款100亿元,选择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材料等7个技术领域的15个主题项目,制定了中国高技术发展的“863计划”,为中国高技术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怎么评价陈芳允>陈芳允同志的一生,是追求科学、艰苦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一生,是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并做出重要贡献的一生。他崇高的革命理想,优秀的道德品质,强烈的创新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永远是我们学 ... 楷模。他所展现的一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高尚风范,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 原国防部 ... )>陈芳允同志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准确测量、预报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卫星航空航天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