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四圣谛与因果法则

四圣谛与因果法则 佛说四谛十二行相释迦牟尼佛在《四谛*轮经》里,怎么讲呢?佛讲基道果三个阶段。世尊在《四谛*轮经》说,第一个是基,佛明白指出:「这是苦谛,这是集谛,这是灭谛,这是道谛。」这就是基本上存在的真实情况。若基本上存在着因果道理,那我们必须抉择,所以佛说:「苦谛应知,集谛应断,灭谛应证,道谛应修。」此即是道。了解了整个苦谛,就再没有其他要了解的,这是果;断除了集谛,就没有其他还要断除的东西,这也是果;已证得解脱果位者,没有其他要再证得的果位,这也是果;经修完道谛,就没有其他还要修的。此即第三阶段:「除了苦谛,没有要了解的;除了集谛,没有要断除的;除了灭谛,没有要证得的;除了道谛,没有要修持的。」此三阶段,即基、道、果。果,必须依靠道,而道,则须依靠基。基,就是基本上已经有了。若基已存在,清楚应取和应舍,并实际上去做,就是道,如此实修,后面会有成果出现,这就是果。因果法则,丝毫不爽。从这里看得出,佛法是很实在、很实际的!它是按因果道理去走的法,完全不迷信!因此,佛敢于佛经中说:「你不一定要相信我。你只要去观察思考我所讲的道理,再决定是否接受。」其他宗教的始祖,没人敢这样讲。为什么佛敢说?因为,佛法就是基道果!佛法是实际上存在的道理。若要选择,我们当然要选择佛法,因为如此修学,一定会得到圆满的果位。法王经常说,「基」就是佛教的科学。如果有实际的道理存在,自己也观察清楚了,要不要照这个道理去做?完全是自己的选择!若执意无明,不想去了解,吃亏的是自己啊!所以,我们要聪明一点,如法学习。基,就是四圣谛。何谓苦谛?何谓集谛?何谓灭谛?何谓道谛?这些都是基、基础。现在,有些学佛的人,一开头,却先学「道」。事实上,没有基,「道」也到不了哪儿哩!这是现今普遍的现象。先有基础(基),道,才修得下去。导师释迦牟尼佛,亦如是开示。佛先讲基(四圣谛),然后说:「你们自己去抉择应如何行!该讲的,都已经讲给你们听了,接下来,你们要自己抉择。」因此佛接着讲「道」之时,就不会有人去选其他的路了!基的阶段已经讲得很清楚,道的阶段,大家就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最正确、最聪明选择,道理已如此明白,别无选择了。话说回来,大家如此学习时,千万不要说:「喔!现在的重点是基、道、果!所以,我不必对世尊有信心。」不是这个意思喔!对世尊没信心,也能学基道果,这一点没错。但是,如果能有信心,那就更好了,因为我们可以祈求佛给予加持。虽然我们对世尊有信心,但此信心,仍会退失,不够坚固。若深入学习四圣谛,信心,会更坚固,且此信心,是由智慧所支持的信心,它不是一种「惯性」,也不是「迷信」!具有智慧的信心,非常珍贵。单单对世尊有信心,并不足够。有信心,就可以不学、不修四圣谛吗?不行啊!同样的道理,只要依止善知识就好,后面其他的法,不用学,也不用修,可以吗?不行啊!学与修,才是最重要的主体!何者应取、应舍,都要清楚,并实际去做。光是向世尊祈求啊礼拜啊,没有办法成佛,这是因果法则。不学、不修,不管你多么诚恳认真的向佛祈求,他也无法改变因果法则。佛只能给我们「 ... 」。佛清楚指出什么是苦谛、集谛,并教导我们去除苦谛与集谛的 ... --道谛,至于成果则是灭谛。因果法则,就是这样。世尊改不了因果。世尊教导四圣谛,就是代表「自己要去实践」的意思,而不是说只要你们相信我,把全部的心交给我,就一切OK了!世尊不会这么说,因为任谁都无法改变因果法则!世尊只能将轮回因果的道理,以及涅盘因果的道理,讲给我们听,我们必须亲自去做才行。这实在非常平等。对佛也好,对众生也好,因果法则,丝毫不爽。因果法则中,佛菩萨无法给予特别优待的能力,好象你不必具备因,我也会给你这个果,没这种事,佛教里没有亲疏等差别待遇,不可能无因而有果。因果法则,就是这样子,佛想改,也改不了。要解脱?要轮回?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增上生?还是堕恶趣?也在自己手上。相信四圣谛及因果法则,就不必怕谁了!没有种不好的因,根本不必怕谁!在因果法则中,大家都是平等的。《取材于雪歌仁波切讲授《四圣谛》20080909台东》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四圣谛与因果法则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僧洪法师集铜造佛像

