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炎帝和神农氏是同一个人吗?

炎帝一直被中国人奉为的两大始祖之一,一般认为炎帝又叫做神农氏,也是我国最早发明农业的人物。炎帝即神农氏,这种说法来自于《淮南子》和《世本》(清张澍稡集补注本)。《淮南子·时则训》云:“南方之极……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高诱注曰:“赤帝,炎帝,少典之子,号为神农,南方火德之帝也。”又按《世本·帝系篇》云:“炎帝神农氏。”

然而,研究史料最忌讳的就是单凭看了一两本书,就偏听偏信,将其中的内容不加辨别的吸收。炎帝和神农氏果真是同一个人物吗?只要对比其他的一些文献就会发现答案并不肯定。

《史记·五帝本纪》曰:“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这里首先说:黄帝时代,神农氏族衰败,无力统治诸侯,所以诸侯相互攻伐侵略;然后又说炎帝“欲侵陵诸侯”。试问:如果神农氏族就是炎帝氏族的话,其势力已经衰落了,又如何能够侵陵诸侯呢?

炎帝和神农氏、蚩尤是同一个人吗?

【炎帝雕像】

其次,《史记·封禅》又有:“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将神农氏和炎帝分开说,确实表明了他们是互相独立的两个人物。

再则,《吕氏春秋》以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为五帝。《执一》一篇又云:“五帝以昭,神农以鸿。”可见,炎帝是五帝之一,而神农氏不包含在五帝里面,自然与炎帝不可能是同一个人。

“神农氏”这个名字跟“燧人氏”、“有巢氏”构成相同,旨在表明他们跟某项伟大的发明有关系。神话中说神农氏发明了农耕,故被“神农”。

农业是在文字之前诞生的,因此谁发明了农耕一开始只能通过口语流传。而且农耕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活动,不可能是由某个人独立发明出来的,肯定集体智慧的结晶。而神话传说往往将集体行为归集到单独一个人身上。神农氏就是这样一个集上古农业之创造于一身的人物。神话中具有神农之性格的人物其实很多,有炎帝、蚩尤、伏羲、后稷等等,依照不同的传说,他们都是最早发明农耕的人。这同样有可能是人们将此功绩移置到他们身上的结果。

炎帝和神农氏、蚩尤是同一个人吗?

【炎帝画像】

而且,炎黄时代,人类之间已经产生了大规模的部落冲突了。要维持这样一些部落,没有充足稳定的食物来源是不可能的。故而可以推断,炎黄时代的人已经进入到了农业时代了。或许正是由于农业普及导致人口密度上升,各个部落开始互相争夺水土,而引发了冲突。神农氏既然为农业始祖,肯定是属于刚刚跨入农业时代的人物。跟炎帝之间必然隔了一段不短的时间。

炎帝和蚩尤是同一个人吗?

《史记·五帝本纪》提到黄帝先在阪泉之野打败了炎帝,后来又在涿鹿之野打败了蚩尤。一般认为:炎帝和蚩尤是两个不同的人物,而阪泉之战与涿鹿之战也是两场不同的战争。然而,现代有一些人提出:炎帝就是蚩尤,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乃是同一场战争。

炎帝和神农氏、蚩尤是同一个人吗?

【蚩尤砖画】

最先提出蚩尤和炎帝身份混淆的清代学者梁玉绳。《逸周书·尝麦解》曰:“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原文缺两字)上天末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逸周书·史记解》曰:“武不止者,亡。昔阪泉氏用兵无已,诛战不休,并兼无亲,文无所立,智士寒心,徙居至于独鹿(即涿鹿),诸侯畔之,阪泉以亡。”梁玉绳认为:阪泉氏就是蚩尤,他曾经攻打炎帝,而黄帝举兵代替炎帝征讨蚩尤,与蚩尤在阪泉之野发生大战,蚩尤战败逃往涿鹿,在此又与黄帝发生了第二次战斗,战败被杀。

《路史·后纪四·蚩尤传》写道:“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可证蚩尤就是阪泉氏,这个称呼大概是因为他原本居住在阪泉之野一代而获得的。由于他和炎帝的关系非常亲密,后人可能因此误记,把在阪泉之野和黄帝大战的蚩尤错当成了炎帝。蒋观云则认为是蚩尤冒用了炎帝的帝号导致混淆。

要注意,梁玉绳的观点是,炎帝和蚩尤最开始不是同一个人,在阪泉之战的时候他们才被混淆了,涿鹿之战是阪泉之战的延续。杨宽基本继承了梁玉绳的这种观点。

吕思勉则认为炎帝和蚩尤从始至终都是同一个人。《逸周书》所谓的“赤帝”则是神农氏,是炎(即蚩尤)、黄二帝的共主,蚩尤反叛的是赤帝,被黄帝所剿灭。

炎帝和神农氏、蚩尤是同一个人吗?

