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德故事:唐玄宗叩头敬畏

善无畏(图片来源:资料图) 善无畏,是大唐盛世来自天竺的一个高僧,深受唐玄宗李隆基的尊崇,名遐中华。 善无畏,梵名“戍婆揭罗僧诃”,意为“净狮子”,唐代汉译“善无畏”,也是取其大义。他出生在中印度,父亲是乌荼国国王,从家族史来说,属于释迦牟尼佛的叔父“甘露饭王”的后裔。 善无畏自幼神姿异常,国王对他特别宠爱,十岁就让他统帅军队,十三岁就继承了王位。 兄弟不服,起兵作乱,善无畏平定了兵乱,不仅不惩治兄弟,反而将王位让给兄长,自己出家修行佛法去了。母亲虽不赞成,也拗不过他,悄悄把传国的宝珠给了他。 到了 ... 滨,善无畏遇高僧殊胜招提,得其传授了“法华三昧”。 来到那烂陀寺,善无畏将母亲给他的传国宝珠献出,缀于寺院大佛像的额上,顿时晶光四射,灿若日星。 那烂陀寺,乃印度最著名的寺院,寺主达摩掬多,是龙树菩萨的弟子,看上去四十多岁,实际上,年纪已经八百岁了!——玄奘(602-664)大师在四五十年前来这儿取经时,拜见过他,那时,他就是这个样子。 善无畏对达摩掬多极为恭敬,匍伏于地,投身接足,奉为根本上师。 有一天,到了吃饭的时候,达摩掬多身旁立一中国装束的僧人。该僧钵中的油饵、粟饭等中国饭食尚是温热的,达摩掬多的不少弟子都啧啧惊叹:“哇,真是神僧,东国离我们这儿有十万里,他居然能朝熟而返?”只有善无畏看在眼里,默不作声。 达摩掬多遂对善无畏说:“你能不说,这才象个真学子的样子。”于是,将《总持瑜伽三密教》传授给了他。 遵照达摩掬多的教诲,善无畏又去印度各处礼拜圣迹、广参高僧,且对种种旁门外道,破滞析疑、以念制狂。 等他游历数载,重返那烂陀寺,达摩掬多对他说:“你跟中国有缘,现在是你去中国的时候了。” 一路东行,风餐雨宿,过迦湿弥罗国、乌苌国、吐蕃国,历种种险境,曾遭强盗抢劫,盗寇以刀剑斫他,肢体毫无损伤,挥剑者只闻铜声而已! 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年),玄宗李隆基(685-762)梦中见一得道高僧来访,气宇轩昂,姿状非常。 等善无畏到了长安,皇帝见到他,跟自己所梦完全相符,欣喜异常,深幸有缘,待以“国师”之礼,降旨宁、薛王以下诸臣,跪席迎候。 有些能调遣鬼神的方术之士,见皇帝宠信新来的西域僧人,很不服气,当着皇上的面,要跟他比试神通。 善无畏恬然不动,而那些方术之士使尽力气,也施展不出任何功夫,不得不甘拜下风。 从开元五年(公元717年)起,善无畏奉诏在菩提院、福先寺、圣善寺等处翻译佛经,经他力邀,悉达、无著、一行等唐代名僧共同参与,积数年之功,译出《虚空藏·求闻持法》、《大毗庐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苏婆呼童子经》、《苏悉地揭罗经》等密藏经文,为密宗在唐代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善无畏曾请人在寺院里建了一座冶炉,译经之余,他亲手雕制模具,要浇铸一尊西域铜塔。 有人劝他说:“庭院深隘,万一铜汁大火把寺院的房舍给烧着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笑着说:“没问题,我知道。”到了鼓铸这一天,原先晴空忽降大雪,铜汁迸红,雪花飘白,众人无不称叹。 有一年,天大旱,唐玄宗派遣朝廷重臣高力士召请善无畏祈雨。 善无畏对皇帝说:“今年的旱情,乃天之定数,不可强召致雨,否则,必会暴雨成灾,损失更大。” 玄宗说:“天旱酷暑,人畜都受不了啦,只要能下雨,总比干旱强呀。”善无畏推辞不掉,只好答应试试。 高力士受皇帝之托,跟善无畏一起去圣善寺,并督促内府官员,将早已备好的幡幢螺钹等祈雨用具速速送去。 善无畏见内府送来的用具,不禁笑道:“靠这玩意儿就能致雨啦?”摆摆手,叫人拿走。 他以自己常用的一个盂钵盛满清水,拿一柄小刀,插入水中搅动,边搅边念咒。须臾,水中出现一物,似龙,赤色,大如拇指,一会儿游到水面,一会儿潜入水底。 善无畏继续搅动,继续念咒。俄顷,有白气自钵中升起,迳上数尺,稍稍引去。 善无畏对高力士说:“你快回宫吧,马上要下大雨了。” 高力士骑上快马,疾驰而去,回头看,只见白气升腾疾转,自讲堂而西,像一匹素练,翻空而上。既而天昏地暗,电闪雷鸣,高力士跑到天津桥时,瓢泼大雨已随马而至,阵阵狂风,将街上不少大树也连根摧倒。当他奔进皇宫时,衣服早已淋得湿透。 善无畏的神功,令唐玄宗深为震撼。雷雨过后,玄宗不顾帝王之尊,跪在善无畏面前,叩了三个头表示敬畏之意。 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善无畏想回西域终老,皇帝降旨,说了他一大通好话,中心意思就是挽留他继续留在大唐。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十月七日,善无畏以右肋累足的姿势,奄然而逝,享年九十九岁。 善无畏逝世后,弟子将他真身置大木龛中,供在圣善寺,仍可日日朝奉。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十月三日,善无畏的真身,移驻龙门西山广化寺。其时,虽已三年,真身犹如当初,未见大变。 宋代的赞宁,撰写了《宋高僧传·唐洛京圣善寺善无畏传》,时在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赞宁曾去拜谒过善无畏的真身,看上去身体有点缩小,皮肤略黑,骨相隐隐可见。此时,距善无畏去世,已有二百四十余年了。 自善无畏去世后,历朝若遇旱、涝灾害,只要到其像前祈请,多十分灵验。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德故事:唐玄宗叩头敬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为什么古代的皇帝要等到驾崩才传位?分析当中遗留的历史因素