    僧洪法师,豫州人,住南京瓦官寺时,精修福业,他化缘造一丈六金色佛像,费数年的心力,才把铸造圣像的黄铜蒐集够。僧洪法师既熔铜铸造金佛,所以便触犯了国法。僧洪法师既然身人囹圄,法无人情,待死而已。洪师见佛像胸前有六尺长大的一块焦沸,心更忧念佛像不已。但是到了次日,相府却接到彭城来了一道命令说:“僧洪无罪,速予赦免放归。”僧洪回去开模佛像时,见像胸前果然有一块焦沸的地方。

  2. 梦见月在半空中大放光彩

    周公解梦梦见月在半空中大放光彩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月在半空中大放光彩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才40岁就老花眼,还有救吗?吃5类食物,有肝脏、有水果、有玉米

    许多人到40岁以后就慢慢看不清近处的东西了,老花眼发展得很快,越来越严重。老花眼其实就是一种机体老化的表现。首先是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维生素A是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必需的营养元素,对维持视觉功能非常重要。维生素A不能在人体中自发合成,所以只能依靠从食物中获取,多吃深绿色、黄色的蔬菜、黄色的水果;动物肝脏、蛋黄、鱼肝油等食物。此外,它对于由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眼疾,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4. 上午脑袋总是晕沉沉?可能是血管被「 ”堵”住了,别不当回事

    血管作为运输营养物质的通道,稍有不慎,容易引起各种疾病,甚至危及性命。所以,生活中应对血管给予特别的重视,若血管发生堵塞,应该及时发现、及时护理和治疗。不过,引起视力模糊的原因比较复杂,有可能是眼科疾病,或其它的原因所致。但若长期反复视力模糊,则很有可能是血管堵塞了。但其实,这可能是脑血管狭窄、发生阻塞的表现。

  5. 哪些蔬菜对肝好,现在知道还不晚

    清除肝火——茼蒿其实平时多吃绿色蔬菜对肝脏是非常好的,而且茼蒿具有清肝火的作用。长期坚持食用茼蒿,可以很好地清心养肝。茼蒿含有的成分比较齐全,一般蔬菜含有的营养物质它都含有,而且量也不少。如果患有高血压或者贫血等病症的人一定要多吃茼蒿,这样能够缓解病症,达到治疗的效果。

  6. 放开双手

    尊者要他用双脚夹紧树干,双手抱紧树干,比丘虽然不明白优波笈多的意图,但他还是照办了。这时候,尊者站在深坑边对树上的比丘喊道:「请你松开两只脚。」树上的比丘不知道原因,仍遵照吩咐做,于是全身的重量就都落在紧抱着树干的双手上。过了一会儿,优波笈多又在树下叫道:「请你再松开一只手。」树上的比丘遵照优波笈多尊者的吩咐又放开了一只手。

  7. 什么是口腔白斑病?这3个预防措施,保护好口腔

    口腔白斑病主要是口腔科疾病,没有遗传性和传染性,属于慢性病变。要想有效预防口腔白斑病,就一定要找出引发口腔白斑病的具体病因,以此来做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8. 试着用左手握住了右手,给了自己最简单的温暖-感人的情话

    河还是原来的河,人还是原来的人。能用自己的力量站在大地上的人都是勇敢的人,而我想成为这样的人。爱一个人没有回应,与其乞讨爱情,不如骄傲地走开。心都冷了,还有什么会是温暖的呢?试着用左手握住了右手,给了自己最简单的温暖。

  9. 摘句寻章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hāijùxúnzhāng【解释】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出处】元·汤式《一枝花·赠人》套曲:“论文时芸窗下摘句寻章,论武时柳营内调丝弄竹。”【例子】老夫少年虽曾摘句寻章,推敲一道,从未谙之,这些壁间之作都是小女代为,不过初学涂鸦,有何好处。清·烟霞散人《凤凰池》第四回【相关】百度“摘句寻章”

  10. 赵匡胤留下的一个秘密,宋朝皇帝口口相传

    >>赵匡胤建立王朝之后,在太庙立了一块神秘的石碑,每当皇帝即位的时候,到太庙祭祖时必定要掀起黄绸缎阅之,一百多年来这块石碑让人感到十分神秘,除了北宋的皇帝无人知晓其中到底是什么内容,后来金朝发兵攻灭北宋,进入太庙掀开黄绸缎才使得真相大白:据《避暑漫抄》记载:(誓)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誓词三行,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自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