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周...与灵隐寺的重修杭州灵隐寺,是杭州市佛教寺院中最大的古刹丛林,也是东南佛国五山十刹之一。现存的灵隐寺大雄宝殿,是解放以后重修的。在此期间,省、市领导向周...汇报了灵隐寺大殿倒塌毁坏的情况,并提出了修复的建议。在周...的支持关心下,省人民...会起草了修复灵隐寺的报告,编制了预算,向政务院申报。
周 ... 与灵隐寺的重修杭州灵隐寺,是杭州市佛教寺院中最大的古刹丛林,也是东南佛国五山十刹之一。她不但是广大佛教信徒朝拜敬奉的圣地,也是国内外旅游观光者必到的场所。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年间,由印度和尚慧理开山建造,已有1600余年历史。历代纷更,几经兴衰。由于宗教和历史的原因,她仍然被保存下来。在杭州现在的旅游开放景点中,灵隐寺被列为重点开放场所,每天接待成千上万的游客和朝拜者,最多时一天接待数高达6.7万人次,可见灵隐寺影响之大。现存的灵隐寺大雄宝殿,是解放以后重修的。灵隐寺的重修自始至终得到了周恩来 ... 的关心。 1949年7月份的一天,一声轰隆巨响,杭州最大的古刹丛林灵隐寺大殿倒塌了。大殿正梁一根28公尺长的大梁折断,从屋顶倾斜下来,将原来的三尊佛像砸塌。造成倒塌的原因主要是大殿为砖木结构,年久失修,由于阴雨绵绵受潮腐朽,又遭白蚂蚁蛀吃,主梁蛀空,无力支撑。当时杭州刚解放不久,百废待兴, ... 一时无暇顾及修理,为安全起见,遂将大殿关闭,以防止发生事故。>在1951年夏季,身任政务院 ... 的周恩来同志,因公视察杭州。在此期间,省、市领导向周 ... 汇报了灵隐寺大殿倒塌毁坏的情况,并提出了修复的建议。周 ... 对此事给予极大的关注,指示说:“杭州灵隐寺在国内外佛教界和群众中有巨大影响。我们修了灵隐寺,不但可以满足国内信仰佛教的群众朝拜的要求,而且也可以争取东南亚那些信仰佛教的国家的支持。虽然我们是无神论者,但是,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要尊重佛教徒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感情,而且灵隐寺属于千年古刹,也应得到 ... 的保护。”在周 ... 的支持关心下,省人民 ... 会起草了修复灵隐寺的报告,编制了预算,向政务院申报。政务院研究后很快批复,>同意修建计划,并拨款120万元(内中包括部分地方经费),还批了一批物资,如木材、钢材、水泥、黄金等,为修复灵隐寺大殿提供了经济和物资的条件。>在周 ... 的支持关心下,由省人民 ... 会文教 ... 会牵头,组成了“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修复 ... 会”,主持修复工作。宋云彬(省文教委副主任)任主任 ... ,浙江美术学院邓白教授,建筑部门的吴寅工程师,以及灵隐寺方丈大悲法师等也参加了修复领导工作。工程从1952年开工,到1954年完工,历时两 年。整个大殿用钢筋水泥施工,修复至今,经过将近四十年的风风雨雨,仍然气势不减当年,可见工程质量是高标准的。“文革”以后的1975年,国家又拨款130万元重新整修大殿;1986年寺庙本身又整修了一次。由于大殿基础好,历次维修都严格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在灵隐寺大殿的修复过程中,还有一段插曲。在雕塑佛像的过程中,发生了设计人员和佛教界人士的意见分歧。在未建造佛像前,美院教授设计了一尊小型石膏模型。设计人员从艺术角度考虑,参照全国佛像式样,特别是敦煌石窟的式样,将释迦牟尼的头部发型设计成波浪状,腿部和脚部不外露,其意是从艺术品角度出发,用美的外观,突出释迦牟尼的庄严神态。但这个造型方案,在审查中遭到佛教界人士的反对,特别是佛教协会筹委会的人士和灵隐寺方丈大悲法师提出强烈的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按佛教典籍,佛像三十三相中有一名为“旋发青绀相”,状为青螺,这已成为佛教传统,不能设计成波浪式样;至于腿部则要露在外面。当时双方各执己见,一时难以确定。省里有关方面的领导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认为都有道理,于是将此事上报政务院。周 ... 亲自指示说:“我们修建寺庙,主要是宣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满足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要求,造型艺术是必要的,但是主要是为了佛教界的信仰上需要,仍以佛教界人士的意见为主。”依照周 ... 的指示,参照佛教界人士的意见,设计人员对释迦牟尼佛像的头发和腿部造型进行了修改,最后定型成现在的佛像造型。修复 ... 会遵照周 ... 的指示,修改了设计稿,并用樟木雕造佛像。佛身净高9.1公尺,背光中嵌七佛,总高19.6公尺,全部贴金;莲座高3公尺,贴金;须弥座高2.5公尺,贴金上彩并用;石台亦重新雕刻安装,高2公尺;佛像上悬宝盖,彩画垂旒,高24.8公尺。从这样的高度来看,这尊佛像可以算是我国最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不但受到佛教界人士的朝拜,也为国内外广大群众称道。修复灵隐寺佛像的工程,由东阳黄杨木雕厂的工人承担。佛像全部由香樟木雕刻,由于佛像本身很大,要用樟木逐块拼凑而成,每块均需晒烤加工,不能有一丝变型。因此,工程规模浩大,技术要求很高。有100余工人参加雕塑工程,日夜施工。开始工程进展很顺利,忽然有一天,修建办公室汇报说:“工人不愿做下去,要回东阳去,他们 ... 了”。事情很突然,宗教事务部门马上派人深入群众中了解情况,查明原因。原来是一批技术骨干工人,特别是其中的 ... 员拒绝施工,他们认为: ... 员是无神论者,不能为寺庙雕佛像服务,不能搞封建迷信唯心的东西。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很难用行政命令强行解决。因此,省委统战部领导亲自到灵隐寺给这批木雕工人作报告。这位领导从国家的有关政策条文说起,讲到 ... 对重修灵隐寺的指示,周 ... 对修复工程的关心,说明了修寺庙造佛像的重大意义,又从 ... 党纲上有关条文入手分析,解释了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经过耐心教育、引导,党员和工人们明白了造佛像的意义,他们很快复工,又快又好地完成了整个佛像修建任务。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