    大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没有?不管在现有古装剧还是古代历史长河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或作妖或慈祥的皇太后、太皇太后,但就是没怎么见到过太上皇的身影。大家应该清楚,中国历史上的皇位都是世袭制,父亲把皇位传给儿子,儿子即位后,退位的父亲就成了太上皇。

  2. 杨贵妃是缢死于马嵬驿下,还是东逃日本,我宁愿相信后者

    正史与野史有不同记载。虽然至今尚无确切史料证实,但人们宁愿相信是后者。有人说,杨玉环可能死于佛堂。

  3. 皇上请吃饭,李亨和周亚夫两种做法,一荣升君王一家破人亡

    周亚夫是西汉名将,历史上公认的忠臣。见到文帝,周亚夫手持兵器,不下马,不卸甲,不行大礼。当即升任周亚夫为中尉,掌管京城的兵权。周亚夫属于那种只琢磨事,不琢磨人的人。有人说,如果周亚夫忍一时,用手抓肉躲过去,也不会家破人亡。老太子李亨40岁已满头白发,李隆基防儿子如同防贼。李隆基逃到成都,李亨逃到朔方,并即帝位,即唐肃宗。

  4. 安史之乱唐肃宗上位,为何平定战乱后,父亲唐玄宗却不敢回京城?