【吕思勉】

然而,赤帝实际上更多的代表炎帝。赤色与火焰的颜色相通,《淮南子·天文训》曰:“南方,火也,其帝炎帝……” 《淮南子·时则训》云:“南方之极……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可见,赤帝即炎帝。

《国语》曰:“昔少典娶于有蟜(jiǎo)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可知,炎、黄为兄弟部落。他们是居住在黄河中游的华夏集团的代表。而《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孔安国曰:“九黎君号蚩尤。”九黎属于黄河下游的东夷集团。故蚩尤和炎帝非同一人。

虽然,蚩尤和炎帝分属两个不同集团,但《逸周书·尝麦解》曰:“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也是东夷集团领袖)以临四方……”《路史·后纪四·蚩尤传》写道:“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未必是空穴来风,它们或许说明了炎帝和蚩尤曾经有过交集,当然其关系不可能像《路史》说的蚩尤是炎帝的后裔。

炎帝和神农氏、蚩尤是同一个人吗?

【蚩尤砖画】

另外,根据贵州苗族口头传承的蚩尤传说,赤龙公和黄龙公曾经联手打败了蚩尤,此处的赤龙公、黄龙公无疑就是汉族传说中的炎、黄二帝。符合《逸周书》说炎帝游说黄帝攻打蚩尤的说法。也证明了炎帝和蚩尤是两个对立的人物。

参考文献:

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

吕思勉:先秦史

贵州民族出版社:蚩尤的传说

牛贵琥:蚩尤、炎帝、神农关系考

炎帝和神农氏、蚩尤是同一个人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2. 考古发现楚国并非「 ”芈”姓「 ”熊”氏,这可能来自秦王朝的丑化污蔑

    首届中华姓氏申遗大会7日在福州举行,来自海内外姓氏文化专家和姓氏组织代表共两百余人与会,共同倡导传承和保护中华姓氏文化,推动中华姓氏申报「”世界记忆遗产”。这篇文字就来聊聊本人姓氏的来历。之前有次在某平台看到有人给拙作《先秦古国志》差评,理由居然是「”看作者的名字以为是日本人,买到书打开看作者简介才知道是江西人!被骗了。”这个理由实在有点……后来上度娘一查,才知道日本还真有这个姓氏。日本有个学者叫

  3. 黄帝撒下的弥天大谎,连写《史记》的司马迁都被骗了

    文丨柳汀雪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跟大家见面啦!在中国的神话传说里,女娲补天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可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这就要从共工的神话说起。

  4.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的生平

    年轻时的黄帝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叫轩辕。炎帝蚩尤发动叛乱,不听从黄帝之命。建都设官,号称黄帝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他做天子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土色黄,所以号称黄帝。黄帝的儿子们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建立自已姓氏的有十四人。黄帝居住在轩辕山,娶西陵国的女儿为妻,这就是嫘祖。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名叫昌仆,生下高阳,高阳有圣人的品德。

  5. 战国七雄先祖,皆黄帝之后,统一华夏是每个战国的追求

    仔细研究战国七雄的传承,会发现他们都是黄帝之后,因此战国时代的战争不再是争霸战争,而变成了统一战争。战国七雄秦国、赵国的共同先祖是伯益,均为嬴姓。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楚国以黄帝后裔自傲,因此楚国尊土德,旗帜颜色是黄色的。魏国始祖毕公高跟乃周室宗亲,周武王封姬高于毕国,故称为毕高公。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战国七雄皆国黄帝之后,统一华夏是七兄弟的份内之事。

  6. 黄帝崇拜缘何而来?为何梁启超等人相信中华民族起源于昆仑山?

    郑州炎黄故里中华五千年文明由黄帝开国、中国人都是「”黄帝子孙”的说法,实际是二十世纪初形成的。春秋以前的文献如《诗经》、《书经》所载最古之帝王皆止于禹,不曾提及黄帝、尧、舜。《论语》、《墨子》、《孟子》等书则上溯至尧、舜而不及黄帝。作为儒教文明,它的中心人物只可能是孔子,而不可能是黄帝。近代中国的「”黄帝热”与拉库伯里(terriendelacouperie)的学说之传入日本有关。这位法国学者是泛

  7. 最早 ... 都跑南方了?为何中国最古老的姓氏,后代依旧在中原?

    图:衣冠南渡但有个很奇怪的现象,虽然历史记录了3次衣冠南渡,最初的中原人因战乱大都逃到南方了,那为何中国最古老的几个姓氏后代,至今却依然留在北方,特别是中原地区呢?这些古老姓氏,最初活动范围主要在中原地区,那如今这些古老姓氏的后代们都在哪呢。徐国灭亡后,后人以国为姓,徐姓大多来源于此。

  8. 华夏姓氏起源分支表:你的姓氏起源于哪里?到底是谁的子孙?

