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众所周知,在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宋江在江湖上的名号为「”及时雨”。正是因为他常常扶危济困,所以才赢得了好名声,上梁山后才能得到很多人的拥护。可见,不管在任何时候,热心肠都是被人尊重的。而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人,曾被誉为「”民国及时雨”,民国很多文人都受其资助。在上个世纪,他还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此人是谁呢?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胡适。胡适幼年时曾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了庚子赔款的官费

众所周知,在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宋江在江湖上的名号为「 ”及时雨”。正是因为他常常扶危济困,所以才赢得了好名声,上梁山后才能得到很多人的拥护。可见,不管在任何时候,热心肠都是被人尊重的。而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人,曾被誉为「 ”民国及时雨”,民国很多文人都受其资助。在上个世纪,他还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此人是谁呢?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胡适。 胡适幼年时曾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了庚子赔款的官费生,留学美国。1917年回国后,胡适任教于北京大学。次年,他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与陈独秀一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在 ... 运动之后,因为政治理念不同,所以胡适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分道扬镳,而鲁迅也开始与胡适交恶。鲁迅对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胡适表示肯定,曾对人说:「 ”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但从1920年代中后期到1930年代中后期,鲁迅却与胡适势不两立,写了很多讽刺和批评胡适的文章。 面对鲁迅的讽刺和批评,胡适如老僧一般淡定,不气、不急、不理会,始终没有对鲁迅进行回应。而他在民国文坛中依旧名声斐然,则是因为他的好人缘。1919年,林语堂赴美留学,在哈佛大学文学系就读。当时他是公费留学,国家每月补贴80美元。但他却不知道这80美元仅够勉强应付一个人的开销,带着妻子出国后,他生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万般无奈之下,林语堂只好写信求助胡适:「 ”能否由尊兄作保他人借贷1000美元,待我学成归国偿还。”不久之后,林语堂就收到了胡适的回信,同时还有1000美元的生活费。胡适信中回复道:「 ”这是工资预支款,君回国后,一定要回北京大学工作。”后来林语堂前往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语言学博士学位,再次在经济上捉襟见肘,只好继续向胡适求助。胡适又给他邮寄了1000美元。 林语堂回国后,按照承诺回北京大学任教,同时向校长蒋梦麟表达感激之情。蒋梦麟一头雾水,疑惑道:「 ”哪有这2000块钱?”此时林语堂才知道,是胡适自己掏的腰包。而除了林语堂之外,吴晗、罗尔纲、沈从文、季羨林、李敖等人都曾接受过胡适的资助。当大学者陈之藩从美国留学回来给胡适还当年所借的400美元时,胡适说:「 ”你不该急于还这400美元,我借出的钱,从来不寄希望于能收回来。因为我知道我借出的钱永远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而也正是胡适这种急公好义的精神,才让他朋友遍天下。值得一提的是,1939年,他还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可见其文学功底也是很深厚的。
本文标签:胡适及时雨民国文学林语堂鲁迅诺贝尔奖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