    唐肃宗干得也确实不错,终于平定了安史之乱,夺回了两京。李泌马上跟唐肃宗说,您要把这封信送出去,唐玄宗绝对不敢回来!所以李泌建议唐肃宗马上发出第二封信,由李泌亲自执笔。这两封信当时先后到达了唐玄宗的面前,据后来有人讲,唐玄宗看了第一封信之后浑身都有点哆嗦,心里是既恐惧又无奈。而当他看了李泌写的第二封信之后,言辞恳切,从来没有提什么权位之争,唐玄宗才决定起驾回到京城。

  5. 马嵬坡兵变后,唐玄宗为挽回权力做了哪些努力?又为何败给李亨?

    天宝十五载六月十四日,喧闹了一天的马嵬坡,终于在傍晚时分安静了下来。突然开始又迅速结束的马嵬坡兵变看似落下了帷幕,但其实,后续的影响也在持续发酵。第二天,接连发生的两件事,让唐玄宗愈加难受。

  6. 李隆基发动政变如何诛 ... 韦皇后?韦后怎么死的

    就在此时,原本默默无闻的李隆基秘密策划了一场宫廷政变,决定彻底粉碎韦皇后的称帝阴谋。为了挽救李唐王朝,原本身份不高、默默无闻的李隆基挺身而出,调动自身势力,联合相王势力和太平公主势力,准备和韦皇后拼一场。就在李隆基悄悄谋划着政变的时候,本来属于韦皇后派系的大臣崔日用反水,提醒李隆基,形势紧张,政变随时都有暴露的危险,如果再拖下去,很可能功亏一篑。

  7. 姚崇、宋璟、张九龄只能任相两三年,李林甫为何能坐稳十九年相位

    康玄宗一生可谓是大功大过大喜大悲,既一手把唐朝推向了巅峰盛世,也一手为唐朝埋下了灭亡的种子。唐玄宗前半生是个意气风发的斗士,陪着父亲李旦在奶奶武则天、武氏家族、伯伯李显及婶婶韦后还有姑姑太平公主之间斗来斗去,最后斗败了所有人,把父亲李旦扶上了皇位,自己也顺利即位成为睥睨天下的唐明皇。甫登大位的唐玄宗精力旺盛,超越先祖成为他的进取目标,他励精图治、镜意改革、知人善用,唐朝也迎来了开元盛世。

  8. 王忠嗣、高仙芝、哥舒翰三名将的家国情怀与现实利益的困境

    盛唐第一名将王忠嗣,初上战场,曾是一员莽撞冲动、无所畏惧的玩命悍将。但当他一步步成为封疆大吏后,整个人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开始变得保守持重、追求平稳。因为,地位和权力,看似给了他任性的资本,实际上给了他更大的压力和更重的责任……

  9. 宦官专政一般出现在什么时代?

    史书记载,唐玄宗曾十分放心地让高力士帮他处理政治上的琐事,高力士也十分得力。不过这是唐玄宗主动为之,因此不能说高力士是在干政。明朝的皇帝甚至连续几年不上朝,如此,大臣如皇帝若想要沟通,就只能通过宦官,这就给了宦官干政的机会。因此,明朝宦官干政时有发生的原因就是昏君太多。

  10. 一个真实的高力士,真的是奸臣吗?

    高力士原名冯元一,是冼夫人的第六代孙。高力士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忠臣还是奸臣?还是让历史来告诉我们吧!高力士少年的时候,因为受岭南谋反案的牵连被...。进宫后深受武则天的喜爱。后来因为一点小事被赶出宫,宦官高延福看他聪明伶俐,就把他收为义子,细心...。一年后再次入宫,开始了他真正的政治之路。

随机推荐

  1. 一门深入

    抗战期间,禅门大德虚云老和尚和持...谨的慈舟大师,二人共避难于某寺。两位耆宿共住,彼此倒也相安无事。一日慈舟大师依律领众诵戒,虚云老和尚的徒弟在一旁好奇观看,也想如法泡制。请示虚老时,虚云老和尚两眼一瞪说:「你管那个老妖怪在做甚?。」门徒只好息心修禅。又隔几日,虚云老和尚带众禅修。