    到底是谁的子孙?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姓氏是非常独特的存在。

  9. 黄帝、炎帝的坐骑都已消失,只有蚩尤的坐骑还活在现代

    在上古时期时,中原的部落之中,不止黄帝与炎帝的部落,还有着蚩尤的部落。在这场大战之中,传说黄帝当时骑着黄龙、炎帝骑着金翅大鹏与骑着食铁兽的蚩尤在这里打了起来,由于双方实力相当这场战也是打得难分难解,不过最后还是炎黄二帝略胜一筹,击败了蚩尤。但蚩尤的坐骑在现代之中仍然存在着,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大熊猫。

  10. 越南人称:炎帝不仅是中国人祖先,也是越南人祖先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炎帝,号神农氏,是中国上古部落首领,他与黄帝齐名。

随机推荐

  1. 夫人嫌他没工作,皇帝立马供他入翰林,临出门前愤然写下千古名篇

    大家好,欢迎阅读,我们的口号是:尊重历史,缅怀历史!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了不起的文人骚客,他以浪漫主义艺术创造力,开辟了诗词的另一个艺术特征,达到一个高不可攀的艺术高峰。他的著作目前保留的有九百多首诗是一笔无可估量的文化遗产,哺育着下一代的诗人。李白的籍贯、门第、出生地都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些人认为他是原籍陇西成纪,他的出生在中亚碎叶,幼年在四川绵州,自身历经了盛唐时代南北文化知识和中亚文化知识的融

  2.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能

    修无法师,他是营口人,做砖瓦匠出生。后听人说念佛好,遂发心长时念佛。有一天,外寮一位师父找我,说从营口来了一位修无师,预备发心在戒期里行苦行。时定西法师在极乐寺任监院,给在外寮找一间房。修无师说;“我做苦工出身,生来很笨,不会做诗也不会作偈子。不过,我有一句经验的话可以告诉诸位,就是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能。”

  3. 东游西逛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dōngyóuxīguàng【解释】无所事事,到处闲诳。同“东游西荡”。【出处】《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四人帮’横行时,有些学生基本上不上课,东游西逛,学得‘油腔滑调’。”【例子】无【相关】百度“东游西逛”

  4. 什么是奉献爱情的手相_看相大全

    什么是奉献爱情的手相如果感情线的末端与金星带会合,具有这种手相的人对自己所爱的人会全心全意地奉献;但是如果被爱人背叛,也会不择手段地施加报复。一般来说金星带如果和感情线与智慧线一样明显、清晰,意味着有这种手相的人同时在文学、艺术方面也是一个天才。但是如果感情线上有锁状纹,或者智慧线比较虚弱,表示有这种手相的人在感情上颇不顺利。什么是默默开运的手相_看相大全

  5. 不死的鸽子

    艾克耸了耸肩道:“我也不清楚。大概,施泰德将军是个美食家,想吃鸽子肉。”>刚说完,鲁尼格就接了腔:“关于鸽子的事情,我想小姐已经知道了,刚才看见你喂鸽子,你要对此做出解释。”她知道德军的命令,在巴黎城内严禁给鸽子提供食物。可是,她觉得鸽子很可爱,所以常常在陽台上偷偷撒些食物,给那些找不到食物的鸽子吃。>很快,巴黎上空的鸽子几乎不见了踪影。决不能让鸽子破坏这庄严而伟大的时刻!

  6. 炖汤时间不要过久

    一般人大多以为煮汤应该长时间慢火细炖,这样营养成分才能更多地进入汤里。但是从现代营养学角度来讲,这种熬汤...并不科学。营养专家认为,汤里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如果炖的时间过长,加热温度过高,蛋白质会发生热解变性,分解成其他成分,有些成分可能再发生一系列变化,生成对人体有害物质甚至是致癌物质。还有专家说,长时间地“煎熬”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不能达到最佳进补效果。

  7. 佛母的故事

    但是要成为佛的生身母亲,决非一般□薄无智的女人所能胜任。未成佛时,仍被称为菩萨的释迦世尊,将要出生之前,天臂城的善觉长者,依照当时印度的习俗,派遣使者去向毗罗卫的净王要求,準许他将摩耶夫人迎回娘家生产。从佛传中的记载看,有许多是属于宗教信仰及宗教经验的事,比如右肋降生之说,违于常情常理;初生下来,即能自行四、七二十八步,以及天女扶持,帝释天为其接生,八大龙王为其吐出温水沐浴等事迹。

  8. 八字看他/她是不是你的理想伴侣

    2.八字结构失衡,印星太重则依赖心过重,很容易想太多,也很容易产生很多需求,总是劳心劳力,甚至会自我折磨;身弱配偶星过旺,或食伤过旺,也会造成对感情非常依赖,对感情太看重太渴望,但自己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感情成为自己的压力和痛苦的负担。

  9. 【旅程】的意思是什么?【旅程】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旅程lǚchéng1.旅行的路程。《花城》1981年第6期:「难道她只能在这没有爱的人生中度完她的生命的旅程?」旅程的拼音lǚchéng旅程是什么意思旅程lǚchéng1.旅行的路程。然而,要是以囚犯的体验来测量,恐怕是一个路途迢迢的旅程;7.第一站旅程从法国加来港到巴黎,是适意的,而且十分轻松自在。

  10. 带有揆字的成语大全

    包含、带有“揆”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揆情度理——按照情和理估量。揆文奋武——施行文教,振奋武事。揆时度势——指审度时势。揆情审势——估量情况审察形势。揆理度势——衡量道理,揣度情势。稽古揆今——指考古衡今。不可揆度——揆:音‘葵’度:音‘夺’揆度:估量,揣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