  2. 秋瑾牺牲后无人敢收尸,儿女被人偷偷收养,儿子长大后成湖南富豪

    秋瑾就是这群先进女性之中的佼佼者。秋瑾是中国革命先锋里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秋瑾能有之后的作为,很大原因在于自己伴侣王廷钧的倾力支持。大儿子王沅德无奈之下只能带着年幼的妹妹找人收养,寄人篱下。之后,王沅德又弃笔从商,开始做起生意来,头脑极其聪明的他在生意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成了湖南有名的富豪。虽然秋瑾英年早逝,但她留下来的精神,却一辈辈在自己的后人中,流传了下来。

  3. ... 的皇后长孙皇后为什么一直被后人赞颂?

    >>那么这长孙皇后姓甚名啥呢?不过,我们可根本找不到属于长孙皇后名字的记载。不过这也是正常的,毕竟古时候女子的地位一向很低,有很多像长孙皇后一样的女子在史书中都是没有记载名讳的,像女皇武则天也是如此。>>那么在历朝历代那么多的皇后中,凭什么这长孙皇后一直被后人歌颂铭记呢?这历史上的皇后不少,能够像长孙皇后这样子贤惠公正、不爱权的可真就不多了,也就难怪这太宗皇帝对她敬重有加。

  4. 鳖宝

    ★鳖宝四川省的常务副...张宝南是我奶奶的堂弟。汗,还是叫张宝南他妈比较顺口。>大家正惊奇纳闷间,这张...家聘用的一个姓岑的家庭教师认识这个东西,岑老师就说了:>“这东西叫‘鳖宝’,它活着的时候啊,你找医院做个手术——把自己的胳膊剖开,完了把这鳖宝移植到胳膊里,然后再把胳膊缝上。>这样呢,这个小人就寄生在你的体内了,靠着吸食你的血液存活。”差点就把那个鳖宝送医院抢救去了。

  5. 【今日历史】8月15日,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1974年8月15日中国与巴西建立外交关系45年前,1974年8月15日,中国与巴西建立外交关系。1998年8月15日奥马汽车炸弹爆炸事件21年前,1998年8月15日,北爱尔兰中部城镇奥马市中心发生一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2007年8月15日秘鲁发生7.9级大地震12年前,2007年8月15日,秘鲁发生强烈地震。地震造成387人死亡,1050人受伤。

  6. 抉瑕擿衅的意思及近义词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juéxiátīxìn。

  7. 古代人所用的发簪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史里,早就有了关于发簪的记录,发簪是指用来固定和装饰头发的一种首饰。《辞海》里有这样的解释: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发簪最初的作用是关键时候用来做防身武器的。

  8. 范仲淹《江上渔者》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范仲淹《江上渔者》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赏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

  9. 医生表示:反季水果中的激素易致青少年性早熟

    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反季水果中的激素很可能导致他们出现外周性性早熟,甚至演变为真性性早熟。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主任张知新表示,在她的门诊中时常会遇到出现月经提前、...发黑甚至...不合年龄地增大的女孩,有的男孩还出现了...增大等情况,这都是外周性性早熟的表现。而这些孩子出现外周性性早熟,和家庭的遗传倾向以及所处的环境中激素污染增多都有密切关系。

  10. 天纵奇才——孔子的少年老师。

    中国历史上的神童数不胜数,下面我就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圣公圣人之师——项橐圣人之师——项橐勤学好问——善于思考。小时候的项橐长得眉清目秀,五官端正。从小就是一个美少年。长得好看也就罢了,他还好好学习,对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好奇。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无师自通,聪明过人。他自小就喜欢观察事物,遇事好砸破砂锅问(纹)到底。提出的问题使好多大人难以回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